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176节

李严和诸葛亮争权。

邓芝带来的这个消息让刘封心头一惊,长久以来,他都在刻意回避蜀汉内部的这些权力纷争,诸葛亮也好,李严也好,本质上都是汉臣,只是他们各自代表的本身的诉求不同而已。

“君侯,诸葛丞相和李尚书长期不睦,两边都有支持的官员,要是长此以往,必然会干扰朝政,带来混乱。”

邓芝见刘封脸色不豫,出言提醒道。

他是巴西郡人氏,按地域来分的话,应属于李严那一边的人,但由于早早投了刘封,又被诸葛亮器重,算是两边都有关系的人。

“现在,诸葛丞相因北伐失利而名望受损,李尚书和吴车骑上书弹劾,皇帝除了玩乐之外,没有自己的主意,大汉难矣。君侯,朝堂上下现在束手无策,怕是最后还得请你出面调停......。”

邓芝说着说着,语气越发的沉重起来。

刘封摇头叹息道:“这行军作战,我在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非我所长,此事还得依仗朝中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

“德高望重,君侯,成都城中,有德有望的名士,都已经死得死,亡得亡了,跑得跑了,就算有些名望的,也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货色,比如卫尉刘琰,真实本领没有,夸夸其谈的本领倒是很厉害,在朝堂上辩论,谁也说服不了他。”

“本来,关君侯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但他已经不理政事有年余,就算延请他出来,估计也没什么结果。”

“还有张三将军,资历、威望、能力都有......,但有夏侯夫人在,三将军怕是不会卷入其中,所以,君侯只有你了........。”

邓芝看着刘封的眼睛,神情期许的说着自己的意见。

人人都想当聪明人。

实在的事情却没人去做。

这是蜀汉眼下的困局。

邓芝也看出来了,刘封属于是面冷心热的一类人,是真心实意的为了蜀汉好。

要不然的话,刘封也不会一次次的挽救蜀汉的危局,调解诸葛亮和李严的矛盾,虽然不是战场上的解围,但解决好了内部的纷争,也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汉室的复兴。

刘封的心思被邓芝看穿,一时哑口无言。

如果将蜀汉比作一个集团公司的话,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不和,那是为争总经理职位而发生的矛盾。

以刘封现在第一大分公司负责人的身份,他站到哪一方,都会给另一方带来压力,他已经能猜到,这个时候诸葛亮的人、李严的人,估计都在前来沓中的路上了。

邓芝的提醒正当其时。

“伯苗,这件事情,多谢你提醒,至于如何应对,我还要与徐、王两位军师再商议下。”刘封想了又想,脸上神情凝重起来。

刘封对蜀汉建国之后的内斗史有过研究,最后的结果他也知道,诸葛亮继续当丞相,李严则自贬罢官,闲居回家。

以蜀汉目前的人才储备来看,李严这样的治政人才闲置不用,实在是一种浪费。

更让刘封感到可惜的是,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后,李严也跟着自杀身亡。

这结果.....。

刘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严死后,益州蜀人对蜀汉这个政权也没有了期待,以至于到了蜀汉亡国之时,姜维还在剑阁抵抗,底下的各郡、县已经望风而降,夹道欢迎胡烈、钟会魏军的到来,造成这样离心离德局面的起由,就是李严被诸葛亮打压贬谪。

除了李严被弃用之外,刘备、诸葛亮、刘禅执政期间,为解决财政危机,铸造直白五百铢钱代替汉五铢钱,这种钱币的重量比汉铢钱轻了不少,质量也是粗糙得很,蜀汉发行这个青白五百铢钱,说白了就是为了掠夺蜀中财富。

不用自己的人,又来抢自己的钱。这样的政权,肯定不会得到支持。失了益州的民心,蜀汉才会召致亡国之灾。

这么细细一想,刘封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以来在战场上的努力,就像建在空中的楼阁,虽然华丽无比,但蜀汉的根基不牢,他的所有努力都将会化为乌有。

除非他有金手指,能够无限暴兵来个一波推,否则的话,就算他在战场上取得大胜,结果也会被一次次的内耗。

诸葛亮和李严的这一次对弈,刘封不参与也不行了。

调停两个重臣之间的矛盾、然后再想办法振兴蜀汉的经济,只有做到这两点,蜀汉才能在接下来的三国争霸战中赢得主动。

“罢了,陇右这里也安定了下来,是时候回一趟成都了,一直躲着也不是个事。”刘封想通了这一层,心里上的束缚也像是解开了一样。

调停矛盾,无非就是两边说好话,让大家换位思考。

刘封现在有兵权,有实力,有胜绩支撑,还有一众亲近的官员、将领,就算诸葛亮这个老师,也要重视审视这个大弟子的能力。

李严就更不用说了。

他虽然早早入蜀,在刘璋手下为官,能够代表益州势力。

但刘封身边的益州官员同样不少,张任、邓芝、冷苞、程畿、马忠、李遗、张嶷等人,俱是坐镇一方的实力人物,与刘封比起来,李严似乎还差了那么一筹。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刘封还有荆州汉军的支持,那里的将领、官员才是刘封的亲近人马,就连襄阳的关平,也和刘封关系密切。

这么一细想,说服刘封支持自己,就成了诸葛亮、李严的重中之重。

在刘封回转成都的途中,诸葛乔急匆匆的从汉中追赶上来,向刘封送来诸葛亮的亲笔书信,信中头一件事,就是诸葛亮同意刘封和诸葛果的亲事了。

从刘封不同意西征陇右这件事上,诸葛亮看出了刘封心里有自己的坚持。他是优秀的政治家,可不认为刘封认了自己做老师,就能对自己百般顺从。

诸葛果心已被刘封所掳,反正都是要嫁,那不如现在就嫁,也能争取刘封一个支持。

诸葛亮这边,亮出了小师妹这张底牌。

李严那边自然也不示弱,就在刘封到达葭萌关的时候,李丰从成都赶来,给刘封送来了一张礼单,上面不仅有田地财帛,还有女人。

诸葛亮有女儿,他们李家也有。

第367章 李严的女儿是才女

送出礼单之后,李丰的眼睛就一直在暗中观察刘封,让他失望的是,刘封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既无喜也无怒,就像没看见一样。

“怪不得,世人有传言,刘封不重资财,唯喜女人......。”李丰心中叹息一声。

李丰想什么,刘封没多在意,他认真看了看李家送来的丰厚礼单,就递给了一旁的王异保存。

李严在蜀地多处任太守,治政经验和人脉广布,聚财的能力也是出众。

从礼单上看,李严为了拉拢刘封确实化了大血本,上面送的上田,分布于益州各地,有蜀郡,巴郡、江阳郡、犍为郡、朱提郡等多处,从这一份礼单来看,李严的背后,遍布的是益州大大小小的土豪势力。

毫无疑问,他们是在借李严之手,寻找靠山,而刘封就是这些益州豪强选定的人。

刘二牧父子。

刘备、吴懿、李严.....。

这些年来,巴蜀的这些土豪一直在为谁能代表他们而发愁,在他们看来,朝堂上面无人,那就只能被盘剥,被勒索,被敲诈。

刘封对这些人幼稚天真的想法也是无语了。

蜀汉朝堂是大集团公司,土族豪帅是一个个小分公司,每年上缴利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光明正大的税收,而不是敲诈。

李严掌握着蜀汉的郡县下层。

诸葛亮掌控着蜀汉的朝堂上层。

这个二次元的权力结构,其实很是协调,只不过,在诸葛亮和李严之间,还需要一座桥梁,帮助他们两人,或者说是两方势力沟通联络。

“宣国,你放心,李尚书和诸葛丞相争执的事情,我会放在心上,等回了成都,见过陛下之后,我便来调停此事,相信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刘封收下礼单,朝着李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的立场一定会公正公平,不会因为是诸葛亮弟子兼女婿而偏听偏信。

李丰听言,急声道:“君侯,梓潼离此不远,又是君侯昔日驻守之地,家中族老已经迎候多时,不如即行前往见上一面,也不耽误行程,况且,舍妹倾慕君侯久矣,也有心当面请教诗赋一番。”

李严祖籍南阳郡,入蜀之后家族迁梓潼,距离葭萌关不远。

得知刘封领军路过,李丰在成都来的路上,已经先回梓潼家中一趟,和小妹李幼娘说了李严的想法,然后又嘱咐她准备一番,与刘封见面相看。

既然是送人,那自然要见上一面,要不然的话,万一对不上眼,相看两厌,那还不如不送。

一想到娇俏可人的小妹要落入刘封这个“道貌岸然”的好色之徒手里,李丰这个大舅哥就为李幼娘的遭遇痛惜起来。

“陛下催促得紧,梓潼之行,就等李尚书、诸葛丞相能够相忍为国,并肩合作之时,择日再前往。”

刘封脸色一正,摆出国事为重的态度说道。

李严之女李幼娘在蜀中有“才女”之名,李严这些年为了培养她,延请了谯周在内的好几位名师。

这等十四、五岁小娘,平素娇养惯了,自视甚高,要是刘封低头逢迎,她必然高傲骄矜,相反,要是刘封浑不当回事,李幼娘逆反好奇心起,对刘封会越发的关注。

女人对男人,一旦好奇心起,那就离沦陷不过了。

刘封现在把妹的经验丰富,不管是熟的,还是生的,都能有一套应对的方法。

“君侯,舍妹不仅诗书作赋是行家,而且生得花容月貌,君侯要是见了.......。”李丰一早就答应了李幼娘,要请刘封前来梓潼族中,这一下被拒绝,心中不由得发急起来。

刘封心中好笑,见李丰言词切切,最后勉为其难点头应允。既然有意要弥合诸葛亮、李严的裂痕,对李家自然不会太冷落了。

李丰这么卖力的推销自家妹子,也是让人同情。

当着李丰的面,刘封可不会承认,自己是垂涎李幼娘的美貌。

——

梓潼,李家。

刘封这个大汉新晋的右将军,阆中县侯一到,就受到了李家族老的隆重欢迎,刘封肯赏脸来,对于李家来说,是无上的荣耀。

李丰代表李严,全程陪同,李严要不是在成都有公事,也会赶来。

李幼娘听到刘封到来的消息,心中颇是期待,她是大家族仕女,读书吟赋自然在行,对吟过“大江东去”的刘封心仪已久,早想见上一面。

这是女文青对大文豪的一种崇拜,与男女私情无关。

刘封在李严带着李幼娘出现时,见这蜀中才女正是十四、五岁的青涩年纪,身段颇是高挑,细细的腰身盈盈一握,只不过低着头,看不清其面容来。

悦女多了,刘封现在的品味也上了好几次层级。

熟的看前与后,前要挺,后要翘。

涩的看上和下,上要俏,下要紧。

李幼娘的整个人看起来,有一种柔弱之美,一举一动中透着少女的青涩和好奇,她的这般姿容,很符合刘封的审美观点。

李严培养李幼娘,按的是入宫当皇后嫔妃的标准,现在送到刘封这里,只能算是妾室,还是排在后面的那几个。

李家送女入宫一直延续到蜀汉亡国之时,刘禅曾纳李姓女子为昭仪,在魏军入成都之后,钟会下令充刘禅宫中妃嫔为将领所有,李昭仪不堪受辱,撞柱而死。

从考证来看,应该就是李严族中后辈。

“君侯风流倜傥,才思敏捷,不知近日可有佳句偶得?”李幼娘见刘封相貌俊朗,气度雄壮,心中欢喜了几分。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四句可算?”刘封淡淡一笑,一路之上,他就想好了数个名句,听到李幼娘相询之后,觉得拿宋代李清照的这一首《夏日绝句》最为贴切。

李幼娘抬起头,神情激动,一双灵动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君侯这是在自表心迹吗?”

这诗文女子,心思敏感,要的就是与众不同。

李丰在旁,听到刘封吟出这四句诗,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汉室倾覆,他们这些北人,不得不南迁巴蜀,其中苦楚,和项羽败亡时一样。

“君侯果然大才,妾没有看错人。”李幼娘眼眸一亮,出声赞道。

第368章 三国货币战争

刘封这个假文豪,被李幼娘捧为上宾。

有了初步的好感,接下来两人的交流就顺畅多了,刘封有二世穿越的知识,对李幼娘这样带着文青气质的小娘喜欢什么知之甚详,一番攀谈下来,李幼娘心里最后的一点芥蒂也随之消散。

刘封身边女人多,这世上哪个有本事的男人,身边没有女人,就算她老爹李严来说,前前后后的妻妾有二十余人,这还不包括没有名份的。

朝堂上,皇帝刘禅的宫中,后妃贵嫔宫婢一起算在内,更是夸张到了近百人,据说刘禅每日里都在为到哪一宫去而发愁。

首节 上一节 176/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