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280节

  ……

  刘辩的心情很不错。

  在经历了去年的灾难之后,今年老天总算开眼了,没有给刘辩来一个水灾旱灾水灾的连续套餐。

  光熹六年五月末,刘辩正式出巡。

  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雒阳。

  以及可以出师了的孙策那一批羽林郎们这一回都被刘辩带上了。

  尤其是典韦和许褚的护卫组合,尤其让刘辩安全感十足。

  这一路之上,为了避免劳民伤财,刘辩专门下了诏书,不准各地修建行宫,亦不准各地借着天子出巡的名头增加赋税。

  至于沿途的居所,要么是忠心的豪族、豪强所献的宅子,要么干脆就是官署,最差不过是行在就地驻扎。

  总之,刘辩此次出巡,又不是奔着享福来的。

  而且,花得可都是属于天子的私房钱,可不得尽量省一省嘛。

  雒阳周围的景象刘辩已经看过很多次了,等到车驾出了雒阳,虽然景象没多大不同,但刘辩感觉自己的呼吸都顺畅不少。

  如此,几日过去,刘辩的行在已经度过了黄河,来到了河内郡。

  太守钟繇早早地闻讯,在刘辩抵达河内之处就来迎接了。

  一路上,为刘辩安排的很是妥当,每至一地,没有官署就借住在良善的豪右之家,一次都没让刘辩居于野外。

  因为钟繇的周全没没能体验一回野营的刘辩甚至有些失望。

  如此,又过了几日,钟繇向刘辩介绍道:“陛下,前方温县,有本郡冠盖之族司马氏,其族长司马防为二千石,如今其子司马朗、司马懿等居于家中,皆以才能闻名乡里。”

  “今日陛下行在安置之所,便是此二人所献。”

  “那就去这里吧!”刘辩应道。

  只是……司马懿……

  刘辩听到这个名字,忽然来了点恶趣味,他见身边负责护卫的羽林郎正是孙策,说道:“伯符,去替我将孔明唤来。”

  孙策领命而去,不多时,诸葛亮便到了。

  “孔明,今日给你介绍一人,晚些时候,你再同朕说说对他的印象。”

  诸葛亮听着刘辩的要求,觉得有点奇怪。

  一旁的孙策也有些好奇,他问道:“陛下,不知是何人?”

  “伯符要是愿意,也可瞧上一瞧,就是方才元常所言的司马懿。”

  刘辩这话一出,钟繇反而觉得有些奇怪了,在他的印象中,司马懿虽然是少年英才,但应该是他的兄长司马朗风头更甚才对。

  不过望着笑而不语的天子,钟繇并未多言。

  当日,司马朗与司马懿前来拜见刘辩。

  不解刘辩之意的孙策一直观察着两人,却见二人一举一动皆是妥当,并未因为初见天子而在紧张之下出错,看起来与之前碰到的豪族子弟并无多少区别,顶多是多读了些书,更具才华罢了。

  而被天子特意提起的司马懿,瞧着也有十六七岁了,比寻常少年稳重些也不奇怪。

  孙策见天子在之后还特意给他和诸葛亮安排与司马两兄弟接触的机会,更是不解了。

  因为他同样没发现什么不对,只是觉得司马懿的话相较于司马朗更少一些。

  相比之下,诸葛亮就不光只是看了,与司马两兄弟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就差一起看雪看月亮了。

  等到天色已晚,双方分别,去见天子的路上,孙策忍不住问道:“孔明发现什么了吗?”

  诸葛亮皱着眉头,倒没想着瞒着孙策自己的发现:“席间,我提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司马懿虽然答了,也都算合理,但我有种感觉,他所答的,非他真实所想。”

  “当真?”孙策有些不解,他和诸葛亮一看就是能在天子身边说得上话的人,过去碰到的那些豪族子弟,就算坚守道德不拼命巴结他们,也不会刻意在他们面前藏拙。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只是猜测而已,还不能确认。”

  “不过此人的确很有才华……”

  诸葛亮心中想着,若是司马懿真的故意在此时藏拙,那么他的才华……究竟能否被用到正途呢?

第463章 祥瑞

  虽然诸葛亮说的不是很笃定,但是孙策考虑到此前天子曾经刻意关注司马懿,直觉告诉他,诸葛亮的感觉就是真的。

  想到此处,他见诸葛亮也没有对他隐瞒什么,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说道:“孔明,有时当你无法判定之时,要相信你的直觉这可是我领军打仗总结出的经验,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等到两人见到刘辩,将所想告知,刘辩笑道:“孔明的直觉的确很准……伯符也很准。”

  孙策满意地离开了。

  司马懿比诸葛亮还大上两岁,刘辩倒不是想对司马懿下手,他连董卓都能容得下,何况一个司马懿了。不过,刘辩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以培养的名义将司马懿带在身边。

  ——你不是喜欢藏拙保身吗?那朕就让你藏不得。

  而且刘辩想着,万一自己有个万一,正好顺手将什么董卓司马懿袁绍之类的一并带走。

  说曹操曹操到,刘辩这边刚想着董卓,董卓就来相见了。

  看着董卓越来越肥硕的身体,刘辩觉得,他离自己印象中的那个死后肚脐中点火油脂少了好几天的董相国越来越像了,至少体型上来看是这样的。

  然而董卓一开口就破了自己形象——只见董卓满脸堆笑,本该凶神恶煞的面孔刘辩看着,一时之间竟有些呆萌:

  “臣先前无事,想着去为陛下探访民情,不想抵达附近汉兴里后,竟忽然知道一民家中房梁之上结了灵芝!据其所言,昨日还未有灵芝,今日却凭空出现,臣想来,必是因圣驾所至的缘故!此乃上天降下的吉兆啊,臣为陛下贺!”

  董相国就这?

  刘辩觉得,曾经叱咤边地的董卓是不是被自己给养废了?

  毕竟这什么房梁上忽然出现灵芝,一眼假。

  再搭配汉兴里这个意思简单直白的里名……

  哪怕说灵芝长了好几個月呢!

  这样刘辩还有可能有几分心思去看看是不是啥能吃的蘑菇。

  现在问题来了,灵芝出现了,要还是不要?

  刘辩问道:“此事知道的人多否?”

  董卓倒不觉得自己废了,在看到来自凉州的皇甫嵩成为太尉之后,他觉得自己更有希望了——我董卓可是要成为三公的男人!

  但他有些没明白天子的意思,天子是想知道的人多还是少啊?

  他试探着回答道:“臣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就来禀报陛下了,知情者只有臣的从人和汉兴里的百姓。”

  “那就稍作赏赐吧……”刘辩吩咐身边的郭直道,等郭直刚一应命,他复又问道,“如今为了出巡事宜,是不是府库钱粮有所不足啊?”

  郭直一听,立马反应过来,声情并茂地哭诉道:“原不想以此事打扰陛下出巡的心情,只是……陛下心忧百姓,不愿意给百姓增添烦恼,钱粮的确不足。”

  得了回答的刘辩看向了董卓,叹道:“董公你瞧,很多时候朕也很无奈啊!不过此祥瑞既然是董公发现的,那就说明汉兴里与董公有缘啊,不如请董公替朕分一下忧,赏赐的钱粮就从董公的俸禄里出了可好?”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荣幸!”董卓高兴地拜道。

  然而表面上的兴奋之下,董卓心里却在滴血——倒不是心痛那点俸禄,而是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之上。

  隐约之中,他仿佛看到了三公之位离自己更远了一步。

  董卓承认自己有些急了,可不怪他急呀,如今三公的位置不像以前那般容易更换了,三公一当一两年是常有的事,据他所知,皇甫嵩和崔烈两人近年来身体都不算太好,肯定要抓住机会啊!

  董卓下定了决心,祥瑞不行,他要另寻他策!

  好不容易能够随驾出巡,他一定要借此时机让陛下明白,他才是最适合的下一任三公人选!

  在董卓离开之后,钟繇又来了。

  “陛下,昔日更改税法之际,温县赵氏、黎阳营假司马赵威孙曾分家田于族人,以减少应缴田租。臣当时默许之,河内郡中人不乏效仿者。”

  刘辩看着意有所指的钟繇,问道:“说起来,朕出巡至今,还未怎么巡视过田间地头,卿可有什么好去处?”

  钟繇答道:“臣正好知道一地,据此不足五里。”

  君臣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要是任由事态自由发展,没有意外的话,说不定一两代人都不会激化矛盾。

  但刘辩是谁呀!

  他出巡怎么可能安安分分呢!

  时逢六月,普遍不再种植水稻的河内郡在上个月小麦收获之后,有条件的农户早就将田亩重新耕过一遍,然后种上生长周期短的大豆。

  但更多的农户家中没有耕牛,或租牛、或起早贪黑的以人力代替。

  刘辩抵达田边时,还有牛正在耕地呢!

  在曲辕犁推广之前,很多地方都还在使用两牛抬杠式的直辕犁,更省力省牛的曲辕犁一步到位,推广的很快。起码现在刘辩肉眼所见,全是曲辕犁。

  还在田中忙碌的农人们很快都被乡里官吏喊到了一起,茫然地看着出现在这里的官吏和军士……

  很快,他们就不茫然了,乡吏们告诉他们,天子至此,众人皆有赏赐,且天子有意召人问话,若能答得让天子满意,还有重赏!

  这话一出,百姓们瞬间高兴起来,尤其是看到手中沉甸甸的铜钱,无不期待着之后的重赏。

  还有人借着与乡吏的亲戚关系希望当众走一走后门,结果被乡吏严词拒绝——这可是上达天听的大事,他可不敢胡乱插手,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等到乡吏发完钱,有几个一看就是天子近侍的年轻士人走了过来,先问了问百姓得了多少钱,然后才开始选人。

  直接把乡吏吓出了一身冷汗,还好他这次一文钱都没敢贪。

  “诸位可有家中良田六十亩至百亩者?”

  “汝姓甚名谁?”

  “汝之姓名?”

  “……”

  “没有冒名顶替的吧?别到时候官册之上你们的田产与你们口中所说不同!”

  “记住了,只看官册,其他都是假的……”

  “就你们了,跟我来吧!”

第464章 可为三公否

  刘辩的精力有限,见不了太多百姓,他也不可能只逮着赵威孙的族人去见。

  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用。

  “仲达,在你看来,这官册上的田亩的主人如何才会真的想要回他们的田亩呢?”

  司马懿有些无奈,他也不知天子怎么就越过他的兄长看中他了。

  虽然说被天子看重是天大的好事。

  但刚一见面,天子就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首节 上一节 280/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