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478节

  不少人甚至还在嫌弃,两万亩土地的数量少了,必须得多增加一些才对。

  这样一来,能够赚到的银子将会更多。

  听着手底下人群议论的话,李文的脸上带着笑容,解释道。

  “既然大伙儿都同意了,那事情就这么办了。”

  “至于为什么,仅仅只能种两万亩土地,那完全是因为,朝廷特意交待过的。”

  “如果所有的土地,全部都用来种棉花,种桑树了,那么谁还种粮食呀。”

  “没有了充足的粮食,一群百姓们忍饥挨饿,大明朝可就危险了。”

  “这就是朝廷的智慧,保障整个大明朝粮食的安全,还能够增加百姓的收入,完全是一举多得。”

  李文稍微的解释了一番,种棉花和养蚕能够赚钱,他当然想利用更多的土地。

  只不过,朝廷已经严格的下了命令,发展种棉花和养蚕的土地,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李家的一群人当然要遵守,又怎么能违背朝廷的法律。

  目光在众人的身上扫视了一圈,李文特意叮嘱。

  “你们可不能偷偷摸摸的干,衙门已经放出了消息,会随时随地的进行查看。”

  “一旦被发现有人不按照规矩来,那可是要遭到衙门处罚的。”

  “对了,以后家族土地产出的粮食,除了交税以外,有一半都要出售给朝廷。”

  “朝廷已经下达了政策,严令各个家族的人员,恶意大量的囤积粮食,影响粮食的价格。”

  “其他家族的人怎么做,我们李家的人管不着。”

  “但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按照朝廷的政策来,不能违背朝廷的法律和政策。”

  “否则别怪我这个,当家主的不留情面。”

  生怕眼前的众人,在未来的日子中被利益冲昏头脑,干出什么蠢事来。

  特意交代一番的李文,语气之中充满了告诫,希望家族里面的人能够守规矩。

  面对着李文的叮嘱,一群人郑重的点了点头,立刻第一时间承诺起来。

  “家主请放心,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

  “朝廷给的收购价,已经能够让我们赚上一笔了,完全不需要太过于贪心。”

  “就按照朝廷的规矩来,我们李家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反对,能够保住家族的地位,这就足够了。”

  “是啊,经历过一系列的事情以后,朝廷反正不会亏待我们这些人,大伙儿也不会干出蠢事。”

  “老老实实的做生意,每年赚到的银子,依旧能够维持现在的生活,这就已经足够了。”

  “可不敢再违背朝廷的政策,大伙儿互相监督,避免有什么不周到的,好及时提醒。”

  李家的一群人议论纷纷,相比于以前赚的钱,违背朝廷的政策,一天天提心吊胆的。

  现在把粮食、棉花、蚕丝出售给朝廷的商行,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别提有多么的放心。

  堂堂正正的赚钱,光明正大的花钱,不会受到朝廷的处罚,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有那么多的家族覆灭,李家的一群人都看在了眼里,心里面早就敲响警钟了。

  他们可不会以身犯法,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挑战朝廷的法律,那不是脑袋有问题吗。

  跟着朝廷走,能够过上好日子。

  谁还为非作歹啊!

  ……

第472章 农业转向工业,站着把钱挣了!

  纺织厂的新式纺纱机,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

  需要的棉花、蚕丝越多,大明的一群百姓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就越多。

  各个家族的人一起插手,规定了相应的份额以后,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操心。

  种棉花,养蚕,走出了大明朝产业变革的第一步。

  李家的一群人,确认了跟着朝廷发展以后,立刻投入到忙碌之中。

  其他的各个家族人员,全部都瞅见了李家的动作,一时之间也纷纷开始效仿起来。

  “大伙儿都看到了吧,李家一群人最聪明了,在上一次的行动之中,就是他们的损失最少。”

  “这一次居然拿出土地,种植棉花和养蚕,给朝廷的纺织商行供应原材料。”

  “有意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咱们家族的人也不要磨蹭,立刻跟着李家的一群人一起,迅速的开始忙活起来。”

  “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拉近和朝廷的关系,没有什么比给朝廷供应原材料,赚到的银子更加堂堂正正了。”

  “废话不多说,即可安排一波,都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除此之外。”

  “听说朝廷的人,正在组建运输商行,这也是增进和朝廷关系的好机会。”

  “以后有什么货物,就交给朝廷的人员运输,安全又可靠。”

  “只要跟朝廷商行有关的一切,我们都通通行动起来,配合着朝廷的行动。”

  经过接二连三的打击过后,各个家族的一群人,此时此刻早已经学聪明了。

  跟朝廷的人对抗,那完全就是傻子行为。

  现在的朝廷有钱,有军队,还有相应的情报网络。

  就凭他们这些各个家族的人员,拿什么跟庞然大物一般的朝廷对抗,这不是不知死活吗。

  别傻了,老老实实的跟着朝廷发财,他不香吗。

  各家族的人行动起来,掀起了种植棉花,和养蚕的热潮。

  其余的老百姓一看,好家伙,各大家族的人员都已经行动了。

  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们,也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

  除了基础的粮食保障以外,其余的土地,都得安排起来。

  只要是适合养蚕,适合种棉花的地方,就没有一个老百姓,不想跟着朝廷发财的。

  大明朝的地界上,各个商行和产业不断的蓬勃发展。

  正在由农业,向着轻工业、工业变革,大大的提升了大明朝的生产力,节约了不少的劳动力。

  毫不客气的说,此时此刻的大明朝产业变化,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

  不对,准确的来说,是走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尖位置。

  ……

  高丽王朝。

  投靠了大明,变成了大明朝的小弟,高丽王朝的一群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行为。

  一个个反而趁着这样的机会,乐哈哈的为大明朝效忠,不少人甚至还报名成功,为大明做事。

  炎黄商行,商业银行,建筑开发商行,聘请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稳定高丽王朝的就业。

  现在在高丽王朝的地盘上,有关于大明的一切,都受到高丽人的敬仰。

  从上到下,从高丽王到普通的平民,基本上都对大明朝充满了感激。

  而现在,听到了运输商行,要在高丽王朝开辟商店,了解到了运输商行的盈利模式以后。

  高丽王朝的众人,此时此刻全部都已经沸腾了。

  “!”

  “不可思议,简直是不可思议。”

  “强大的大明帝国,居然又建立了这么伟大的商行。”

  “能够把我们高丽王朝的货物,寄到大明朝的任何一块地盘。”

  “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到大明朝做生意了。”

  “运输商行的人,受到大明朝廷的保护,一路上走的都是官道,完全不需要担心货物被劫。”

  “哈哈哈,机会来了,属于我们的机会来了。”

  高丽王朝的富贵阶级,知道了运输商行的作用以后,一时之间乐得合不拢嘴。

  自从大明朝入驻高丽王朝,带动高丽王朝的商业发展以后,他们这些人的心里面,就想着怎么做生意了。

  特别是大明王朝,现在和平稳定,经济不断的发展,完全就是商业圣地。

  把高丽王朝的货物,卖到大明朝的地盘上,在众人看来,完全可以赚上一笔。

  以前还在担心路途遥远,运输货物费时费力,赚不到太大的金钱。

  可现在,有了运输商行的存在,只需要付一点运费,就可以将货物安全的送达。

  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方案了,相比于能够赚到的银子,区区的一些运费而已,完全不值得一提。

  高丽王朝的富贵阶级,全部都在蠢蠢欲动。

  “各位,属于我们的机会来了。”

  “这一次大明运输商行的建立,保障了我们货物运输的安全。”

  “大明的地盘相当的富裕,把我们高丽王朝的货物,卖给大明人,一定能让我们狠狠的赚上一笔。”

  “还等什么,我们一起合伙干吧,绝对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现在大明朝如此强盛,只要跟大明拉近关系,了解到大明的动态变化,顺应政策才能够发财。”

  “没错,没错,我们高丽王朝,地盘属实是太小了,完全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

  “还得是大明才行,老老实实的交运费,老老实实的交税,也能够赚到大把的银子。”

  “这对于我们这些高丽人来说,再适合不过的了,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开办一个新的商行。”

  “借助大明的势力,迅速的发家致富。”

  高丽人员被调动起来,一个个的思路打开以后,再也没有任何的磨蹭,立刻迅速的安排一波。

  与此同时,相比于想要做生意的富贵阶级。

  普通的高丽人员,更加看重运输商行的招聘工作。

  为了方便货物的运输送达,大明运输商行的运货员,一般都是就近招募的。

  在高丽王朝的都城,分布着十个送货区域,需要招收1000名工作人员。

  各种福利待遇相当的不错,深深的吸引着贫穷的高丽人。

首节 上一节 478/7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