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330节

陆逊苦笑了下,叹息一声道:“阿抗,你莫劝了,为父这一生,别的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唯有气节两个字不能丢,这也是我给你取字幼节的原因。”

人的性情很多时候实在难以改变。

陆逊这一辈子,怕是要做吴国的纯臣了,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参与到两宫之争中,惹得孙权猜忌大怒。

“刚才,你说府门外驻守的是偏将军朱绩朱公绪,这样我亲笔书信一封,你趁着晚上遣人送到朱绩营中,他看了书信之后,必会同意送你出城,这一去之后,你也就不用再回来了。”

陆逊闭了闭眼睛,艰难的挣扎起身。

陆府被围,要是没有特殊情况,陆抗这样的亲近嫡子不可能被放过,陆逊虽然自己油尽灯枯,但却不想陆抗被执往建业,遭受牢狱之苦。

陆抗垂泪而泣。

这个时候,他也渐渐明白,劝说陆逊已不可能,而只能逃回到荆州,才有可能在他日,为父亲讨还一个公道。

朱绩得了朱然的应允,统兵围困陆府。

他虽然执行了孙鲁班的命令,但尺度上却是不严,府中仆从来往采买依旧。

这也是朱绩心思机敏的好处,要是他不来陆府,那换一个对陆逊有怨恨的吴将,陆家上下的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

接到陆逊的书信,朱然心中恻然。

陆家有今天,安不知以后会不会轮到朱家。

陆抗扮作仆奴从陆家后门遁出,在被朱绩接到,上了一艘飞舟之后,与朱绩在埠头作别,这两个少年将领在历史上曾是吴国荆州的大都督,而现在却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幼节,他日相见,你我怕是要在战场上了?”朱绩怅然的拍了拍陆抗的肩膀,叹息道。

陆抗摇了摇头,道:“公绪,多谢相送,吾父怕是挺不过这几日了,若是可能,还望你能够多多照应,至于以后,谁也说不准,也许我们还会有并肩而战的机会。”

朱绩不信道:“并肩作战,幼节不会认为,刘封真的能灭我大吴?”

陆抗站于飞舟舟头,身影渐渐远去:“秦王雄才伟略,气度非凡,公绪以后见了即知。”

第687章 纯臣,潘淑,倭使

陆抗孤身一人从武昌逃出。

在他离开之后,陆逊也仿佛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一样,下令府中仆从放下武器,放弃抵抗。

孙鲁班、吕岱、杨竺等鲁王党人趾高气扬的进入府内,在陆逊的病榻上,杨竺这个鲁王府长史向陆逊宣读了孙权的诏令,然后下令将陆逊押往建业,听候审问。

陆逊的身体已经垮了!

要是跟着去往建业,不用孙鲁班做什么,陆逊这条命也就交待了。

“大都督,可还有什么辩解之言?”杨竺在读罢诏书之后,得意洋洋的冲着陆逊笑道。

陆逊让妻子孙氏扶起自己,急喘了几下后,才始艰难的说道:“谢陛下容老臣辩解之恩,只是老臣年迈,怕是不能远涉了。”

说罢,陆逊从孙氏手里接过一个装了药草的陶盅,一仰头就喝了下去。

孙氏呆呆的看着陆逊陶盅掉落的样子,哇的一声痛哭起来。

她是孙策的庶女,嫁给陆逊虽然是家族联姻,但这些年来,两人夫唱妇随,感情甚是和睦,陆逊之所以执着于当吴臣,一半的原因就是他的夫人是孙氏。

现在,陆逊不堪受辱,服药而逝。

对于还活着的孙氏来说,是莫大的悲哀。

孙鲁班和孙氏以孙氏宗族来讲,还是姑姑和侄女的关系,但孙鲁班显然不这么认为,在她的眼里,自己是吴国大帝的嫡女,长公主,孙氏只是伯父孙策妾室生的庶女,地位上和自己差距太大。

孙氏对孙鲁班的冷漠,也早就心里有准备。

这些年来,她和孙权那边已经没有了多少来往,相反,倒是因为陆抗在荆州的关系,和嫁给刘封的孙鲁育,近年来有了联络。

孙鲁育不比孙鲁班,性子温润可亲,也没有瞧不起同宗族人的想法。

吴国这边族人冷漠,蜀汉那边族人有人情味。

孙氏的心中不禁有了计量。

陆逊病逝!

孙鲁班、杨竺等人一脸哀痛的从陆府出来,在回到楼船上之后,几人不禁长长的吁了口气,这一次冒险持诏来武昌,目的终于算是达到了。

没有了陆逊和陆家的支持,孙和就闹腾不出什么名堂。

“长公主,要是大王夫人听到陆逊死讯,不知会是什么表情?”杨竺憋了好半天,这会再也抑制不住兴奋。

孙和的母亲大王夫人,是孙鲁班在宫中的死对头。

步练师离开之后,大王夫人就仗着孙权的宠幸,对还未成年的孙鲁班多有言语中伤打压,绰号大虎的孙鲁班对此恨之入骨。

其实,孙鲁班加入鲁王党,一多半的原因,就是大王夫人造成。

但凡她个性宽宏一点,也不会给儿子凭空添上一个劲敌。

就在孙鲁班、杨竺等人得意的离开武昌之时,诸葛恪、谭绍从陆路,走豫章郡来到武昌,他们两个不走水路的原因很简单:走不通。

右都督全琮带着部曲将卒镇守在濡须口、无难、柴桑一带,全琮是孙鲁班的丈夫,也是鲁王党的核心人物,诸葛恪要想带兵通过全琮的防区没有什么可能性。

在思虑再三之后,诸葛恪选择了走南岸的豫章郡陆路,这里虽然是山越出没的地方,但对他这个威北将军来说,并不算什么。

山越是吴国长久以来的内患。

从孙策开始起,就是影响吴国发展的大难题,但在诸葛恪的眼里,这并不是不能治理的事情。

只有坚决的封山断粮,切断山中的一切补给,才能逼迫山越宗帅下山。

这些年来,山越之所以能在吴军的围剿中一次次的生存下来,靠的就是有山可藏,打不过吴军不要紧,可以躲进山里,等到吴军退了再出来。

诸葛恪的想法,是先把宗贼山越逼出山,到那时这些山民就是没了牙齿的老虎,只能任人摆布。

一代又一代的吴国将领,在征剿山越的过程中成长。

陆逊当年也是靠着征剿山越入了孙权的眼帘,现在诸葛恪也是一样。

只是这么一耽误,诸葛恪和谭绍到达武昌的时间就晚了,他们踏进陆府之时,见到的是檐下挂着的满面白幡。

“大都督!”诸葛恪扶住陆逊的灵枢,禁不住哽咽。

孙权生性凉薄,诸葛瑾死后,诸葛恪的日子就过得艰难起来,要不是有陆逊等故交重臣推荐,他也不可能当上丹阳太守、威北将军。

建业城。

孙权从孙鲁班、吕岱等人口中,得知陆逊病逝的消息,沉默了好一阵,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老臣逝去,对于活得已经够长的孙权来说,也是一种痛苦。

孙鲁班一回来,就立即询问起宫中情况来,当听说潘淑再一次劝说孙权,并且遣了谭绍前往武昌之后,孙鲁班整个人都不好了。

孙和已经不成威胁。

但宫中并不是没有对手。

潘淑这一次仗着孙权的宠爱,竟然想要毁了她的计划,这绝对不能容忍。

而更让孙鲁班警觉的是,潘淑的儿子孙亮,正在虽然还小,但总有一天会长大,要是孙权宠爱小儿子,那太子之位又会有变故?

潘淑这女人,真正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孙亮。

自以为看清楚一切的孙鲁班咬牙切齿。

陆逊病逝于武昌,朱然接任大都督,全琮按顺序递延为左都督,这个消息传到襄阳,刘封为陆逊叹息了好一阵。

陆逊要为吴国守节,这是汉时人臣的本份和节操。

东吴两宫之争越发的激烈,连陆逊这样的重臣都牵涉其中,这表明孙权掌控朝政的能力在越发的减弱。

这对蜀汉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一个日渐昏馈的孙权,肯定比一个临机决断的孙权来得更容易对付。

刘封在这段时间,主要忙于接待来自西域、南蛮以及北漠的各国来使,这些使者多是听说蜀汉强大之后,才前来朝贡的。

外交也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部分,刘封既然任了秦王,就不可避免的要负起这个责任。

在这些外使中,有几个来自倭国邪马台国的使者,受其女王卑弥呼的委派,来到蜀汉求见刘封。

按这些倭使所言,他们的女王精通“鬼道”,能够呼风唤雨,让天下的神灵听她的话,为百姓带来福音。

正好蜀汉的秦王殿下也道法高深,是天师道的高人,两边正好有共同的语言,可以相互多多沟通交流。

第688章 糜夫人中毒

倭国也就是后世的日本。

对于这个海外的夷族,没有谁比刘封更加心情复杂。

汉唐强盛之时,倭人屡次遣使来到中原进贡朝拜,态度恭顺的和对漂亮国主子没什么两样,而到了明清以后,随着中原王朝的衰落,倭人就露出了其欺软怕硬的本性。

负责外事的詹事宗预黑着脸,把倭使的礼单呈了上来。

上面的条目简单的让刘封愕然,男奴四个、女奴八个,还有些木棉布等特产,这真是他妈的穷逼,穷死了。

宗预的感觉就是一样。

看了西域诸国的贡品,再看倭国的贡品,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这也配称一国。

“殿下,这木棉布做工粗糙,也没有什么用处,比起我们的蜀锦差远了,那几个倭奴倒是勉强还有些用处,殿下不知有什么安排?”

刘封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倭奴没有什么兴趣。

倭使带来的这几个男的,矮小如童子,能干什么活,女奴的身高更是只有一米出头,和女童工没有什么两样。

最关键的是,这些女奴身材如童子,心却不是。

她们到大汉来的目的,就是偷人。

准确的说,就是和大汉的男人苟合,然后争取怀上孩子,再回到倭国去,这就是倭人的道法,通过一代代的基因改变,让倭人的后代能够拥有和汉人一样的身高。

史籍中对此就有记载,唐朝的时候,有大官贵族喜欢在家中蓄养倭女为奴,据说还成了一种风尚。

这种蓄养异邦女子以供玩乐的风气,就始于魏晋时期,魏明帝曹叡就特别喜欢这个,连带着司马昭、司马炎等人也以蓄异奴多少为傲。

“殿下,倭使呈言,倭女王有意拜你为师,学习道家真法,若是殿下无暇传授,是否可以赐下经书,或者派遣弟子东渡讲学.....。”

刘封一怔,这倭国女王的想法倒是与时俱进,不仅要真传,还想要真人。

他和张敏也就是琪瑛真人,倒是切磋私授道法多次,张真人的法力现在与日俱增,好几次反客为主,差一点把刘封这个授业师兄给掀翻。

但是,这并不代表刘封什么女人都想要会一会,仅汉末三国的这些名女人,刘封觉得就已经够多了,再收的话,怎么得也得超过前面的,或者有鲜明的个性才好。

个子矮小、又细眉细眼的倭国女人,刘封真没什么兴趣。

另外,也是怕牵扯上之后说不清。

要是倭国史胡乱记载,谁谁是他刘封的第几代孙,那麻烦就大了。

同样,遣弟子东渡,对中原王朝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好处,只有恶果的事情。

国史上几次遣使东渡,徐福、鉴真等等,给倭国带去的是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而倭国在强大之后回报的是什么?

明朝中期的倭乱。

清朝末年的甲午。

还有最令国人痛心的抗战。

首节 上一节 330/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