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53节

  孙觉只是顺带的。

  但,作为侍讲,孙觉还是必须先表态。

  他持芴而拜:“启奏两宫慈圣、皇帝陛下……臣闻陛下已读通春秋,臣不才,请献臣旧年拙作《春秋经解》一书,以呈御前,供陛下四时参考,阅览……”

  孙觉是当代最有名的春秋学权威!

  他的《春秋经解》一书,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明清时代的春秋学。

  赵煦轻声道:“卿所献之书,朕必恭读之!”

  无论如何,现在都是儒家思想当政的时代。

  身为皇帝,赵煦也必须和儒家合作,各取所需——总不能自己反自己吧?

  那得有多蠢!

  所以,春秋等儒家经典,赵煦不仅仅必须学习,深入研究,还需要融会贯通。

  好在有上上辈子打下的基础,赵煦已经可以从容应对一切和儒家经典相关的问题。

  在现代留学的时候,他抽空也看了看朱熹、王阳明的文集。

  这就又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点。

  所以,他才能屡屡阐发‘圣人微言大义’啊!

  因为那都是他抄的朱熹、王阳明等人的论述,只是自己加工了一下,用宋代士大夫可以接受的语言来表达!

  孙觉再拜退下,程颐便已持芴而拜:“启奏两宫慈圣、皇帝陛下,臣兄,故承议郎、宗正寺卿程颢临终曾托付臣以其心血之作《识仁》一书,以献陛下御前……”

  “臣诚惶诚恐敬献此书,愿陛下纳之!”

  赵煦于是感叹一声,道:“承议郎程颢,天下鸿儒也!”

  “吕执政、司马公多次与朕推荐,皆言:当代儒学宗师,能出程颢之右者,寥寥无几,尤其擅经济之道!”

  “朕仰慕已久,本欲殿中相见,垂询以学问之事,经济之道!”

  “奈何天丧我国家大儒,朕闻之实憾也!”

  “今得承议郎程颢巨著,朕当仔细阅读,若有不解之处,还望爱卿不吝赐教!”

  程颐听着,顿时眼眶一热,感动不已的拜道:“臣谨代故兄,拜谢陛下厚爱!”

  对程颐来说,没有什么比亲耳听到少主推崇他的兄长及其学问更让他感动的事情!

  像二程这样的士大夫,最重视的也是这个!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皇帝的认可,就等于给自家贴上了一个畅销的标签!

  足可吸引天下士人,争相学习。

  道统就会这样无声无息的,悄然扩散开来。

  于是,儒者的名与实,就这样落地生根!

  程颐很清楚,如今少主在殿上的这一席话,足以让他们兄弟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学问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至少可以少奋斗五十年!

  “对了!”程颐正感动不已,就听着殿上的少主说道:“故承议郎程颢不幸病逝!朕深哀之!念及故承议郎在世之时,广教化,深陪人才,朕曾特辍经筵以示哀!”

  “同时,朕还私下给故承议郎,写了四个字!”

  “卿今日既到了殿上,朕便将此四字予卿!”

  “卿可将之送归洛阳,以朕之意,刻于故承议郎神道碑之上!”

  程颐听着已经被感动的声音都在颤抖:“臣兄得陛下厚爱……若在天有灵,必深谢陛下厚恩!”

  这位少主是真的尊师重道啊!

  亡兄去世,辍经筵以示哀。

  如今更是赐下御笔亲书,以题神道!

  此乃士大夫最大的荣耀!

  更是对一个士大夫学问文章的最高肯定!

  于是,程颐激动的再拜俯首。

  在旁边的孙觉看着,也是心潮澎湃。

  他也是经筵官了。

  将来,他也应该有这些殊荣吧?!

  肯定会有的!

  这个时候,殿上的内臣,已经恭敬的捧着天子御笔亲书在一张纸上的文字,送到了程颐面前。

  程颐恭敬的再拜,才看向那张纸。

  四个端正的馆阁体楷书,赫然映入眼帘:明道先生!

  程颐见此,几乎泪奔!

  再拜谢恩:“陛下隆恩,臣代臣亡兄敬谢!”

  可程颐哪里知道,这是赵煦早就计划好了的!

  先争取二程的信任,施以大恩!

  这样,等他将来亲政,二程的学问和思想,还不是随便他怎么解释?

  尤其是程颢的思想学说,难道赵煦拿着它们来给自己的政策背书的时候,程颐这样的传统士大夫,视忠君为生命的人,会舍得出来反驳?!

  肯定不会啊!

  只要不是赵煦用的太过离经叛道,程颐甚至得捏着鼻子,给赵煦背书!

  啊对对对!

  我亡兄程颢就是这样想的!

  这就是鸠占鹊巢!

  也是现代的那些上市公司经常玩的把戏。

  我先入股,然后慢慢占据话语权和股份,最后,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程颐不知道这些,自然是千恩万谢。

  两宫更是无比高兴和满意!

  在她们看来,赵煦的表现,完美契合了天下人对一个明君的要求。

  这实在是太给两宫长脸了!

  日后青史上,记载今天的事情,也必然浓墨重笔!

  而对她们,自然将是不吝赞美!

  特别是太皇太后,已经开心的都要合不拢嘴!

  她如今深感,自己就是大宋的太姒!

  文王之后,武王之母,成王之祖!

  仔细想想大宋三代天子的性格和为人,还真是这样!

  嗯,先把月票上个月和这个月的月票加更给还了!

  再还前些天去医院检查时欠的4500字!

228.卡文中,晚点更新

  卡文中,晚点更新~

  rt,今天整个下午,都不在状态,怎么写都感觉很差!

  调整一下,吃了晚饭再更新!

第217章 该害怕的是他们!

  元丰八年七月壬寅(初十)。

  诏:今自待制以上磨勘,止中书省拟进。

  又诏:今后知州年及七十,不许奏举再任!

  这是熊本弹劾赵子几一事的涟漪,都堂上下都觉得,七十岁以上的官员就应该主动致仕,不要让朝廷三令五申来要求。

  须知,不知多少官员,为了守一个阙就要在汴京等好几年!

  礼部尚书韩忠彦上奏:乞皇太妃在三年服内,衣褥、从物并浅淡,生日节序物色,从皇后例。称慈旨,庆贺用笺。太皇太后、皇太后于皇太妃称赐,皇帝称奉,百官不称臣。

  从之。

  七月癸巳(十一)。

  以保宁军节度使、知河南府韩维,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使。

  资政殿大学士、河东经略使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吕惠卿,落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改判太原府。

  知和判,一字之差,政治地位和权力却有云壤之别。

  知府是正任,判某某州、府,则是超任。

  这意味着朝廷承认,吕惠卿有宰执之姿,只是河东多事,还是得请他以宰执的身份,为朝廷牧狩河东。

  不过赵煦却觉得,这是在和吕惠卿说:下次一定!

  因为,吕惠卿连续立下边功,按照正常逻辑,他应该进拜宰执!

  实在不行,也当允许他入京述职,并得到一次御前独对的机会!

  但现在,都堂上下和两宫都对他严防死守。

  别说大拜除了,让他回京述职的诏令也愣是没有下发!

  当然,不能怪他们。

  实在是吕惠卿当年在汴京城,给朝野上下都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忌惮他的人如汗牛充栋!

  神卫、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刘昌祚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并知延州。

  这日中午,赵煦午睡之后,正在福宁殿后那个小小的园中的凉亭里喝着饮子。

  宋用臣就已经喜气洋洋的来到他跟前,拜道:“老臣上禀大家,开封府及京畿沙盘,已制作完毕!”

  “善!”赵煦抚掌赞道。

  便在宋用臣的陪同下,到了福宁殿中,察看已经被组装起来的沙盘。

首节 上一节 253/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