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856节

“唉……”

一想到这点,江逸也不由跟着叹气。

也不知道为什么,宋朝在赵匡胤之后,皇帝好像骨子里就很怕事,要知道当时辽军也是可以被干掉的啊。

但是宋真宗不打啊,他畏敌如虎,敌人在现实中远没有在他心里那般强大,可就是他这心里的敌人,硬生生让大宋每年平白无故又得多给钱。

江逸只手一挥,时空之镜上出现了宋真宗赵恒。

“启奏陛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为名,已亲率大军深入我大宋境内!”

宋廷之上,宋真宗紧急召开了会议,一位白发老臣着急万分:

“敌将萧挞凛已经攻破遂城,生俘大将王先知,正在猛攻定州,且俘虏我们云州观察使王继忠,我军凭守坚城,战事刻不容缓啊,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这可大事不好,辽军这是要直入我中原腹地,冲我们都城而来啊。”

“是啊,必须早做打算,否则朝廷必危。”

一众臣子哗然,瞬间整个朝野为之震动。

宋真宗身子微微往龙椅后靠了些,神色略显张皇,极力控制着内心的恐惧,强行镇定道:“朕意迁都,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迁都?迁都好,迁都好啊!”

宋朝的参知政事王钦若一下子就明白了宋真宗的意思,他也不想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过呢,辽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陛下,微臣建议,迁都升州!”作为江南人的王钦若心想江南道。

作为蜀人的陈尧叟发表了不同意见:“陛下,微臣主张迁都益州!”

“陛下,微臣支持迁都升州!”

“微臣认为还是益州好!”

一众大臣纷纷站队表态,宋真宗见状,心中暗喜,看来迁都才是民心所想,如此甚好,甚好。

观众们看得心中一阵作呕。

“老天爷啊,宋朝从宋真宗开始就这样了吗?”

“丢人啊,丢死人了,宋朝支棱起来啊,怎么越有钱越怕死呢!”

“我真想把这满朝文武打一顿,他们就没点血性吗,才被打了几座城池就想着迁都了,中原就那么不堪吗?”

范仲淹握紧拳头,他恨极了这种局面,可这就是宋朝大部分皇帝的现状,他们畏敌如虎,畏敌如虎啊!

就在这时,大宋宰相寇准站到大殿之中,虎视诸多大臣驳斥道:

“谁替陛下出这种计策,其罪可处死!”

“如今陛下神武,将领大臣团结协作,若是陛下大驾亲征,敌寇自然会逃走。若敌兵不逃,则我宋军可出奇兵扰乱敌人的战略,坚守使敌兵疲惫,用以逸待劳之势取得胜利!”

“陛下怎能放弃宗庙社稷跑到遥远的楚、蜀之地,到时所在之处人心离散,敌寇乘机长驱直入,敢问诸位,国家还能保住吗?””

“到时候,你们有谁能够保住我们大宋的江山社稷!”

文武百官顿时一言不发,宋真宗听到这话,内心默默地叹了口气:唉……

看来,朕是非亲征不可了,你这寇准,怎就不明白朕的意思,何必跟辽人打得死去活来,先迁都,然后再给点岁币不就完了嘛!

第1227章 陛下“威武”

宋真宗的心声响彻在时空之镜,瞬间无数的观众握起拳头。

“麻的,气死了,气死了!”

“啊,老天爷啊,我犯了什么错,居然让我看到这么恶心的皇帝!”

“不是说宋真宗在位期间鼓励农业生产,促成了咸平之治嘛,实现了宋辽百年间和平嘛,怎么这里跟个昏君似的!”

“楼上,那是宋真宗在位初期,至于百年和平嘛,那是用澶渊之盟换来的,你给人家那么多钱,人家当然不会杀鸡取卵了,巴不得你多生点蛋呢!”

观众们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发现宋史就不能看,怎么越看越觉得软弱呢。

画面一转。

宋真宗不得不听从寇准的建议,亲自来到了澶州南城,可他还没过黄河呢,就看到辽人兵势正旺,赶忙停下了脚步。

“陛下,辽人来势汹汹,我们应该暂停此处,待观察清楚形势之后再作定夺!”

“陛下,您可千万不能再往前了,若是龙体有伤如何了得!”

大臣们纷纷劝道,他们可不想跟着宋真宗死在这里,本来迁都大家都能好好过,谁知道碰上这么个刚正的宰相。

宋真宗意动,他本来就没有战心,当下更加犹豫,正要做下决定。

寇准立马请求道:“陛下,您要是不过黄河,军心民心将会更加恐慌!”

“到时军心一散,军民得知陛下隔岸观火,必定会失去战心,到时还没等我们撤离,敌军就已经追上来把我们扑灭了!”

“寇相此言差矣,你没看到敌人来势汹汹吗,难道你非要让陛下身临险境才行吗?你究竟意欲何为!”

“寇相居心叵测啊,岂不知陛下乃九五之尊?!”

一些怕死的臣子慌忙指责起了寇准。

这里,就充分说明了团队的重要性。

把这里换成始皇帝和白起,或者汉武帝和霍去病,或者李世民和李靖,直接把来犯之敌都给杀穿了。

退一万步,就算把他们身边的都换成文臣,始皇帝身边是李斯,汉武帝身边是主父偃,李世民身边是房玄龄,都不会有怕敌人的想法。

要知道,这会他们手上是有兵的啊。

但到了宋真宗这,却是截然相反,许多人反而指责起了寇准,宋真宗也予以默许,面露不悦的。

所幸,还好有寇准这么块硬骨头在,他力排众议,坚决道:

“陛下,若是战争可以靠威势取胜的话,那敌人早就破城了,守军又岂能坚持到我们过来?”

“况且,王超现在正率领劲兵屯驻中山,扼守着咽喉之地,李继隆、石保吉又分别设大阵扼住了敌人的两边,四方将军统帅前来救援的天天到达,我们为何迟疑不前进呢,这是多好的战机!”

但寇准不怕,其他人怕!

他们纷纷摇头,不加掩饰地露出自己软弱的一面。

寇准据理力争,无论如何也不肯退让,导致宋真宗也拿不定主意。

唉,江逸越想越气。

寇准都把话说得这么清楚了,皇帝和臣子还这么摇摆,可想而知他们这时得有多怂。

敌人和困难可怕么?

可怕的,是人们丧失了应对困难的勇气!

往往一个困难可以有很多解决的办法,但许多人一看到困难就望而却步,或是搁置着说没事,以“没事”二字来掩饰内心的怯弱,导致困难累积在了一起,逐渐堆积成了一座山。

等到那个时候,再说:啊,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苍天不公啊,为什么别人可以过的那么好,而我生活还一团乱麻!

然后,生命里充满了抱怨和颓废,情绪再影响到周围的气,让自己的周身满是怨气,福气又怎会来?

宋真宗和许多臣子现在就是如此,他们由内而外,发自内心地充满了恐惧。

这股恐惧本会吞噬他们,让他们迁都,让他们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软弱者,丢失祖宗宗庙,变得偏安一隅。

但他们必须感到庆幸的是,有寇准在,寇准的气里没有恐惧,只有有战必打,杀敌必胜的决心。

他的气,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是宁死不做迁都奴。

这样的气,直接改变了宋在辽面前毫无反击之心的局面。

在宋真宗不能决定的时候,寇准找到了太尉高琼:“太尉你饱受国家的恩泽,现在用什么来报答呢?”

高琼明白他的意思,当即回道:“我是武人,自当以死效力。”

寇准再次进屋,面见真宗,高琼跟着他站在堂下。

寇准肃然道:“陛下既然不认为我说得对,可以问问高琼他们。”

宋真宗看向高琼。

高琼立即说道:“启奏陛下,寇准说得对,若陛下亲征,我军必定能胜!”

寇准又说:“机不可失,我们应立马亲自率兵征讨。”

高琼见宋真宗沉默不语,权当他是默认,马上指挥卫士推来辇车。

宋真宗眼看骑虎难下,纵然心中百般不愿,也只得坐上辇车,渡过黄河。

宋真宗来到澶州北城门楼,附近的士兵看到了皇帝的黄罗伞盖,纷纷欢呼跳跃了起来!

“兄弟们,陛下来了,陛下威武啊!”

第1228章 杨六郎

“兄弟们,我们的陛下来了,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

“跟辽人拼了,就是死也不能在陛下面前丢脸!”

“哈哈哈,陛下能来,说明他对战事很有信心,我们怎能让他失望?!”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阵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巅,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一下子多达几十万人。

欢呼声传到几十里外,刚还气势汹汹的辽兵得知这个消息,见到宋军这个状态,不由面面相觑,惊惧无比。

一时之间,他们的阵型居然都乱了。

典籍记载,这一日:“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当你比别人更凶时,别人自然也就凶不起来了。

当你跟别人讲道理,别人非要耍流氓时,那你也得来点硬气的,这样你就会发现,刚还耍流氓的人居然开始讲起了道理。

要知道,孔老夫子之所以可以以德服人,可不单单是靠张嘴啊。

孔子的徒孙荀子,在《荀子·非相》里用这样的语句描述了孔子的相貌: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意思就是说,孔子的长相看起来就像是驱鬼的神像。

蒙倛是古人在腊月驱鬼时所画的神像,相貌凶神恶煞,非常吓人。

再加上《史记》里边有关于孔子外形的记载,提到了孔子身高九尺六寸。

按照春秋时期一鲁尺等于20.5厘米来算的话,孔夫子的身高足足有1.97米。

如果司马迁写《史记》时用的是汉尺来形容,那么1尺就等于23.1厘米,孔夫子的身高就是2.2米。

再加上《吕氏春秋》里写道:“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大儒庄子亦说:“孔子力能叩关”。

试想一下,一个长相凶恶,身高2.2米,还配着把剑,还带着一堆弟子,外加门下弟子三千的大力士站在你面前和你讲道理,你敢对着他耍流氓么?

辽军现在就是这种状况,宋军士气受挫时,他们嚣张的很。

可眼下,竟是连萧太后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首节 上一节 856/9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