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33节

  “他们更加懂得虚怀若谷,谦虚行事,让主君能够留有任用之理,张韩虽然得宠,早年凭借攻功绩可以在军中肆意妄为,乃至是中饱私囊,曹操不会怪罪于他,因为还必须要用他。”

  “但现在不是,”许攸和身旁的郭图一路说着,两人都收到了南方刺探得到的军情,一路上也在相互交换,当然,彼此并不会傻乎乎的立刻和盘托出,而是通过所知,一点点的去交换。

  郭图椭圆脸,胡须自脸颊两侧垂落,有儒生风范,轻笑一声道:“子远所言甚是,张韩这类人,以为合主公之性情,其实不然,主公之所以为主,目光与下属自当不同,他们此时可以纵容你做任何事,但下一刻就极可能因为大局所重,以此来立威肃纪。”

  “张韩,刚好便是此类人,而陈登不过是站出来的一把刀罢了,或者说,他便是那根用于惩罚的军棍。”

  郭图说到这乐呵一笑,伸手自下巴胡须处一捋,顺势而下,抬头挺胸,目光深远道:“再没有什么,比自己推举上来的人,带头反驳更为令人震撼了。”

  “郭君消息的确灵通,”许攸微笑着说道,“一开始我以为是假意为之,用以设计,毕竟张韩此人狡诈,也不是第一次用这种计策来迷惑人心了。”

  “但后来我得到准确情报,那二十军棍,乃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陈登严令痛喝而打,当时打得张韩闷不做声,似乎昏死过去,而他麾下那看门虎典韦,恨不得与陈登以命相搏……”

  许攸说着,就好像亲眼所见一般,勾动起了郭图的眼神也看了过来。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各有想法,此刻上得阶梯,进了正堂,袁绍正在伏案看着大堆的军情,在案上堆得宛若小山。

  袁绍左侧已堆了几卷,听到通报之后,他抬头来瞥了一眼,微微努嘴道:“二位自行安坐,待我看完这些军情。”

  “主公可是……呃,在看河内军营的探子送来的情报!?”郭图悠然走到了一旁,而许攸则是忍不住问出口来。

  这一问,袁绍舒了口气,立即收回了目光,将身前的竹简合上,抬头来看向许攸,沉声问道:“子远得到了什么消息?”

  许攸笑着将自己所得情报,以及见解都说了一遍,但袁绍听完脸上并没有露出惊喜之色。

  甚至是颇为纠结。

  “主公,可有什么不妥?”

  “没有什么不妥,你所分析的这些,的确一针见血,曹阿瞒那个人,表面上十分宽仁,慷慨大方、厚待人才;实则内心常疑,他不嫉下之才,但是却会疑其心专否,张韩此举,乃是被他爱才所惯,致如今地步。”

  “陈登,是个不错的人才,秉公执法、严于律己,在广陵可两次大败孙氏精锐兵马,由此可见,此事,实则是张韩德不压下,内不自省,自然不自知所导。”

  两人听完后若有所思,又有所得的点了点头,认同袁绍这一番见解。

  “那主公为何面色不悦,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曹营内部文武不和,且张韩的威望等同于崩塌,河内的曹洪与张韩自是反目成仇,或许这便是我们进军的最好时机。”

  许攸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来意,想一步到位劝袁绍出兵,有这一番事推动,相信他也能看到其中的优势所在。

  袁绍严肃的叹了口气,“子远,我现在就是在看,这些军情相互对照之中,是否有不合理之处,若无端倪,我自会出兵。”

  “而且,此刻出兵,实乃不智也,”袁绍原本是在看案牍上的其他书简,说到这不经意的冷静瞥了他一眼。

  许攸颇为惊讶,眉头一皱,拱手道:“还请主公教我,为何不智?”

  郭图在旁深思片刻,忽有所得,眼睛一亮,仿佛独自品味一样,啧啧轻声感慨,而后一言不发的笑了起来。

  袁绍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郑重的说起了别的话,“子远力主开战,乃是因为争功论绩,欲让我采纳你之计略,因而可得地位尊崇,功绩在身,是否?”

  “这……”许攸微微摇头,道:“其实是为了主公大业着想,因为再拖延下去,曹操内稳外固,兵强马壮,则胜势反而不如当下。”

  “他巴不得与主公一直割据,彼此发展扩军,日后再来决战,而今交战,他之背后还有一个荆州,可若是再等几年,荆州被江东袭扰得危如累卵,曹军趁虚而入,就有了后退之地。”

  “这就好比是救火一般,若是不可一举扑灭,势必乘风卷土重来。”

  “哈哈,”袁绍颇为豪迈的轻笑了两声,声音洪亮悠扬,“子远此言也有理,不过在我看来,你们相争之下,策略频出,并非是坏事。”

  “只是有时需保持冷静,不可因为争功抢绩,为一时之气,而不明局势。”

  “唉,”袁绍感慨一声之后,抬眼看向远处,“陈登身为河内郡之郡丞,能几乎是以下犯上的顶撞张韩,乃至军棍处罚张韩,对于河内军中将士,将会是何等震撼。”

  “我敢料定,现在河内郡内外将士,都是万众一心,士气高昂,而且绝不会违背陈登的命令,若守,定然可用命做盾,将城池守得固若金汤。”

  “我们如何去攻?!难道要用我冀州大好男儿的性命,去冲此时刚刚搭建起来的坚固堡垒吗?”

  许攸一愣,连忙躬身而下,他之前的确没想到此节,现在想起袁绍方才的各种话后,整张脸已羞得通红。

  他的确是因为田丰等一派的保守内治之略而气愤不已,近日满脑子所想,便是用局势推动主公进军,将那一派的谋臣都比下去。

  而自己之略,其实是得到不少军中将军支持的。

  武将要立功大多是在战场厮杀上,而且多年戎马的将军们,在幽州之战后,很显然已逐步尝到了大功绩的甜美。

  他们需要继续大战,来延续自己的战功,同时也是为军中形成的“军势”请战,一旦胜过中原腹地,也就是最近几年如日中天的曹操兵马,就有席卷天下之威势。

  但,想要立功,要主公采纳计略,的确急不来,这不是斗气的事情。

  许攸脸色发红,不敢抬头,只能拱手鞠躬,埋于两臂之间,感觉面部火辣辣的胀,就好像刚被人抽了几巴掌一般。

  “多谢主公教诲,在下明白了,竟因个人动气而忘却了大局,有失谋臣之本分,还请主公责罚!!”

  他这些话是发自肺腑的,说出来后,也的确在心里更加敬佩袁绍。

  这位主公,在手握优势,消息不断,表面上局势占据如此巨大优势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冷静,一眼阅读到这盘棋之中的隐秘要害。

  目光、心胸、才智,如何不是天下一等一之人。

  这时候,袁绍也笑了,道:“我最近,在等许都送来的书信,我已发现一个现象。”

  不等他们回答,袁绍轻松的笑道:“这些书信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密了。”

  “上至太尉杨彪,下至守关的郎将,只要能与我袁氏攀亲带故、有故友关系者,均会写信往来,虽不言投靠,但信里难免会透露一些如今豫州的风土人情,或者是人物秘闻。”

  “伱们怎么看?”袁绍傲然扫视了两人,稍稍舒服的挪了挪身子。

  “呵!”许攸当即冷笑起来,“这些人,早年看曹操兵马稳固,又屡屡在荆州战事之中得胜,以为许都那天子脚下最为平安稳固。”

  “现如今,知道我冀州兵马精悍,非其余诸侯之兵可比,于是又想要亲和,给自己日后留一条后路,这些人,当真是不忠不义之人。”

  “唔,”袁绍大袖一挥,乐呵道:“固然是如此,但当下却可堪大用呀!”

  “至少,送来的书信里,夹杂了不少情报!”

  袁绍拿出一封,有些乐呵的道:“你们知道,为何陈登虽先得张韩举荐,但后来又怎会如此憎恨张韩?”

  “这个,倒是不知……”

  两位谋臣均摇了摇头。

  袁绍道:“因为张韩,断了陈登的仕途……”

  他将张韩两次调遣陈登南北奔走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这才让人恍然大悟。

  有此可见,张韩善妒!!

  他先举荐陈登,但听到陈登立下这等震惊东南的大绩之后,立马就慌了,马上将他调任回来。

  此人如此心胸,怎能成大事?!而且如此心胸,又怎么可能接受目前这种委屈!?

  是以,此事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张韩一旦对曹氏也产生了憎恶,未必不会愤而转投我麾下。

  如此大战、如此天功,胜者将一统北方,堪得半壁江山,怎会不动心思?

  “子远,近日不必着急,再探再报。”

  “唯。”

  许攸的力荐主张,实际上是在这一番话后,再次被驳回,而且他还被敲打教训了一次。

  袁绍,打算再看看。

  ……

  “嘿嘿,君侯,”军营里,张韩在床榻上趴着,典韦就在他身旁蹲下,挠着头说道:“等战事稍安,俺回去准备上门提亲。”

  “就是荀令君不肯答应,你帮俺去说说呗……”

  典韦想纳荀彧的一个侄女为妾,就是曾经去荀彧府邸上蹭饭的时候,瞥见过几眼。

  奈何人家对他一点兴趣没有,可能觉得典韦有点……大老粗了。

  看着害怕。

  张韩听完侧身过来,用一只手撑住了侧脸,咋舌道:“典兄啊,喜欢一个人不能光看她的外表。”

  典韦乐呵呵一笑,“那看啥,俺也没和她说过几句话,怎么看得出内涵嘛?”

  “还要看看你的外表,你英俊吗?你儒雅吗?”

  典韦脸一垮,“啧,又在变着法的骂俺。”

  “我休息了多久了?”张韩冷不丁的问道。

  “十六日。”

  “那差不多主公也应该来消息了,”张韩自顾自的想着。

  “你出去帮我打听打听,”张韩努了努嘴,“去问问,许都那边对这件事是啥看法。”

第239章 想多了,君侯就是这种人

  “打听?这些事有什么好打听的?”典韦倒是满不在乎,“就丞相的性子,还有曹夫人的身份,怎么可能会真的重罚?”

  “再说了,丞相不是应该知道此乃是计策吗?”

  张韩低下头,有点不自信的咋舌了一声,而后满脸纠结的轻声道:“这倒是,但现在我主要是怕他假戏真做……”

  “万一真把我给撤了,岂不是一夜回到参军前?”

  典韦眼睛一圆,乐道:“嘿,俺觉得这倒是有可能,那君侯真要是以后都不能入仕了,准备去做什么营生?”

  “呸,”张韩不耐烦的抬了抬下巴,“去你的,我发现你现在说话这么气人呢。”

  “嘿,现在不也挺好的嘛,若是有别的将军来接受这河内战局,也省得俺们去拼命了,之前在荆州的战局多好,你在南阳继续治理稳固,给丞相一条退路,其实也并非不可。”

  这种局势,典韦都看得明白,虽说他也不惧怕上战场立功,但在张韩身边呆的久了,别的事不说,就是受不了失利,已经很多年没有在战场上失利过了,这次更是被张郃直接埋伏。

  “嗯……你不懂……”张韩摸了摸下巴,荆州南阳的治理,其实只需要稳固就好,随着流民不断被收容在内,只要治理得当,便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

  系统义父的收益,在来年肯定会开花结果,是以现在最好是可以来开拓冀州的功绩,同样此次官渡大战也足够让曹氏的地盘更进一步,以后生存也就更加舒适了。

  张韩历经多年,已功成名就,但天下局势随时会变化,他到如今来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改变,毕竟从他到来开始,原本历史上的很多进程也都不会按照本来的路线滚动。

  “去不去!?”张韩瞪了一眼,趴着催促起来,“顺便再打听一下,最近军中将士对我的风评好点了没有!?要是他们不骂了,我就出去走走,特娘的,现在天天在营帐里窝着,你以为这地方享受啊?”

  闷在大帐篷里,久了空气不流通,男人的臭汗味道就会变得十分浓郁,张韩睡个一两日还可以,久了还是想出去走走。

  “去就是了,”典韦嘟囔了几句,起身往门外去,叫上了纪伯骁一同在军营里找熟人来打听,找了半天问不出个什么详细的消息,索性典韦就去找了曹洪。

  此时的曹洪,正在沙盘上看官渡的地形,以及两条河流渡口被袁绍占据之后,他们能够布兵的区域,说来也是惭愧,这沙盘都是张韩力主兴起的,自己在用着他的便利,却把张韩罚了二十军棍。

  见到典韦到来,曹洪也不知说点什么,招手让他进来,在左侧坐下,叫人上了酒水和菜肴,打算招待一番再说,他听闻典韦的话后,大概知道张韩此刻处境不佳,也想知晓军中将士的看法。

  于是等上来酒菜之后,他笑着收起了手中的情报,和典韦坐到了一起,聊起了当下的状况。

  “军中将士,到今日,士气振奋,均是因为当日陈元龙正义凛然。”

  “至于许都,丞相并没有送来特殊的命令,只是以书信告知,他知晓此事,说伯常在军中休息一段时日即可,不必过于操劳军务。”

  “是这样啊!”典韦喝了一口酒,忙起身来拱手而下,咧嘴一笑道:“行,俺这就回去禀报君侯,让他自行休息,不必操劳。”

  “至于战事,典校尉不必着急,”曹洪抬起了一觥酒,大有相请之意,对典韦露出笑容道:“日后或许还有不少用得上典校尉的地方,若到时调任,还请典兄弟不要拒绝。”

  “诶,再说吧,”典韦抱拳而去,很快消失在了正堂,这一餐席他都是不打算吃完的,只不过是来打探消息,听听口风而已。

  等出来时,在路上刚好遇到了同样也是在打探消息的贾诩,典韦停马车在他身前,之后拉着他直接上了马车。

  “你打听得怎么样?”典韦直接了当的问起了情况。

  贾诩轻笑道:“计策很不错,全营均已当真了。”

  “何以见得?”典韦挠了挠头,仿佛非常疑惑,“君侯难道真这么不受待见?”

首节 上一节 233/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