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真命天子 第236节

  赵云看到广场之中的情形,也不由挑了挑眉。

  只见此时广场之中才是遍地,血流成河。

  百余名大轮寺的番僧面带恐惧的跪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赵云对身旁的副将下令道:“将这些番僧尽数看押起来。”

  “另外,封锁大轮寺,大轮寺之中所有番僧,全部捉拿。”

  “询问出大轮寺金银钱粮所在之处,尽数查抄。”

  一旁的宁道奇想了想,提醒道:“赵将军,最好再派一些人前往大门寺的藏经阁。”

  赵云闻言,双眸一亮,点头赞道:“道长说的不错!”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些吐蕃番僧倒也有几分本事,可见这大轮寺之中的传承,也有一些不俗之处。”

  随即赵云便吩咐那名副将在派一队人马前去303将大轮寺的藏经阁围起来。

  那副将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便有五百宋兵将大轮寺的藏经阁层层包围了起来。

  宁道奇看着虽然面色红润了几分,但还没完全恢复的宋缺,说道:“宋将军,不若到旁边的禅房之中略做调息。”

  宋缺闻言,看了看不远处的一间禅房,点了点头。

  随后宋缺便去到了那间禅房之中,调息恢复。

  为了防止暗中有人偷袭宋缺,宁道奇留在了这里,为宋缺护法。

  赵云来到了大轮寺的藏经阁内。

  赵云打量着藏经阁之中琳琅满目的各种密藏佛经和功法,对那名副将下令道:“将这藏经阁之中所有的典籍全部带走!”

  “是,将军!”

  副将立即躬身领命。

  随后那副将便指挥包围藏经阁的五百名宋兵,将藏经阁之中的那些经书尽数打包封存。

  稍后会有宋兵将这些经书与那些被查抄出来的钱粮一起被运往大宋军营。

  处理完这一切之后,赵云来到了宋缺所在的禅房之中。

  只见此时宋缺已然恢复了不少,正在与宁道奇闲聊。

  “宋将军此番大战,应该收获不少体悟,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再次有所突破了(ahag)吧?”

  宋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此番一战,面对那八百余名番僧的阵势,宋某确实心中略有所得。”

  赵云和宁道奇听到宋缺的话,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容。

  赵云说道:“那就恭喜宋将军,武道之途更进一步了。”

  宋缺笑了笑说道:“宋某自从创出天刀九问之后,自诩世间难寻敌手。”

  “然而在见到陛下的一身武学,才知道这世上一山更比一山高。”

  “如今宋某的武学不过稍有寸进,不知道何时才能达到陛下那般的高度。”

  宁道奇也抚须笑道:“老道原本也以为自己这一身武功虽不至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在此世间,也算是少有敌手了。”

  “然而在看到陛下的一身武功之后,老道才知道自己是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了。”

  “陛下的一身武学才堪称是旷古烁今。”

  赵云听到宋缺和宁道奇的话,点头赞同道:“不错,陛下一身武学之高,史乃是赵云平生仅见。”

  “而且除了陛下之外,朝中也有不少拥有奇异本领之人。”

  “据说那开创天门的徐福,一身武功仅在当今圣上之下。”

  宁道奇闻言,双眸微微一亮,抚掌说道:“若有机会,老道还真想与那位被称为天下第一人的徐福徐先生切磋一番。”

  赵云笑了笑说道:“那位徐福徐先生也在陛下手下听命,如今虽然已是天门门主,但是宁道长如果想要与其切磋的话,自然是有这个机会的。”

  宁道奇点了点头,然后看着赵云说道:“如今吐蕃王已然投降,虽然吐蕃境内人员有不少吐蕃满意负隅顽抗,但是想来以几位将军的本领,彻底将吐蕃纳入大宋境内,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待到彻底解决了吐蕃的事情之后,老道便打算先几位将军返回中原,去圣上身边效力。”

  宋缺也说道:“宋某也有此意。”

  赵云笑着说道:“既然两位先生都有这般打算,赵云自然不会阻拦。”

  赵云三人在禅房之中闲聊,而大轮寺之中的那些宋兵则开始押解着投降被俘的那些番僧下山。

  和那些番僧一起被押下山的还有一箱箱从大轮寺之中,查抄出来的各种钱粮财物,以及佛家经文和武学秘籍。

  另一边。

  陈规陈达两兄弟在攻下了颖昌府等几座城池之后,在这些城镇之中,强行征募青壮。

  竟将叛军扩大到了二十三万。

  此时这些叛军在襄阳王赵爵的率领之下,一路急行军,直奔东京汴梁城而来。

  颖昌府距离东京汴梁不足三百里。

  两日之后,赵爵的叛军便来到了东京城外。

  东京汴梁城墙之上。

  须发花白的一员老将身披盔甲,扶着城墙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叛军,脸上露出一丝凝重的神色。

  这名老将军正是种师道。

  在他身旁,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神色倒是颇为淡然。

  “种相公,如今反王赵爵的叛军兵临城下,城中禁军进规种相公统领,这守城之事,种相公可有把握?”诸葛亮问道。

  种师道转头朝着诸葛亮拱手说道:“丞相尽管放心,老夫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这些叛军有一兵一卒攻入东京汴梁城中。”

  诸葛亮羽扇一击掌面,笑着赞道:“亮一直钦佩种相公,陛下也一直称赞种相公为天下少有的帅才,亮也相信种相公一定不会让那些叛军攻入城中。”

  说到这里,诸葛亮语气一顿,才又说道:“当今圣上圣明无比,实乃大宋中兴之君。”

  “之前大宋虽然屡遭蛮夷侵略,然而自从陛下登基之后,便御驾亲征,驱逐金兵。”

  “之后更是多方改革,提升朝中武官地位,相信不久以后燕云十六州,也会重归中原。”

  “届时王师北定,恐怕还需种相公挂帅出征。”

  种师道听到诸葛亮的话,脸上也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若有朝一日燕云十六州被收复,老夫总是战死沙场,亦是死而无憾矣!”

  历史上真实的种家军可谓是英雄辈出。

  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

  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更是有数十人战死沙场。

  如今的种师道便已有两个儿子战死沙场。

  对于如今大宋那些一心为国的武将而言,落入蛮夷之首的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他们对一块心病。

  在种师道的心中更是如此。

  种家和杨家一样,皆是满门忠烈。

  只是奈何他们效忠的君主实在太废物。

  好在赵桓穿越到了这个世界,而且还随身带着一个外挂。

  不然的话,如今的大宋已被惊人的铁蹄踏碎,中原江山汉家百姓也进入了一个活人不及牲畜的黑暗时代.

第三百九十四章 叛军兵临汴梁

  诸葛亮摇了摇头,看着种师道,笑着说道:“老将军此言差矣,当今圣上圣明,文武并重,如今大宋一片欣欣向荣,盛世中兴指日可待。”

  “似老将军这般为国尽忠多年之人,老将军可要长命百岁,多看一看这些年来守护的这锦绣河山。”

  种师道听到诸葛亮的话,嘴角露出一抹轻笑,说道:“若真能如丞相所说那般,那老夫临终之时,也必是含笑而死。”

  就在诸葛亮和种师道说笑之时,只见叛军之中,一员身披铁盔铁甲的中年将军纵马而出。

  正是叛军统帅之一的陈规。

  陈规催马来到城墙百步之外,停下战马,仰头望着城墙之上,气沉丹田大声喊道:“不知守城的是哪位将军?”

  种师道扶着城墙,看着下面的陈规,冷喝道:“老夫种师道,城下何人?”

  陈规听到种师道的名字,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位种师道的大名在整个大宋提起来都可谓是如雷~贯耳。

  在小皇帝不知道从哪里搞出来那些猛将出现之前,这位种师道种老将军可谓是大宋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如今陈规听闻东京汴梁的守将乃是种师道,心中不由暗暗叫苦:“若是此人把守京师,想要攻破东京汴梁,恐怕就有些难-了。”

  心中这样想着,陈规气沉丹田,冲着城墙之上的种师道喊道:“原来是种老将军,在下久闻种老将军忠义之名,心中佩服已久,今日得见,实乃是三生有幸。”

  城墙之上的种师道闻言,不由得冷笑一声,说道:“城下叛将听真,当今陛下圣明无比,尔等欣无意之失,欲要逆天行事,实乃是罪在不赦。”

  “若是速速缴械投降,老夫或可在陛下面前为尔等求情,为尔等留下全尸,三族从轻发落。”

  “如若不然,陛下天威雷霆降下,尔等与三族亲眷,尽皆化为黄土。

  陈规自然不会被种师道几句话就说的投降。

  陈达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城上的种师道大声说道:“老将军,陈某钦佩您忠义无双,陈某有一言,还请老将军细听。”

  “当今陛下自登基以来,好大喜功,宠信奸臣,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劳民伤财。”

  “太上皇自北国而归,不足一年,便不明不白驾崩于宫中,恐怕其中另有龌龊。”

  “除此之外,陛下对天下读书之人更是苛怠无比,毫无仁义之心。”

  “甚至就连那圣人之后,也被皇帝尽灭满门。”

  “陛下乃是天子,如此种种,定然是听信了那些奸臣之言,故此襄阳王才大举义军,欲要清君侧,匡扶大宋江山。”

  襄阳王赵爵起兵谋反打的其后便是清军策,如今兵临东京汴梁城外,两军阵前,自然更要握紧仁义道德这份大旗。

  更何况他这番话不只是说给种师道听的,还是说给城中那些对于小皇帝的诸多政策早有不满的士绅豪族,以及朝中大臣们听的。

  其言下之意无外乎就是襄阳王来了,青天就有了,你们受到的委屈有地方申冤了。

  只要推翻了小皇帝,以前是你们的,现在还是你们的。

  种师道冷哼一声道:“哼!一派胡言!反王赵爵此番作为,实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既然尔等不听劝告,不识天数,欲要逆天而为,日后刀斧加身,可不要后悔!”

  陈规也知道种师道根本不会因为自己一番话便幡然悔悟,弃暗投明,便放弃了继续劝说,打马返回了自己的军阵之中。

  陈规刚返回阵中,来到襄阳王赵爵身旁。

  襄阳王赵爵看着陈规问道:“可问清楚了城中守将是谁?”

首节 上一节 236/2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