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早朝正式开启,工部尚书率先站起来,向朱由检开始汇报起来。
“启奏皇上,整个公布的所有官员,自从接到了建造学校,建造公路的任务以后,上上下下全力开干。”
“目前已经招收了50万名工人,在整个大明朝的所有地界上,不断的忙活着。”
“现在一共有1000所小学,500所中学,以及100多所各类学院,投入到建设之中。”
“学院的建造工地热火朝天,预计将会在今年的九月份,投入到使用之中。”
“到时候,可以至少同时容纳200万人入学,后续的建造工作,依旧在进行之中。”
“按照相应的计划,一旦所有的学校全部建造完成,我大明朝即将会有上千万适龄人员,在学校之中入读。”
“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书读,实现了我大明朝的教育化,完成大明朝义务教育。”
工部尚书先是把学校的情况,迅速的汇报了一番。
各个学校的建设工作,关乎到大明义务教育。
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万人入读,这对于大明朝来说,将会大大的提升教化率。
人人都有了文化以后,将会让整个大明朝,再一次不断的发展起来。
启蒙,学习,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大明朝所需要的。
招工了50万名工人,目前有1600所学校同时建设,朱由检以及众多大臣听到以后,一个个的相当满意。
“很好!”
“1600所学校,至少容纳两百人同时入读,这对于9月份的开学季,已经暂时能够满足了。”
“如果实在是不行的,那就稍微的挤一挤,等后续的更多学校建设完成,实现上千万人同时入读。”
“你们工部一定都得上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朱由检缓缓的叮嘱,工部尚书一脸郑重的点头:“请皇上放心。”
“我们负责学校建造项目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最专业的。”
“再加上一群官员,时不时的会到各个工地巡视,保证不会偷工减料,保证工程会如期完成。”
工部尚书信心满满的承诺着,知道学校教育是自家皇上关注的重点,谁也不敢有任何的马虎。
再说了,各学校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安排的工作人员都是系统的,又怎么可能出意外。
再加上定期的有人员巡视,完全就是双重保险,他这个工部尚书,才敢拍着自己的胸脯承诺。
其他官员们听到工部尚书的话,一个个满脸笑容,静静的听着汇报。
人群之中,周道登等人老老实实,反正他们这些人,又插手不了学校的建造工程。
朝廷进行了改革以后,每一个部门的职位和职责,都划分的相当的清晰。
各自完成自己所属的事务,这就完事了,插手其他部门的事情,是皇上绝对不允许的。
特别是像这样的大工程,一旦轻易插手的话,很可能引起相应的误会。
毕竟这其中有不少的利益,自从下定决心,上交了家产,变成了清官以后。
周道登等人只想为朝廷服务,老老实实完成手中的事情,安安全全的退休就行。
反正现在朝廷给出来的各项待遇,都已经足够让他们富裕的了,好不容易洗清了处罚,众人不想再提心吊胆的了。
对于工部尚书的承诺,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自然是相当信任的。
都是系统里面购买的人材,朱由检根本就不会担心,有贪污腐败和耽误工程的事情出现。
“继续吧。”
“学校的工程如期建造,不耽误九月份的开学就行。”
“接下来说说那些公路,以及新城的建造进度吧。”
“让朝堂上的众位爱卿都听听,你们工部这一段时间,所取得的进展如何。”
道路交通网络的建造,以及新城的建设,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能够完善大明朝的基础设施,另外一个能够成为第二座京城,缓解京城的人口压力和规划。
听到了自己家皇上的询问,感受到了朝堂上诸位大臣,投来的好奇目光。
此刻的工部尚书昂首挺胸,信心十足的拍着自己的胸口,第一时间继续补充道。
“启奏皇上,现在我大明朝的交通网络,正在不断的进行之中。”
“目前最主要的建造任务,就是打通两京13省地区的道路,这可是我大明朝的主干道。”
“其次就是各个府城之间,相互的交通要道。”
“现在这些主要的交通道路,已经修建了上千里。”
“按照这样的进度来看,至少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主干道建造完成。”
“毕竟按照相应的数值计算,要想把各个府城,以及两京13省地区的交通要道,全部都修整起来的话。”
“路程至少有几十万里,没一点时间可不行。”
“修建完主干道以后,在修各县,各乡镇的道路,而这方面的道路,需要修建上百万里。”
“我大明朝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都将会一直投入到公路的建设之中。”
“至于新城的建造计划,第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十来天的时间,也可以正式的开放。”
“在各大学校建造完成之前,新城的建造进度,也将会完成一半。”
“随后再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够容纳百万人的新城市,就可以顺利的建造完成了。”
提及公路和新城的建造,工部尚书早已经把各个数据,全部都记在心里。
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工部尚书和工部的众多官员,都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
公路和新城的建造工期,跟学校的情况一样,一直都在忙活之中。
一切都会按照如期进行,工部尚书不敢有任何的耽误。
“!”
“速度这么快的吗!”
“没想到工部,把建造计划安排的这么妥当,这下子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们很快就可以新城彻底完工,看到修建的公路,连通各州各府,各县。”
“哈哈哈,不愧是皇上亲自主导的建造计划。”
一群官员们听完了工部尚书的讲述,一个个不断的惊叹。
“几十万里的主干道,几百万里的辅路,整个大明朝的交通,将会四通八达。”
“大大缩短了各州,各府、各县的交通时间。”
……
第441章 百万公里公路建造,上百万个工作岗位!“求订阅”
“这样的公路修建工程,可以干上几十年的时间。”
“再加上其他各项建筑的活,完全可以提供上百万个工作岗位。”
“稳定了就业的同时,又能够为我大明的基础设施建造,提供相应的发展。”
“妙啊,这计划实在是太妙了。”
“而且公路建造以后,源源不断的需要人员维护,这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放眼历朝历代,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伟大壮举,皇上制定的计划,让这么多的百姓受益。”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
周道登一群人带头,接连不断的振臂高呼,一想到了几百万人的工作岗位,能够干几十年的活。
让大明朝的百姓们,彻底的幸福安康,修建的众多道路,还能够影响子孙后代。
这样的大事件,写入到史书青史留名,官员们简直不要太兴奋。
能够亲眼看到这样的一个盛世,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官也就没有白当。
原来当清官居然这么的容易,能够受到人人敬仰,这感觉简直不要太美妙了。
还好能够知错就改,老老实实的把钱上交,忠诚的为自己家皇上办事。
否则就没办法,看到今天的这一副盛世场景。
一群官员们激动不已,作为皇上的朱由检,脸色相对于来说淡定。
迎接的官员们的议论和目光,朱由检一脸轻松,继续对着工部尚书说道。
“工程的进度要赶,按照相应的计划完成。”
“现在有这么多的百姓,依靠着我们朝廷而活,每个月辛辛苦苦的卖力气,他们的工钱绝对不能拖欠。”
“一定要准时发放,虽然这会让我们每个月,消耗上百万两银子。”
“但对于朝廷来说,这些都不叫个事儿,谁要是拖欠了工人的工钱,被朕给发现的话。”
“那就别怪朕不客气,如果连这样的钱都拖欠、都贪,完全就是一帮子畜生。”
朱由检知道普通百姓有多么不容易,能够有一个挣钱的机会,辛辛苦苦的给朝廷干活。
到时候拿不到钱的话,对于一群百姓们来说,将会是重大打击。
百姓的血汗钱拿着烫手,在大明朝的地盘上,朱由检不允许这样的现象出现。
一听到朱由检严肃的做出指示,工部尚书以及众多官员,纷纷都打起精神来。
工部尚书脸色认真和严肃,毫不犹豫的开口承诺。
“皇上,请放心。”
“百姓们的工钱,都是每天按时发放的,绝对不会拖欠一分。”
“老百姓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我们这些作为官员的,一定保证发放到位。”
“畜生的行为,我们的工部绝对不会去做,一定会联系户部的人拨款,专款专用。”
工部尚书信心满满,朱由检交待和指示的事情,对于此刻的他来说,都是百分百完成的。
再说了,一切都是老老实实的发放工钱,工部又不是什么周扒皮,根本就不需要贪那么点钱。
面对着工部尚书传来的承诺,户部尚书此刻也站了出来,立刻迅速的表示道。
“没错,请皇上放心,请各位大臣监督。”
“现在我们的户部,早就已经今非昔比了,光是每个月的进账,就已经达到了上千万两。”
“而且收入还在不断的增加,商行,银行等等,全部都在一起发力。”
“伴随着商业的发展,税收也越来越多,国库比之前富裕了好几倍。”
“除了军响,官员的俸禄等固定开支以外,每个月都还结余不少银子。”
“哪怕是有上百万名工人,人数在翻上一倍,我们户部也能给得起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