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44节

  而且乐进的枪法更加适合练兵,卒伍没有斗将的机会,他们所求的无非是在一次次冲锋夺城中活下来。

  一番演示完毕,乐进收了长枪继续饮酒。

  陈丛则是意犹未尽连连击掌。

  “我见乐哥腰夸横刀,不妨再讲讲刀法?”

  众人一副果然如此之色。

  乐进先是一愣,而后举杯长笑。

  “非某藏私,只是武艺一途贪多嚼不烂,来日子宁枪术精进,再学刀法不迟。”

  话音才落。

  陈丛捉枪而出,当场完美复刻了乐进所展示的枪术。

  盖因力大,翼虎长枪武动起来带着呼啸的风声,变招衔接行云流水,刺挑点杀快过奔雷。

  给乐进都看傻了。

  甚至一度怀疑陈丛使得枪,真是他教的?

  “乐哥,如何?”

  乐进眨眨眼,默默吞下一口唾沫,讪讪道:“子宁当真现学?不会本就是精通枪术,故意寻某家乐子吧?”

  陈丛想说,其实真不难。

  与其说乐进教的是术,倒不如说是一种思路。

  糅合了百家之长,陈丛枪术本就趋于大成,换个思路自然可以做得更好。

  “文谦勿虑,子宁虽精枪法,但他之前从未如此使枪,确为现学。”夏侯惇解释道。

  说起陈丛的枪法,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那就是强行糅合了众家之长的扭曲缝合产物。

  枪走灵动?纯纯谬论。

  那厮能用长枪使出拖刀计!

  枪砍不了人?

  误区!

  只要控制好距离,枪头的刃尖照样能作长刀刀刃用。

  更流氓的是陈丛对于力道的掌控出神入化,他用长枪砍人比别人用刀砍人更难防。

  加之翼虎枪枪头衔接处展出双翼开刃,往往对敌之人根本分不清他是要用枪刃砍人,还是用虎翼砍人,就挺离谱的。

  半炷香后。

  乐哥变乐子。

  就连一直观望没出声的李典,也没逃过下场授艺的行列。

  曹营受害人+2。

  最后还是曹操出面止住了闹剧,不至于让新投的两员大将下不来台。

  午夜梦回时,两人翻来覆去睡不着。

  夜半惊醒方才悔悟,原来那个堵门的壮汉才是曹营为数不多的实在人啊!

  ......

  ......

  正旦一过,曹老太爷以避祸为由举家迁往琅琊。

  曹操不知怎么忽悠的袁忠,放着相县不归反而在谯县建起太守府邸。

  至此。

  沛地的局势彻底明朗。

  因为是在老家起兵的缘故,曹操得到了各方资助,手头自然宽裕。

  抛开曹老太爷留下三万金不算,仅二曹两家夏侯就贡献了两万金,粮草十万余石,奴仆充军者不下千人。

  再有。

  曹洪大土豪以个人名义资助万金。

  大股东陈丛追加投资万金。

  资金来源嘛....

  一部分是陈丛结婚收的礼金,一部分是曹容的嫁妆,还有一部分则是卖房。

  很难评....

  毕竟。

  收到的礼金,是别人看在曹操的面儿上随的。

  曹容的嫁妆,是老丈人家搭的。

  溢价卖给袁忠修建太守府的豪宅,是老丈人送的。

  卖完豪宅以后,全家搬去老丈人府上蹭吃蹭喝,连奴仆的月钱都是老丈人在发....

  陈丛好像什么都出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出....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属丁夫人了。

  原本女儿嫁人了多少有点小失落。结果一翻年,不仅女儿回来了,还白搭半个儿子。

  就是那半个儿整日操练家奴哼哼哈哈的,稍微有些吵闹。

  不太高兴的也有。

  比如大名鼎鼎的陈宫,陈公台。

  ...

  曹府,正堂。

  “孟德啊,起兵在即,何故分兵五千充实他袁忠的郡兵?”

  “哈哈哈,公台何出此言?袁正甫才是沛国相,他允操谯县起兵,操便投桃报李,有何不妥之处吗?”

  陈宫皱着眉,想从曹操脸上看出些端倪,却只看到了满满的真诚。

  似乎对方就真是这么想的。

  再扫一眼堂中事不关己小声耳语的陈丛、祢衡二人,陈宫又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他们肯定知道什么!

  陈宫想不明白。

  同为最早一批投效曹操的元老景从,怎么到头来就他被排斥在圈子外了。

  陈丛小翅膀一扇,曹操逃命路上多了史阿相护,没了身后追兵。

  自然也就没了中牟县捉放曹得桥段,更没有屠戮吕伯奢满门再来上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狗血。

  但是那对相爱相杀的好基友,似乎又要闹掰了...

第44章 任人唯亲的底层逻辑

  “孟德不肯与宫交心乎?”

  曹操收敛了笑意,莫名其妙道:“公台何出此言?你我患难之交,携手扶持至今,操自然是相信公台的。”

  仿佛为了佐证自己的推论,陈宫抬手指向祢衡,道:“此子何能?能任行军主簿之重,掌粮草调度,兵甲划拨?”

  祢衡愕然抬头,罕见地没有回嘴。

  曹操轻叩桌案,道:“正平精通数术,晓天文知地利,行伍之事亦有涉猎,如何当不得区区主簿。”

  祢衡舒服了,露出个笑容,恭敬地朝着曹操拜了拜。

  陈宫不耻道:“祢衡,字正平。出身寒门,恃才傲物。靠一篇‘吊张衡文’博得北海孔融青睐故而扬名,不过微言大义,空谈救国的口舌之徒。”

  祢衡正要骂人,却被陈丛一把拽住,微微摇了摇头。

  没什么好辩的,陈宫说的就是事实!

  没错。

  祢衡本质上就是个才华横溢的大喷子。

  换以前,陈丛也会问:为啥摆着个明显更优的陈宫不用,用一个不如陈宫的祢衡。

  现在他懂了,屁股决定脑袋。

  任人唯亲的底层逻辑根本就不是无脑选亲近的人用,而是在两人都能做好一件事时,把事交给更亲近的人做。

  说白了。

  很多人碌碌一生缺的根本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没有人生来就会为政、治军,很多事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祢衡更忠诚。

  他能赫然勒马孤身说吕布,虽然事最后没成,但态度就摆在那里。

  祢衡更亲近。

  同为百花楼四剑客,明显他跟曹操关系更铁。

  祢衡有才华。

  年少可作华丽文章,口舌之利能说得曹操跳脚,这同样也是一种潜力。

  关键是祢衡年轻,且出身微末。

  年轻代表三观没有彻底成型,有更强的可塑性。也代表有大把的精力去学习、去成长。

  出身微末代表没有家族所累,只肖付出一个宗室女,便能将他死死绑在曹家的战船上,代价几乎为零。

  事实上这就是曹操正在做的事。

  陈宫不知道的是,祢衡跟曹仁庶长女曹隹连婚期都订好了,只等那边曹隹及笄便完婚。

  一个谯县曹氏的女婿,稍微培养一下就有无限可能的祢衡。

  一个兖州东郡士人,背后千丝万缕的陈宫。

  如果单纯治理一方,曹操或许会选陈宫,因为重用士族会给曹操带来更多名望。

  但论行伍机要,事关乱世沉浮霸业之基,曹操只会选祢衡,因为祢衡跟他才是一条心。

  陈宫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既要且要不是不行,深度绑定就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4/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