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14节

  二人鏖战近三个时辰,二百余合。

  无数次攻守转换间,兵刃差距逐渐显露。

  陈丛手中卧虎刀,刀刃光洁如新。

  反观黄忠手中凤嘴刀,刀刃上尽是大大小小的豁口,观之如锯。

  这还是黄忠以巧御力,卸去了陈丛大半力道的结果。

  真让对方砍实了,三刀就能劈断凤嘴刀。

  以武艺计,无论是招式精妙,抑或是对敌经验,黄忠完胜陈丛。

  以勇力计,陈丛却完爆黄忠。他就像一头永远不会疲惫的蛮牛,开始多大力道,如今仍旧多大力道,丝毫不见力竭时。

  再战十合。

  黄忠粗喘如牛,汗水浸透全身,双臂酸软近乎脱力。

  以巧御力终有极限,以他千钧臂力,也只有被压着乱砍的份。

  黄忠自知要败却不甘心,借着陈丛横扫力道退出七八步。

  弃刀取弓。

  大喝一声“小心!”

  下一秒张弓如满月,一弦三箭分别射向陈丛左眼、咽喉、胸膛。

  陈丛见状一乐。

  莫说黄忠的箭矢未装箭头,就是真有箭头他也不怕。

  论刀法,他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论眼明手快就能练到极致的箭法,请把养由基挖出来跟他比试!

  腾挪间陈丛连躲三箭,一步踏出蹿至兵器架旁。

  取弓,卸去箭头。

  一弦搭九箭,张弓如满月!

第15章 黄忠授刀

  “某....输了。”

  黄忠愣愣看着掉落在地的九支箭矢。

  他输了,输在引以为傲的箭术上。

  一弦九箭,箭箭皆射要害,如此神乎其技,怕是李广复生也没法复刻。

  驰骋沙场十数载,谁又能想到首败来自一个未至弱冠之年的娃娃。

  借口,有很多。

  诸如:陈丛只是力大,武艺方面一塌糊涂。若非他出声提醒,陈丛未必躲得过三箭。一身本事皆在马上,未曾骑马实力有所不怠。

  然而败了就是败了。

  这点器量黄忠还是有的,只是可惜不能为明公效死。

  “敢问明公,忠....何时护佑明公家小回转。”

  曹操回过神来,满满的喜爱就快溢出眼底。

  有那么一刻,曹操真想留下黄忠,即便曹操知道,留下黄忠平白生出许多变数。

  可他就是见不得如此猛士黯然神伤。

  “汉升....”

  黄忠呼出口浊气,笑了。

  “愿赌服输,忠还要些面皮。然,子宁虽勇武过人,所学武艺却斑驳嘈杂,若有时日,忠愿授刀法精要。”

  曹操闻言大喜。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陈丛习武左右不过月余已具成效。

  若再得黄忠指点一二,无敌于天下指日可待啊!

  可惜。

  董卓恩旨已下,况且陈丛还有别的事办,留给二人的时间可不多了。

  曹操咬牙。

  “三日,最多三日。”

  黄忠点点头,转向陈丛拱拱手。

  道:“望子宁不弃某这手下败将的指点。”

  “要磕头拜师就弃,不用磕头就不弃。”

  “哈哈哈。”黄忠捋须大笑不止:“子宁言笑了,权当友人切磋便好。”

  “成,我也不占你便宜。回头翠红楼,我请。”

  啊这....

  曹操抬脚踢在陈丛腿弯处。

  骂道:“混账!什么话!汉升莫听这厮鬼扯,美人之事,操亲自安排。”

  嘶!!~~

  黄忠倒抽一口凉气,脸皮止不住地跳动。

  一时间竟是听不出来到底谁在鬼扯。

  ...

  翌日,旭日未升之际。

  陈丛好容易选对一次阵营,正要一泼天尿呲灭赤壁烈火,忽感风急天高后背发凉。

  一睁眼。

  就看到黄忠冷着一张臭脸立在床头,手里死死拿着他的被子。

  “汉升老哥啊,我没欠你钱吧?”

  “非但没有,子宁之恩,黄忠没齿难忘。”

  陈丛指向被子。

  “那你这是干啥?恩将仇报?”

  “明公托以大事,子宁担负甚重,劳请早起,习武!”

  陈丛脸上笑嘻嘻,心里麻麦皮。

  他生物钟在卯时四刻,也就是早上六点。

  每日习武从不懈怠。

  早起?

  眼瞅着窗外明月高悬,陈丛的心情就美丽不起来。

  出门时。

  再看到靠墙歪倒的知画。

  陈丛只感觉眼前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汉升老哥,没这个必要吧,人小姑娘可可爱爱的,你也下得去手?”

  黄忠不以为意。

  “明公所托甚重,事事做到万无一失,方可九死中求得一生。某手底下留了劲,等她醒来除了头疼外并无其他不适。”

  有那么一刻,陈丛真想拎着黄忠脖领子,

  大声告诉他:傻蛋,你嘴里的明公全身上下都是心眼子。心挖出来,上面的洞比你腿上的毛都多。担心他还不如担心担心你自己呢!

  最终,陈丛还是放弃了。

  不是不能说。

  而是现在这货满心满眼都是曹操,就算曹操跟他说天上的月亮是方的,恐怕他也信。

  说了,只能是枉做小人。

  事实证明,猛将军真不一定是好老师。

  陈丛终于理解后世当老师要考证是什么原理了。

  自己知道和说清楚让别人知道,真的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

  黄忠本人确实很猛。

  但教学水平实在欠奉,比陈丛以往接触过的大头兵都不如。

  起码老卒们教学,说得直白、教得仔细。

  到了黄忠这里,若非陈丛阅读理解上佳,还真容易给听迷糊咯。

  黄忠:心随意动,臂出急力延伸手腕乃至兵刃,顺则任之,逆则变之,或加之或御之,势至巅峰来回搅。

  陈丛原本是当高深的武功秘籍参悟的,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翻译过来:

  心随意动——屁话,装叉用的。想怎么动怎么动。

  臂出急力延伸手腕乃至兵刃——爆发力要强,手臂带动手腕发力,从而使力道更快带动兵刃。

  顺则任之——惯性。

  就像扔铅球。助跑、用力推、撒手,铅球会根据惯性继续向前飞行。

  如果这个时候你如果死命抓着铅球不肯撒手,就是纯纯的反作用力了。

  砍人砍物同理。

  力道达到巅峰的时候,要学会借着兵刃的惯性砍人。

  逆则变之,或加之或御之——刀砍下去遇到阻力了,要么加大力气硬砍,要么顺着反作用力的方向卸力。

  势至巅峰来回搅——刀最快的时候不要直来直往,来回偏转调整角度,防止被人轻松卸力。

  黄忠说:力大时,以直御直,以矫化曲,强击敌于未转时。力怠时,顺御直曲,存力以待时变。

  翻译过来:

  力量比别人大的时候,对方直来直去,就硬碰硬。对方用巧劲时,掌握对方变力的方向逆着硬来。强攻的时机选在对方招式变幻衔接处。

  力量比别人小的时候,不管对方用直力还是巧力,都要顺着对方的劲头卸去对方的力量。等待时机追求一击必杀的机会。

首节 上一节 14/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