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41节

  刹那间,林子里出现了箭雨一般的铁戟,虽说不像箭矢那般飞射得轻盈,但却胜在势大,成片轰来何等气势,转瞬间就杀了几片将士。

  不多时,排头的那一排兵士就已全部倒下。

  整个河内充满了血腥味,这些弥漫开来的血腥味,更是让人不免心中慌乱,不敢力敌。

  “冲过去!”颜良当机立断,现在绝不是在这里踌躇不前的时候,他一扫对面那些投掷铁戟的人,虽然多为壮汉勇士,为首的人体魄更是当世罕见。

  但是,人其实并不多!

  乍看之下,也就四五百人,他们只是占据了有利地形而已,只要能够登上岸去,一定可以冲破埋伏,逃出生天。

  又或者是,反败为胜,似乎也不在话下。

  颜良从河中立身而起,站到了一块高石之上,原本只有胸膛在外,这一下就成了标杆,朝着对岸一指,道:“他们没有多少人,诸位杀过去,便可将他们碎尸万段!”

  “这些伏兵,意在阻当我回军的脚步,乃是为了拖延!”

  “拖延则必有别的伏兵正在赶来,不可在此纠缠,立刻渡河!”

  “好!”

  “将军说得是!立刻渡河而去!”

  “冲过去!谁也不要后退!”

  “后退者死!!!”

  大量的声音接连不断的传开,很快那些前端跑回来的兵士,又停下了脚步,不敢再后退,生怕被后面的将领一刀砍死。

  不知不觉间,竟然也逐渐形成了一股凝聚的战斗力,又反冲了回去。

  这时候,第二批冲上来的将士已经猛冲了上来,张弓搭箭朝着河内射箭。

  “颜良何在!?”

  此刻,从河对岸的森林里冲出来一位身骑赤红色高头战马,手持长枪的中年猛士,年岁不大,身形很是俊朗,一看便是身手矫捷之人。

  “来者何人!?”

  颜良无奈之下,只能回应,否则将士士气将会跌落谷底。

  此刻,在静谧片刻后,传来了高亢嘹亮的大笑之声。

  “哈哈哈!!小小颜良,你中了我的计策了!”

  “吾乃,青亭侯张韩!可曾听闻我的名号?!若是胆寒,立刻上岸来受死!”

  “张伯常!!!”

  颜良登时睚眦欲裂,气不打一处来,堂堂男儿,竟在背后设这种计策,阴谋诡计取胜,胜之不武。

  “卑鄙小人!可敢与我一战!”

  “你上岸来!”

  “伱……”

  颜良差点想说让他下河来,但这不就成了嘴仗了。

  得了张韩这番话,他更加确信,这张韩到来肯定是为了拖延时间,他在背后定然还有大量的伏兵只是并不在这一处地界罢了。

  “杀过去。”

  颜良还是和左右吩咐道。

  而后先行向前,接过了大盾,结阵一同朝着前方推进而去。

  死士亲兵已经聚集在了颜良的身前,帮他挡住前方的箭矢与铁戟,人手不断的倒下,但是却也慢慢地稳住了局势。

  ……

  此刻,在另一处山坳,赵云已得到了纪伯骁送来的军令。

  早早就按捺不住,在了出发的道路上。

  身披铠甲,戴着弓箭的老将黄忠,已经牵马到了第一线,颇为急切,浑浊的声音传出催促,“子龙,速速出发吧!”

  “老将军不可。”

  “我们还要分一支兵马,去抵挡黎阳来援救的大军。”

  赵云冷静的催马向前,脸上还带着淡笑,接着道:“若是现在全数去支援,待黎阳大军到来,我们则可能难以大胜,应当分一半的兵力,以游猎去牵制。”

  “老将军,你看你是去援救君侯,还是去阻挡大军?”

  赵云和高顺的探哨,在很早之前就亲眼查探到了颜良兵马曾经路过附近,往黎阳而去。

  这不用多想,一定是去寻求救兵,这也就说明,颜良退走不久,一定会有大军来接应。

  毕竟他的地位很高。

  黄忠思来想去,胡须不断飘动,双眸一瞪,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君侯待我恩重如山,还救了我儿性命,让他在华佗、张机两位名医手下医治。”

  “如今我自然是要去援助君侯,他那里应当吃紧得很。”

  “好!”赵云抱拳道:“在下也不争功,将军领八百骑去援助,孝父则是带所部绕路驰援,我去阻挡黎阳大军。”

  “好。”

  骑兵分派之后,立刻出发,当下奔驰在道路上,在三条行军之路上不断狂奔,还没过丑时,赵云就已经抵达了阻挡之地。

  而高顺则是绕了远路,前去更远的地方做第二道防备。

  黄忠,则是西向小道直接穿出,正好看到了大军交战正酣,典韦率亲卫已是浴血杀敌,一人独挡了一片兵马,张韩则是杀去了敌人中军之中。

  颜良已经上岸,沉重湿润的衣袍让他身形极为缓慢,每个动作都是难受不已,黄忠见状早已松了口气。

  拍马杀去,动静极大,他让身后的兵马都大叫喊杀,这种动静,足以让厮杀的双方都知道这是谁的援军。

  这样的打击,可以让颜良麾下兵马的军心立刻打散。

  “张韩的援军来了。”

  “是敌军!”

  “坏了,不好打了,将军!!”

  “别说了!跟我杀出去便是!”

  颜良烦躁不已,心里冲起了一股火气,取了长刀,立刻朝着张韩冲去。

  但,这一瞬间,他眼前的士兵逐渐散去时,才发现张韩座下那赤红色的身影就已经到了面前。

  好快的马!

  “杀!”

  张韩猛喝一声,整个人身形暴起,在很远的地方就已开始举枪,而身下赤兔已经心领神会的跃起,行云流水般的急奔配合,在颜良的眼中跃起一道弧线。

  视线内,自己身旁数百兵士,要么鞭长莫及,要么是被冲散在两侧不敢上前,不远处举着弓箭的正在瞄准。

  但这视线,也就是一瞬间。

  下一刻,嗖的一声!赤兔如风而掠,张韩举枪前刺,颜良艰难的抬起长刀来抵挡。

  当!

  呼!呼!!

  长枪和长刀铿锵有力的一次碰撞,但张韩双臂鼓起,猛然再起大力,如同怒海狂涛般的爆发力在瞬间来袭,直接压过了颜良的刀柄。

  “喝啊啊!”

  颜良艰难的嘶吼起来,但眼中枪尖的寒芒越发的锐利,在眼中不断放大。

  噗嗤!

  闪电般的瞬间,张韩猛刺一枪,如龙而出,似猛虎出栏,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把颜良打翻在地,这时候无数人围了上来,如狼似虎的要留下张韩。

  但是赤兔蹦起怒号,在原地凶猛转圈,张韩顺势猛挥长枪,所到之处无不是绞肉一般,挡开了所有递来的兵刃,很快杀出一条血路。

  而恰在此时,黄忠领兵而来,骑射飞矢,射翻了不少人。

  张韩向远处,指着另一方大喊道:“汉升!立刻去救援典韦,他那边已经有上千敌军了!”

  “好!!”

  黄忠又开弓射箭,射杀了几人,而后边战边退,朝着典韦而去。

  张韩此刻左顾右盼,没有看到赵云、高顺,却明白他们定然是自有计较,如此安排却也恰到好处,战局似乎可以大胜结束。

  如今只希望,前线正面的将军们,可以早点反应过来。

  千万不要有老六了……

  ……

  东郡,白马南曹营,回到营地之后,关羽心思复杂,愤恨了许久。

  他始终认为白昼时那一战可胜,根本没必要鸣金。

  于是几次去见了夏侯惇,想与他再商议此事。

  几次都是不欢而散。

  此刻,有人奔进了营帐之内,大声道:“将军!颜良大军果然撤退,此刻营中已经成了空营,我们应该果断出击。”

  关羽听闻这话,猛拍案牍,直接出帐,奔向主帐之中,见到了在主位上的夏侯惇。

  他将军情告知之后,夏侯惇低头思索了很久,叹道:“云长,这定是颜良的诱敌之计,他在营中一定有伏兵……”

  关羽顿时后仰,整个人哑口无言。

  夏侯元让,可是名将来着,我记得以前他很莽撞,怎么过了六七年,就成这样了?

第247章 他们,是怎么传暗令的呢?!

  “太守若是如此,则大过虽不会犯,但大功也不得立,战事应当勇猛向前,方可大战得胜,如果畏首畏尾,最终只能陷入僵局。”

  “颜良兵马已经打空,几次突袭取得胜绩,如此兵疲马顿,怎能再大战厮杀,而我军经历几次逊败之绩,急需一场大胜来稳固军心、扭转局势。”

  “战场之上,时机瞬息万变,太守切不可因一时保守大局之念,错失雷霆击碎颜良的良机!”

  关羽并指在前,仍有气度,神情却是无比诚恳,他久读兵书、身经百战,心中料定这绝对不是颜良诱敌深入之计,而是以空营示敌,看似埋伏,实则已经后撤。

  等他回到了黎阳,先锋数战大胜,将前线的布防、兵力、关隘甚至是行军道途都已经摸的清清楚楚。

  袁绍大军一来,就可以长驱直入,东郡守军只能不断压缩,方才能凝聚抵挡之力。

  此局势,已被颜良推进到了这等地步,足以见得其人作战却有本领,不是欺世盗名之辈,一面勇猛冲锋,一面又可顾及大局,进退有度,可谓名将也。

  一旦放他回去,补充了兵力给养,再来仍然是心头大患。

  夏侯惇还在犹豫,看关羽的模样,已是面色铁青,他本就不喜曹操对关羽恩情有加、多次赞赏,好几次在书信中对关羽不吝啬赞赏之言。

  可以夸赞并无什么不妥,这点心胸还是有的,但是也不能毫无征兆的夸成这样吧,毕竟他目前什么功绩都还没有。

  只是平日里的气派较足,人高马大的,武艺出众而已。

  现在,这人居然并指在身前大言不惭,“既如此,云长可自去袭营,如何?”

首节 上一节 241/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