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78节

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堆积如山的各种原料,其中大部分都是石灰,其余的还有黏土、铁匠铺那边送来的矿渣,少量的沙石以及石膏。

现在正在烧制的水泥配方主要以石灰和黏土为主,其他的辅料的比例虽然还在摸索中,但实际上多加一点少加一点也并不影响烧制出来的水泥性能——肯定足够用就对了。

肖恒来的时候几个工人正坐在料堆旁边休息,等他带上了隔音耳罩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忙起来了——一辆小推车正停在料堆旁边,几个工人连搬带抬的将那些大块的石料放到车上。

随后负责送料的工人就将那些大块的石料推到粉碎机那里去,然后专门负责看管粉碎机的工人就帮忙一起将石料扔进去。

经过多重淬火的巨大钢齿,在水车的推动下一下一下的咬住石块,随后那些石头就在钢齿的之中渐渐破碎了……其中小块的就从钢齿之间落了下去,而大块的好要在经过无数轮的折磨,直到彻底破碎成小块正这才算过了这关。

这些碎石头又额外的工人运送到球磨机那里去,在球磨机中磨成粉末……在这里工作的工人每个人都带着玻璃面罩,面罩下方连着类似猪鼻子防毒面具的皮革软管,软管连着背后的气囊。

每隔一段时间,这些工人就将球磨机停下来,打开出料口将那些粉末倒出来,再将小颗粒的石头重新添加进去。

尽管出料口已经有减少粉尘的处理了,但实际上那里的粉尘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工业革命时期,水泥厂的工人们可都是无房户的接触这些粉尘的,天知道这些人的肺里要积累多少粉尘。

肖恒现在虽然已经算得上是剥削阶级了,但至少他还不会那么穷凶极恶……至少让这些工人们能够顺利的活到老,不要让他们白白的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种玻璃面具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工人们除了脸上要佩戴这些玻璃面具之外,头上和也要带着能将头发兜住的帽子,但身上就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了——之前好多工人甚至会脱光衣服只穿个内裤干活,然后粉尘和汗水沾得那叫个惨不忍睹。

要知道石灰这种东西可是有腐蚀性的,其他的矿料也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所以在肖恒三令五申,甚至设立了安全主管的情况下,这才让所有人穿上了衣服……

肖恒巡视了一圈觉得非常满意,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按照安全规范来操作,整个生产过程也没看到什么安全隐患。

看完了这边,肖恒又去了一趟水泥窑那边——那边的人多了些,主要是砖厂仍在全力生产,由于肖恒还没心思研究全自动制砖机的关系,这边要比水坝工厂那边消耗更多的人力。

这边与粉尘接触的人,也与水坝工厂那边一样,都戴着面具和帽子,老老实实的穿着衣服……

肖恒找来负责人问了下产量问题。

这个负责人姓孙,是最开始的那十户人家之一。

随着老卢的位置越来越高,底下也需要其他人帮忙分担压力,而最早的那十户人家之中,除了天赋实在太差的之外,都已经渐渐的担任起了比较重要的岗位。

例如眼前这个孙三就是如此,原本他也只是个老实巴交大字不识一个的种地汉,可随着夜校制度的推广,现在的他居然也能读能写了,而且为人处世上极为认真,最适合负责这些具体的事物。

问过了水泥产量之后,肖恒有些皱眉。

尽管他已经将绝大部分的人力投入到水泥生产中来了,但实际上的产量却并不教人满意……事实上别看肖恒这边铺开了这么大的摊子,可实际上的水泥产量甚至不足一些现代意义上的“小作坊”,而且不是差了一点半点,而是差得夸张……

考虑到肖恒现在所能得到的稳定能源就只有水力,而且还是能量利用率极低的物理传动……所以说电这种东西真是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在现代只要有电,工厂的各种机器就能运转起来。

直到此时肖恒才觉得许多小说中写的水泥生产就是扯淡!他已经上了水力和球磨机产量依然上不去,那些连机器都没有依靠人力抡大锤破碎原料,靠磨盘磨细原料的那些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用水泥铺路的?就算是上万人不眠不休的生产,一个月的产量也才能铺几公里?

虽然水泥的产量上不去,但好在肖恒这边早就考虑到了今后要用水泥的问题,早早的就开始预生产了……此时已经生产好的水泥在库房中已经堆积成山了。

肖恒站在库房中,看着那一个个已经堆叠到房顶的褐色的牛皮纸袋心中算是有了点底气。这些库存再加上实时生产的……估计到时候应该上刚刚够用。

既然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

临安府,靖安社。

“社长好啊,最近脸色可是不错,想来心情也一定不错吧?”肖恒拱手道。

“稀客稀客……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黑脸社长热情的拉住肖恒的手,“走走走……咱们找个地方好好的喝两杯去!我请客!”

“吃喝之事稍后再谈,今日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肖恒笑了笑,“……我有件事想要与社长好好谈谈。”

“哦?”黑脸社长神色微动,回头挥手道:“去搞点酒菜来,我要与肖公子小酌一翻。”

随后黑脸社长就拉着肖恒去了后堂的小凉亭坐了下来。

“肖公子可是想说这股份之事?小弟惭愧啊……这仙云台搞得红红火火,可我这水榭却是人丁渐稀啊,若不是还有这一大家子要养,小弟自当撤股才是。”

黑脸社长一上来就开始卖苦……而这时酒菜甚至都还没上来呢!

肖恒憋着笑看着黑脸社长,等他说完了忍不住终于笑出了声。

由于仙云台前一阵爆发式的卖出了不少会员的关系,其中一成的收入也有这靖安社一份,毕竟当初说好了要用水榭戏台的一成股份换仙云台的一成股份。

然而现在两边的收入却完全不成对比,水榭戏台回馈给肖恒那边的一月也就几十两,而仙云台这边一次性就能分个上千两……这其中的差距瞎子都看得出来。

想必这钱虽然收了,但这靖安社的社长大人却为了这些钱有些寝食难安了……天知道他思考了多久这些问题,以至于肖恒一找上门来他就觉着肖恒是想要劝他退股了,所以赶紧卖惨把肖恒的话给堵住。

“肖公子这是何意啊?”黑脸社长的脸色有些不愉……自然,这么大的一笔收入他可不想放弃,然而翻不放弃又不是他说了算,人家手眼通天的连县衙门都不敢说什么,整天还与各种大人物勾肩搭背——他可看过肖恒还跟韩子青打打闹闹的!韩子青是什么人!?那可是国公爷的二公子!!是他这种人这辈子连给人提鞋都不配的人物!

巨大的身份差距,再加上他还占着仙云台的便宜,这就让他更加忐忑不安了。

“社长请放心,我肖某人从来都是言出必践的。这仙云台的股份你放心的拿,我在这里保证你的分红也一分钱都不会少!怎么样……现在放心了吗?”

“……肖公子高义!我敬你!”黑脸社长也不知道是真信了还是假装信了,反正一副“我被感动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架势就想干一杯……然而他却发现酒菜还没送来呢,碗里还是空的。

“酒来!酒来!!干什么吃的!这么长时间了连这点事都办不好!!”黑脸社长拍着石桌大声吼道,肖恒看着他手都拍红了也没拍出个动静来……不由得暗暗憋笑。

这家伙的演技如何暂且不提,但这敬业精神还是不错的。

“哎哎哎,算了算了,我也不是来吃酒的,咱们还是谈正事吧。”肖恒虽然肚里憋笑,但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拉着黑脸社长重新坐下,好是一番安抚,最后才吐露了他这才来的目的。

“刚刚社长也说了,这水榭戏台的收入不尽如人意……”肖恒看到黑脸社长想要说话,赶紧按住了他继续说,“……而我这边呢,仙云台又显得小了些,所以咱们能不能打个商量?”

“你要来水榭戏台这边演出!?”黑脸社长惊喜道。

“对,也不对……”肖恒缓缓的摇了摇头,“水榭戏台的格局不合适,许多舞台效果也展现不出来……”

“那肖公子的意思是——?”黑脸社长拖了个长音。

“……咱们合股吧!”肖恒道。

“合股?”黑脸社长先是眉头一皱,不过很快他的脸色就渐渐的好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这仙云台的股子还有的商量?”

“那是自然。”肖恒笑道,“如何?有兴趣了吗?”

“有有有……来来来,肖哥哥,我敬你一杯……”黑脸社长打拼多年历经风霜,这张脸说是40岁都有人信……可这哥哥张嘴就来,算是老马屁精了。

“咱们如此这般……”

肖恒渐渐的说出了他的计划。

他的计划第一期:推平水榭戏台和靖安社院内的所有建筑,只要这块地方。然后按照现代舞台的设计方案重新起一个大戏台……到时候也好用一些聚拢声音的声学技术来扩音、美音,间接提高舞台效果。

第二期就是在这个戏台的基础上盖个五层高的穹顶……整体外观就按照文艺复兴时期的歌剧院来,当然外部风格可以参考古希腊的,内部也可以考虑中式的……总而言之就是怎么豪华怎么来。

最后就完全将仙云台的戏剧搬到大剧院里来演,到时候除了会员之外,其他人都得买票入场了……只是这票价嘛,可就要高一些了。

而事实上这个计划肖恒只做了第一步,而他库存的水泥也只够第一步……其他的都是在画饼。

可黑脸社长不知道肖恒是在画饼啊!随着肖恒所说的计划一二三,再加上肖恒用手沾了茶水在桌上画的简单示意图……这个看上去极为诱人的饼就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了,而且问题是他本身就是搞这个的,所以敏锐的察觉到这个计划极具可行性!!

“极好极好!若是真能成……我靖安社上下单凭肖公子吩咐!”黑脸社长站起身来,极为正式的一揖倒地。

“好说……好说。”肖恒忽然有些负罪感……

……他原本只是觉得仙云台的地方有些小了,影响力覆盖太低,不利于接下来的计划,没想到随便说说就给这靖安社的社长给忽悠瘸了。

不过……若是计划顺利,救下了秦家老爷的同时也没跟朝廷闹翻,那就把这个坑给填上就好了。

肖恒笑着与他碰杯,心中暗暗的许了他个承诺。

节115 新戏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中,临安城的百姓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所包围着。在这里绝对不会缺少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稍微普通一些的事都不配被他们谈论。

不过今天却是个例外,因为今天的确有件非常新鲜的事发生了……

“唉,你们听说了吗?水榭戏台要拆了!”

“嗨!我以为什么事呢,就这?早就传开了好吗?”

某个茶摊上,几个驻足解渴的闲汉神态轻松的聊着。

“知道为啥吗?”

“不知道……难道是靖安社又要与仙云台掐一场不成?”

“怎么可能!靖安社上次被打得那么惨,就连兰芳大家都跑到仙云台去唱戏了,他们怎么可能还敢跟仙云台作对?”

“唉我倒是听说,靖安社已经被仙云台的老板收编了。”

“真的假的?靖安社虽然日渐式微,但也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么甘做牛尾啊?”

“嘿……当然是因为钱!我舅舅的小姨子的外甥就在靖安社,听说仙云台的老板许了靖安社一程股子呢!上次粉红就分了上千两!!”

“怎么可能!?仙云台这么有钱!?他们不是连门票都不收吗?”

“当然有钱!你可知二楼的一个席位要卖多少钱!哼……够你想一辈子的了!”

“……”

几位闲汉聊着聊着话题就已经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倒是摊主听得有些着急了,给他们一人续了一杯茶水。

“哎哎哎,老板!干什么呢!?我可没钱付你!”一闲汉大声嚷道。

“这位爷瞧您说的,咱还能强买强卖啊?”小老板赔笑道,“我请,我请的……只是不知这水榭戏台为何要拆啊?”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没听我们说吗?仙云台把这靖安社收编了啊!以后就要在水榭戏台这边唱戏了啊……”

“哦?那岂不是地方也变大了许多?”

“这是当然!”

“……”

随着摊主也加入到这个话题,周围聚集过来的人也多了些,不好意思白听的就也在摊主那里卖了碗茶水,这生意反倒是兴隆起来了。

水榭戏台,一个承载了无数人梦想与生活的地方,无数美好的记忆在这里诞生,并且时不时的还要到这里回味一番……但可惜的是,那些精致的亭台楼阁,已经有些斑驳了的回廊石桌,此时大半都被拆掉了。

一直以来,中华大地上的人民所秉承的都是实用主义,什么有用什么好用就用什么。就连皇帝也是如此——若是皇帝让老百姓吃不上饭了,那这个皇帝也就做不了多久了。

对于字画瓷器也许还有人收藏把玩,但对于建筑来说,就算拆掉也没什么可惜的。

尽管水榭戏台若是一直存在连年修复,那么传到后视兴许就会成为一个景点,但这依然不妨碍它被拆掉……无论是肖恒还是靖安社,对于拆除这个后世定会被保护的古建筑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甚至是其他对此有所留恋的人也是如此,毕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对于未来的期待也就冲淡了人们心中那淡淡的哀伤。

水榭戏台加上靖安社的各种建筑,这占地面积可就比对面的仙云台大太多了,在这里不仅能建一个标准的大型歌剧院,甚至还能预留出大量的停车位来……

……至于是什么车位,有可能是马车,也有可能是汽车,这取决于肖恒攀科技的速度。

歌剧院的一二三期建筑图纸是直接在网上找的现成的,在此基础上肖恒也只是稍微的做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改。

与这个时代建造房屋的顺序不同,肖恒要造的是比较小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建筑,虽然现在只是造个戏台罢了,但也要预留地基的空间。

随着各种建筑被一一推倒,一车车红砖和一袋袋水泥也从城外不停的运了进来。尤其是水泥这种东西,它用的是很厚的牛皮纸袋做包装,包装外面还罩着网格状的麻袋来增加强度。

当这些水泥袋子落成小山的时候很快就引起了官大围观群众的注意力,而等到工人们用沙子水泥砌墙的时候,围观的吃瓜群众们顿时又有了新的闲聊话题。

肖恒的预定的工期比较急,但好在他已经拥有了这个时代中唯一一个职业化的建筑队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军营、一个学校以及接近三百户人家的建筑经验了,而现在他们的功劳簿上又将再添一个大型建筑。

当临安大剧院的建设开始之后,就已经没肖恒什么事了,怎么造、如何造,早就有了规范和步骤,工人们只要按照步骤去做就没问题了。

而肖恒也就暂时空闲了下来。

……

秦府后院。

肖恒面前正摆着个奇怪的木制品,它的底部是一根光滑的扁木方,然后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能够旋转的U型支架。

整体来看类似一个“U_U”形,肖恒正拿着一卷线不停的在那两个U字上绕着圈。

首节 上一节 78/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