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 第82节

这一次,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过之前把棉布行搅得一团糟让伯爷和大家都知道,损失惨重的罪魁祸首,也算揪得出来。”

“没错,没错。”

田生兰随后说道:“这个元凶在没有被发现前,我们也不好上手,怎么惩办元凶呢,既然查到元凶,那么一定会有办法让秦兴宗败家子买单。

伯爷你也认识,这个败家子与魏阉狼狈为奸,创立振兴商会,又受天子封皇商,小巧玲珑也探知是田尔耕所为、镇远侯,都持银股。

所以之前的那件事,都被这个败家子耍了无赖,借由这些勋贵和权贵的势态,用的是魏良卿和顾宗杰两个败家子,骗到很多食物,这才能够蛊惑一群愚民。”

第143章 奉旨调查此案

振兴商会最近在京城上上下下的知名度,可以说加强了很多,从香皂、棉布、奢侈品都可以说赚了很多银子。

可李如桢等京城权贵,其中就有那一批大明勋贵,尽管为此眼红,但又顾忌魏忠贤,故不择下手。

如今,秦兴宗也不知道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又会是‘失势’中的镇远侯,给拉到振兴商会,这更是有人说,强忍着要向秦兴宗动手。

“魏良卿、顾宗杰这两个就是废物点心。”

李如桢一脸冷笑轻蔑地说:“本伯想不通那个魏忠贤和顾肇迹的头有没有叫驴子踢他。

两人年龄,足以成为那败家子的父亲,但倒是和小王八蛋秦兴宗称兄道弟。

本伯,无论你采取何种方式,败家子秦兴宗,非要让他去送死不可,也有振兴商会这个行业,还得把本伯弄到手里!我是个有良心的人,如果你要想让我死的话。”

说到这,李如桢猛地站了起来,冷冷的看着王登库和田生兰两个人,那个身体里的气势也变得凶狠了。

“要是办不到的话,这晋地八大商,本伯觉得是时候换两个了!”沉思了一会儿,李如桢冷不丁地说,然后甩开袍袖转身就走。

轰!

王登库、田生兰一听这话,心里浮现出一阵惊骇,他们一脸惧意,李如桢敢说这句话,那么,这件事是可以做成的。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本想用辽民一事,为了破解所谓元凶,拉近了与李如桢他们之间的距离,顺便把振兴商会列入自己的名下。

但事情的发展却明显出乎人们意料。

事实上,辽民涌入京城之事,岂止他们始料未及,就是身处内廷中的天启皇帝也因为某件事情,而产生感慨万千。

“魏伴伴,你说这是被秦卿安置的辽民,所封上的万民伞?”“我看就是被俺俺俺俺俺的人给封上了......”“那是俺俺俺俺......”“你怎么知道俺俺俺俺?天启皇帝望着面前这些写着姓名的人,还是一把血手印雨伞,一脸懵逼地说。

“是的皇爷。”

魏忠贤垂首一礼说:“我东厂受皇爷之命到秦家村这边去察看秦千户所安置的辽民究竟有没有安定。

但走的时间并不长,便为广大辽民所包围,然而,这些辽民,却不是想动手,但得知东厂身份时,便把这万民伞拿出来。

而这些安置在辽民中,一个个对皇爷是感恩戴德,称呼秦千户等为青天大老爷,帮他们稳定京城那边。”

“呼~”

天启皇帝轻呼一声,心里出现一阵兴奋,望着面前的这把万民伞感慨万千:“秦卿在朝野之间被称为败家子,但他是帮助朕分忧的好大臣。

倒是朝中大臣们,一个个以国之栋梁、大明肱股自居,真是有麻烦了,那一个个,我无法退缩,这就足以令人啼笑皆非了。不过,也有一些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却能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最终赢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皇爷英明。”

魏忠贤眼珠子转了转走上前去:“尤其是内阁那帮人,在这次动静中,一个个都不知所措,真真是给大明丢人啊!”

补刀小能手时时刻刻都想插刀东林党。

“没错!”

天启皇帝皱了皱眉头,看着魏忠贤说:“魏陪着他,你就去派人传朕的口谕,让秦卿马上进宫见见朕。

“皇爷,您难道想将辽东粮食亏空案,交由秦千户来查?”

魏忠贤皱眉,看着天启皇帝说:“此事是不是要再考虑一下?毕竟孙督师查到现在,都没查出什么蛛丝马迹。

孙督师密奏皇爷,就是要朝廷派能臣去辽东专门查案......”

“魏伴伴别说了,朕明白这些。”

天启皇帝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但是魏伴伴认为就目前这样的情况来说,派遣谁来过去是恰当的呢?他能够顶住朝廷与辽东双方的压力?

还有,一个辽民之事在京城发生,朝中这帮大臣的反应,难道魏伴伴没看到?他怎么就没看见呢?倒是秦卿朕认为妥当。

一来秦卿办事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对于找不到头绪的辽东来说,或许可以从其他角度,寻找突破口。

二来秦卿不畏强权、天性自由,这来到辽东一边之后,即便是遭遇再难,也一定要打道回府。所以,他是个非常有主见,而且很有魄力的女人。”

“……”

魏忠贤唇角一抽,内心却是一片吐纳,秦兴宗这小王八蛋岂不是天性自由,那个根本无法无天的主!

“咳咳~皇爷,那老奴现在就派人传口谕。”

魏忠贤也算是理解了,天启皇帝心里下定决心,以及辽东粮食亏空案等,与他利益又没有多大关系,何必盲目拦阻?

“嗯。”

天启皇帝频频点头。

看走魏忠贤,端坐龙椅之上,天启皇帝,两眼微眯,本想朝廷把辽东交给这边,各种支援,也有孙师坐拥辽东,起码可以夺回建奴窃据之辽西之地。

可此时,不仅辽西这一重要地区,尚未夺回,就连朝廷珍贵的钱粮也被中饱私囊!

“李公公啊,这陛下召本少爷进宫,到底是什么事情啊?这么着急!”

秦兴宗收拾好自己穿的亲军服看着李永贞说。

“这个安置辽民的地方,也没出岔子呀,而且是辽东边军口粮,首批差不多要赶出来。

应该不是朝中那伙狗御史再奔陛兄来捉拿这群狗御史呀?我说你这狗御史是谁呀?!

这件事本少爷正在做呀!”

目前大明朝堂上,东林党与阉党斗争更加激烈,让朝局风雨飘摇,秦兴宗虽不愿卷入。

然经此疏导辽民,秦兴宗算看得懂,对东林党之类的货,不出手就不出手。

李永贞一脸奇怪,望着自信的秦兴宗淡笑着说:“秦千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咱家都不知道。

皇上传口谕,我们家便受魏督公的命令离宫去找秦千户。我和他一起去的时候,看见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姊妹都在那里等着我们呢!”

第144章 锦衣卫的指挥佥事

“害,本少爷懂。”

秦兴宗在怀里拿出了几片金叶子,笑里藏刀,塞进李永贞的手中,也无论身边有没有人都会说:“李公公,魏老哥的左右手。

本少爷并不是不懂事,这一次李公公来的太急,本少爷一点也没准备好,李公公休沐之后,有的只是时间。本爷的儿子在一家公司上班,他的女儿在一家医院工作。”

冒犯大明的人,皆不可得罪常与天子为伍的大、小宦官,我想,他们是读书人心目中的人,这是一群没有卵的奴才,但他们是最喜欢睚眦必报的一代。

倒并不意味着秦兴宗害怕他们,其实,与魏忠贤有一段特殊感情,使之与其他司礼监太监密切交往,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秦千户,您这是干什么,这不是叫你破费了。”

拿人手短,李永贞看到秦兴宗如此说话,腕间一转,手中金叶子不见了,正所谓秦兴宗看了叹为观止。

“李公公,你这一手绝活,啥时候也教教本少爷。”“我是个老夫少妻,怎么能教得过?你说我该怎么办呢?”秦兴宗往前走,眼睛左看看右看看,小声地跟李永贞说。

“都说陛下身边的人,那每一个简单的角色,本少爷这次算是涨见识了,李公公,等到时你休沐了,可千万等着本少爷登门拜访啊。”

“呵呵~”

参见飞扬跋扈秦兴宗,面对自己,没有一丝不屑,连做作的姿势都没有,李永贞笑着说道:“好说,好说,对了秦千户,此次皇爷召你过来,应该是为了辽东那边的事情。

就连辽民们一窝蜂地拥入京城的这段日子,皇爷也时不时地提到辽东边军问题,就连前些日子孙督师也曾密奏皇爷。

关于这一次,皇爷把你们召入宫中,具体有哪些东西,咱家还真说不清楚,好吧,乾清宫来啦,秦千户还在抓紧,跟我们家一起去找皇爷。”

“好。”

秦兴宗点头哈腰应了一声,但眉头微微一皱,既然辽东之事召见了本少爷入宫,那么就该没有解口粮之事。

要真这回事,以前见到天启皇帝时,都该说。

“皇爷,秦千户过来了。”

正当秦兴宗冥思苦想之时,李永贞对着大殿毕恭毕敬地说了一句礼,声音传来,断送了秦兴宗心中的念头。

“臣秦兴宗,拜见陛下。”

“秦卿来了?快进来吧!”

殿中响起天启皇帝之声。

“李公公,别忘了教本少爷那绝活啊。”走进大殿之前,秦兴宗笑眯眯地看着李永贞说,腕儿也跟着转动起来。

“好说,好说。”

李永贞原地踏步,轻声回敬。

但这个心非常受用。

那种受重视之感,叫做李永贞内心是非常惬意的。

“秦卿,朕可是听说,你如今在那帮安置的辽民心中,地位很高啊。”崇祯帝指着旁边一个正在给人送饭的男子问。天启皇帝微笑地看着秦兴宗,说。

“朕知道秦卿有才,这次处理京城动荡,还有解决辽东边军口粮一事,都被秦卿轻松解决了。”

“陛下谬赞了。”

秦兴宗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旁边站着魏忠贤,向天启皇帝说:“臣所做的这些,不过都是该做的事情,不值得陛下这般盛赞。”

“……”

魏忠贤唇角一抽,无语瞅见秦兴宗你一个小王八蛋,也真够蹬鼻子上脸。

“哈哈~”

天启皇帝听了,哈哈大笑,接着说:“秦卿实在是真性情啊,朕只喜欢秦卿这样的个性,因此朕有个担子,想要给秦卿。

辽东粮食亏空案件,孙师到现在还毫无头绪,且辽东军务繁重,都需要孙师的掌管,不过,这个案子还得查,于是朕决定让秦卿奉诏出使辽代,具体调查案情!”

“什么?”

秦兴宗皱了皱眉,望着天启皇帝说:“你可千万不要闹这样的笑话。大臣们都是败家子和纨绔子弟。

在京城这亩三分地上,大臣们占据了地利,也摆在了皇上的面前,即便捅了大篓,那么至少也会被人蒙在鼓里。

辽东却是险恶之地,就臣僚这个胆小如鼠之人,那怕是走了啊。他知道,如果没有了我,他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

“……”

魏忠贤唇角一抽,像一个偏瘫的病人,内心怒骂,你个小王八蛋,也胆小?这是在什么地方?这也是天下奇闻。

“秦卿真是会说笑。”

天启皇帝一脸的微笑,看着秦兴宗说:“这不像秦卿那样有个性嘛,想当年辽东这边急着缺棉布。京城地区,甚至整个北直隶都是棉布价格猛涨的。

秦卿的这些所作所为,朕可是记忆犹新呀,这一次京城一窝蜂地拥入了几十万辽民之中,致使京城粮价一路狂飙。

满朝文武对这一切无可奈何,但秦卿一发而不可收,短短几天便化解了这件事,连朕自己也没想到,秦卿竟如此迅速。”

“陛下,臣可不快。”

秦兴宗潜意识地说,挺起胸,昂着下巴。

首节 上一节 8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