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22节

  回头看向西南,那绵绵群山之间,还有很多过去折家的寨堡。

  长干、盐坑、杏子平……

  现在却都已是贼军所有!

  “大帅,未知何时,我等才能恢复旧土……”

  “会的!”吕惠卿说道:“我们这一代人,会有机会看到的!”

  连年战争,连年消耗,大宋都有些吃不消了。

  西贼就能吃得消?

  吕惠卿相信,只要继续消耗下去,西贼绝对会财政崩溃!

  但现在……需要忍耐!需要等待!

  忍耐到垂帘结束,等待少主亲政!

  “走吧!”吕惠卿调转马头说道:“可以凯旋了!”

  此番出军,自五月壬戌(30)开始。

  吕惠卿调动河东三个将以及其他八个将的选锋,加上三千弓箭手,总计步骑两万三千余人。

  深入西贼左厢神勇司腹地,以主力三个将的兵马,一万四千余步骑,直抵贼双山堡下,进逼明堂川,围而不攻,只是威慑、遏制贼军主力。

  剩下的八个选锋军指挥,则按照吕惠卿布置好的分片划区之法。

  将双山堡以南、无定河以北,数百里横山之地的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羌部、党项部族,分配了下去。

  命选锋军们‘护送’各部,撤向葭芦寨,然后从葭芦寨渡过黄河,安置到黄河北岸去耕作。

  那三千弓箭手,则作为后备,也作为看守大军后路的军队,屯驻在葭芦寨以西一百多里的山隘。

  如今,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横山大小羌部和几个党项部族,都已经顺利的在宋军护送下,撤过弓箭手们把守、防御的隘口。

  继续留在这里,已经不合适了。

  是可以撤军了!

  毕竟,再拖的话,西贼在银州和盐州的兵马,就可以围过来了。

  到时候,宋军就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见好就收!见好就收!

  至于这羌部和党项人是否愿意?是否自愿?

  那必须肯定啊!

  因为吕惠卿这次进军,打的就是‘吊民伐罪’、‘拯无辜于水火’的旗号。

  所以,一路上,他将用雕版刻好,印刷出来的上千封羌部豪酋按了血手印的血书副本,到处派送。

  还专门派弓箭手,将之射进了双山堡内。

  言明此番进军,只是为了接应‘义民’,不是来和他们开战的。

  双山堡内西贼的士气,因而大堕!

  吕惠卿也信守承诺,只是围住双山堡外围,不让他们溜出去,没有进攻双山堡的意思。

  这就更使得双山堡的西贼军队,没有出击的意愿了。

  双方在过去数日,只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接触,吕惠卿的斥候将他们赶了回去,就不再追击。

  双方竟是在这双山堡下对峙了数日。

  随着吕惠卿的将令,大宋步卒开始拔营。

  大批牛马和骡子,托着军械、粮草、物资,缓缓沿着河谷、丘陵后撤。

  吕惠卿和折克行则率着五千骑兵殿后。

  等步卒撤出三十里后,吕惠卿、折克行才率着骑兵部队,也开始向后撤退。

  同时,一封报捷文书,从军中以急脚马递向汴京送去。

  而双山堡中的西夏军队,根本不敢追击!

  因为他们拢共就三千人,其中一半都没有甲。

  堡内的骑兵,加起来才两千匹马。

  最可怕的是——粮草也很少!

  因为他们的积蓄和牲畜,全都被仁多保忠兄弟撤退的时候抢走了!

  不夸张的说,宋军若是不顾伤亡攻打双山堡,还真的可能打下来!

  所以,堡中守军,直到吕惠卿所部完全撤出视野,再也看不到了以后,才战战兢兢的派出斥候侦查。

  等到确认宋军完全南撤了,大白高国的左厢神勇监军司监军,立刻就将一封告状的文书,送去兴庆府。

  他的心更是在滴血。

  宋军这一次攻击,要做什么?他清清楚楚!

  抢人!

  若是过去,宋军这样做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现在,没了粮食的横山羌部甚至不少党项部族,为了活命,也摄于宋军军威,肯定会跟着宋人一起南返!

  搞不好,他治下的人丁,从今天开始就得少掉起码一半!

  而这一切全拜仁多保忠兄弟所赐!

  文彦博的子嗣,真的是多!

  生育能力夸张!

第190章 赐进士出身

  元丰八年六月癸酉(十一),延和殿便殿听政。

  诏:坤成节以大行皇帝梓宫在殡,唯开封府度僧道,比兴龙节减三分之二,依旧禁屠、决大辟之罪,余依治平故事。

  又诏:皇太后出入仪卫,依治平四年故事,皇太后承舆,上设龙行六。

  礼部言:德妃朱氏,育诞圣躬,乞两宫慈圣推恩。

  诏:可。

  礼部于是请加德妃为皇太妃,两宫诏准。

  礼部再奏:大行皇帝梓宫在殡,乞依故事,免皇太妃典礼、宝册。

  从之。

  于是,命有司制皇太妃出入仪卫、典章,以呈两宫。

  退朝之后,两宫并未带着赵煦回大内。

  而是依旧留在延和殿中。

  因为今天,是经筵官们入觐的日子。

  除却那些还在路上,未能入京的经筵官。

  剩下的在京经筵官班子,都将入宫陛见。

  没等太久,经筵官们就在閤门通事舍人的引领下,鱼贯而入。

  领头的,自然是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兼侍读吕公著。

  在其身后,则是一队穿着各种公服的官员。

  群臣到了殿中,分别持芴而拜。

  “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兼侍读臣公著……”

  “龙图阁学士、兵部侍郎兼侍讲臣纯仁……”

  “直龙图阁、中书舍人兼侍讲臣卞……”

  “给事中兼侍讲臣佃……”

  “崇政殿说书臣希哲……”

  “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四个朱紫大臣之中,混进来一个褐衣书生。

  看着虽然有些不协调,但帷幕后的两宫,见了吕希哲,却都很高兴。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寿州吕氏家族是一个另类的勋臣之家。

  自吕蒙正以来,吕家已经连续三代,为大宋宰执。

  和皇室的关系,也是无比亲密。

  赵煦就更开心了。

  他微笑着说道:“来人,给诸位爱卿赐座!”

  他的眼睛,在范纯仁身边的那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书生身上,多看了几眼。

  因为赵煦在现代时已经知道,这个吕公著的长子,是王安石的拥趸。

  后来,王安石新学的两个分支之一的荥阳学派的创始人就是他了。

  而且吕希哲有个儿子叫吕好问。

  那也是个人才!

  靖康后错非此人委曲求全,在金兵、张邦昌之间反复横跳。

  完颜构能不能即位,还在两说!

  细细算来,吕好问如今也该有十三四岁甚至十五六岁了!

  上上辈子,赵煦因为恨吕公著,所以错过了!

  这一世,吕希哲也好,吕好问也罢!

  都是值得培养的!

  吕公著领着蔡卞、范纯仁、陆佃和吕希哲,再拜谢恩。

  赵煦则也瞄了一眼蔡卞就继续看向吕希哲。

  蔡京、蔡卞兄弟,赵煦都很熟悉。

  反倒是吕希哲,赵煦上上辈子见都没有见过!

  更不会知道,吕公著身边就卧着一位王安石的追随者和死忠!

  几人战战兢兢的坐下来,特别是吕希哲,他只是布衣,却能御前赐座,这让他惶恐。

首节 上一节 222/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