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92节

  张郃从外面进来时,看到的便是如此景象。

  ‘他,应该已经想到了吧?’

  张郃心中猛然地想到了这一点,而后下意识地便退后了三步,直到出得门外,他方才拱手一礼道,“先生。”

  “嗯?”

  贾诩转过了头,一脸惊讶道:“将军怎得回来了?”

  “前方大败,战线已无法再建。”

  张郃叹息着摇了摇头,而后直直看向贾诩道:“不知先生有何妙策?”

  “前方竟……”

  贾诩脸上惊讶更甚,但随即便很是果断地摇头道:“诩不过一个垂暮之人,如何能有妙策?”

  “您……”

  张郃很清楚面前这个老硬币有多恐怖,下意识地就想说一句别装了,但想到此人的利害,最终他还是没敢说,只是老老实实道:“曹仁将军让我来问的,还请先生能不吝赐教。”

  “曹仁将军吗?”

  贾诩一脸难以拒绝的尴尬后,郑重地点头道:“好,且待我想想……”

  张郃听到这话,便站在原地不动了,只有一双眼睛,还在咕噜噜地乱转。

  大概也是因缘际会,他很是巧合地便看到了正在收拾的贾飞。

  如果这一幕都不能让他确定,面前这个家伙已经想到了办法的话,他也就不配当什么名将了。

  当然,他并没有开口说话。

  只是脸上的表情,却是陡然变得愈发古怪了。

  “有了。”

  贾诩很快就注意到了将目光落在贾飞身上的张郃,不由在心中摇头一叹的同时,装出了想到办法的模样。

  “末将洗耳恭听。”

  张郃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贾诩摆摆手,不过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语气郑重道,“我有三策。”

  张郃:“?!?!?!”

  “上策,回书丞相,待援兵到来,再作计算。”

  “中策,尽可能收纳襄阳财货,火烧田野……留一个烂摊子之后,本阵撤回宛城,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下策,聚南阳、襄阳、章陵三郡之兵,作固守之态,待到雨季至,引水灌之!”

第193章 曹仁的选择,刘备的决断

  “先生当真是这么说的?”

  曹仁盯着张郃,看到后者郑重点头后,便就此陷入了沉思当中。

  首先来说,上策是不能取的。

  因为自宜城到谯县,光是在路上的时间,最少也都得两天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这两天时间里,几乎甚么事情都可能会发生。

  尤其是在荆州。

  尤其面对的还是威望极大的刘备。

  其次,下策确实是好,但曹仁实在无法确定,自己最终能不能挡得住刘备。

  因为他眼前所面对的情况,几乎跟当初刘备在淮南的情况一样,皆是人心不附。

  所以时间一旦长了,出什么事都是可能的……比如当阳的开城献降事件,肯定就少不了。

  那时候他得头疼死。

  当然了,这不是不可以解决,甚至说起来,这些事解决起来还很简单。

  屠城、贬奴就完了嘛。

  他在南阳又不是没干过。

  南阳跟襄阳,有什么差别啊?

  基本没差。

  所以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此时此刻的曹操,已经有点耗不起了。

  再耗下去的话,中原就算不会绝收,但也绝对会少收十分之一。

  这已经很多了。

  直接就能影响到曹操的大战略。

  尤其是在各方新军都正组建的当下,这种影响就更大了。

  曹仁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因此之故,下策也是不能取的。

  综上来说,曹仁能取的,也就只剩下一个中策了。

  但曹仁并不怎么甘心。

  他还有若县,他还有宜城,他还有编县。

  这三者没失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再跟刘备打一波。

  说不定,就能再度复刻当初淮南的胜利了呢?

  大不了就是死几个将领而已。

  但如果是胜了……

  那就不得了了!

  最起码来说,刘备数年之内应该便再也没有能力北征了。

  不过想到贾诩的可怕,曹仁最终还是将这个想法压制了下去。

  一句话。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那时候,他可就把大部兵马全部丧尽了。

  接下来曹操能不能再南下,大概都会成为一个未知数了。

  甚至于,南阳能不能保住,也都将会成为一个未知数。

  更为关键的是,赤壁之战表现极其凶猛的魏延,如今就在随县。

  这也是一个不得不去考虑的风险项。

  毕竟来说,刚刚他已经拿到了前线的具体战报,知道了刘备属下都不讲武德的事实。

  如果他还去赌什么魏延不敢轻易出兵……

  那他就是纯粹的傻子了。

  魏延是谁?

  以前或许不知道,但现如今的话,他绝对是刘备的亲信。

  所以,既然关羽能偷袭,魏延又怎么会不敢?

  这方面,曹仁真的赌不起,也不敢去赌。

  一旦输了的话,到时不仅南阳危矣,整个淮南,也都将会摇摇欲坠。

  想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曹仁瞬间就产生了一种魏延随时会来偷袭的可能。

  因此,他突然就感觉到了寒冷。

  毕竟来说,曹仁所能管辖的将领,或者就算是曹操所能管辖的将领,那也都是不敢轻易出兵的啊。

  但刘备一方的人,却压根是不讲武德的!

  试问,一个只是等待命令的将军,又怎么可能会敌的过一个随时有可能出兵的将军呢?

  光是灵活性就差了不知道多少倍,更不要说是反应了……

  不对。

  应该说,他们这一方之中,除了他曹仁之外,压根就没有什么灵活性。

  ……

  “传令下去,撤军!”

  认真思索以后,曹仁最终决定选取中策,因此他在下达撤军命令之后,便悄悄拉着张郃走到了一旁,“晚上的时候,记得……”

  践踏麦苗!

  焚烧房屋!

  抢掠!

  听着曹仁的这三项安排,张郃缓缓瞪大了双眼,呼吸都有那么一瞬间的凝固。

  他有一种感觉,曹仁似乎是在报复他。

  否则的话,为什么要让他去做这些?

  明明其他人可以做的更好。

  明明其他人不会在乎这些。

  明明……

  但曹仁偏偏选了他!

  如果张郃不够聪明的话,也许他还不会多想。

  但关键在于,他是一个聪明人啊。

  最起码,也是一个聪明的将领。

  因此,他能很清楚的看到,如果按照全局去看的话,他所做的这些,很可能都将会在未来化作被攻击的弱点。

  比如说,以后曹操如果想要南下了,但是荆州民心不附……怎么办?

  杀一个张郃,立马就能挽回巨大的民心。

  这种情况下,曹操会不会去做?

  或者说,曹仁会不会劝曹操这么做?

  张郃突然感到一阵的害怕。

首节 上一节 192/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