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自己家大汗的安排,原本担心的蒙古人,一个个纷纷眼睛里冒着光芒。
所有人的脸上,立刻出现了轻松的笑容,第一时间回应起来。
“对对对,还是大汗说的对!”
“我们给大明军队示好,对方就不会发起进攻,这样就能保住整个蒙古部落的基业。”
“是的,没错。”
“我们蒙古部落这些年,日子已经过得十分艰难了,可不能再和大明军队开战。”
“部落打不过后金,更打不过大明军队,老老实实的混口饭吃就行。”
“现在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完全没有必要冒险。”
同样认怂的一群蒙古人,纷纷表达自己支持的态度,根本就不带犹豫的。
这些年彻底的被压制和打压,一群蒙古人已经习惯逆来顺受了。
除了活不下去的日子,能够集结手底下的人员,出去抢劫粮食以外。
蒙古人是真的不想,再和其他人开战,损失自己的实力。
因此这些年的蒙古部落,也是一个墙头草,跟高丽王朝比,好不到哪里去。
后金实力强大的时候,在皇太极的威胁之下,也曾经被迫的向大明军队出动。
现在的蒙古大汗和手底下的人,只希望能够获得大明的原谅。
眼瞅着手底下的众人同意以后,不想再耽误下去的蒙古大汗,迅速的让人行动起来。
一个个的第一时间,派人前往边军的队伍之中,向大明帝国俯首称臣。
整个边军地区的局面,已经是变得越发的安稳,再也没有之前的混乱。
……
大明帝国。
皇宫之中。
朱由检因为军队取得的胜利,在昨天的早上,批准官员们放假三天。
不过。
为了整个朝廷的运转,官员们都是轮流休整的,倒也没有耽误事情。
而作为皇帝的朱由检,下了早朝以后思索了一天,终于完成了对大明军队的制度改革。
与此同时,还收到了高峰一群人传来的情报,知道了高丽王朝请求增援的消息。
同时也对辽东地区的发展和规划,想出了一定的思路,只需要下命令让人执行就行。
完成了计划的朱由检,果断把需要执行的人员,直接叫到了自己的宫殿里开会。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王承恩,李峰等人,老老实实的站在朱由检面前。
一个个的脸上带着笑容和恭敬,就等待着朱由检的吩咐。
迎接着王承恩和李峰一群人的目光,众人都是忠心耿耿,朱由检也不藏着掖着。
“好了,都不用拘谨。”
“朕今天把你们给叫来,是有几件事情要交代。”
朱由检让王承恩一群人放轻松,此刻的王承恩等人,一脸笑容的回应。
“圣上~”
“不管你交代什么事情,我们都会竭尽全力的完成。”
“是的,陛下。”
“奴婢的东西厂,时刻准备着!”
王承恩几人说话之间,一个个的信心十足。
感受到众人自信的情绪,朱由检越发的满意,立刻迅速的布置起来。
“很好。”
“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好纸和笔记录。”
“接下来朕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将打破大明帝国之前的惯例。”
“现如今我大明帝国,解决了反贼、后金,还额外开辟了税收,建立了银行,商行,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发展。”
“整个帝国正在蒸蒸日上,伴随着国库的充实,朝廷给出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
“国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想必你们都感受到了吧。”
“伴随着国力的提升,整个大明的内部、外部,再也没有任何太大的威胁。”
“内忧外患,可以说是已经基本平复。”
“而朕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大力的发展经济商业,为大明帝国开疆扩土。”
“然而。”
“帝国军队之前的制度,已经不太适应于,大明现在的发展了。”
“因此朕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大明军队的制度,进行一些改革。”
“兵部尚书,你的兵部必须全面配合,尽快的完成这一次的改革计划。”
……
第330章 大明海陆空三军,规划五大战区!“求订阅”
朱由检说话的同时,眼神落到了兵部尚书的身上。
作为系统里面购买的人材,兵部尚书的能力和忠诚,那都是毋庸置疑的。
一听到朱由检这么一说,兵部尚书在王承恩等人的注视之下,昂首挺胸的回应。
“请皇上放心。”
“微臣和兵部,都将全力配合皇上的计划,请皇上做出指示。”
朱由检交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对军队进行改革。
作为兵部尚书,此刻当然要积极的响应,必须得安排一波。
刚好作为系统购买人才的他,自然也已经发现了,整个大明朝军队的弊端。
如果朱由检不提出来的话,兵部尚书以及兵部的人,都会找个合适的机会建议。
现在好了,自己家的皇上主动开口,反而还省了一个大麻烦。
想到了这些的兵部尚书,一脸认真的记录着,就等待着朱由检所说的具体改革。
瞅见了兵部尚书的态度,一旁的王承恩和李峰一群人,脸上也带着几分期待。
特别是王承恩这个老太监,心里面的期待感直接拉满。
因为他很清楚,大明目前的军队制度,已经沿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了。
自己家的皇上一出手,显然肯定要推翻之前的制度,重新建立新的秩序。
作为朱由检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清清楚楚的看到,这些天以来的形势变化。
朱由检每一项制度和创新,都能把整个大明朝,国力在往上提升一分。
期待感已经拉满了王承恩,老老实实的竖起耳朵听着。
至于之前的那种旧军队制度,去他奶奶个腿的,王承恩可管不了这么多。
作为东西厂负责人的他,只为朱由检服务,老老实实的做好鹰犬爪牙的身份。
在众人眼巴巴的期待之下,朱由检一脸满意,随后说出了自己对军队的规划。
“此刻整个大明帝国的军队,主要是屯田制和募兵制两种形式。”
“这导致于我大明的军队,人员相当的复杂,很多军队有人不服管教,精神相当的焕散。”
“军队秩序混乱,军心不齐,甚至还会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极易发生兵变,从而带来战乱。”
“同时也会加剧土地的兼并,不利于整个帝国的统治。”
“之前消灭反贼,和后金作战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诸多的弊端。”
“所以朕决定,要废除募兵制和屯田制,改为义务制度和自愿制度。”
“作为我大明帝国的子民,享受大明帝国带来的福利,就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
“义务兵制度,号召众多的百姓们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在当兵的期间,照样发军饷,以三年为一期,时间到了可以选择留下或者是退出军队。”
“留下来的人成为志愿兵,与军队签订契约,成为职业化的军人。”
“一旦成为职业化的军人以后,最少要服役三年,最多不超过30年。”
“一旦留在军队,参军到达一定的年限以后,朝廷会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保障士兵的下半生。”
朱由检看的十分清楚,募兵制和屯田制,已经不适于大明的高速发展了。
反正大明有这么多亿万人口,推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的军队制度,培养职业化的战斗军人。
养活手底下的部队,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以前的帝国贫穷,给士兵们发不起军饷和福利待遇,才没有推进军队制度的变革。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帝国蒸蒸日上,必须得安排一波。
军队变革刻不容缓!
一听到了朱由检所说的义务兵和志愿兵制度,不断记录的兵部尚书,整个人的眼睛里冒着光芒。
作为专业的军事人才,兵部上书自然也看得出来,义务兵和志愿兵自然比之前的制度强多了。
满脸笑容的兵部尚书,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
而旁边的户部尚书,脸上也带着几分笑容,脑袋很快就转过弯来。
同时,同样作为系统出厂人才的李峰,也很快就弄清楚了其中的好处。
只不过。
几人的队伍之中,第一次听到义务兵和志愿兵制度的王承恩,还在不断的冥思苦想。
毕竟是大明帝国的本土人,目光还是有局限性,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只不过,看着朱由检一副自信的模样,王承恩虽然想不明白。
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自己家皇上想出来的主意和决定,那就从来没有错过。
不管怎么说,支持一波就完事了。
正当众人思考之间,朱由检对于军队的变革,虽然还没有说完。
此刻的朱由检,让太监拿来了大明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