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41节

  刘瑾也反应过来,激动地涨红了脸:“呵呵,好说,好说。”

  此刻的刘瑾,只觉得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好像随时可以飞起来一样,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

  他的心脏跳的飞快,整个人陷入到了异常兴奋的状态当中。

  从钟鼓司的掌司,到东厂的掌刑百户,幸福的简直和做梦一样。

  ……

  乾清宫。

  谷大用进殿后,规规矩矩地在朱祐樘面前跪地磕头:“老奴谷大用,叩见皇爷。”

  “起来吧。”

  “谢陛下。”

  朱祐樘将手中的奏折扔在龙案上,对谷大用发问。

  “朕令你重新开印大明宝钞之事,你办的怎么样了?”

  “回皇爷,已经在正式印钞了。”

  谷大用恭敬地回答:“宝钞提举司内还有之前保留的印刷版,只是更改两个字,费不了什么功夫。”

  朱祐樘点了点头,又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那新大明宝钞,可有防伪方法?”

  “回皇爷,自然是有的。”

  谷大用解释道:“大明宝钞以桑皮纸为印钞材料,这是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这种材料极不容易仿制。”

  “同时,印刷过程中还使用了多种颜色和复杂的图案,这些图案包括微缩文字和隐藏的标记。”

  “并且在流通时,还需多重印章,各地官府在钱局还设有辨钞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民间仿钞的可能。”

  听到这里,朱祐樘点了点头。

  看来,明朝的防伪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了。

  民间仿钞的可能性,极低。

  

  “那现在宝钞司,已经印了多少新大明宝钞了?”朱祐樘又问。

  谷大用如数家珍:“回皇爷,共印了五万贯钱的新大明宝钞。”

  “宝钞司每天加急,日夜不停地印钞,一天最多也只能印五万贯钱。”

  “共印有六种面额,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贯钱。”

  这个印钞的速度虽然慢,但也勉强够用了。

  朱祐樘了解到进度后,便挥了挥手:“去把何涌给朕找来。”

  “喏。”

  谷大用退去后,内官监秉笔太监何涌便匆匆走来。

  “老奴何涌,叩见陛下。”

  “免礼。”

  “何涌,朕问你,大明银行京城分行的事,办得如何了?”

  “回皇爷,一切顺利。”

  何涌高高瘦瘦的,四十多岁,长着两只三角眼,对管理账目很有一套。

  “京城分行开在前门大街,有两间铺子,上下两层,四个仓库,二十七个内官在其中任职。”

  “最多五天,五天后京城分行,就能挂牌开业。”

  “好!”

  朱祐樘一拍手,站起身来,取过狼毫,亲自为其提字。

  “大明银行”

  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跃然纸上。

  朱祐樘擦着手,吩咐道:“这四个字做成牌匾,挂在大明中央银行衙门上。”

  “至于你们京城分行,可以自行拓印一份,后标注上京城分行,就作为京城分行的牌匾吧。”

  何涌神情激动,连忙磕头:“老奴谢陛下提字!”

  司礼监的两位小太监,细心吸干残余的墨水后,便拿着这幅墨宝,去往了司礼监。

  何涌随着司礼监的两位小太监,一起离开了乾清宫。

  做完这一切,朱祐樘才喝了口茶,休息一会。

  如今宝钞司和京城分行,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内阁呈上来的奏折里,也对这次币值改革,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具体落地措施。

  是时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京城的百官了。

  朱祐樘真是有些期待,京城百官知道这个消息后,表情会有多么精彩。

  求收藏,求追读,求评论,各位大佬的每一条评论我都会看的

第45章 京城分行,开业!

  夜半时分,百官便从家里走出,向皇宫走去。

  一个个步履蹒跚,脚下似有千斤重。

  京城百官自前天被朱祐樘下令,打扫完战场后,许多人都病倒了。

  那噩梦一般的经历,让他们不忍想起。

  但一闭上眼,那些画面又全都浮现在他们的脑海。

  而朱祐樘的规则是三日一朝,这两天刚好留给他们养病了。

  现在又到了朝会日,一想到又要面圣,有些官员心里就发怵。

  卯时三刻,文武百官皆已经到达侯朝室,等候宫门开启。

  朱祐樘睁眼时,天已放亮,阳光明媚。

  在宫女的服侍下,朱祐樘穿上朝服,坐上龙辇,向着奉天门行去。

  来到奉天门,在满朝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中,朱祐樘坐上了龙椅。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准奏。”

  “……”

  漫长冗杂的朝会,悄然过半,但内阁四位阁老,谁也不愿意先提币值改革的事情。

  朱祐樘看着站在左手最前面的几位身影,眉头皱起,心中不满。

  徐溥和刘健两人脸皮较厚,低垂着眼,直勾勾地看着地上的石砖,仿佛要把它看出花来。

  谢迁和李东阳脸皮较薄,被朱祐樘盯着,仿佛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最终还是李东阳率先顶不住压力,主动站出了队伍,一脸沉重:“启禀陛下,臣有要事相奏。”

  看到李东阳站了出去,其他三位阁老,在心里偷偷松了口气。

  朱祐樘嘴角泛起一道笑意:“李爱卿,准奏。”

  李东阳上前一步,高举手中的笏板。

  “陛下,臣认为当今钱钞共用,实为不便。”

  “太祖高皇帝在时,曾规定大明宝钞为大明唯一货币,但因为大明宝钞贬值严重,朝廷虽屡次推行,但效果一般。”

  “臣请陛下再推大明宝钞,重印新钞!”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满朝文武,瞪大了眼睛看着李东阳,满脸不解。

  朱祐樘赞许地看着李东阳:“李爱卿所言极是,朕准了!”

  “只是依李爱卿所看,如何能快速地推行新大明宝钞,让百姓能主动接受这新钞呢?”

  李东阳咽了口唾沫,心跳加快,只觉得身上仿佛有千钧重。

  “大……大明官员身为大明的中流砥柱,自然应起表率作用。”

  “臣……臣以为,大明官员只许用新大明宝钞,禁用银钱……”

  刷!!!

  原本只是不解的眼神,瞬间变成了愤怒。

  李东阳顿时觉得,落在自己身上的眼神,仿佛凝聚成了实质的刀剑,正一刀一刀地将他凌迟。

  “哈哈哈!好!”

  “李爱卿的谏言,朕觉得很有道理。”

  朱祐樘笑着抚掌,当即下令:“既然如此,那就先从京城开始试点。”

  “五日后,朕会在京城开设大明银行京城分行,届时京城官员可自行去京城分行,用银钱换钞。”

  “你们换多少钞,朕不管。”

  “但从五日之后,京城官员及其家属,凡用银钱者,斩!”

  “退朝!”

  解决完最重要的事,朱祐樘也懒得在朝会上和这些官员扯皮了,当即宣布了退朝。

  朱祐樘率先走回了奉天门,只留下满心愤怒的文武百官。

  这些在城外打扫了半天战场,又回家养了两天病的官员,一上朝就又听到这种要命的消息。

  顿时觉得,这天真的塌了!

  李东阳额头冒着冷汗,正准备灰溜溜地回家,却被愤怒的文武百官拦下。

  “李东阳!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想把我们大家,全都往死路上逼吗?”

  “李阁老,今天伱必须给我们一个解释!你们内阁这是想要干什么?!”

  “李阁老,好好的为什么又要搞什么币值改革?还禁止官员用银钱,这是何等歹毒的政策,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

  李阁老被大批愤怒的官员围在中间,若不是周围有大量的锦衣卫,只怕是会当场动手。

首节 上一节 41/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