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458节

  “来了来了。”

  “大明朝第一份报纸来了,大伙儿都别挡路,赶紧把位置让开。”

  “抓紧时间把报纸,搬运到店铺之中,马上就可以开始出售了。”

  运输报纸的工作人员,立刻大声的吆喝着。

  一群老百姓们听到了报纸到来,一个个让开了一条道路,一动不动的盯着报纸送到店铺。

  报纸才刚刚上架,众多的百姓们早就按耐不住,立刻迅速的抢购。

  “来一份,来一份,给我来上一份报纸。”

  “伙计,我要十份,现在就交钱。”

  “等等,你小子不是不识字吗,买报纸干啥呀。”

  “去去去,别不懂装懂。”

  “谁说不识字,就不能买报纸了吗,这可是皇上和朝廷,亲自指定发售的第一份报纸。”

  “哪怕是放在家里面珍藏,花钱都是值得的。”

  “再说了,家里面的子女,再过一个月就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了。”

  “以后留给子女阅读,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别挡着,买完了就走。”

  “对呀,哪怕是不识字,也可以买来收藏,俺也要排队购买。”

  “买一份,必须买一份!”

  排队购买报纸的众多百姓们,一个个的心情充满了迫切,迅速的采购起来。

  他们可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是朝廷卖的,那就绝对是好东西。

  这么多人一起抢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报纸有多么的受人欢迎。

  买了之后永远不亏,哪怕是放在家里面装裱起来,那也是莫大的荣耀。

  京城一片热闹,买到了报纸以后,不少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认真阅读报纸上的内容。

  都是整个大明朝,这一段时间发生的大事,一群老百姓们看到以后,一个个直呼过瘾。

  但凡是遇到不识字的,找那些识字的人念出来,听完以后也热血沸腾。

  除了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外,还有对教育,对文化的宣传,以及最后的招工内容。

  众多的百姓们听完以后,早已经乐的合不拢嘴了。

  “原来咱们皇上和朝廷,这一段时间,干了这么多的事情。”

  “高丽王朝成为了咱们的地盘,消灭了那些后金人和反贼,之前就已经听说了。”

  “而现在被写在了报纸,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再也不会有人反抗朝廷了。”

  “瞧瞧,皇上提高了军队的待遇,还减免了灾区的赋税,完全是一代圣君。”

  “对了,还有各个学院的招生宣传,都得呼吁家里面的子女,全部去报名。”

  “还特意开办了女子学习班,只要学习出来,享受跟男子一样的待遇。”

  “在报纸的最后,还有招工的宣传呢,各个工地都在招人,咱们大伙儿试试去呗。”

  报纸上的内容,给众多百姓带来了震撼,一个个真的通过报纸,了解到了大明朝各地的情况,了解到了朝廷的政策。

  报纸的出售,又又成为了京城的一大热点,整个京城的今天,都在讨论报纸上的内容。

  ……

第446章 刷新大明朝记录,光明正大搞钱!“求订阅”

  京城作为皇城所在之地,距离各个机构最近。

  大明报业商行的第一版报纸,第一时间在京城发行。

  30万份报纸一经发售,全部清一色的售空。

  这可让报业商行的人员们,一个个的乐得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户部尚书以及众多的官员们,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瞅瞅,大伙儿都瞅瞅。”

  “这一下午的时间,30万份报纸就这样卖没了,由此可见我们的报纸有多么受欢迎。”

  “尚书大人,既然报纸这么热销,下官提议再增加一些如何?”

  “我们完全可以在印刷20万份,满足整个京城人口的需求。”

  “现在大街小巷的百姓们,几乎都在讨论着报纸的内容,已经引起了万人空巷了。”

  “哪怕是在增加20万份报纸,凭借着百姓们对我们的支持,售卖一空也不成问题。”

  “是啊,大人,有不少的百姓因为买不到报纸,心里面不断的后悔呢。”

  “甚至还有人抱怨,咱们只发行了30万份报纸,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根本就不够卖的,大伙儿都在嚷嚷着,要咱们增加印刷量。”

  一群官员们议论纷纷,一个个提起报纸的售卖工作,脸上的笑容别提有多么的灿烂了。

  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份报纸的发行,就如此轻易的获得成功。

  30万份报纸印刷出来,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全部都被卖没了。

  还有不少人没买到,这样如此成功的工作成绩,足可以让皇上注意到。

  让皇上看到他们的户部能力,在年终考核的时候,也能评上一个不错的成绩。

  因此,为了自己的年终成绩,为了年终奖金,他们这些官员们,当然要想办法增加报纸发行数量。

  卖的越多,赚的越多,成绩也就越好。

  户部的一群官员们,一个个都把目光,全部都放到了户部尚书的身上。

  感受到手底下官员的目光和提议,此时此刻的户部尚书,一脸笑容的摇了摇头。

  “各位,都先冷静冷静。”

  “本官知道,30万份报纸售卖一空,确实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

  “但在增加20万份报纸的话,完全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户部尚书拒绝手底下人员的提议,这让原本满脸期待的官员们,一个个脸上都有些错愕。

  “大人,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就应该趁着成绩好,抓住时机乘胜追击才对。”

  “发行20万份报纸,相信也能够售卖一空的。”

  “是啊,尚书大人。京城里的那么多百姓和人员,可能在等待我们增加印刷量呢。”

  对于自己家尚书大人的拒绝,一群官员们听到了以后,脸上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明明这是一个增加发行量的好机会,结果自己家的这一位大人,偏偏在这种时候阻止。

  眼睁睁到手的成绩,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面对着官员们的模样,此时此刻的户部尚书,一脸笑容的解释道。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30万份报纸的发行,已经是最合理的数字了。”

  “虽然我们京城,拥有上百万的人口,但这其中识字的人员并不多。”

  “百姓们之所以这么热情,那完全是出于对皇上,对朝廷的信任和支持。”

  “除此之外,咱们发行的30万份报纸,内容都已经宣传出去了。”

  “再增加20万份的话,根本就不会有多少人,因为对内容感兴趣而购买。”

  “所以这一次,发行30万份就足够了。”

  “等第二版报纸发行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好相应的准备,到时候再增加数量也不迟。”

  “再说了,原本我们在京城之中,今天只打算发行20万份。”

  “还得是皇上提议增加数量,才有了这30万份报纸一起发售。”

  “在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大明朝各地的分行,接到了相应的消息以后,都会把报纸的内容印刷出来。”

  “300万份的报纸销售额,已经是打破我大明朝的记录,表现相当的亮眼了。”

  “第一次发行就取得成功,这样的成绩,足够让皇上和朝廷的各位官员高兴了。”

  解释了一番的户部尚书,让户部的一群官员们,一个个的恍然大悟。

  所有的官员一下子明白过来,通通第一时间点头。

  “对对对。”

  “还得是大人考虑的周全,是下官等人太过于执着成绩了。”

  “大人所说的话,完全就是提壶灌顶。”

  “下官一群人全部都明白了,咱们大明朝的第一份报纸,这成绩确实足够了。”

  一群官员们再也没有,继续增加发行报纸数量的想法。

  一个个都知道,眼前尚书大人说的对。

  他们这些人,之前只想着增加数量,却完全忽略了市场上,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人消费了。

  眼看着一群官员们都明白过来,户部尚书露出了孺子可教的表情,又继续开口交待。

  “好了,既然都已经明白了,那就不要愣着了。”

  “都抓紧时间行动吧,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让报业商行的人员,开始安排第二版报纸。”

  “咱们现在的报业商行,分别在月初,月中,月末发行报纸,每个月来上三次就差不多了。”

  “至于第二版报纸的数量,就直接增加到400万份。”

  户部尚书一锤定音,直接把报纸发行的次数,全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每个月发行三次,这对于目前的大明朝来说,完全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毕竟要制定报纸的内容,生产相应的纸张,再加上审核的话,十天发行一版就刚刚合适。

  如果次数太频繁了,根本就忙不过来,同时市场上的百姓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钱购买。

  “明白,大人。”

  “我们这就通知报业商行,让他们都安排起来。”

  “第一版报纸的三百万份,一定能够售卖一空,而第二版报纸的400万份,相信也没有任何问题。”

  有了京城报纸发行的成功,一群官员对于报纸的未来,全部都充满了希望。

  面对着信心十足的官员们,此时此刻的户部尚书,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让报业商行的各个分行,统计好相应的售卖数量。”

首节 上一节 458/7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