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308节

  但如此一来,军心也就彻底完蛋了,需要曹仁在濮阳守住。

  可是当他们说完之后,曹操却显得更加高兴。

  “终于来了,我以为袁本初已经胆小如鼠,如此良机都要错过了!十五日,等了他十五日,终于出兵向我白马奔袭而来了。”

  “主公,为何发笑?”程昱心里陡然惊了一下,但想了想情景,这不是在野外败兵之时,而是在自家军帐之中,应当不属于伯常所说的那种情况。

  “此乃是良机啊,我们退走便是,将白马渡口让给他,此后驻守濮阳。”

  “好,主公心中已有决断,那是最好不过,但之后,应该可以精锐齐出,和袁军决战了吧?”

  “可以。”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让人去传令撤军,同时也和郭嘉、程昱、荀攸等人说道:“你们可知晓,为何袁绍在十五日前,敢忽然杀出,来攻取我前锋大营吗?”

  “丞相请说,”荀攸不知道,但是也不愿多猜了,直接一步到位问曹操。

  “还是袁绍心狠手辣,惩治了许攸一派的南阳士人,贬官罢免了至少三十人,受牵联者不下百人,由此给清河、魏郡、中山等地的士人与家族,趁虚占据了太多利益。”

  “有家族为后盾,袁绍才敢放手一搏,为何呢?这是一场交易,”曹操点头断言,目光沉凝,面色上已经不见笑容,便是在席地而坐,仪态随意的和程昱等人交谈。

  如此一言,让三名才学出众的谋臣也是若有所思,在曹操所说的话里,已逐渐透露出他的见解。

  “其结果,便是让沮授等派得胜,护住当地士人的地位与功绩,由是,那些在各地都卓有人望的大儒名士,就自然会维护此战果,不遗余力为袁绍稳住后方。”

  “而且,”曹操苦笑一声,低头下去看了一眼桌案,又抬起头来一扫阴霾,得意而不屑的笑道:“他们的对手,是我曹操。”

  “正因如此,才更不敢输,一旦输了此战,整个冀州的士人都不得善终。”

  “诸位可知为何呢?”

  郭嘉冷笑一声,道:“为了那可怜的士族身份,自以为清流,认为我等并非名家之后,不懂礼法,不算君子儒者。”

  荀攸偷偷看了他一眼,心里暗暗道:还好说的不是我,我是名流之后,名族出身,怎么都站得住脚。

  “那,丞相您为何还发笑呢?看起来似乎还挺高兴的……”

  程昱忍不住吐槽起来,这般夸赞敌人,若是袁绍稳固了后方,清扫了谋臣争权夺利的派系,反而尽力投身到战局之中,如此岂不是对我军更加不利吗?

  他袁绍岂不是就能够腾出手来,全力交战,而在外的敌军同盟,也会看到机会而尽皆相助,如此,就成了此前最为担忧的状况。

  到底是怎样的布局谋划,能让丞相你可有如此信心?

  程昱此刻,乃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却又忍不住想立刻得知。

  曹操的确也没打算瞒着他,直接哑然失笑的凑近道:“我等的就是他大军压境呀,此策为险招,自然是要深入险境,接下来便等着看了。”

  程昱挠了挠头,更为好奇。

  而郭嘉、荀攸等人,见曹操并无慌乱之色,也是稍稍安心,至少现在主公还成竹在胸,似乎局势仍在掌握,那就撤军,先行回到濮阳去,安定军心再说。

  濮阳乃是一座坚城。

  郭嘉念及此处,当即点头道:“待我们回到濮阳,将兵马安顿好,再犒赏以提振军心,不久之后就可安稳下来,主要是,东郡濮阳多年有元让将军驻守,未曾被袁军突破,一直稳如泰山,是以濮阳乃是军心稳固之所在。”

  “倒是不必担心,只是……此番战事若是传扬出去,被袁绍以此战功,宣扬其功绩,就会稍显麻烦些。”

  曹操轻轻地“嗯”了一声,这就是当下局势的弊端所在,而且是无法规避的弊端,不过既然是用计,自然有险,他认真的看向郭嘉,柔声道:“奉孝此言极对,但我不能将此事料定,想要传扬出去至少仍需一月,其余诸侯若做准备,也需要时日,至少秋收之后才会有所行动。”

  “现在,就是赌。”

  曹操目光沉凝,登时气势沉如高山,压迫感登时袭来,在眼前的三人都目光一凛,认真聆听。

  “赌我在秋收之前,可以扭转局势,若是能成,则大战必胜,若是不能,则我许都危矣。”

  “那既然如此险,主公为何还要行次策呢?”程昱想不明白,早说,当时冬日大家都没什么事,不如聚在一起日夜商议,集合各地送来的情报,或许能找到更好的办法,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行于薄冰,需要步履艰难,方可前行。

  “哈哈哈!”曹操豪迈的大笑了几声,眼神明亮的看向诸人,“正因为要赌,方才是争之意,十拿十稳的事情,怎么能称得上争呢?”

  “如果一定要想到不会出错漏,没有风险的计策,方才肯与人交战,那恐怕一辈子都不能得胜,因为战机稍纵即逝,甚至有时候,战机乃是你亲自创造出来的绝佳良机。”

  “此策,别说有极大的把握,哪怕是只有三分把握,我也敢试来一争,一旦得成,便可毕其功于一役,破袁绍大军于此!”

  三人沉默以对,但是不知为何,却觉得心潮澎湃,或许这就是伯常经常评价的,枭雄之姿吧……

  如果不浪,那就不是他了。

  ……

  四月底,袁绍大军号称二十万,夺取白马渡口,大军压境,陈兵于濮阳之外,战事在月余之间,攻守之势大为扭转,曹军从一开始的气势汹汹,到此刻只能退守。

  让袁绍的大军扬眉吐气,乃至日夜高歌相庆。

  袁绍因为此前遭到曹操屡次设计夜袭,这一次还特意先行在营中大摆宴席迷惑曹军,引他们来奇袭,但是却连续三夜都没有半点动静。

  看来,曹操是真的打算依托濮阳坚城在此阻挡大军到今年秋收,于是他更加确信,曹操的军心已经涣散,不敢正面迎击锋芒,双方进入了第二次对峙。

  袁绍自认为不像曹操这般鲁莽自大,他不想轻易的将兵马耗损在这濮阳的攻坚之中,毕竟要拔下这一座城池,还是需要耗损不少人命的。

  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西凉诸侯、荆州、江东之上,五月初,袁绍派出了大量的哨骑奔赴各地,一面去幽州安抚当地豪强,将战事的胜势告知,以振奋后方军民,得到更多支持。

  另一面则是兵分三路,去寻各方诸侯禀明情况,再发讨曹贼檄文,请他们共同来瓜分曹操领土。

  如此,便是其人之道了,当初曹操的策略,袁绍现在兵临城下再来一遍,而现在只要粮草能够完全跟得上,则意味着濮阳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袁绍打算,用此四面八方的华丽大势,生生将曹操压死。

  许都,南临山。

  张韩收到了来自荆州的消息,而且是快马来报。

  在广陵驻防的张辽,得到孙乾书信之后,配合何通,为他打通了从庐江到曲阿的道路,由此他回去见到了其主许贡,刚到不久,说明张韩的话之后,许贡决定信一下这位传奇君侯。

  然后暗中逃离,但留下了亲信在衙署等候,不到六日,果然有孙策的人到来,亲信死伤大半,而他得以逃离,因此,许贡在后怕之余,只能投奔曹氏,随何通去往广陵。

  他明白,与孙策的仇怨恐怕再也不能解开,孙策既有杀心,肯定一辈子都不会放过他。

  但在走之前,他门下的死忠门客,却愿意为他去复仇,刺杀孙策。

  这一刺杀,江东登时大乱!

第309章 成为彼此的护卫,绝了

  “快快说来!”南临山院内,在一处宽敞的府邸和大儒杨彪正在下棋的张韩,甚至毫不避讳,让来人立刻告知消息,这种坦然的态度,让坐在一旁的杨彪根本遭不住。

  已经多次转头回去使眼色看他了。

  要不你让我回避一下吧?我在这听这些干什么?!

  我已经隐居了呀,我都从许都搬到你南临县来了,你还每天来缠着我,下棋、练字、商讨经学,你是学习吗?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不就是把我牢牢的拴在你身边,成为你的忘年交吗?

  以后说出去,士人都必须要尊重,毕竟这可是前太尉杨彪,当世数一数二的名族之中,掌权者的挚友!

  挚友哦!

  他们天天下棋喝酒,侃天侃地,甚至还席地而睡。

  这里面的故事,可以不知写出多少篇章来。

  现在更过份了,居然让我听军机秘闻?哈哈哈……杨彪在心里咬着牙苦笑,但是又满是无奈,你这是一点也不打算让我以后摘出去了。

  我杨氏,就非得成为你的后盾呗?要不我也嫁个女儿给你!?

  “别看了,直接说,”张韩脸色一变,不耐的催促起来,“杨公岂是外人?他与我私交宛如亲兄弟。”

  杨彪又看了他一眼,面带微笑,没说什么。

  毕竟,宅邸是他给了,吃穿用度,家中珍宝,都是他给的。

  不要脸就不要脸了吧,可以忍他一手。

  “孙策没死。”

  纪伯骁左右看了看两人,很干脆的说出了结果,这让张韩不由得失落了些许,慢慢的坐定了下去,旁边的杨彪却回头来看了他一眼,“刺杀失败,可有嫁祸给荆州?”

  张韩登时后仰,满脸惊讶和不可思议。

  您和谁学的?现在一开口就有点老毒士的味道了,我记得彪哥您以前是名流大儒,不善用阴谋诡计来着。

  “刺杀时,就应当有此设想才是,一旦失败,反而可以借此事,嫁祸于荆州,让两家再斗,由此可以令孙策无暇北上来袭击我徐州、兖州之境地。”

  “嗯,有告知何通,我相信许贡应当会采纳此计,”张韩点点头,目露沉思之光,道:“当初他回去时,我料定能救下许贡,于是告知他可以此嫁祸。”

  “毕竟,荆州和江东素来交战不休,本来就有仇怨,而此时许贡之事刚刚发生,若是荆州刺客趁此时机,嫁祸于许贡之手,其实也更合理。”

  杨彪全然猜中,让张韩颇为意外,是以也不再隐瞒,直接将当初的谋划告知于他。

  此时,杨彪想了想,道:“可将许贡收容到南临县居住,此地儒生名家颇多,足以令他安心在此,待丞相回来再行任用,这许贡家族不算庞大,但在吴郡已经多年,根深蒂固,颇有名望,只怕是他人逃走了,一旦有信传回去,照样能在吴郡呼风唤雨。最重要的是,他乃是许靖的好友。”

  “而许靖,现今不知何处,但毕竟是当初月旦评的风云人物。”

  “伯常,从许贡能在走后,还可留下死士为他刺杀孙策,便可知其能。”

  “我知道,”张韩乖巧的笑着点头,“这叫业仇。如果他阵亡了,也会有门客为他复仇。”

  啧,什么业仇……

  杨彪眉头皱了皱,但是心里并不在意,张韩总会说出一些,看似与之有关,但是又琢磨不透的话,这段时日相处下来,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略过张韩的话,杨彪接着道:“早年,吴郡太守乃是盛宪,后来盛宪因病离任,许贡成为新一任吴郡太守。而时任吴郡都尉的是孙坚旧部、丹阳人朱治。

  杨彪旋即向张韩介绍了他所知的一些,关于许贡的事迹。

  “许贡到任后,试图迫害原先的太守盛宪。”

  看到这,张韩讶异的转头来与他对视了一眼。

  合着,先动手的还是许贡啊?

  我还以为一直是他被欺负呢?这么说来,这位吴郡名士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恐怕,还是和江东士族与孙氏争夺结下的仇怨有关。

  彼此都看着不顺眼,自然容易多生事端,而许贡写信来许都,上书孙策有异心,就成了导火索。

  许贡一上任就迫害盛宪,显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

  毕竟,盛宪也是名士,只要他还在吴郡,许贡就不易收取贤才名声,很难得到境内统一拥戴。

  “不过,许贡迫害盛宪的谋划却没有得逞,另一位吴郡名士,高岱,帮他得以逃脱。”

  事迹说到这里,也足以说明许贡的确也不是善类,当然了,这个年代能有不少名气,并且占据了一定权势的人,都是有本事的。

  “他现在已经到哪了?”

  张韩向纪伯骁问道。

  “在广陵,许贡一路来,都是得文远将军派亲信骑兵去接,渡江三次,又走小路规避追兵,最终到了广陵。”

  张韩想了想,笑道:“安排他走南阳,先让绣儿为我挫挫他的锐气,而后再接到南临山来。”

  “好,”纪伯骁得令出去,告知驿骑沿途传令。

  而后张韩抬头向赵云说道:“子龙,你带本部兵马去前线,将此事告知主公。”

  “而后就留在那里,听他调遣,随大军而动。”

  “唯,”赵云面色一振,俊朗脸上全是笑意,终于动兵了。

  前线在打得火热,已经接连有败绩传来,在后方许都人心惶惶,朝堂微微震动,若不是有张韩在镇压着,恐怕早出乱事了。

  而同时,驻守在许都的兵马也都是跃跃欲试,特别是虎豹骑和黑袍骑,都想快点上战场,去立那挽狂澜的功勋,来名扬青史。

  整个黑袍骑,现在恐怕只有贾诩一人根本没有上战场的半点想法。

首节 上一节 308/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