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143节

  “吃面吃面,从现在起,在家里,不谈公事!”诸葛亮动了动筷子,说道。

  挺能装是吧!

  那我走了!

  “子让兄弟说说,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听听,你们这些大男人聊些什么?”黄月英说道。

  “就嫂夫人这气度,怎么也称得上巾帼英雄!”张谦对着黄月英伸出了大拇指,随后看着孔明说道,“嫁给我兄长算是可惜了!”

  黄月英掩嘴直笑。

  于是乎,张谦又把钱庄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

  “原来你们是在吵这个啊,我看子让兄弟说的对,夫君的担心真是多余了。这钱庄就是有再多的钱,也影响不到朝廷啊,脑袋再硬还能比过拳头吗?”黄月英的意思是,只要朝廷把军队掌握在手里,真到了那一天,派大军把钱庄背后过分的那批人干掉就行了。

  “只怕未等到这一天,军队就被钱庄背后的人用钱给腐蚀了!”孔明淡淡的说道。

  黄月英一听,知道自己犯了傻,也不着急,看向张谦,“子让小兄弟既然提出了钱庄,肯定就有解决的办法,夫君应该虚心讨教才是!”

  “夫人说的极是!”诸葛亮对着黄月英拱手,随即看向张谦做出一副请教的模样。

  张谦终于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拉着他回家说这事了,在这里,他有帮手!

  下次带上鲍三娘?

  不行啊!

  动武可能还行,但是论起心眼子:

  张谦+鲍三娘<张谦<诸葛亮<诸葛亮+黄月英。

  不过张谦也没打算隐瞒,他只不过享受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乐趣罢了,谁让诸葛亮老是试探他?

  “很简单,让铜钱贬值!”张谦开口道。

  “铜钱贬值?”黄月英一愣,难道说,一枚铜钱,还能变成半枚?

  这也有点超过诸葛亮的认知了,他皱着眉头,似乎有很多灵感,但是总是抓不住关键。

  “孔明,嫂夫人,你们可知,这铜矿产自山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增加,除了打造铜器之外,并无他用,可为何市面上的铜钱为何还在减少呢?”

  正常来说,铜钱确实应该越来越多,但是,在古代,绝大多数时期就是铜钱不够用。

  “因为许多人家得到铜钱之后就贮藏了起来,不再让其继续流通。”诸葛亮说道。

  “没错,可是大户人家为什么要贮藏铜钱呢?”张谦继续问道。

  诸葛亮和黄月英相继沉默。

  “因为铜具备价值?”黄月英试探道。

  “嫂夫人说的对,因为铜本身具备价值,而当他们储存了一定的铜钱之后,民间的铜钱就减少;民间的铜钱减少,物价就会下跌,反过来说,他们手中的铜钱更加值钱了。”

  “只要储存铜钱,他们的财富就会不断增加,由此,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富裕人家更加积极主动的贮藏铜钱,市面上的铜钱不断减少,所以,哪怕铜矿不断被挖掘出来,钱的总量却一直在减少!”

第244章 漫谈值百钱 通货有膨胀

  “那请问子让,如何才能让铜钱贬值呢?”黄月英好奇的问道。

  不仅是她,就连诸葛亮,也对张谦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诸葛亮上至天文,下晓地理,可是今日张谦所言,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不知孔明和嫂夫人可曾听说过大泉五十(一枚值五十枚),契刀五百(一枚值五百),一刀五千(一枚值五千)?”张谦问道。

  夫妇俩都点点头。

  “可是我听说王莽弄这个导致物价飞涨,以致于士农工商都抵制这些,更是加速了他的灭亡。”黄月英说道。

  “昔日董卓曾铸小钱,钱身连‘五铢’二字都夷漫不全,以致于世人讥称之为‘无文’,子让所言莫非也是这个?”

  “是,也不是!”张谦答复道。

  自从上次回来,诸葛亮提到钱粮不够用之后,张谦就一直在想着怎么解决这个办法。

  在钱庄的念头出来之前,张谦想的一直是“值百钱(一枚值一百枚)”。

  值百钱是刘巴提出来的,那么刘巴是谁呢?

  有人说,《三国演义》的作者其实是蜀黑,为什么呢,因为他反复多次强调“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但是,刘备两人都得到了,却没有夺得天下。

  后人为了给这句话打上补丁,就加了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孝直指的是法正;

  这子初便是刘巴!

  刘巴是零陵郡人,刘表多次征辟他不就,所以张谦才未曾在襄阳遇到他,曹操南下时,刘巴曾去见曹操,说愿说服荆南四郡,结果曹操兵败赤壁,刘巴就顺势逃亡了交州。

  后来孙权入侵交州,刘巴又绕道逃亡了益州,现在,张谦已经在巴蜀布下了天罗地网,就得着他上钩了。

  历史上,刘备攻打成都,先是收服了杨怀高沛的一万人马,为了让这些人归心,刘备便对他们说,“刘璋宁可把钱烂在仓库里,也不赏给你们,只要你们帮我打入成都,府库里的钱财都归你们所有。”

  刘备攻入成都后,也确实让这些人劫掠,不过抢的不是老百姓的钱,而是刘璋府库里的钱。

  因此,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反而陷入了军用不足的问题。

  这时候,刘巴就提议说:“此事很容易就能解决,只需铸造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统一物价,并实行公卖制度就可以了。”

  后世许多人在看到值百钱,就把它和“大泉五十”“大泉五百”“小钱”联系在一起,说这是小斗出,大斗进,掠夺民财,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值百钱只是刘巴所设计的经济体系中的一环。

  刘巴之所以能和法正相提并论,是因为他在值百钱之外,在各地郡县治所设立了官市,蜀汉民众能用粮食,布帛,土地,房屋去兑换大额铜币,同时也能用大额铜币购买这些物资。

  用更好理解的话就是无论王莽的“大泉五十”,还是后来孙权的“大泉五百”,都是在无限制的铸造,但是值百钱和蜀汉的物质生产挂钩了。

  就和后世的美元一样,先后和黄金,石油挂钩,才让其他国家放心的持有它。

  再到后来,诸葛亮更是将值百钱与蜀锦挂钩,一手军队,一手经济,硬是在人口资源都最差的蜀国北伐了五次。

  不要觉得诸葛亮五次都失败了就认为诸葛亮不行,实际上,这种动辄几十万人的军事行动,单单开拔就需要海量的资源。不然,为什么曹操单是兵败了一次赤壁就休养生息了许久,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大规模南征的举措。

  而现在的考古出土也表明,值百钱大量流入了当时的东吴和曹魏,因为这些地区都有挖掘出值百钱,而且数量不小。这其实就是对魏吴的经济掠夺。

  ……

  “我想请问孔明一句,你觉得百姓在生活交易当中,必须要铜钱吗?”

  诸葛亮摇了摇头。

  事实上,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后期都因为市面流通铜钱变少,开始疯狂铸造大额铜钱,最后失信于民众,民间开始流行以物换物。

  “没错,事实上,铜钱在交易过程中,只是执行一种价值尺度的功能。但因为它的贮藏价值太大,所以它其实并不适合用来流通,所以,我们应该用新的货币来替换铜钱,比如说值百钱,规定一枚正常铜钱大小的新钱价值是现在铜钱的一百倍。”

  “先前我们提到的无论是‘大泉五十’,还是‘一刀五千’,又或者是董卓所铸的小钱,其所失败的根源,在于当权者无节制的铸造劣币,导致百姓失去了对当权者的信用。”

  “若是我们在铸造新钱之余,明文规定,可以用新钱在官方设立的市集买到物资,同样也可以拿来抵税,这就保证了货币的信用。”

  诸葛亮明白了,人们在交易中需要的不是铜钱,而是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信用”。

  “可是这和现在的铜钱有什么区别呢?”黄月英问道。

  张谦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解释道:“这区别就大了,因为铜钱,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储存,但是新的货币,人们在持有的时候就得考虑它会不会变得不值钱,由此一来,就会把它交易出去。而我们其实需要的也不是老百姓手中的钱,而是让钱流通起来即可。”

  张谦点点头,看来诸葛亮的确听懂了。

  张谦:不愧是我,教的真好!

  “没错!而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的确需要让钱慢慢变得不值钱,但是这个过程需要缓慢,可控!比如说一石粮食,今年的价格是200钱,你不能钱一铸造出来,就变成了2000钱;而是经过三五年的时间,变成220钱,这也就是我所谓的铜钱贬值,更准确的说法是——通货膨胀。”

  张谦这一刻觉得自己真是罪孽深重,后世人为什么生活品质好了那么多,但还是很焦虑,其原因就是货币在不断的贬值,所以人们总是想着如何投资,如何理财。

  但是当张谦处在肉食者的层次,他必须得认知到,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云: “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 ‘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予焉。’ 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 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内,府库充实。

第245章 诸葛亮拜师 一刀平五千

  “可是这不也是变相的掠夺民财吗?”黄月英问道,“用一枚刻有‘值百’字样的铜钱就换取百姓手中真正的百枚铜钱,这其中的剥削也太可怕了!”

  古代虽然没有完整的金融体系,但是金融战争一直存在。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管仲的“縞衣灭国”:

  齐国国相管仲要求齐国上下官员的衣服由齐国纨布改为鲁国缟布,导致缟布涨价,同时却禁止齐国百姓织缟布,只对鲁国开放缟布贸易;表面上鲁国大挣齐国缟布钱,但是鲁国因此全国全织缟布而放弃农业生产。

  后来,齐国突然停止了缟布进口,导致鲁国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百姓食不果腹。

  同样的做法,管仲还用在了楚国身上,前往楚国高价买鹿,由于百姓辛勤耕作一年都比不过一只鹿值钱,所以纷纷开始弃耕捕猎。

  张谦记得在哪看到过孙权万金买狗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有效仿管仲的意思。

  而在货币方面,古人的聪明才智就没少过。

  汉初,国家使用的是秦半两,但有奸商将秦半两剪下一圈,形成了剪边半两;

  后来吕后组织货币改革,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增加了围边,定重量为五铢,从此诞生了五铢钱。

  但围边并未能阻止人们生产劣币,于是,钱币越来越薄,方孔越来越大,市面上劣币开始驱逐良币,后期的五铢钱可能连两铢的重量都不到。

  后来王莽组织的货币改革更是直接废除了五铢钱,可是生产出来的“大泉五十”“一刀五千”最后却无人问津。

  从前人的经验来看,不得不说,黄月英的观点也对的。

  张谦对诸葛亮投以赞许的目光,希望能听听他的意见。

  感受到张谦的殷殷期盼,诸葛亮开口道:“不,我认为这不仅不是一种剥削,反而是一种利民的措施。”

  “王莽铸造额度钱,还有董卓铸造小钱,之所以失败,在于他们无节制的消耗朝廷的信用,但是,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无限制的制造……”诸葛亮看了张谦一眼,说道,“值百钱,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因为世家囤积铜钱导致市面流通不足的这部分给释放出来。”

  不错!

  张谦可是多了将近两千年的见识,又有过系统性的学习,才能有这般见解,但是诸葛亮仅在自己提了几句之后,就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识。

  张谦:在我这个名师教导之后,诸葛亮2.0,就问曹真还有司马懿,你们拿什么应对?

  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孔明说的没错,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钱,由金属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如果不是这年代的纸张和印刷跟不上,张谦就要提出纸币了。

  而此时张谦提出的用刻有“值百”字样的值百钱,虽说也是金属货币,但实际上已经过渡到信用货币。

  而信用货币有两大致命点:

  一是当权者滥用信用,大量铸钱;

  “可是,我们如何保证我们打造的值百钱,刚好是市面上流通所不足的呢?”无论是黄月英还是诸葛亮,此刻看向张谦的眼神都充满了光,有着把张谦脑海里知识全部抖落出来的想法。

  除了机巧之外,黄月英还是头一次对一个问题这般感兴趣。

  “我觉得这个问题,更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如何防止额度钱过量,导致信用被滥用?”

  听到张谦这么说,诸葛亮,黄月英都点点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给额度钱定一个对标物,比如说钱庄里面存有铜钱的数量;又或者,盐,铁这些百姓必需品一年的产量!”

  听到张谦这么说,诸葛亮眼前一亮。

  “而且,两位还得知道,我们之所以打造额度钱,其根本目的不是通过铸钱来使国家变得富有。要使百姓国家富裕,其核心在于解放生产力,而额度钱的出现只是解决束缚生产力的一道枷锁。”说完这句话,张谦感觉自己身上都在冒着光。

首节 上一节 143/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