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172节

  闻言算是被说服了,可面上犹有些过不去。

  田畴又道:“而今柯比能有归附王化之意,但东部鲜卑依旧混乱不已,其数个大人皆与柯比能所部不能相容,寇边依旧。以都尉之勇,幽并二州皆知,届时何需忧愁没有建功立业之时?恐怕到时候都不用府君开口,右将军都会上书将都尉调往别处了……”

  看着吕布的怒气随着夸赞声飞快地消融,又恢复成了可以好好说话的样子,田畴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面对吕布这样的凶人,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田畴在心中暗暗感慨——“还是府君说得对,对待吕布,只要多夸一夸他便行了。”

第301章 刘虞的谋划

  搞定了吕布,田畴在次日便离开了上谷郡。

  不过他并未直奔右北平郡,而是先去往了刘虞所在的广阳郡蓟县。

  他此行,是要将吕布已经被说服的消息告诉刘虞,算是和刘虞服软。

  丁原相较于公孙瓒的一大优点便是他对于鲜卑乌桓没有公孙瓒那般的仇恨,虽然有军功的诱惑,丁原本人也比较莽,但他终究知道刘虞身份地位的含金量,不敢真的和刘虞对着干。

  当然,他也不是特别惧怕刘虞,毕竟虽然他曾经倚仗的何进失了势,但丁原来不及悲伤,紧接着登场的便是何苗。

  何苗以他举荐的张辽为大将军府军司马,给了丁原搞小动作的底气。

  蓟县,刺史府。

  近些年来屡经风雨,还曾遭遇过黄巾的府衙很是破旧。

  刘虞生活节俭,不爱奢华。自他上任以来,刺史府便没有修葺过。

  但路过的士人百姓,没有一个觉得刺史府寒酸。

  在刘虞以身作则之下,整个幽州的风气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

  田畴来到官署,奉上拜帖,请求面见刘虞。看门的役卒丝毫没有索要钱财的意思,让初次来此的田畴对名声本就不错的刘虞增添了许多好感。

  起码在右北平的郡府,守门的人绝不会这般廉洁。

  送完拜帖,田畴返回城中的驿站,等待刘虞的接见。

  此时,刘虞正在给他的儿子刘和写信。

  在他离京赴任之后,刘和先是以中郎出任汝南监察从事,在跟着袁绍立下了些许军功之后,没多久便迁为汝南郡汝阳县令,称得上是颇受重用。

  刘和写信,主要是关心刘虞的身体,顺便请教一些在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刘虞在回答之余,也在同刘和强调务必立身持正,同时希望儿子戒骄戒躁,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忘了自小受到的教诲,显然他明白而今朝政的重心。

  刘虞很希望刘和最好在县令任上再多干几任,多多积累些治理的经验。

  接到丁原主簿前来拜见的消息,刘虞没有耽搁,先行喊来了自己的属官们。

  其中最得刘虞重用的有两人,是他刺史府的从事鲜于辅与齐周。前者出身渔阳二千石之族,世为郡中冠盖,后者没什么出身,以德行才名得刘虞看重。虽身份不同,但在刘虞的官署,属官们相处得很融洽。

  刘虞与几人商量一阵后,便决定先由鲜于辅前往驿站见一见田畴,明早再由刘虞亲见。

  次日一早,初次见面的刘虞对田畴很是热情:“我早先便听说过子泰之名,奈何待我想要遣使征辟之时,却得知子泰已经被丁建阳所辟。”

  田畴昨日便从鲜于辅处知道这些,如今又亲耳听闻刘虞说出口,素来听闻刘虞美名的田畴没有怀疑真假,对刘虞的好感又增添了一分。

  他作揖道:“承蒙刘公错爱。”

  田畴本以为刘虞的态度会一直这样好,但说起正事,刘虞的态度变得很快。

  刘虞摆出了一副问罪的架势:“鲜卑大人柯比能已然承诺不再入寇,子泰既从上谷来,肯定是知晓上谷都尉吕布抗命之事,作何解释?”

  田畴早有准备,答道:“彼辈蛮夷,不知礼义,若无刀兵震慑,恐其生骄横之心,复又反叛。且边地百姓苦鲜卑久矣,难以忘怀。”

  刘虞说道:“你以为我看不出吕布的行径?若非顾念百姓昔日所受之苦,我早就上书弹劾了!”

  田畴哪里还不知道自家府君的手段被刘虞看得一清二楚,只好再度拱手道:“将军的维护之情,畴回去后必会让府君知晓。”

  从事齐周说道:“近年来一因将士用命,二因盐铁之利,百姓得以安居,幽州借此积累了些财赋。将军并非没考虑过纠集兵马攻伐鲜卑,可塞外广博,难以一战而定之。继续互相攻伐,鲜卑人固然会有损伤,可我军死伤者不也是出自百姓之中吗?若能使得边郡安稳,安稳总是胜过战乱,百姓们在发泄了对鲜卑人的怒气之后总归要安居乐业。”

  听了齐周所言,即便素来愤恨鲜卑与乌桓侵掠百姓的田畴也明白刘虞所为的深远价值。

  他也没忘记继续替丁原说话:“府君也是有此忧虑,才派我前往上谷郡,劝说吕都尉一二,而吕都尉也听从了府君的劝告……”

  在丁原的主动退让下,幽州战与和之间的矛盾再度平息下来。

  双方言谈的氛围再度恢复成了初见时的模样。

  未久之后,刘虞说道:“其实,我之所以放任吕奉先攻击柯比能部所属,还有一个原因。昔日柯比能遣使示好,吾以钱财赎买往年被掳走的汉家百姓。”

  “虽然大半百姓得还,但仍有些士人、工匠被留在塞外,不能归乡。”

  田畴马上反应过来:“将军想要以吕都尉向其施压,促使其归还所有汉家百姓?”

  “如此,畴擅自劝说吕都尉,岂非坏了将军的大事!不如下官再去上谷一趟……”

  刘虞见状,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子泰勿急,算算时间,柯比能的新使者已经出发了,此次若仍不能如意,再动手也不迟。”

  田畴了然之后,双方坦诚相待了一番。

  临别时,田畴提醒说:“依下官之见,柯比能能屈能伸,与寻常鲜卑大人不同,颇有几分与檀石槐相似,将军不可不防啊。”

  刘虞也不觉得这是田畴小小年纪的妄言,应道:“鲜卑如今各部号令不一,正是分化瓦解之时,绝不会令其一家独大!”

  “子泰既有此虑,不如助我来行此事,何如?至于丁建阳处,子泰不必忧心。”却是刘虞即便知道田畴接受了丁原的征辟,还是出于爱才之心挽留了一句。

  然后不出意外地遭到了田畴的婉拒。

  直让刘虞感叹于当初晚了一步,导致现在求而不得。

  不说田畴如何同丁原回复,七八日后,得到阎柔传授的柯比能的弟弟苴罗侯来到了蓟县拜见刘虞。

  而刘虞自然没有骗田畴的必要,说起继续赎买被掳汉人之事。

  苴罗侯:??阎柔没教啊!

  苴罗侯虽是柯比能的弟弟,但柯比能上位成为鲜卑大人时间还不够,为了显示公正,苴罗侯并未在部族中获得太多权力,刘虞的要求超出了他的决策权。

  所以他只好又借道上谷郡东边的渔阳郡回到了塞外,所幸这一来一回都没受到吕布的攻击。

  而在柯比能营帐聚集所在,第一时间前来迎接的阎柔听闻了苴罗侯传递回来的信息,未久他便背着所有人痛哭了一回。

  在塞内,还有人顾念着他们这些离乡之人。

  可是,柯比能真的愿意将他和那些工匠放回去吗?

第302章 上计有假?

  “放,这下不得不放了!”

  自外巡视安抚部众归来的柯比能望着他的弟弟苴罗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苴罗侯直到这时候才明白柯比能认为他不该将刘虞的打算告诉阎柔,但他还是不明白柯比能为什么这么生气:“俺知道阿兄看重阎柔,阎柔也确实有见识,但阎柔到底是汉人,跟俺们不是一条心的。”

  “就算瞒得了一时,阎柔也不是傻子,总会知道的,到时候要宰了他吗?”

  柯比能闻言一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坦然对苴罗侯说道:“你做得对,阎柔早有归心……汉人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阎柔终非我部之人,多亏你提醒,否则我险些要为部族埋下祸患。”

  别了苴罗侯,柯比能立刻去找到阎柔。

  此时的阎柔正在思索脱身之策。

  在乌桓与鲜卑之间辗转多年,阎柔绝不只是个受气包,靠着自己的能力,阎柔虽是汉人,但在鲜卑和乌桓人中还有一定名气的。

  在历史上,他在数年之后,便借助鲜卑与乌桓的力量杀死护乌桓校尉,取而代之。后来与要为被公孙瓒杀死的刘虞复仇的鲜于辅、田畴等人合力对抗公孙瓒。

  然而,阎柔却没想到原本一直想要留下他的柯比能改了主意。

  以至于当阎柔从柯比能口中得知后者愿意将他放回,第一时间想的却是柯比能在试探他,不肯袒露胸臆。

  见状,柯比能叹息一声,说道:“阎君归心似箭,我要是继续阻拦,岂非与阎君变恩成仇?”

  “不仅如此,我愿对外宣传,我本不愿归还余下的全部汉人,乃是被阎君说服,这才愿意从刘虞之命。如此,也好成为阎君的晋身之资。”

  阎柔总算明白了柯比能的意图,保证道:“公放心,此间情谊,在下终身不会忘怀!”

  柯比能是希望在汉家官吏中多一个能为他说得上话之人。

  而对于阎柔来说,维持住与鲜卑和塞外乌桓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他相比于其他人的优势所在。

  二人之间的关系,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只不过用恩情作为伪装。

  柯比能说道:“我自然放心,塞外之人皆知阎君的品行。”

  他不怕阎柔在入塞之后后悔,否则只需将今日的交易公之于众。至于证据,柯比能不是傻子,好不容易获得的汉人工匠,尤其是其中的铁匠,他怎么会愿意交还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苴罗侯再次来往塞内塞外,而最新一次,便是由“说服”了鲜卑大人柯比能的阎柔亲自带着被柯比能部掳走的汉人与苴罗侯一同入塞。

  刘虞这边固然是欢欣鼓舞,柯比能部也得到了赎买汉人的钱粮,于此同时吕布也停止了对他们的袭扰,可以说是两相欢喜。

  但有人看不下去了。

  东部鲜卑是最早分裂的,也因此,东部鲜卑人怀念檀石槐在时鲜卑人的强大不输于檀石槐在中部的直系后代。

  只是东部鲜卑在怀念檀石槐之余,想要成为下一个檀石槐的人非常多。

  而对于这些鲜卑人来说,违逆了檀石槐对汉人一贯的强硬态度,转而向汉人服软的柯比能毫无疑问是一块显眼的靶子。

  在混乱的东部鲜卑中,有两人正在崛起,一名素利、一名弥加,其部众位于右北平及辽西郡之北。

  在刘虞与丁原的治理下,入寇塞内难度倍增的东部鲜卑在塞外乌桓之外,找到了新的获取物资人口的目标。

  ……

  陈国,孔融被顺路赶来的太常蔡邕斥责后灰溜溜地回去了,面对蔡邕,他没好意思搞什么怒而辞官的把戏。

  但他的酷烈手段和事迹很快就在五州之间传播开来。

  与陈国相邻的梁国,消息刚刚传来,便有两个县长挂印而去。

  过去,这是一种潜规则,意味着这些县长除非犯有谋逆这等级别的大罪,否则都不会被追究。

  但程昱显然不会在意这些。

  程昱的性格称不上太好。

  对于友善者,他会报之友善,但对于看不起他的人,他绝不会委屈自己。

  天子看得上他,愿意对他委以重任,他自然要以国士报之。

  至于那两個挂印的县长,不过跳梁小丑而已,很快就被程昱派出去的人抓捕归案。

  不仅如此,他还向黄琬发了一封公文,言明挂印并非脱罪的手段,得到了黄琬的认可。

  与到了目的地便迫不及待前往乡里的孔融不同,程昱只将跟随他前来的大半官吏撒往县乡之中,而他自己则带着余下之人研究起了梁国的案牍。

  被留下来的郑玄之子郑益对此有些不解,程昱便态度和善地同他解释:“益恩,莫要小瞧了这些案牍,这其中,便藏着秘密。”

  显然,郑益对待程昱的态度让后者很受用,让程昱不吝赐教一番。

  于是乎程昱说着话便拿过一卷看着就有些年份的竹简,交给了郑益。

  郑益翻开,开始还没觉得不对劲,忽然他瞪大了眼睛,惊讶道:“此时还在用的户籍,为何我见此间数人皆是建初、元和年间生人……算一算,建初……年岁得过百了吧?梁国有这么多年岁过百之人?”

首节 上一节 172/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