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468节

其余大名们觉得也是个办法。

比没有办法强。

一切都很好。

唯独有一个人,他不该来,但却就在现场。

他就是桃山幕府最后的老中,曾经的大阪城代,《杂兵物语》的作者,松平信兴。

说起来奇怪,松平信兴是众所周知的亲郑派。

但是由于前田纲纪被囚,蜂须贺纲矩背叛,桃山幕府的内阁已经崩溃,所以也没人在意他了,就让他一直在两德川阵营混到现在。

当年郑诛和入

大阪的时候,松平信兴就知道这个男人非同一般,献上自己编写的图书。如今看到大名们兴致勃勃的商量着打开纪川上游的水坝,一口气把明军冲入大海,松平信兴感觉自己的站出来的时间到了。

这一刻,他的决定将逆转天下。

第八百一十六章 线膛枪之变(加更)

“松平老中可以为总大将!”

经过大家的商议,竟然又将松平信兴挖出来,任命为统兵总大将。

当然,不管打仗,只管后勤和组织。

因为他是《杂兵物语》的作者。杂兵物语虽然看起来,只是介绍各种足轻、小兵的日常行军作战生活,吐槽维生艰难,作战时的表现等浅显的内容,像一本小册子。但它真的是一本兵书。

此时代大多数的兵书,比如越后流兵法、甲州兵法,讲的那些玄而又玄的谋略与天时地利,都是儒者编撰的,假大空而已。反而是这本小书,讲了军粮、补给、运输、士兵职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基层军务。

别嫌弃杂兵物语写的浅,承平百年之后,要不是看了杂兵物语,武士老爷们可能还不知道战场上要怎么行军作战呢。大家都是臭皮匠水平,能写出杂兵物语,那就是兵法高手。

要知道时间过于紧急,许多武士都是拿着二国都司印刷的厕纸版三国演义、水浒传当参考书在打仗,一边翻书一边村口干架。

“这...我怎么行呢?”

松平信兴连连拒绝。但是作为桃山幕府最后的老中,尤其是德川纲丰发现背叛自己的蜂须贺纲矩竟然炙手可热,只因为他的领土在和歌山城西边海对面的德岛藩,可以带大家逃离后,德川纲丰还是力推松平信兴上位。

纪伊藩这边,大和幕府才刚建立就垮了,德川光贞年迈、德川纲教无能,两人商议,认为松平信兴可以信任。

他是德川家的人,但又不姓德川,只是旧姓松平,就算掌握权力也无法上位。

于是在危急时刻,一位公认的亲郑派就这么当上反郑大军的总大将。

......

和歌山城外。

从四面八方溃败回来的幕府武士们,肯定没有资格住进和歌山城,那个小城只能住几百人。

绝大多数的幕府武士,都在山林、稻田与城下町和农村里面躲藏着,和明军对抗。

难波贞就在清理外围的时候,被伏击了。

“杀!”

但是难波贞沉稳的举起步枪,让士兵们不需要组成队形,各自以散乱的横队、纵队阵型,用线膛枪攻击。

超长的射程,使得这支民兵部队虽不敢和武士肉搏,却能远程打靶。

火枪声不断响起,突袭难波营的野武士很快在线膛枪的射击下溃败。

“这枪...嗯...”难波贞打赢之后却疑惑了。

因为步兵操典写的明明白白,军队要组合成三排、两排横队,用紧密贴合的阵型和燧发枪攻击,让敌人溃败。

但她现在用的是线膛枪,射程百米以上,那不组成阵型,只要士兵们心怀勇气的射击,好像也可以略过编队的部分。

于是,难波贞将自己的疑问反馈给副将。

副将这才惊醒的发现,由于军资分配有问题,大多数正规军都不喜欢线膛枪,所以线膛枪集中在难波贞的这一营,使得这一营的武备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副将将自己也无法解决的疑惑上报,希望上级军官给出回答。

而在归途之中,难波贞又在稻田里抓到松平信兴的使者,带着他回到中营。

郑诛和与部将们同时接到了这两个消息。

其他人都在庆祝,没想到松平信兴在对面,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郑诛和却陷入深思。

“怎么了?”秦昭义回头来询问。

“有蒸汽机给火绳枪开膛线以后,线膛枪的制造成本,降得很快吧?你说如果线膛枪的成本降低到滑膛枪的地步,我们的步兵操典又该怎么写?”郑诛和突然询问秦昭义。

这个深入灵魂的问题,让秦昭义也懵逼了。

至少在此刻,百战百胜的二国都司将士都是瞧不起线膛枪的。因为这玩意射击速度太慢,而且不能穿着光鲜亮丽的军服列队前进。

但是如果用线膛枪取代滑膛枪呢?

这意味着二国都司的步兵操典,甚至是整个军事体系都要随着线膛枪的应用而变化。

“我...我得想想。”秦昭义的大脑陷入混沌。

而郑诛和却说:“想什么想,马上做!把送到大阪仓库的所有线膛枪都拿出来,发给将士。谁也不许推脱。难波贞呢?赏赐她,告诉她去用线膛枪和附近的幕府武士对战,总结经验。我要看到一份详实的报告!”

二国都司的军法改革,也要紧跟着生产来变化。

于是大量将士们不喜欢的线膛枪,被下发给各军。

甲等营的大

兵们都很抗拒,反倒是乙等营的民兵们觉得很好。因为他们没有和敌人对射的勇气,但站在远处瞄准的胆色还是有的。

正好和歌山城外有几万幕府武士,民兵们就跟随军令,去和这些幕府武士们挑战。

这个时候,难波贞为了完成大国主的命令,咬着牙带领自己本部的士兵连日征战。她发现如果让士兵们成纵队前进,到战场上马上从两翼展开射击,效率最高。打完就可以收拾战场,继续成纵队转移。

于是她写了一份错别字百出,画满圈圈的报告交上去。

当然不只是他,许多锐意进取的营指挥使都上交了更详细的线膛枪体验。

接着,郑诛和派了一个女官来找她。

“你写的这是什么?你一个堂堂营指挥使,竟然连字都不认识?”女官瞪大眼睛,呵斥难波贞。

难波贞尴尬不已,这才知道,她担任营指挥使欠缺了多少基础知识。

为此,她开始熬夜读书学习,白天打仗,晚上补课,一直到凌晨才睡着。

又战了几天,位于纪川之北的几万幕府武士都被明军击溃,他们只能退到纪川之南。

明军沿着纪川列营,从头到尾联营数十里,气势磅礴。可所有的军营全都放在最地势低洼的地方,只要水位上涨就会被冲垮。

于是城里的大名们欣喜若狂,纷纷拿出厕纸版的三国演义,开始讲关羽水淹七军的战例。

松平信兴大惊,再次派出亲信秘密出城,去警告郑诛和快退。

郑诛和其实就没有下山,一直在葛城山军营里。各部将士当然也都撤离,那些貌似气势惊人的军营,实际上都是假的诱饵。

但是在这个时刻,读了许多书的难波贞,在自己的小笔记里写下一句话:

“孙武曰:城有所不圈,地有所不圈,君命有所不圈。”

这句话启发了难波贞。

她是最低贱的妓女出身,她没文化,写字只会画圈圈。如果比拼普通将军的本领,她远远不如那些老将。

但是她想报效国家!

于是,她将自己下属们聚集起来,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我们大阪人,生来就在泥巴里。不就是掘开堤坝,放水淹城吗?我们大阪人被淹多了,不怕这些。我想报效大国主、何道台的恩情。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此时进入即将被水淹的假军营,用我们大阪人的防水技巧潜藏起来。等幕府的军队路过时,我们趁机偷袭,一举获胜!”

第八百一十七章 膛线、裹覆弹、尸体

入夜,葛城山上风声鸟鸣不断,山下的校场则根本不在乎和歌山城里的战斗,在噼里啪啦的测试着武器的射击成绩。

所测试的,当然是十九年式滑膛枪与同款式线膛枪的射击准度。

这一次,精挑细选的神射手们各展本领,要更精确的测试出两种武器的射击距离。

但结果却比郑诛和的预期要差不少。

滑膛枪神射手可以做到在70米的距离上,射击40发中靶20发,命中率为50%;140米的距离上,射击40发中靶13发,命中率约为33%;210米的距离上,中靶4发,命中率只有10%。

但是线膛枪神射手也没有拉开特别大的差距。70米靶,40发中25发,命中率63%;140米靶,40发中19发,命中率47%;210米靶,40发中靶12发,命中率30%。

两者的效率上下浮动只有百分之十几,可见这一时期的线膛枪的精度也就那么回事,还没有到完全压制滑膛枪的程度。

不能说没差距,但和每把步枪的成本比起来,就有点令人难以选择。

但是有些人,比如侍卫亲军的老兵将们,睁着眼睛说瞎话起来:“真的是不分伯仲啊。要不咱就别改了吧?”

郑诛和瞪了这群保守顽固一眼,道:“把日本铁炮拿上来测试。”

日本铁炮是老式滑膛枪,连枪托都没有。所以一拽上靶场,马上就露馅,70米靶命中率都不足20%。

郑诛和这才确定心中所想,下了判断:“我们的滑膛枪用好铁为枪管,有望山瞄准,有枪托辅助,用定装弹,派最好的射手,所以能打出这么好的效果。可它已经挖到头了。看来还是要深挖线膛枪的技术啊。”

现在的问题来到了抉择上。

是选择十分成熟的滑膛枪,还是转换赛道,选择不太成熟的线膛枪换赛道前进。

军队上下大都想保持原样,但郑诛和独断专行,要求切换赛道。

从今年开始,在军队里强推线膛枪。以后要专门研究线膛枪所适用的战术。

甚至会考虑装备线膛炮。

因为南洋海战演习的测试里已经确定,200斤线膛炮的威力在海战时就非常可观,并且适合斩首。只不过炮弹太贵了,线膛炮目前打不了铁弹,只能用比较软的铜弹。铜是铸

币原料,一颗炮弹3斤6两铜,就是在活活的打钱。

当然,郑诛和看大家的表情,知道不能操之太急,所以说:

“火枪改革从这次大战结束后开始,但是战法暂时先不改。让将士们拿线膛枪当滑膛枪打。我们现在只改两个地方,行军时以纵队前进,临战时横队展开。演练步炮结合,火炮辅助步兵以纵队前进转移和撤退。”

这时候,军队代表们才松了口气。

大家各退一步,缓和了枪种之争。

至于郑诛和提起的纵队战法,这几天倒是已经应用了很多次。无非是纵队行进、横队展开作战。如果没有火炮辅助压制敌人,那这样属于送人头。因此,大多将士的感觉就是战法很简单,但是熟悉新枪却很难。

“得了。以后大家都得拿个小木锤,去敲子弹入膛了。”秦昭义回去宣布新战法后,更多的营指挥使纷纷抱怨。

射速,就是火枪的灵魂。

如果用旧燧发枪,士兵能做到一分钟三四轮射击。

但是线膛枪的装弹却很慢,膛线卡着铅弹,让士兵甚至要用小木锤辅助装填。

那这么搞,以后怎么打?

“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他妈的找工匠、找室兰冶铁或者川崎冶铁把这个坑给填平?”秦昭义在军营里对着下属们骂娘,反而镇住了这群桀骜不驯的狗崽子。

旧时代的军营等级分明,郑诛和与秦昭义确认要强推线膛枪,军队也只能接受。

在秦昭义的指示下,军营里的工匠们被发动起来,群策群力的开始讨论如何搞定装填问题。

“我们可以修改枪管,拉平阳线,刻深阴线。”有工匠提议。

首节 上一节 468/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