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46节

  “进也不是,退又不舍,此地对峙是有些束手无策了……”曹操心中稍稍悲叹,但表面上却没有立刻表露出来。

  沉吟许久后,他才抬头看到张韩,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笑得居然有点憨厚!?

  “伯常,你去何处来?有什么事傻乐成这样?”

  “嘿,”张韩抽得闲来眼神和其他人打了招呼,快步到曹操跟前,“方才去看了袁绍的望楼箭塔工事,当真浩大。”

  “若是再给他半年精心打造,怕是要将周围高坡都连成一片几里长的箭廊楼阁,恨不得直接横一座关口在这河对岸。”

  “但在下看来,这好似并非是防备所用,更像是建成之后,要以飞矢、投石、火油等猛砸我营,逼我们退走,若是前去阻挠突袭,只怕是去多少都要折损多少,光过河都很难。”

  众人皆是点头,郭嘉轻笑道:“伯常所言极是,方才我与主公已经分析出此理。”

  啧,意思是让我别废话赶紧说呗,张韩心里吐槽了一句。

  曹操问道:“那你高兴什么?”

  他的工事若是建好,日后这条河的掌控就要失去了,便还得退。

  将这几条河的平地都等同于奉送给袁绍,这样他的大军就更好汇聚于此,一同强攻了。

  如此局势,我怎么就高兴不起来呢?

  袁绍大军虽多,但交战时的战场却有讲究,若是战场容不下这么多人,来再多的兵马都只能在更远处待命,也就是呈梯队一波接着一波。

  刚开始袁绍就是怕大军不能一齐赴此地交战,但若是曹操一直退让,地盘越发的宽敞,就可以不断建立连营。

  “伯常有计策?”

  曹操狐疑的看了他一眼,一般这小子这么笑,或许就是有了鬼点子。

  张韩忙看向左右,颇为疑惑的道:“诸位难道不觉得,这些工事费时费力,耗费了不知多少人丁之力,袁绍打公孙伯圭的时候便喜掘地,因而破易京而得胜,现在到东郡开战,又建造大量木楼工事,他适合去做土建。”

  “但是,土建易成却也易毁,土根不稳,掘坡则可毁去一片,投石亦可砸毁无数。”

  “在下,身为黑袍骑军师,苦思冥想之中,欲设一计,主公可试听之。”

  张韩拱手而下,礼仪备至,神情是悠然自得,他去前线看完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袁绍建成望楼箭塔这些浩大工事之后虽然看起来豪气慑人。

  可是,毁起来那也是流水推沙般的畅快,他为了方便弓矢送达,这些木楼箭塔之间,甚至有些是相连的,一倒塌那可就是二三楼接连坍圮。

  定然,挺解压的。

  曹操面色一松,平静的挥了挥手,道:“各去其职,不必在此等待,公达、奉孝、伯常留下即可。”

  “唯,”其余将军暗暗对视了几眼,又烦躁的白了张韩背影、侧脸几下。

  烦死了!又有计策,他居然还笑得轻松自得,如同要商量入山围猎似的。

  你多鸡毛啊。

  气抖冷,我也想这么装,奈何肚子里没水,晃不起来,还是他伯常君侯水多。

第251章 放箭放箭!箭支充足,尽管取用!

  “说吧,”等人走后,曹操背起了手,在场之人的脸色神情也都冷静了下来。

  曹操知道计策不宜让太多人听,几个谋臣听了,再彼此商议就行。

  从先前袁绍的大败来看,他在曹营或者许都埋下的细作确实很多,而且很可能是很早之前就已经派来的,否则他不会上当上得那么深。

  张韩拱手道:“咱们这,谁懂天象地理,能观星象知天气?”

  郭嘉和荀彧听完下意识的对视起来,然后都转头来迷茫的看向张韩,摇了摇头。

  不懂。

  曹操也咋舌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韩挠了挠头,“二位都不会吗?”

  不是,这都不会你们当什么谋主!?

  “有没有那种,掐指一算,就可知明日是雨天还是晴空的本事?”

  三人再次摇了摇头。

  并且在心里把张韩骂了一顿,他娘的要是有这本事打仗还这么艰难吗?

  你怎么不说召唤陨石把袁绍的大营直接砸了呢?

  “啧,”张韩低下头嘀咕了几句,“这都不会,那我怎么知道计策如何能成。”

  “伯常何故有此一问?难道说你知道谁有这种本事?”郭嘉满脸嫌弃,又在这里故弄玄虚。

  他目前未曾能夜观星象知天时的人,虽然有这种传说,但这本事,不好学。

  “也就是气象,我只想知道何日是大雾天?”

  “初冬大雾啊,且接连大雾,民谚皆知,这需要夜观星象吗?”荀攸登时满脸嫌弃。

  这么简单的民谚,你能搞得故弄玄虚起来,这一肚子是什么水?

  这小子还真是当谋臣的材料,简单的事情玄乎化,不知情的主公估计还要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夜观星象倒是也对,星空斑斓必晴空,夜晚不见星灿自然是有大雾遮掩,是以第二日的气候应当还是较好判断的。

  “那就,等一个大雾天便可,初冬之时,多日大雾,你要做什么?”曹操催问了起来,已经快忍不住上去踹一脚了。

  “大雾天,”张韩笑着,“我们扎草人,以推车推出,再辅以旗帜兵马随行在后摇旗呐喊。”

  曹操一听,顿时开始陷入沉思。

  倒是郭嘉和荀攸马上露出了意兴阑珊的表情,嘴角撇了几下不断的看向张韩。

  这计策还用藏着掖着,“不就是以此迷惑,诱袁绍以为我们进攻,再以此浪费其箭矢,是吧?”

  “其箭矢,亦可为我所用。”

  “大雾天,若是伪装得当,说不定能让袁绍不明就里之中,多次齐射,最后分不清是真的击溃了敌军,还是白白浪费了箭矢储备……唔,此法,倒是不差。”

  荀攸慨然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为今之计,这种疑兵之计倒是可以让袁绍捕风捉影,也就易于拖延大战时机,可让濮阳各处防备不断筑牢加高。

  郭嘉和荀攸正待再说些什么,曹操忽然间拍了拍手,一脸开怀,“哈哈!好计策。”

  “好计策呀,伯常,你这番话,让我想通了不少事,可谓是雪中送炭!”

  “但是,计策可直言,不必故弄玄虚,下次注意。”

  郭嘉和荀攸闻言,都是脸上表情一凛,无奈至极的转过头来,默默无言。

  这还夸!?这计策,高明吗?您难道想不到吗?

  他第一句话点出来,不是就应该立刻浮现整个计策在心中了吗?

  此计,除却迷惑袁绍之外,又还能有何作用?无非是让对峙的时间久一点,占得一点小便宜而已。

  对整个大战,其实无伤大雅。

  你,你就宠他吧,什么小功都拿来夸,迟早又给你惹个大乱子出来。

  张韩也愣住了,左右看了看后,慢慢朝曹操拱了拱手,轻声道:“这是,妙计吗?”

  “是,”曹操赞许的看着他,“随后,自有重赏。”

  “这真是妙计?”

  不应该呀,张韩心说,这计策我都没想过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岳父今天难道是特意为了赏赐我?准备再抬我声望一手,狠狠地弥补之前功过相抵的愧疚!?

  极有可能。

  也或许是,我的气运发作了,呸,发挥作用了。

  曹操乐和和的走到张韩身前,伸出手在他坚实的肩膀上拍打了几下,眼中满是欣慰,“伯常啊,多亏了你,这个计策当真解决了我当下难题,我定会启用。”

  “好。”

  张韩拱手应下,莫名其妙的砖头出来,曹操那手势的意思明显就是不需要再商议了,直接定下就是。

  几人走出帐门,彼此对视,都是有点懵逼。

  特别是张韩。

  此时三人并排走着,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谁也不说话。

  到底还是张韩脸皮厚,率先开口道:“二位,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这就是偏爱吧……”

  哒。

  郭嘉、荀攸的脚步顿了顿,郭嘉甚至额头上还起了点青筋的痕迹。

  气氛更冷冽了。

  “那,那我就是很单纯的,进言献策而已,这计策倒是能获利,那我哪知道主公玩命的夸呀,可能是为了勉励我吧……”

  “你自己觉得,这计策非常精妙绝伦吗?”郭嘉当场提出了疑问,那可能是勉励你啊!要不然就是主公还有所图。

  还“可能”,请你自信一点吧可能两个字去掉好吗!?

  “不说了,”郭嘉摆了摆手直接走了,这事真是越想越不公平。

  气抖冷,为什么不勉励我,平日里我也有类似的见地、策论出来,但也就是颇有兴致的一同讨论而已。

  哪里有这种惊讶夸赞的反应。

  “伯常,告辞了。”荀攸有气度,淡然的笑了笑,和张韩拱手告别。

  等他们走远,张韩又马上折返回去,从帐门口探了个头,笑容满溢,眼如月牙的轻唤了声:“岳父。”

  “嗯?”曹操本来正在喜滋滋的笑着,听见这句话马上脸就板了起来,回头平视张韩,严肃道:“怎么又回来了?”

  “今日这计策,真的是妙计?”张韩边走边说,嘿嘿的笑着,像个憨厚的农家汉。

  “咋?我夸你不得?”曹操傲然而视,“而今能对战事有利,便是妙计,你来之前,我们还在一筹莫展,苦思对策。”

  “你来说这一计,至少可以拖延十几日,甚至有可能数月之久,将这对峙的局势拖长,对我们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

  “再者,我重赏你,其余谋臣,与及他们谋臣麾下的门客,难道不会踊跃献策,为求重赏吗?”

  “对啊,”张韩眼色一亮,如此简单的道理,他此前居然没有想明白,这就如同徙木立信一样,乃是为了后续踊跃,“还是岳父想得长远。”

  “我就说嘛,区区一道小计,居然能让岳父欣喜若狂,没道理,那我走了,”张韩想明白了这些,心里松快了很多,要不然这所谓重赏拿着不痛快。

  他都想让曹操把他骂一顿了,否则这钱不敢花呀。

  “嗯,去吧去吧。”

  曹操和善的笑着,目送张韩出门,然后告知左右,给张韩准备五百金作为赏赐,立刻送到他所在的营帐去。

  张韩回到营帐,一路上和典韦聊着今日这番事。

  “战时如此重金赏赐,可以凝聚人心,丞相就是大气。”

  “俺现在想明白了,”典韦虎目圆瞪,举起手在后脑拍了一下,颇为憨厚的笑了起来,“怪不得之前营地里总是传君侯的名声。”

  “这是,丞相刻意为之,用声名来抬高君侯的名望,令人心生羡慕,甚至是妒忌,等到现在再一赏,那些人更是眼红,就能激起各营文武踊跃争功的风气。”

  “君侯,就等同是得丞相立起了大旗,俺说得对吧?”

  张韩一愣,狐疑道:“你现在跟谁学的?分析起来头头是道的。”

  “文和呀!”典韦骄傲的扬了扬下巴,满脸得意洋洋,“俺现在是立志做一个文人,每天都在读书。”

首节 上一节 246/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