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139节

“擎四处征战,就爱走动,故南下见识见识太原风貌,叨扰了!”刘擎客气道。

郭缊引刘擎入宅,刘擎望着院中之景,不由得感慨,处处透着士族底蕴。

即便是园中一颗树,也已经生长得极老,偏偏长势极好,已经彻底适应环境,和新种的那种,有天壤之别。

郭缊年龄并不大,也就长刘擎几岁,至今未有子嗣,因身处北方,又大病了一场,显老许多。

郭氏是实打实的大族,其父郭全乃是前大司农,因病卒于任上,叔叔郭遵乃是前兖州刺史,如今的光禄大夫,郭缊年纪轻轻,便任雁门太守,能力自然不差。

当然,也可能是买的。

“公子一到任,鲜卑之患便迎刃而解,缊实在佩服,故吏予信给我,谈起如今雁门,可真谓焕然一新,也只有公子,才能弄如此多的战俘,为雁门开荒掘矿。”郭缊由衷夸赞,显然对雁门还是十分关注的。

他一直称呼刘擎为“公子”,显然认可其渤海王之子的身份。

“鲜卑之难,非在一时,我用以蛮制蛮之法,鲜卑王族势弱故友善,而魁头部族强而好斗,我便扶持王族,以制魁头部族,魁头已死,但其弟步度根,依旧有数万兵马,犯汉之心不死,并州北面数郡恐难消停。”刘擎道。

郭缊沉思片刻,“云中郡守乐贺,魏郡内黄人氏,如今年事已高,已向朝廷请辞数次,不过朝廷并未应允,而定襄郡,因为郡小民少,又受鲜卑威胁,太守之职,从未卖出过,故多年未设太守,缊此次病愈,朝廷恐会令我去此二郡中的一个,公子与我,可成邻居。”

谁要当你邻居了!刘擎心想。

这两郡都是我的!

不过郭缊揣摩的十分在理,说不定朝廷真会这么干。

“边郡苦寒,还是不去为好!”刘擎开了个玩笑,“太原郡与冀州亦相连,那才是好去处!”

刘擎意有所指的建议道。

郭缊爽朗一笑,很是受用,“若真能入冀为官,可真承公子吉言了!”

刘擎脸上陪笑,心中却窃喜:冀州时逢大劫,必然变动不小,一个刺史和数个郡守的位置,肯定是能空出来的,等着吧你!

“并州立牧之事,郭兄如何看待?”

郭缊摇了摇头,道:“并州非比他郡,大山林立,大河分割,又有外族杂居,而且并州各太守背景皆不同,五原太守乃宦官派系,西河战死之太守邢纪,乃是何进派系,太原太守臧旻,为士人表率,颇有美名,如今公子领雁门,亦属一派,董卓要携领并州,难度不小。”

听郭缊一介绍,刘擎恍然,欲看清一方时局,还是需要地头蛇啊,郭缊对各郡太守竟都清楚。

然而如今的问题是,西河太守战死,五原太守等死,而太原太守恪守本分,自

然不会违逆皇命反抗董卓,好似掌控并州并不难。

“郭兄如数家珍,对并州了如指掌,佩服!听兄一席话,擎方知自己才是最势单力薄之派。”刘擎无奈的摇头道。

“公子过谦了,公子年未加冠,已封武州侯,前途不可限量!区区雁门,必无法困住公子!”说话间,郭缊眼中放光。

别人不知道雁门的现状,他可是一清二楚,郡丞荀彧,乃是大才,短短数月将雁门治理得井井有条,此人乃是颍川名士中的佼佼者,郭缊自知不如,如此大才,却愿意屈身刘擎帐下,为一郡丞。

这一点,他一直不理解。

直到刘擎灭了南匈奴。

不是外面所传的击败南匈奴主力,而是将南匈奴诸多部落,连根拔起,纳入雁门。

联想到刘擎选择这个时候来太原郡“游玩”,无疑是想探探风,如此,郭缊心中依然有数,刘擎心中即便没有帝王志,也至少有诸侯气。

再联想到他的身世,出身,恐怕公子最低的奋斗目标,也是将别人从他手上夺走的王爵要回来吧。

刘擎依旧人畜无害的笑着,和他聊起了阳曲还有什么大户人家,还八卦的聊到,自己军师郭嘉,出自颍川郭氏,太原郭氏与颍川郭氏,是否同源?

聊着聊着,郭缊突然生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颍川荀氏、郭氏,皆遣子弟投他,也是看中了他身上的气质吗?

太原郭氏在太原小有名声,能排前列,叔父郭遵虽官拜九卿,可已然到头,而他引领的郭氏,如何续写父辈的荣光呢?

“郭兄,郭氏与王氏关系如何?”

“还不错,两家祖上,还有过姻亲呢,只是缊这辈,走动少了。”

两家门当户对,有姻亲,也属实正常。

“不知为何,王子师突然跑雁门了,该是被罢了官,也四处散心吧。”刘擎突然道。

王允王子师,刘擎知道他在雁门,还是荀彧认出来的,不知道去干嘛,刘擎也并未理会。

刘擎之言,却令郭缊眼皮一跳,难道王氏先出手了!

王允斗张让失败,隐居在家,天下皆知,王氏这一辈,也就王允冒尖,如今王允被打压的抬不起头,王氏也有中落之势。

董卓立牧并州,正来晋阳路上,这个时候,王允不等候董卓,却悄悄往雁门去,难道王氏欲择公子站队?

刘擎看着郭缊陷入沉思,心中了然。

果然!

荀彧猜的一点没错,王氏郭氏,表面上和和气气,然背地里也是暗中较劲的。

王允出现在雁门,荀彧立即建议,前去太原拜访郭缊,并将王允在雁门的消息,“无意”透露给郭缊,这对拉拢郭氏,助力很大。

看着郭缊怅然若失的模样,刘擎心中狠狠的赞了荀彧一把。

“公子可是见了子师?”郭缊问。

开始试探了。

“未曾,我与王氏素来没有交集,也未想过,会有什么交集!”

若是有,那应该也只会是貂蝉吧,刘擎心里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是荀彧教的,拉拢士族,与拉拢个人不同,不能待价而沽,一定要立场鲜明。

刘擎表示与王氏无感,便是最起码的诚意。

郭缊松了口气,拿起案上的茶,润了润口,他心中有些诧异,先前聊着,还很是轻松,可聊着聊着,眼前的年轻人,给他的压力竟然越来越大。

甚至大到隐隐有一股力量,在催促着他去结交刘擎。

向他示好。

甚至——直接与他为伍。

……

(PS:求推荐票咯)

第176章 董卓要起飞了

刘擎的态度令郭缊松了口气,这一次,算是走在了王氏的前面。

尽管王允那家伙抢先一步去雁门了。

“不知公子以为,董州牧能否顺利收拢并州?”郭缊再度试探,自己感觉到的,与从刘擎口中说出来的,自然是不同的。

刘擎叹了口气,“既是陛下诏令,我等自当遵从,不过如今的雁门颇为特殊,人口众多不说,还颇为复杂,我身为一郡太守,自然是维护这来之不易的繁荣。”

郭缊从刘擎话中品出了言外之意,遵董卓为州牧可以,但董卓不能过于干涉雁门郡。

郭缊笑道:“公子替百姓计,用心良苦,董州牧应该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如此最好。”刘擎毫无客气道。

郭缊了然,刘擎的立场,已经分明了。

大汉之颓,原因在朝廷腐朽,亦在地方豪强专横,而刘擎在雁门之举,垦荒,通商,采掘,令原本一潭死水的雁门郡再度活络起来,这一些,自然不会轻易交出去。

“公子,太原太守臧旻富有学识,且胸怀大志,一直立志于改善民生,黄巾举事,太原郡未受半分影响,缊以为公子治州的理念,必定深得臧太守之心,公子可前去拜访。”郭缊建议道。

臧旻这个人,刘擎也听荀彧介绍过,在士人圈名气极为不错,桓帝之时,就已经是徐州从事,刘宏继位后,又做过吴郡太守,扬州刺史,还做过使匈奴中郎,长水校尉,中山相,后来又任太原太守,才德兼备,文武双全,简历可谓极为漂亮。

要不是年事已高,刘擎绝对要拉拢一番。

“我正有此意,郭兄若得空,可同去!”

郭缊摇了摇头,“公子身份尊贵,缊岂敢与公子同往,实不相瞒,我打算去一趟雒阳。”

刘擎心中清楚,郭缊去雒阳,自然是为了他的新官职,去见见叔叔郭遵,结交一下朝中大员。

也不知刘宏现在是不是还活着……

但愿事情按照自己预料发展吧,否则刘宏出了幺蛾子,雒阳就炸了。

这个时候,自己倒无所谓,可董卓未必准备好了。

刘擎也没有多说,虽然有意拉拢郭缊,但首次拜访便意图太明显,会引人警觉,反而不利于二者,再与郭缊随意聊了些太原之事,又寒暄一阵,便领着典韦告辞了。

下一站,晋阳。

……

刘宏终于进城了,清河国的东武城。

姚贡请来县中最好的医师,替刘宏察看伤势,膝盖的箭伤问题不大,因为赵云处理的及时,不至于失去一条腿这么严重,只是腹部的伤,即便上药,内部也难以处理,极容易留下病根。

此时蹇硕的西园军,丁原的执金吾,都回来了。

虽然和黑山军的作战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和王芬反叛,刘宏受伤这事比起来,就是众人皆有过了。

而罪魁祸首王芬

依然不知所踪。

刘宏震怒,甚至差点挣破了伤口……

郭嘉与赵云无奈的跟随到了东武城,曹操知道这二人是刘擎的人,几经挣扎,还是偷偷前来郭嘉住处拜访了。

首先是疑惑,为什么刘擎公子的人,会出现在冀州。

其次是震撼,他们竟然救了陛下。

这两种表情,郭嘉毫不费力的从曹操的眼中看到了。

“奉孝先生,操有一事不解,请……请务必告知。”曹操似有迟疑。

“曹将军但说无妨,嘉一定知无不言。”郭嘉笑答。

曹操俯下身子,压低声音,问道:“王芬之事,公子可知?”

曹操心中有一种直觉,王芬之事,他请教过荀攸,荀攸是荀彧侄儿,荀彧是刘擎幕僚,会不会是荀攸将事泄露,传至刘擎处,刘擎才遣赵云与郭嘉来援的?

郭嘉不假思索道:“曹将军慎言,我家主公岂会行此悖逆之事,我等出现在此,乃是巧合,黑山军攻打廮陶,后转攻陛下,我与赵云乃是跟随黑山军来此的。”

见郭嘉回答的干脆利落,曹操的疑虑消了大半。

“现今公子何在?”曹操问道。

“主公自然在雁门了,不过听说董卓被立为并州牧,主公此事应该前去太原晋阳‘谒见’了。”

说到董卓,曹操没来由的一阵懊恼,平黄巾时,他还是个有功之臣,而董卓是戴罪之身。

他曹操不过想求一郡之地,谁料被召回朝廷。

而董卓竟然从戴罪立功,到斩获首功,又得朝中重臣齐力推举,竟然一跃成为并州牧。

而刘擎公子在平黄巾与平外族皆立大功,结果呢,竟然只封了侯,而官位竟成了董卓之下。

曹操意难平!

哪还有什么疑虑。

郭嘉笑了笑,一句话,就令曹操眼中疑虑尽消。

首节 上一节 139/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