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474节

  “不过,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货物运输,也成了一大难题。”

  “大明朝的地界辽阔,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的距离相隔甚远。”

  “彼此之间的物品售卖、运输,相当的损耗时间。”

  “这大大的增加了经商的成本,同时每一个地方的物品,也相对来说有些单一了。”

  “所以,为了解决物品的运输困难,朕决定由户部,组织建立一个运输商行。”

  “在全国开设各个店铺,各个分行,只要是在我大明的地界上,把货物交给运输商行的。”

  “运输商行的工作人员,负责相应的运输工作,大大缩减了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而运输商行的工作人员,就由原来的驿站人员改编,再加上招募一些百姓,完全可以解决大量的工作岗位。”

  朱由检把运输商行的事情,彻彻底底的说了一遍。

  众多的官员们一听,了解到了运输商行的运作以后,眼睛里面冒着光芒。

  “皇上圣明,这运输商行的开设,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我大明朝现在的物资运输,确实是相当的困难,有了运输商行,各种物品都不再担心了。”

  “没错,以后要是往其他地方寄点东西,直接投给运输商行,安全又高效。”

  “是啊,是啊,只需要付一点运费,就不需要担心货物的丢失。”

  “既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又能方便众多的人群,还能借着这样的机会赚上一笔。”

  “不愧是皇上,这办法我们这些官员们,恐怕一辈子也想不出来。”

  运输商行的建立,谁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其中的好处多多。

  周道登一群官员的语气之中,全部都充满了惊喜和称赞。

  尽管到目前为止,运输商行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彻底的实现运作。

  但是,他们这些官员们,那是百分百相信运输商行的模式,能够为大明朝带来更好的发展。

  毕竟不管是报业商行,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商行,都是朱由检提出来的。

  眼前这一位皇上的想法,一旦执行下去以后,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官员们的心里面,甚至都充满了期待,等待着运输商行建立起来,改变大明朝的运输行业。

  “皇上请放心,微臣一群人一定全力支持,等运输商行成立以后,第一时间下单。”

  周道登拍着自己的胸脯承诺,大明朝出现的新鲜玩意儿,他这个内阁首辅大臣,当然得预约体验。

  一听到周道登所说的话,其他的众多官员们,全部反应过来以后,也紧接着表态。

  “没错,没错,请皇上放心,微臣这些人,一定支持运输商行的发展。”

  “等运输商行的店铺,遍布大明朝的各个角落,微臣等人在京城之中,就可以收到来自各地方的物品。”

  “光是想想就方便,再加上我大明朝廷,不断的组织修路,各个道路工程四通八达。”

  “之前建立的驿站,完全可以投入到使用当中,又能够节约不少的成本。”

  “皇上圣明,微臣一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官员们说话的语气之中,全部都是带着真心的。

  此时此刻的他们,对于朱由检这个当皇帝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对想法。

  一系列的商行不断的出台,光是这些政策,就足以让他们这些官员们,想一辈子都想不出来。

  现在,一群官员们也彻底的认命了,老老实实的跟着做事,享受着大明时代的发展。

  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大明现在的发展和变化太快,官员们看的眼花缭乱,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跟得上大明改革的步伐。

  无论是各个工厂还是各个商行,放在是以前的大明朝,几乎想都不敢想。

  自家皇上还组建海军部队,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周道登一群人也看得出来,朱由检野心不小。

  为大明朝开疆扩土,为大明朝的发展指引方向,在大明朝发展的时代巨船上。

  能够参与其中,这就已经足够了。

  官员们放平了心态以后,经历过了一系列的整治,早已经没有当初的模样。

  一个个待在朝堂之上,别提有多么的老实了。

  听着官员们接连不断的承诺,迎接着一群官员敬佩的目光。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对于这样的场面,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也不管众多的官员们,在朝堂上接连不断的夸奖,朱由检下命令组建运输商行,就没有人敢反对。

  除非他们不想在大明朝堂上当官,不想跟上时代的发展。

  官员的队伍之中,户部尚书斗志昂扬,一脸笑容的回应起来。

  “皇上,微臣一定带着户部的人,尽快解决运输商行的各项事宜。”

  “最多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够让运输商行,彻底的发展起来。”

  户部尚书信心十足,经过这些天的发展,对于组建各个商行的事情,户部早已经熟能生巧。

  面对着自信的户部尚书,周道登以及众多的官员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怀疑。

  户部尚书带领的户部官员们,现在可是大明朝的钱袋子,各个商行在户部的统治之下,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发展。

  户部的能力没得说,连他们这些大明朝堂上的老油条,也不得不承认户部尚书的能力。

  看着自信满满的户部尚书,朱由检笑了笑,又紧接着对细节进行补充。

  “这一次运输商行的分行和商店,组建的事情并不需要那么着急。”

  “我大明朝的两京13省,再加上辽东地区和高丽王朝等地,拥有不少的城池。”

  “这第一步的目标,先把分行和商店,铺垫到各州各县就行。”

  “完成了第一步的计划,在扩充到各个乡镇,如此一来的话,运输商行才能方便更多人。”

  ……

第467章 多部门联合行动,整治大明运输行业!“求订阅”

  “运输店铺和分行的工作,那都是需要长期的建设。”

  “还有相应的运输人员,一定要通过严厉的考核,保障身家清白和人品。”

  “毕竟这些可都关乎到,运输商行的货物安全。”

  “有时候难免会接受到,一些贵重的物品运输,运输商行的工作人员们,可以直接进行保价服务。”

  “万一有什么意外的话,直接有商行赔偿,以此获得更多百姓的信任。”

  “除此之外,官服的人员时不时的进行抽查,检测各个运输路线的货安不安全。”

  “这方面,军队,锦衣卫和东西厂的人,都得配合起来。”

  在大明朝的地盘上运输,自然要保证货物和运输的安全,朱由检有条不紊的吩咐一番。

  李峰,王承恩和兵部尚书一听,立刻站出来回应。

  “微臣领命,锦衣卫的人员会认真履行好相应职责,时不时的进行抽查。”

  “保证运输商行货物的安全,保证运输人员的管理。”

  “谁要是在运输途中起了坏心思,微臣一定带着锦衣卫的人,统统解决干净。”

  锦衣卫处决了一大批贪官,负责监视整个大明的地盘,管理的大名的情报网络。

  对于锦衣卫来说,监督运输商行的事情,简直不要太简单。

  李峰说完以后,王承恩也紧盯着开口说道:“皇上,奴婢管理的东西厂也一样。”

  “东西厂的人员,不会让那些运输人手胡作非为,一定会严加审核的”

  东西厂作为朱由检手中的刀,自然要为朱由检服务。

  王承恩作为东西厂的都公,知道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朱由检的恩赐。

  因此,朱由检只要下达相关的命令,他王承恩和东西厂的人,必须办的妥妥当当的。

  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闪失,并不会有任何的意外,王承恩有这样的自信。

  在王承恩和李峰说完以后,同样站出来的兵部尚书,也毫不示弱的表示道。

  “皇上,微臣一定会让部队出动,沿途清理相应的运输路线,保障运输路线的安全。”

  “同时还会在一些关键位置,设置一些盘查的关卡,紧密配合运输商行的工作。”

  妥了,这一下子全部都妥了。

  锦衣卫,东西厂和兵部,都对运输商行进行了监督。

  这一下子运输商行运输东西,完全不需要担心丢失,又或者遭到抢劫了。

  极大保证了货品的安全性,换句不好的话来说,哪怕是贵重的货物丢失了,商行也能够赔偿。

  像这样的好事情,要是彻底的运转起来,整个大明朝的运输,将会彻底的改变起来。

  果然。

  自己家的皇上一出手,就能够拯救一个行业,引导着整个大明,往好的方向发展。

  大明的地盘上,就从来不缺新鲜玩意儿,眼前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冒出来的想法快速执行下去。

  大明朝越发的强盛,各行各业遭到了整治以后,一切都在蒸蒸日上。

  “好了,朕相信你们能够做到。”

  “各个部门一起配合起来,把运输商行的事情,彻底的贯彻和落实下去。”

  “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得尽快的看到,运输商行运转起来。”

  朱由检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运输商行的组建和发展,这可相当于大明版快递。

  那可是遥遥领先,足足提前几百年的时间。

  一听到自家皇上的期待,李峰、王承恩一群人立刻恭敬的点头。

  “皇上,等下了早朝以后,我们这些人都会第一时间行动,绝对不会耽误半分。”

  “是啊,皇上,你就瞧好吧,这运输商行会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

  官员们信心十足,朱由检提出的组建计划,一个个全部都记在了心中。

  此时此刻的众多官员们,脸上的笑容根本就按耐不住。

  每一次上早朝,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搞得他们这些官员们,每天都在期待早朝上发生的事情。

  有新鲜的事物,引领大明的新风气,负责执行的众多官员,那是再高兴不过的了。

  痛快,相当的痛快。

  官员们底气十足的承诺,朱由检当然相信众人的办事能力。

首节 上一节 474/7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