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第55节

朱棣毫无犹豫地说道:“不就是书籍吗?”

方寒摇摇头,“殿下只说对了一半。”

“严格意义来说,他们捧着的不是书籍,而是书录。”

听到这句话。

朱元璋、朱棣没有太大的感觉。

倒是朱标,脸色骤变!

“你说什么!?这么多书都是书录?”

朱标难以置信的看着奉天殿内。

每一个内侍手里捧着的书,厚度都堪比台阶!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标儿,有什么不对吗?”

朱标天资聪颖,饱读诗书,比朱元璋、朱棣更加明白这其中的可怕。

他顿了顿,开口说道:“爹,四弟,看来这位永乐大帝,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还厉害。”

“方道长说这些人手里捧着的全是书录。”

“这就意味着,真正的书籍并不在这里,简单来说,那些人手里捧着的是只是书籍的名单而已!”

此话一出。

朱元璋、朱标爷俩如遭雷击,大吃一惊。

单单是书籍的名单,竟然就需要这么多本书记录,而且每一本书都厚得夸张。

难以想象。

所谓的《永乐大典》,究竟有多少本书。

“想看看吗?这伟大的盛世?”

方寒微微一笑,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他便一挥拂尘,周围的景色迅速转换。

等回过神。

众人正身处一座巨大的藏书阁内,总面积将近有十个奉天殿那么大。

藏书阁内,密密麻麻的全是书架,高近十米。

每一排书架,都放着满满当当的书籍。

朱元璋等人身处其中,宛如在一片书籍森林。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面前,他们渺小的像沧海一粟!

此等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朱元璋震惊的头皮发麻,浑身的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

“这就是老四的《永乐大典》吗?”

他忽然明白了,为何奉天殿内的老年朱棣,听到书成的那一刻,会如此激动。

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编纂书籍那么简单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若想成就此书,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不需要看内容,单单是眼前这一幕震撼的景象,就足以让人相信。

永乐盛世,当之无愧!

朱棣出神的望着眼前的奇迹之海,额头上渗满了冷汗,他自己都难以相信,几十年后的他,能做到如此高的成就。

这时。

方寒的声音在藏书阁内悠悠回荡。

“《永乐大典》,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书无不包罗。”

“永乐五年,书成,朱棣赐名《永乐大典》乔。”

“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

“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

“自先秦至明初,所引书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乃是文化之盛典,华夏之光辉。”

“《永乐大典》将华夏千年先贤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流传后世,为华夏无价之瑰宝。”

“此书一成,永乐即成大帝,光照千秋,万代不朽!”.

第五十九章 大明要亡,朱元璋疯了!

藏书阁内,一片寂静。

唯有方寒的话语,清晰嘹亮的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

朱元璋、朱标、朱棣、马皇后、徐妙云看着浩如烟海的书籍森林,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

尤其是朱元璋。

他万没有想到,《永乐大典》竟会辉煌伟大到这等地步。

单单是书录,就有三亿七千万字,一万多册,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

每一册书,每一个字,都必须要人力亲自誊写,亲自下笔。

这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力,需要耗费多少的时间,需要耗费多少的钱财。

盛世修书,无莫如是!

此书一成,天下无书!

后世百年千年万年,当人们需要查找书籍的时候,《永乐大典》将会像一座大山,永恒地矗立在那里,矗立在华夏读书人的心间,让他们顶礼膜拜!

而造就这一伟大奇观的永乐大帝朱棣,将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方寒所说。

《永乐大典》书成之日,无论朱棣夺帝之路是否有道德缺陷,无论他杀戮过重,是否会留下暴君的名声,无论他做过什么。

仅仅这一部书!

就足以令他封神!

功成大帝!

朱元璋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这个老年的朱棣,在某种程度来说,眼光和胸怀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这个老子。

朱元璋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修书成神,偏偏让自己的儿子完成了这光辉伟业!

这一刻。

朱元璋的心里莫名的冒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这老四……

皇帝当的倒也算可以吧?

但仅仅一瞬间。

朱元璋便将这个想法洇灭于无形之中!

他不能这么想。

若是天下能同时容纳两个皇帝,他会毫不犹豫的将其中一个皇位让给朱棣去坐。

但可惜。

天下共主只能有一人!

朱元璋不可能考虑除了朱标之外的任何其他人的皇帝,哪怕是朱棣也不行!

旁边。

朱标激动得忘乎所以,狠狠地抱了一下朱棣,拍打着他的后背,“四弟,我能有你这样的兄弟,是我的荣幸。”

朱棣懵了,尴尬的笑道:“大哥,你这是说啥话呢?我能有你这样的大哥,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朱标放开他,摇摇头,认真道:“不,仅仅是一部《永乐大典》,你就已经超过我许多了。”

这确实是朱标的心里话。

在他的意识中,403自己出生以来就是大明的继承人,等到朱元璋死后,他就会按部就班的成为皇帝,一切都是这么顺风顺水。

朱标有信心,哪怕自己成了皇帝,也肯定会像朱元璋一样勤于政事,不敢有丝毫懈怠,会成为一个不会犯错的模范皇帝。

但也仅仅如此了。

所谓的模范皇帝,说白了,就是老老实实的继承朱元璋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一辈子兢兢业业,直到驾崩的那一日,百官悲痛,拟一个好听的谥号,也就拉倒了。

不出错,但也不出彩,一辈子平淡如水。

直到今日。

朱标亲眼见证了郑和下西洋,这一个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大航海景象,也见证了《永乐大典》,这部在华夏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璀璨光辉。

这不是一个模范皇帝能做出来的事。

换句话说。

这不是朱标能做出来的事,哪怕他当了皇帝!

单单是完成这两种不朽的功业,就需要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气魄,以及准备迎接文官集团狂风暴雨般的劝谏。

世人皆说。

朱标是一个完美的太子,若是能顺利称帝的话,肯定也是一个完美的皇帝。

但有的时候,完美也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一位一个完美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想要突破的欲望,一个完美的人,其实就是规规矩矩,不犯错的走完一生。

他无法像朱棣那样,每走一步,都能在史书上独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辉。

那是独一无二的光辉,一个独一无二的盛世!

朱标做不到。

正因他明白了这一点,才会说出朱棣已经超越他这句话。

看着朱标、朱棣兄弟情深的场景,徐妙云已经泪流满面。

不知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取得不朽的功绩而感到骄傲自豪,还是因为朱棣的光辉伟绩,被太子朱标所承认而释放的委屈与压力。

马皇后的眼中也满是怜惜,不禁轻叹了一口气。

朱标和朱棣,都是她的儿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今后不管是谁当了皇帝,她都会心疼另外一个。

首节 上一节 55/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