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378节

  若不是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无论亲疏,遑论功劳,皆斩”,庞统真想来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庞统思考片刻后,还是准备给张谦写封信,给他分析分析当前的局势。

  ……

  洛阳。

  “大兄,主公来信!”

  马良匆匆走来。

  马良抵达洛阳已有半月,此来一是汇报之前矿山泄密一事;二来,则是得到诸葛亮的命令,亲自护送一批粮草北上。

  诸葛亮拆开一看,脸上或喜或怒。

  “信上说了些什么?”马良问道。

  诸葛亮也不介意,直接把信交给了马良查看。

  “这曹丕真是该死,居然用天子的性命威胁主公。”马良冷哼一声。

  “这也说明他们真到山穷水尽了。”曹丕用这招,也就是放弃了称王加九锡然后天子禅让这套王莽留下的篡位流程。哪怕曹丕东山再起,也只能另起旗帜,效仿张角直接推翻刘姓统治了。

  “那大兄,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刘备在心中也写了张谦的建议,不过很显然,他也怕因此陷入僵局。

  诸葛亮却一眼看穿了刘备写信的目的,“季常,立刻将曹丕以天子性命威胁主公,以及主公退兵百里的消息传告天下。”

  “大兄,主公在信上写的是三十里。”

  “三十里怎么够,我们要比退避三舍还要多十里。如此一来,天下人才会知道主公对天子之仁义。”

  三十里和百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退了。世人相信刘备的忠心也好,怀疑刘备的仁义也罢,重要的是,刘备将态度表现出来了。

  “那我们如何回信主公?”马良问道。

  “就说子让之法乃是堂皇大道,主公只需静待天时便可。”

  “天时?”马良好奇,如果什么都不做,所谓的天时从何而来。

  “季常,你想想,当初曹操南征的时候,襄阳城内发生了什么?”

  马良陷入沉思,当时的襄阳可谓是乱象丛生。

  诸葛亮继续说道:“如今敌我形势反转,许多事情不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有人会替我们做的。”

  毕竟这世上可不缺乏聪明人。这句话诸葛亮没有吐出口。

  ……

  邺城。

  陈群府上。

  “我已经说了闭门不见客,你为何还要硬来?”陈群看着陈矫,脸色十分不善。

  “长文兄,不是我非要见你,而是如今城内都在谣传,魏王要潜逃。再加上魏王以天子性命威逼刘备,万一天子死在城中,刘备以为天子报仇,下令屠城怎么办?”

  如果刘协真的死在邺城,那么曹丕是凶手,其他人要么是帮凶,要么是冷漠无情者。

  刘备一怒之下,说不定为了表示对天子的尊重,就要所有人陪葬。

  以一城去祭奠天子,世人很可能不会说刘备残暴,反而夸耀刘备至忠至孝。这就是天子一点权力没有,但仍旧被许多人争抢的原因。

  “那你准备怎么做?去把天子救出去?就你那点小身板,你能杀几个人?就算让你救出天子,你觉得刘备会怎么赏赐你?”

  聪明人眼中,刘备大军驻足不前,是真的在乎天子的性命吗?不,是因为他不能背负逼死天子的名声。

  现在的刘备可以为天子披麻戴孝,但不可能接一个太上皇回去。

  “那可怎么办?曹丕万一真的要逃,很可能会带上我们一起。”当初董卓西逃,就是一把火烧了洛阳城逼百官跟着躲入关中的。

  “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要做的只是等!”陈群盯着陈矫说道,“接下来的几天,不许来见我,也不许见任何人,每天处理完公务,记得闭门谢客。”

  “还有,我最近收到了不少指控城内官吏大族的罪状。有人趁着动乱大发横财,我希望这里面没有你我两家的人。否则,不管得天下的是魏王,还是刘备,你我都没有好下场。”

  不论是曹丕还是刘备,都算是重新打下的江山,任何一朝开国的时候,律法或许很简陋,但执法一定是最严的。

  “你族中要是有这样的蠹虫,要么自己清理了,要是舍不得,就与他们划清干系。”

  ……

  王凌府中。

  “兄长!”王昶和王凌是同郡人,王昶一直以兄礼对待王凌,“小弟看城内最近的动向,魏王十有八九是要东逃了,先前离开的程昱就是为其开道的。”

  “文舒(王昶,字文舒),如此时候,你准备怎么做?”

  “一切唯兄长之命是从。”王昶说道。

  “好,有文舒这句话,那我便多了几分信心了。”王凌开口道,“实不相瞒,我有一个大胆的计划。”

  王昶立刻凑上前。

  “我问贤弟一句,如果刘备打进城来,你我将会如何?”

  王凌和王昶都是太原人,当初曹操为了引匈奴偷袭刘备后方,将他们从太原迁往了邺城附近。

  “或不致死,却也不会被重用。”

  当初王凌离开太原的时候,带走了一批族人,而他们走后,太原王家自然会有新的话事人。如果曹魏形势大好,王凌在邺城站稳了跟脚,那么太原王家或许还会依附王凌。

  但是现在,太原王家恐怕多是被抛弃的恨,还有庆幸被抛弃的得意。

  “那我们若是跟着魏王一起逃亡呢?”

  “我等从太原迁至邺城,立足已经不易,如今天下已无多余之土地,跟着魏王逃窜,怕是十死无生。”

  “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有一个计划,一个惠及子孙万代的计划。”

  ……

第660章 曹魏大逃亡 荀彧书信至

  刘备的大军久久没有动作,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的前夕。

  两个旬日后,曹丕以“帝星东移”的由,公布了东撤的计划,而这不过是为逃命做了块遮羞布。

  虽然一开始曹丕瞒着众人,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曹丕亲族的举动已经让人猜到了这个结果。

  一时间,邺城附近的官吏百姓纷纷外逃,他们可不想死在路上,为曹丕陪葬。

  曹丕当然知道拦不住这么多人,所以他搞了个“护驾费”,要离开行,但是得先交一笔钱给

  “天子”。

  要说邺城最难受的就要数天子了。

  先前他听说曹丕要用他的命阻拦刘备,已经大感完蛋了;

  但是没想到刘备居然真的停住了,这让刘协觉得,刘备真不愧是大汉皇叔,厚道人啊!心中又涌起了一份希冀。

  他心想着,要是真能活着离开邺城这个囚笼,那就把皇位传给刘备。不过转头又想,如果刘备真坚持让他继续当皇帝,那他就勉为其难当着,然后给刘备封一个大大的王。

  曹丕处,久卧病床的他此时却穿上了软甲。

  “夏侯霸,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回魏王,一切准备完毕,宿卫营将士皆已整装待发。”

  “孤问的不是大军。”曹丕眉毛竖起,严肃的说道。

  “至于钱,那就更不用说了,臣没想到,这邺城百姓一个个叫苦不迭的模样,真到了生死关头,那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出城费……啊不是,护驾费一交就是一大家子的。”

  “谁问你钱了,孤问的是人和书籍。”

  “这个魏王更可以放心了,这些官吏最为怕死,只要把刀往他们脖子上一架,他们一定会走的。至于百姓,把房子烧了,还愁他们不走吗?”

  “算了,事到临头,孤也不想把事情做绝,凡是我大魏官员,最后想要留下来的,一律斩首,至于邺城,就不要烧了,底层百姓比比皆是,凡是衣着残破者,就不要管了。”

  若是华歆在这,一定要称赞曹丕一句仁义,不过夏侯霸只知道点头。

  “你下去,另外传令于禁,告诉他,先行出城为孤开道,其所部将士,皆赏百钱,等到了安全的地方,人人皆有封赏。”

  “喏!”

  夏侯霸走后,夏侯楙又被曹丕召见。

  “你那里准备的如何?”

  “臣已经前前后后斩杀了贼人三批共计七十七人,另有接应之人逃走不可计数。”

  夏侯楙奉命保护刘协,而这些天打刘协主意的显然不在少数,不过曹丕早有准备,没有让这些人掀起波澜。

  这时,夏侯楙战战兢兢的从怀中取出一物,“魏王,荀令君通过内眷让臣送一份文书给您。”

  荀彧一直称病在家,无论曹丕封赏什么官职爵禄都概不接受。

  久而久之,曹丕也逐渐将其遗忘。

  不过,因为荀彧并没有阻拦荀家的子弟为大魏效力,所以曹丕也没为难荀彧。

  荀彧长子荀恽娶的是曹操之女。历史上的安阳公主,因为荀恽和曹植交好,所以曹丕不喜欢荀恽,不过安阳公主所生之子荀霬(yì)倒是颇受曹丕的喜爱。历史上荀霬还娶了司马懿的女儿,被人称为三国最强关系户。

  而夏侯楙的妻子(清河公主)也是曹操的女儿,所以便有了这次传信的事。

  事实上,以荀彧的身份,即便要拜见曹丕,曹丕也是要大礼迎接的。毕竟早年的荀彧对曹丕多有助益,这份情谊一直到曹操称王为止。

  此时荀彧托人传信的行为让曹丕颇为不满,若不是天下有太多想要脚踏两只船的人,他和他父亲,何以久久拿不下天下?

  荀彧信中所写内容,曹丕也猜到了七八分。果然,信中让曹丕留下天子,一来此时的天子并不会对刘备有助益,反而可以拖延刘备的脚步;二来,留下天子,也给曹氏宗族留一条退路。

  曹丕看完书信,就将其丢入了火盆之中。他曹丕,不需要退路。

  谁说眼下天子没用的?不仅路上可以充当护身符,而且只要刘备得不到天子,他就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夏侯楙,眼下撤离在即,你必须保护好曹家和夏侯家的亲眷。荀彧荀大人和曹氏也有姻亲,沿途要保护好他们,不能落下一人。”

  “喏!”

  曹丕此次东逃准备了水陆两条路线,他自己包括大魏的官吏都上了漳水边的楼船,每条楼船皆有甲士护卫。

  而河岸两边,有大军相护,许多官员的家眷亲属皆在其中。或骑马,或坐车,或步行。

  “尔等皆是我大魏子民,刘备已经下令,凡是与曹氏沾亲带故者,皆杀无赦!所有大魏官员均视为犬从附逆之辈,尔等留下此地只有死路一条,唯有跟随魏王方可有活路。”

  现场混乱一片,曹丕的亲卫游走其间,不停散布刘备要屠城的消息。

  “刘皇叔早有明文,此战只诛贼首,其余不问。”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

  张谦麾下有一人,名为墨,原是曹操派来监视张谦的人,后来被张谦牵连。张谦出使江东之时,墨又得到了曹冲的帮助见到了张谦,因为精晓邺城之事,自此便为张谦训练间客。张谦向河北方面派出了几十人,不过能成功潜伏进邺城的只有三人,这三人并无什么身份地位,不过偶尔能替张谦散布一些报纸上的消息罢了。

  喊话之人便是其一,说完后,他又钻入人群之中。

  现场更加的混乱。

  须知,昔日襄阳本就是一部分躲避战争和不满曹操统治的人南逃组成。而曹操率领大胜之师南下,仍旧大部分人跟随蔡瑁蒯越投降。

  今时今日的邺城,人心比昔日的襄阳还要复杂。而且因为曹丕的手段比昔日的张谦强硬了百倍,所以无论在不在现场,都对曹丕十分的不满。

  一些人想要趁乱逃逸,而等待他们的只有弓箭。

  曹魏官员站出,指认这些都是刘备派出的间客,留着他们只会暴露他们的行军路线。

首节 上一节 378/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