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91节

  赵煦召见了两次,听了童贯的报告后,就知道这个内臣贯会察言观色,而且心思细致,真不愧是后来的童太尉。

  于是,就将他提拔成了权提举火器司使,让他协助沈括,主持火器司的试备诸事。

  对有能力的人,赵煦从不在乎他们的私德。

  时间,就这样飞速而逝,八月转瞬而过,九月眨眼就到了。

  赵煦按班就部的,扮演着他的角色。

  而朝堂上的群臣,则已经在开始给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的葬礼,做最后的安排了。

  九月壬辰(初一),西京左藏库使、高州刺史窦仕宣,内侍押班赵世长为大升轝编栏仪仗,入内副都知石得一为都大巡检,秀州刺史向宗良、左藏库副使石璘为大升轝巡检。

  九月癸巳(初二),正式颁布大行皇帝庙号谥号于天下军州。

  礼部言;大行皇帝虞主回京,至琼林苑权奉安,依故事乞皇太后行奉迎之礼。

  恭依之。

  九月甲午(初三),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荣州观察使苗授为山陵都护,步军都虞候、雄州团练使、新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使刘昌祚为灵驾一行总管。

  这些人事任命下达后,加上英文烈武圣孝皇帝驾崩之初,就已经任命的山陵使蔡确、礼仪使韩忠彦、仪仗使王存(原黄履,黄履罢,改王存)、卤薄使许将、桥道顿递使蔡京。

  所有治丧、驾送大臣全部就位。

  于是,两宫下诏:本月已亥(初八),群臣集于福宁殿,听孝子嗣皇帝煦恭宣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哀册。

  礼部和翰林学士院,联合撰写的哀册,随之呈递到了赵煦手中。

  ……

  赵煦看着御案上的哀册。

  其以阶玉制成,每册条以六十,一共五十条书其文字。

  玉册使金镀银,含棱遍地合罗,用盘龙装;以红锦托里,穿联册用的是银绦,另以两头银丝结二朵在玉册两头,衬册用条锦垫。

  赵煦伸手抚摸片刻,然后闭上眼睛问着身边的石得一:“有司选定了灵驾发引之日了吗?”

  石得一恭身拜道:“奏知大家:已定吉日:十月丁卯日(初六),灵驾自景灵宫发引……”

  “诸妃嫔、大臣共送永裕陵……”

  “山陵如何了?”赵煦问道。

  “右相亲督,据说甚为壮观,风水秀丽……”石得一答道。

  赵煦点点头,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的,属于他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他的父皇,在下葬之后,虞主回京,就彻底成为了神灵、先帝。

  再过两个月,连元丰的年号也会被改成已经选好的元祐。

  ……

  宋用臣策马,在数十骑随从的簇拥下,衣衫不整的从山林中出来。

  虽然狼狈不已,虽然疲惫不堪,但他的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按照旨意所说,他已经在这莱州、登州的山川之中,勘察了一遍。

  果然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莱州、登州的金矿,不止玲珑山一地。

  而是广泛存在于莱州、登州的山川、河流、溪谷之内。

  不止如此,他还在过去一个月的勘探中,发现了石炭、铁矿、铅矿等富矿资源。

  而这些矿脉,好多都是在大家点名的方向甚至直接就是在大家点名的地方找到的。

  宋用臣只是想着过去十几天的勘探经历,整个人依旧处于恍惚之中。

  大家安坐于深宫之中,竟能知登、莱的矿脉所在!

  难道……

  大家晚上做梦的时候,有神明指点?

  在宋用臣的理解之中,只能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神人天授,所以才能有这天授之才智、见识。

  才有可能知晓,这登州、莱州之间的矿脉所在。

  宋用臣知道,他必须将这些事情烂在心中,除非大家让他说。

  ……

  元丰八年九月丙申(初五)。

  赵煦从经筵下来,冯景就已经将一封腊封的密报,送到了他手中。

  赵煦拿到手里一看就知道是宋用臣的手笔了。

  他将信拆开,便露出了笑容。

  “善!”他赞了一句:“总算是找到了饵料!”

  登州、莱州,有宋以来就是人尽皆知的黄金之地。

  真庙景德年间,大将潘美就主持开发了莱州的玲珑山金矿,此金矿迄今依然是大宋主要的官营金矿矿坑。

  仁庙景佑年间‘登、莱金矿大发,四方游民十余万,废农桑而掘地采之,二十余两为块者,取之不尽,县官榷买,岁得数千两’——这波淘金热,开采的黄金至少十余万两,但落到朝廷手里的,就只有两万两,其他的,都流入了民间。

  所以,在大宋,登州、莱州有黄金是人尽皆知的。

  但,为何没有人去开采呢?

  因为,真庙景德年间发现的玲珑山金矿,随着历代的开采,已经渐渐枯竭。

  如今每年只能出黄金数百两了。

  而仁庙景佑年间,发现的那个超级天然黄金富矿,则被圣旨下令封锁,禁止开采!

  为什么?

  因为仁庙觉得,这座金矿,应该作为京东路的储备。

  只有发生天灾的时候,才允许百姓进去开采。

  这叫以矿赈灾!

  效果确实很好——因为能去淘金的肯定是青壮,能率人淘金的肯定是乡中有威望和号召力的‘有活力人士’。

  这些人扎进了金矿,陈胜吴广也就消弭于无形。

  大灾一过,就算是真的陈胜吴广,也只能乖乖当赵宋的顺民。

  正是因此,莱州那座富金矿,才能保存至今。

  赵煦当然不能破坏这个祖制。

  好在,登莱的金矿不止一座!

  而且,到现在为止,最大的那个金矿,还静静地躺在莱州的掖县(招远)的群山之中,无人知晓。

  赵煦派宋用臣去,就是为了找到它。

  除了金矿,当地的铁矿和铅矿也是重要资源。

  这一次,全部找到了!

  如今的金价,大抵和银价是一比十或者十二的样子。

  若是大规模开采,哪怕是现在的技术,最初几年,也是至少一万两以上的黄金收入。

  价值数十万贯!

  但赵煦不想让官府主导而是想让民间去开采。

  可他也不好明发诏书的方式通知天下人。

  所以……

  赵煦将手中的信收起来,对冯景吩咐:“将石得一叫来……我有事吩咐!”

  ……

  元丰八年九月丁酉(初六)。

  一个平平无奇的早上,王大枪和往常一样,踉踉跄跄的走出了武学旁的小巷,扶着墙壁,揉了揉不堪重负的老腰,嘴里骂骂咧咧:“半掩门里的娘们,果然招惹不起!”

  “不仅仅要钱,还要俺的命,俺以后还是少来吧……”

  他摸了摸已经没有几个铜钱的钱袋。

  就算想来,也来不起了。

  半掩门里的娘们,虽然比瓦子勾栏里的便宜大半。

  但和其快活一晚,也要三五百文!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属于高消费了。

  王大枪将自己兜里的铜钱,都掏出来数了数。

  就剩下几十文了,得找个活计才行。

  他想了想,就看向汴河方向。

  去汴河的堆垛场里抗包,是他这样的小人物在汴京城生存下去的根本。

  一天工钱一百文到一百五十文,但东家不管吃住,还得交一笔钱给介绍、担保的牙人。

  算下来的话,每天工钱到手其实也就八十文。

  干几个月,扣掉吃食开销,最多也就能攒下五六贯。

  还不够在瓦子里快活半个月。

  想到这里,王大枪就啐了一口唾沫,打算回家去找阿母或者大兄看看能不能搞点钱。

  他可听说了,近来,他阿母和大兄的浑家,带着几个孩子一起给官家织麻袋,赚了许多钱。

  大兄又跟着苗太尉,去了一趟河北救灾。

  听人说,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险情,所以太尉直接赏给了五十贯的赏钱!

  这样想着,王大枪就向着他家所在外城方向走去。

  走到南熏门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南熏门下的肉贩们,驱赶着数千头猪入城。

  几千头猪,同时从南熏门下的‘猪廊’里被人驱赶着入城。

  猪群哼哧哼哧着,浑身脏兮兮,甚至带着很多粪便。

  但汴京城里的大小屠夫们,却一点不嫌弃,反而一个个在南熏门两侧的栅栏里,拿着眼睛,像打量着美人一样,打量着被驱赶入城的猪。

  他们在挑选着最大最肥出肉率最高的猪。

  这是一门技术!

  没有十几年历练,根本学不来。

首节 上一节 291/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