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37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孔明有高瞻远谋,又精通庶务,实在是旷世之才,在下深感敬佩。”张谦拱手说道,这是发自内心的。

  “哈哈哈!”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啊,先前我听说子让在曹营连做了三首诗赋,连曹操也惊为天人,我还不信,但是今天相见不过短短半日,子让惊世豪言,已让亮对其才深信不疑。”

  刘备看到诸葛亮和张谦相处融洽,心中一点担心也是很快消散。“孔明说得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不仅是惊世豪言,还是至理名言。天天夸夸其谈者如过江之鲫,但如孔明子让这等有真才实学的可是少之又少。”

  诸葛亮张谦听到刘备这么夸,又拱手谦虚了一下。孔明可能是“谦”,但张谦是真的“虚”啊。

  这时,徐庶也从外面走来。

  “元直来的正好,我们正好合计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诸葛亮拉着几人一旁坐下。

  “幸好得到子让传来的消息,襄阳蔡蒯等人早有投降之意,否则我们守在新野,就要耽误良机了。”诸葛亮对着张谦一礼,随后侃侃而谈。

  刘备徐庶皆是点头。

  诸葛亮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就得思考如何撤退的问题了,单凭我们是无法抵抗曹军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前往江夏投靠公子刘琦,再联合东吴共同抵抗曹军。而我制定的撤退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借助船只沿汉水前往江夏;一条是过襄阳,走当阳长坂坡,然后到夏口。”

  诸葛亮说着,手指往舆图一指,不停的比划着。

  座下三人皆是不停点头。

  不过刘备却提出了意见:“我还有两个问题,第一,景升兄待我甚厚,未得到他的死讯和其子刘琮投降的确切消息之前,我不能过江;第二,新野百姓于我刘备恩深似海,曹操凶狠残暴,我不能弃他们于不顾。”

  诸葛亮眉头一皱,如果刘备非要等到刘琮投降再撤退,还要携带数万百姓,那张谦远来报信建立的时间优势就没有了。

  诸葛亮本想劝谏,但是又想到了张谦先前说的“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犹豫了许久,说道:

  “主公,可否让新野百姓先行过江,我等率军在此等候消息。”

  “可矣!”

  这时徐庶说道:“主公,可是眼下稻苗尚青,要百姓现在离开,无异于要他们放弃一年的收获,这恐怕很难办到。”

  民以食为天,没有挨过饿是永远不会知道,粮食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许多时候,人们会觉得,命没了就没了,但是自己的粮食,断断不能落入别人手里。

  “孔明,你想办法多收拢一些船只,至于百姓撤离的事,我带着元直一起去劝说,要保证愿意走的安心,至于真不愿意走的,我只好劝他们去山林里躲躲了。”刘备说道。

  “主公,那曹操多次派兵侵略新野北部百姓,可先行收拢北地的百姓,让他们和你一起劝说其他百姓,将曹操的暴行公诸于众。”张谦说道。

  “善!”

第67章 张子让请缨 诸葛亮献计

  诸葛亮和徐庶详细分配了百姓渡江的事宜。

  这时,诸葛亮又说道:“主公,先前我们要做好新野防守,所以将兵力都收缩了起来;现在我们既然要走,理应做好伏击的准备,让曹操的骑兵不敢追击过甚。”

  张谦一听,觉得甚为有理,不愧是诸葛亮,把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一套玩的炉火纯青。

  “孔明言之有理,可是曹操的虎豹骑来去如电,我们该如何伏击呢?”刘备问道。

  诸葛亮和徐庶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火攻!”

  “可是先前我们火烧博望坡,击退了那夏侯惇,如今估计重施……”刘备有些忧虑重重。

  徐庶解释道:“主公,你这么想,那曹操铁定也是这么想,我们就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刘备恍然大悟,连说了几声“好”。

  “此事便由两位军师安排,然后交给云长翼德去布置。”

  几人说话间,却发现张谦突然闭口不言,反而沉思了起来。

  “子让在想些什么?”刘备问道。

  “主公,我在想襄阳之事。”张谦如实说道。

  “莫不是子让还想劝我取襄阳?”刘备问道。

  “不是,我只是在想,襄阳城内还有许多心向刘荆州和仰慕主公的人,这些人此时肯定也被蔡瑁蒙在鼓里,与其等到蔡瑁发难将这些人杀害,不如早些告知他们真相,让他们有个选择:若是一心投降的,自然与我等不相干,可若是不愿投降的,可使他们做好准备,随我们一同前往江夏,又或者遁往他处。”

  “好,我即刻书信数封,遣人送入城内。”刘备赞同道。

  “不,我的意思是主公派遣心腹深入襄阳,与他们当面述说。”哪怕是后世视频通话的年代,许多重要事情仍要通过当面解决,故而张谦不建议刘备仅仅通过书信通知城里人,因为仅仅书信示警很容易被误会,也不能引起他人的重视。

  诸葛亮也连忙附和:“子让之言,言之有理!”

  刘备也在沉思起来,这事让谁去做好呢?

  诸葛亮徐庶一时半会离不开。

  孙乾倒是可以。

  这时,张谦请命道:“子让不才,愿请命前往襄阳。”

  “不行,此时的襄阳必定被蔡氏牢牢把控,先生刚从龙潭出来,怎么可以让先生又入虎穴?”刘备直接摇头。

  “不然,主公,这襄阳看似危险,却无性命之忧,只要主公未被曹操彻底打败,有你大军在北,蔡瑁断不敢杀我。”

  张谦已经深思熟虑过。

  此去襄阳看似危险,却无性命之忧,相比起来,邺城一行,看似风平浪静,反而危机重重。

  而且,他去襄阳有两大优势,其一,他从未在襄阳出现过,没有人认识他;其二,他知道历史,知道哪些人心向曹操,哪些人愿意追随刘备。

  “不行,此时进城,蔡瑁必有防范,即便其不加伤害,恐也不会放先生自由。”刘备说道。

  “主公,此事不难。新野百姓众多,必有常与襄阳来往者,我混入其中,出入襄阳,易如反掌!”

  诸葛亮徐庶听了,都觉得大为有理,蔡瑁敢拦截一人两人,断断不敢拦截百人千人,否则城中百姓见城外亲人落难,必定心生怨怼。

  “主公,我倒有个两全之法!”诸葛亮说道。

  “哦,孔明有何两全之法?”刘备连忙问道。

  “主公可使孙乾为使,正大光明进入襄阳,一来吸引蔡瑁注意,二来为子让提供庇护。”

  “妙啊。”徐庶说道,“主公拜会族兄本是常理,那蔡瑁既不允许孙乾见刘荆州,想必定会想方设法阻拦,但他绝对想不到,我等见刘荆州是假,釜底抽薪乃是真。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可此事并非子让亲自去不可!”刘备还是不太情愿。

  “主公,此事还真非我不可!主公帐下之人皆被蔡瑁等人熟悉,只有我声名不显,也未曾露过面,所以此事由我出面再合适不过。”

  张谦之所以这么急迫,是因为想到了一个人,虽然历史上刘备南逃之后,有不少人跟随了出来,但是有一个人却被忽略了。

  文聘。

  此人有大将之才,而不得重用。

  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后被拜为江夏太守。

  至此以后,文聘守卫江夏以北数十年,数次抵挡孙权,后来襄樊之战,关羽也曾被其烧毁战船,乃是名副其实的江夏战神。

  张谦现在想的就是,能不能说服文聘跟随刘备。

  这个人太关键了。

  其对荆州的了解,可以对未来反攻襄阳起绝对性的作用。

  刘备见张谦坚持,只好答应,随后又和诸葛亮商议,两人各书信数封,让张谦带着入城。

  诸葛亮在襄阳有着极广的人脉。

  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乃是荆襄望族黄氏,借着这层关系,连刘表蔡瑁也分别成了诸葛亮的姨父和舅父;诸葛亮的大姐二姐又分别嫁给了蒯家蒯琪,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再加上诸葛亮为人豁达,交友甚多,有孟公威,崔州平,马季常等等。

  所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感叹了一句“入鱼得水”,并不仅仅是比喻,而是他得到了诸葛亮,在荆州这片地域,真的是如鱼得水啊!

  有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书信,张谦安全性大增。

  当然,关于荆州城内哪些人可以招纳,哪些人早已交恶,这些张谦自然要与刘备诸葛亮一一商量,弄清楚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最先被刘备提到的自然是伊籍,此人多次善意提醒刘备,所以刘备对其印象深刻。

  至于诸葛亮,提到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奇怪的是,他说的人中并没有崔州平,孟公威这两至交,也没提到他岳父的家族。反而是蒋琬、向郎、习祯、马良这些人,被诸葛亮反复提及。

  有的张谦耳熟能详,有的张谦则是努力记在心头。

  而在诸葛亮讲述的过程中,也着重提到了一个人——魏延。

  魏延此时尚是襄阳的一员守门将,张谦心想,恐怕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襄阳,最大的底牌便是魏延这个守门小将。

  无论襄阳的城有多高,护城河有多深,只要城门被人打开了,那破城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第68章 张谦进襄阳 酒肆谣言传

  襄阳城三面环水,汉水回旋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进可半渡而击,退可占山俯攻。

  除此之外,襄阳城外还挖了一条巨大的护城河,宽有两百米,深处超过一百米。

  南宋靠着这座城硬生生苟了一百多年,后来襄阳城破,南宋仅仅两个月就兵败如山倒。

  后人曾评价,以东南论,重在武昌;以天下论,重在襄阳。

  虽然张谦面对诸葛亮侃侃而谈,说什么不攻城而攻心,但是面对这样一座坚城,还是忍不住想要占有它。

  不然就算打赢了赤壁之战,要想重新夺回襄阳也得血流成河不可。

  可惜了,自己穿越之前只是个爱户外运动的大学生,而不是个喜欢搞恐怖袭击的特种兵,不然旅行包里放几个小香瓜,攻城下寨也能简单不少。

  “算了,先进城,吃碗牛肉面!”张谦大手一挥说道。

  “先生,杀牛可是犯法的,进城也吃不到牛肉面,最多有猪肉,羊肉,鸡肉。”张谦边上一年轻人说道。

  他一手持剑,一手紧紧抓着两匹马的缰绳,看上去好不年轻气盛。

  此时距离张谦到新野已经过了好几天。

  那日,张谦自荐之后,诸葛亮又拉着张谦做了好些安排,比如说,城中哪些人是可以轻易招揽的,只需一封书信便是;有哪些人是举棋不定的,需要张谦先行试探,然后便宜行事;还有哪些是根本不用尝试的,贸然接触还有生命危险。

  而在这与诸葛亮讨论的过程中,张谦也见识到了诸葛亮强大的记忆力,具体到城内官员的一个妾室,小到城内一间铁匠铺的位置,诸葛亮都能脱口而出。

  而后,诸葛亮更是把大小官员将领的喜好性格一一罗列出来,告诉张谦如何接近,用何种语言劝说,如果遇到危险该找谁庇护……

  天呐,想比后世那种随便说两句就让下属去猜的领导,诸葛丞相也太贴心了。

  或许诸葛亮事无巨细,导致了后来蜀中很难出现独掌一方的人才,也导致诸葛亮积劳过度,累死五丈原。

  但是张谦表示,这样的队友,他太喜欢了。

  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张谦跟着第一批新野百姓渡江。

  在这个过程中,张谦也见识到了刘备对新野百姓的号召力,绝大多数百姓听说曹操过境的消息,直接把刚抽穗的稻苗剪了,随后将稻田付之一炬。

  张谦不知道的是,之所以刘备这么受爱戴,一是因为新野百姓大多都是从北方逃难而来,对战争,对曹操有着天然的敌意;二来,去年大雪,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为百姓无偿修葺茅屋,使得刘备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

  “唉!”

  “先生何故叹气?”见张谦叹气,边上的年轻人轻声问道。

  “我是在为这样一座雄关居然要平白落到曹操手里而叹息啊!”张谦嘴上说道,心里却在滴血,我的牛肉面,面……

  “就凭俺父亲胯下赤菟,手中青龙偃月,要想夺下此城,乃是易如反掌。”这年轻人自然就是关平,刘备特地派他保护张谦的。

  张谦:我劝你学好历史再和我说话。

  “关平,进城!”张谦不想和小屁孩一般见识,天天就知道父亲父亲的,关羽很了不起吗?

  不就是拿红牌当杀吗?

首节 上一节 37/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