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65节

  两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缘故,苏洵去世后,苏轼、苏辙兄弟,也得到了苏颂的许多照顾、指点。

  相较而言,苏颂和苏轼走的更亲密一些。

  五月的时候,苏轼入京,就曾多次拜谒苏颂离京的时候,还来苏颂家里辞别过。

  苏辙则来往比较少,这也和苏辙的性格有关。

  他和苏轼的性格完全不同。

  苏轼就是个到那里都大大咧咧,喜欢热闹,也喜欢到处和人说话的人。

  苏辙则沉稳内敛的多,入京后就只来拜见过两次次苏颂。

  自从出任了经筵官后,就再没有来过了。

  他自己也写过信,说明过情况——今为天子经筵,朝廷法度在,望叔父见谅!

  苏颂对此很理解,甚至非常支持。

  这才是朝廷大臣该有的态度!

  只是,苏辙今日忽然登门,为的是何事?

  苏颂有些不太明白。

  但他知道,肯定是公事!

  于是,命人将苏辙,请到了他的书房中。

  苏颂在书房里,接见了苏辙。

  苏辙一见面,顿时就拜道:“晚辈见过叔父!”

  他父亲和苏颂,乃是‘宗盟之好’。

  两人以世兄论教,自然,苏轼、苏辙就是苏颂的子侄。

  苏颂扶起苏辙,道:“子由不必多礼……”

  两人落座后,苏颂就问道:“子由今日忽然登门,不知所为何事?”

  苏辙拱手道:“小侄听闻叔父,今日入宫陛见,天子欲重用之……”

  “小侄思及叔父往日教导之恩,故此特地登门,为叔父送几篇天子往日赏给小侄的御制诗词文字……”

  “或许,可助叔父……”

  说着就要从怀中取出那几篇天子在经筵上所做,后来赐给他的御制诗。

  这也正是经筵官们的优势所在。

  他们不仅仅和天子关系亲密,还可以接触到天子的诗词文章,从文字之中知晓天子的志向、想法。

  而这些事情,他们轻易不会对外透露。

  一则风险很大,二则这是属于经筵官们的秘密。

  苏颂却立刻摇头道:“子由好意,老夫心领了!”

  “只是,揣测圣心,非臣子所为!”

  他本心就不是那种会钻营的人,何况,今日御前官家可亲口说了先帝对他的评价。

  哪怕只是为了先帝的那几句话,他苏颂也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苏辙见着苏颂的样子大感钦佩!

  若是旁人恐怕不止想要天子的文字,还想要知道那些天子在经筵上的故事。

  于是,苏辙起身恭拜:“叔父高风亮节,小侄钦佩,愿以叔父为榜样!”

  若是一般人,可能也就说说而已。

  但苏辙这个人,说过的话,是绝对会做到的。

  这一点,苏颂是知道的。

  就像今日这样的事情,其实苏辙只会对他这样做。

  其他人都不可能让其打破他的原则(苏轼例外)。

  于是,扶起苏辙,道:“子由不必学老夫!子由该有自己的道!”

  “就如文字……”苏颂语重心长的说道:“乃父、乃兄,是乃父、乃兄……”

  “子由的诗词痕迹太重了!”

  苏辙听着,拜谢道:“叔父教诲,小侄铭记于心……只是……奈何多年之习,一时难以更正!”

  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兄长苏轼。

  和他太近,对他影响太大了!

  尤其是兄长苏轼,那豪放的文风,让他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模仿、追随。

  偏偏,他根本学不到苏轼的豪放、不羁。

  对苏辙来说,他自己感觉,他恐怕要五十岁、六十岁以后才可能走出属于他的道来。

  苏颂也知道,于是点点头,然后转身走到书房的一角,拿起一本诗集。

  “这是欧阳文忠公,昔年赠老夫的一些文章,许多都不曾公开过……”

  “子由拿回去,可以好好看看……或许能有帮助!”

  苏辙郑重的接过,再拜道谢:“叔父大恩,无以为报!”

  苏颂笑起来:“好好写文章吧!”

  “来日,老夫若能看到子由的佳文,心怀足慰,子由也可以告慰明允了!”

  听到苏颂提起自己的亡父,苏辙低下头去,说道:“小侄必不辜负叔父的厚望!”

  能写出一篇传颂千古的文章。

  这是他的父亲临终时,对他们兄弟的寄望,也是他的人生目标之一。

  如今,长兄的文章,已经确定将传颂千古!

  而他还在探索、追求之中。

  反倒是,在仕途上,他似乎比长兄苏轼更顺利。

  想起苏轼,苏辙就不禁有些怀念了。

  尽管前几天苏轼才写信回来,向他推荐了几道新发明的菜肴,同时送了一堆海鱼干给他——子由,子由,相信我,很好吃的!

  今天是一万两千,还有三章补更!

第303章 蔡京的决断

  元丰八年十二月壬申(十二)。

  权提点开封府府界诸县镇公事范峋罢知临江军。

  加恩右监门卫大将军赵仲汤为蔡国公。

  成德、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扬王赵颢,守太保,晋永兴、凤翔军节度使。

  武昌、武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荆王赵覠,守太保,晋武宁、镇海军节度使。

  这自然是赵煦主动的提议。

  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虽然说,两位皇叔也不靠俸禄生活,但政治地位的提升,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最起码,他们的子孙的起点会变高。

  于是,两位皇叔亲自入宫谢恩。

  还到了福宁殿中感谢,赵煦自然是大加慰勉。

  就是扬王赵颢,看上去憔悴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都萎靡着。

  赵煦不由得有些心疼,于是,命赐给扬王御药及金银器物。

  更亲口嘱咐:“皇叔要保重身体啊!”

  “王府有什么缺的,尽管和朕说!”

  至于荆王赵覠?

  赵煦就显得没有那么亲密了。

  只是简简单单的赐给了一些东西,譬如一些大内没人看的医书古籍,还有一张平平无奇的拓片副本。

  这张拓片的来历,更是简简单单,不过是当年欧阳询奉唐太宗之命,将一本叫《兰亭集序》的破烂玩意,一比一拓刻在石碑上的烂石头罢了,更何况还是副本!

  拓片的拓印罢了!

  但赵覠却欣喜若狂。

  抚摸着那一张从石刻上拓下来的纸,爱不释手!

  送走两位皇叔,赵煦就将石得一叫到了身边,说道:“定武本藏在宫中也有数十年了!”

  “可朕今日,赏玩定武本,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恐非真正真迹啊!”

  石得一听着,瑟瑟发抖。

  不是真迹?

  这就是欺君大罪!

  一旦坐实了,当年献上定武本的定武军地方到中间经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恐怕都得抄家!

  “我听说,此本乃是故三司使薛向当年知定武军时,以官钱从民间重金购得……”

  “薛向今已卒,其子尚在……”

  “派人去问问吧!”

  要不是赵煦在现代留学过,恐怕到死都要被这父子蒙在鼓里。

  老赵家了大钱,重金购得的宝贝,居然是人家父子拓刻的赝品!

  “让他不要误了自身!若是有什么情弊就主动承认,我是愿意不计前嫌的!”

  “唯!”石得一躬身低头,领命而去。

  赵煦则负手踱步。

  这是一桩典型的文人‘盗书案’。

  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薛向父子玩的一手好把戏!

  不过,也正是因此,反而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赝品居然做的比真品还真!

首节 上一节 365/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