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198节

当然这个年代的老人基本上很少有识字的,所以倒也用不上花镜来看报纸……但这老花镜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来做的话还是很简单的,所以连带着也该提上日程了。

像这种生活中能够用到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只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有,而肖恒不亲自去看的话又很难想到……别看只是个简简单单的假牙,做出来之后可是能改善许多人的生活品质呢!吃的好了也能让这些老人的营养均衡一些,搞不好还能多活几年呢!

肖恒在这边想着假牙的事,那边的老头还在嘟囔个不停:

“……这辈子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啊!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干活……我们这叫什么来着?”老头说到一半微微顿了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颐养天年。”李二狗在后面适时的提醒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那几个小姑娘说过……”老人再次咧开了嘴,露出了他那孤苦伶仃的门牙。

老人说的小姑娘其实是仙云台戏班子里的那些姑娘们,自从演出降到一周一次之后,那些年虽小的姑娘就直接进了正常的班级,只有在演出前才出来跟大家合练一天。

而那些年岁比较大的,已经超出了“儿童”范畴的姑娘,虽然也需要学习但上的班基本类似成人的扫盲班了,而且不演出的时候也要被安排工作……当然这些工作也都是有报酬的。

其中像照顾老人这种,就是这些大姑娘们轮换在做……这些姑娘基本都经历了外界的人情冷暖,看尽了世间百态,而做这种类似义工的工作有助于让她们重新燃起对他人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

至少现在她们不用去做那些以色娱人的事,而这份义工的工作则告诉他们,等她们老了也能像现在这些老人一样颐养天年。

一个团体的凝聚力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之中聚拢起来的,正所谓胸不平何以平天下,乳不聚何以聚人心……

啊咧?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肖恒摇了摇头,把满脑子的“哔”甩出去……不得不说,最近秦幼萱的衣品有点向大唐风格偏移,搞得肖恒每天都在流鼻血。

当然,肖恒面前的老人并不知道肖恒的思绪都已经飞到“哔”上了,自己还在那一个劲的忆苦思甜。

“好,你们满意就好。”肖恒清空了思绪,和蔼的问道,“请问哪位是李二狗的爷爷?”

“你是说李老三吧?他不就在那嘛!下象棋的那个就是——穿青色褂子的那个!”老爷子答道。

“谢谢……我先找他有些事要问。”肖恒礼貌的笑了笑,松开了老人的手。

等他站起来之后轻轻的拍了拍脸颊清醒清醒……这男人啊,憋的时间长了脑子里的东西就容易为往那方面偏移。

不过还没等肖恒过去,按个穿着青色褂子并且精神健硕的老人就自己走了过来。

“见过公子。”老人率先施礼,肖恒慌忙的回礼……而且礼数还用错了,毕竟古人见面那叫一个等级分明,遇到什么人该用什么礼肖恒可记不住那么多。

不过这也从侧面的体现出“礼数周全”还挺有技术含量的。

“老人家客气客气……今日我来找你倒是有些事情想要请教。”肖恒低声说。

“公子问就是了,定不会有半点虚言。”老头挺干脆的一个性格,倒是让肖恒心生好感。

“最近我们在考虑冬季蔬菜供应的事情……”肖恒拽着那老人走到一边,然后就将之前的问题跟他讲了一遍。

李老头可是伺候地的老手了,一听就知道肖恒要问的不是多少菜够吃,而是更细致的需要多少田地、需要怎么配合不同蔬菜的成熟期来分配地力。

其实这个问题跟肖恒在花房里面的问题差不多,哪种蔬菜需要生长多久、怎么让各种蔬菜轮番成熟等等,这可都是需要老庄稼汉来统一规划的。

“嗯……不知公子要保证多少人的供应?”李老汉没有贸贸然的回答,而是先问下肖恒的条件。

“唔,差不多……”肖恒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一千人吧。”

“什么!?一千人!?”李老汉大吃一惊,“公子,这可不是在开玩笑……一千人!秦府所有的地加一起都供不起这么多人!!”

一块地有多少产出李老头心中多少有数,而一千人的确不是这么点土地所能供应得上的。

之前肖恒招兵的时候就招了接近250户,每户至少3、4人!再加上后来陆续招工的还有府里的下人、戏班子的那么多人,再加上肖恒在临安里的关系户……这林林总总的算下来说1000人都算少了!

“那……你觉得能供应多少人?”肖恒低声问道。

“公子问这做什么?现在蔬菜瓜果正是便宜的时候,若是想省点钱我们这些老头子不吃就好了……那么点地想要供应这么多人根本不够!”李老汉有些不解的问道。

“呃,这个嘛……”肖恒挠了挠鼻子,“是这样的……李二狗!”

“到!”李二狗在一边正听得入神,猛的被叫了名字立即下意识的立正站好。

“给你爷爷讲一讲日光温室的事!”肖恒命令道。

“是!”李二狗进了个礼就准备开口。

“还有……”肖恒话一出口,李二狗立即又重新回到了立正的姿势,“还有说的简单扼要些,明白了吗?”

“明白!”李二狗工工整整的敬了个礼,然后一本正经的来到自己爷爷面前,大声的将日观温室的效用给他讲了一遍。

等李二狗讲完,李老汉看着李二狗转身、离开,来到肖恒身后重新立正的过程……

“二狗也出息了……这些孩子一个个调皮捣蛋的,到了公子手里都变得规规矩矩的了。”李老汉并没有先说意见,而是感叹了一番。

“李大爷,那……地的事?”肖恒提醒了一句。

“公子啊公子,我们肖公子……你可知道那冬天里的黄瓜要多少钱一根?十贯啊!!整整十贯一根!!那是咱们老百姓能吃得起的吗!?”李老汉恨铁不成钢道,“公子你心善体恤下人我们都懂,可这蔬菜就免了吧。与其搞那个什么劳什子日光温室,不如挖几个地窖,囤一些过冬的蔬菜更好……”

是啊!

肖恒闻言眼前一亮。

他的思维完全跟着后世走,后世有什么他就像在这个时代搞什么……但其实以目前的情况来讲,根本不用一步到位,只要多囤积一些瓜果蔬菜,等到了冬季不是一样的吗?

在解放前……不,甚至是在九几年之前,中国人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当然地处热带的南方暂且不提……况且南宋时期的南方的冬季也很冷,而临安附近每年都会下雪,甚至都有西湖封冻的记录!

要知道西湖这么大的水域要封冻那室外气温可得连续低于0度很久才能做到……而根据后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牵头搞的“古代气温重建”工程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同步公布的气温数值模拟上可以看到,不仅是中国,欧洲在同期也曾有过大降温,而亚洲这边虽然气温降幅没那么大,但此时的气温依然远低于平均水平。

可以说宋末时期的大降温基本上就是明寒潮的前奏……不过这个跨越了几百年的气象变化,对于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来说其实是感受不到的。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日光温室的事情当然也得解决,肖恒就稍微咨询了一下一个日光温室大概能供应多少人的食用。

“……若按公子所言,一个这个什么日光温室大概能供应10户人家……当然这是顿顿不落的情况。”老人家利用自己的经验大概的估算了一下。

“10户……这么少!?”肖恒有些惊了。

“少?不少了!普通人家这么点地可出不了这么多菜。”老人家摇摇头道。

“看来这冬季里的青菜的确金贵啊……”肖恒苦笑道。

虽然一个日光温室的建造费用并不高,但奈何就算肖恒将秦府的所有耕地都建成温室也无法供应上千人的规模。

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现象得出现代人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了……

不过话说回来冬日里那些相对廉价的蔬菜归根结底还是技术进步所取得的成果——不然若是没有塑料薄膜这一神器的话,想要在冬日里吃上蔬菜可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肖恒又仔细的咨询了一下各种蔬菜应该如何配比着种植之后,终于心满意足的带着李二狗离开了。

回头看了看那老年人活动中心,肖恒不由得有些感叹……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诚不欺我。事实证明尽管这些老人已经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了,但他们的经验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尤其是农业方面,毕竟耕作经验这种东西可是没办法上网查的。

拜别了李老汉后,肖恒和李二狗很快的赶回了温室那边……这次肖恒准备再建八个日光温室。

这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蔬菜生产,但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棉花育种做准备……因为通过老人家的估算,两个温室的育种空间很有可能导致来年的棉花种子不够使用的。

与此同时,“水晶宫”也在两位小姐和小蝶的“盯梢”下渐渐完工了,而施工队伍立即就被肖恒调去建造新的日光温室了。

只是这一日,有个意想不到的人敲响了秦府的大门。

节106 拉与打

敲响秦府大门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叫嚣这要官家赐婚的李家家住李堰以及他的儿子李钰。

肖恒一听到求见之人的名字就是一愣,等到他叫小蝶偷偷去确认过了之后这才肯定,门外求见的的确是李氏父子。

这就有意思了……事到如今,这对父子来这里做什么呢?

“公子……怎么办?”小蝶轻声问道。

“来者是客,也不能把人拒之门外……请他们进来,不过就说我不在,问他们有什么事情。”肖恒吩咐道。

小蝶点点头,代肖恒出面将那李氏父子引到了厢房,而肖恒则招来一个士兵,自己写了封信交给了那个士兵,还让他去后院领了战马……

……自从将所有事情都交给卢淳和黄相爷之后,肖恒就再没关心过这个问题,不过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了,肖恒首先要做的当然是了解情况。

至于把人晾在那里会不会有些失礼肖恒想都没想过!

自从从天上掉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肖恒对于这个时代的事物一直有种可有可无的感觉,就连对追杀他的金人肖恒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而唯独对这李家肖恒是动了真怒,虽然他对李家的事情已经不感兴趣了,但那是建立在李家败落的基础上的……若是李家想了什么办法又挣扎着恢复起来,那肖恒可就不高兴了。

所以在面对这李氏父子的时候,肖恒根本连敷衍他们的心情都没有,之所以请他们进来也是想问问事情是不是有什么变故。

派人出去送信之后肖恒就回到小楼之中,思考着李家究竟能有什么逆转的机会……但想来想去估计也只有上层路线了。

目前李家所能动用的,无非就是沈相爷的关系。至于官家……肖恒事先可是都给足了好处的,那几个价值连城的染色配方可不是白献上去的!

就算官家磨不过面子,顶多也只会在私下里帮沈相爷调解两句,而黄相爷适时稍稍让步,这样既保全了沈相爷的面子又与官家拉近了关系。

不过若是事情真的像这样发展,那肖恒可就不愿意了……这损害的可是他的利益!

“李家必须家破人亡……至少是部分。”肖恒思考了许久,心中渐渐的有了个方案。

等到肖恒派人去相爷府的人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果然跟肖恒判断的差不多,黄相爷大方的告诉了沈相爷那边自己使用了新式棉纺机器……

只是肖恒没料到的是,黄相爷一口回绝了李家想要购买的意图,而是推说他也是从肖恒这里买到的,所以他也不好出头,让李家自己来肖恒这里洽谈购买新式纺织机的事。

肖恒一听就明白了黄相爷的意思——他这是在给自己送大礼呢!

之前李家不是惹到他了吗?现在李氏父子乖乖的跑过来负荆请罪,肖恒想要提什么过分的条件这对父子即便再怎么不甘心,但碍于沈相爷的意思还是得向肖恒低头。

不得不说,古时候的这些读书人,在某些方面上还是有些天真。

这件事表面上来看,黄相爷与沈相爷缓解了关系,也给足了官家的面子,看上去似乎与官家更加接近了……但实际上黄相爷就没搞懂一个问题,他与沈家的关系越好官家就越不会信任他!

所以这件事的最佳解其实是当场与沈家翻脸,然后在官家“再三劝说”之下再做出让步。

这样一来好处全是官家的,骂名全是自己的……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应该有的素质。

没错,就是政客。

黄相爷和沈相爷已经走了媚上这条不归路,那么他们就彻底的与“政Z家”这个词无缘了,也绝不会有什么千古流芳的美名,最有可能的反而是遗臭万年……所以反正都已经烂透了,为何不彻底的拥抱利益呢?

而话说回来,肖恒与李氏父子已经近乎于不死不休了,就算今天肖恒尽情羞辱了李氏父子又如何?难道只是一次羞辱肖恒就会放过他们吗?那未免也太便宜他们了。

这李氏父子不是勾践,肖恒更不是夫差,打蛇不死这种事肖恒怎么可能会做?

所以肖恒在得到这个情报之后立即休书一封交给了旁边候命的护卫,那护卫领命之后两人双骑直奔临安府。

入城之后其中一人拐了个弯去了趟仙云台的后院,要了辆马车出来,而另一人则直奔李家。

没错,就是江南大布商李堰的那个李家。

在这个年代许多情报只要有心基本都能收集到,尤其是一些比较公开透明的信息。

这李家内部的事情肖恒也都是派人通过收买下人的方式摸得差差不多了,对于李氏父子为什么如此急切的想要与秦家联姻的事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大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往往十分激烈,为了偌大的家产兄弟姐妹斗个你死我活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李家并不仅仅是李堰的李家。

……

“笃笃笃……”

肖恒派出去的骑士敲响了李家的大门。

首节 上一节 198/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