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228节

  能力如果不出众,坐到高位,最后的下场不过是一地鸡毛而已。

  所以徐庶这些天所顶着的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自己这位新任长史的想法,袁谭自然清楚。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口。

  毕竟,压力也是动力,而如徐庶这样的,堪称璞玉的英杰,正需要在压力的磨炼下,才能够绽放出璀璨光华。

  所以袁谭也乐得,在这几日做一个撒手掌柜。

  反正徐州是百废待兴,各个郡城的官员空缺不少,事务虽然多,但很多都是杂事。

  交给徐庶处理也无妨。

  而且,要不是这些空缺的大量官位,徐州的官制改革,还真不一定就能够这般顺利推行下去。

  毕竟这样的改革,毫不客气的说,几乎是将那些地方世家盘子里的奶酪。

  不,应该是将他们装奶酪的盘子都给砸掉了,直接又换了一个名为四部一院的新盘子。

  要不是陈登之前杀了一批,更早之前袁谭进攻徐州时又收拾了一批世家豪族。

  估计现在,徐州的事务还处于一团混乱之中呢。

  但,有些事情可以交给徐庶处理,去让他好好锻炼,但有些事情却必须要由袁谭亲自接手。

  眼下荀彧送过来的这封奏报,便是属于要袁谭亲自处理的那一类。

  向江东出售铠甲兵器的事情,算是这段时间徐州的头等大事。

  所以在接到任命后,荀彧便直接马不停蹄开始了筹划,三日内便将相应的规划上报了过来。

  袁谭扫了一眼,微微点头。

  不能不说,荀彧确实无愧曹操正史上吾之子房的评价,考虑的种种事情相当全面。

  在荀彧的奏报中,荀彧表示,若是直接徐州铠作为主要出售的铠甲的话。

  不仅徐州这边产量很难跟上,而且还容易造成不可测的后果。

  孙策虽然困守江东,但小霸王的野心可称得上一句雄心勃勃,对于弄死了他老爹的刘表更是深恶痛绝。

  这两年虽然主力一直在江东南部,每天吃饭睡觉打山越。

  但直属于小霸王的精锐部队,却自始至终都是在夏口附近游弋巡逻,时刻盯着荆州南部的防线。

  一旦黄祖有所松懈,袁谭敢断言,这位小霸王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对荆州下手。

  而徐州铠的出现,则会让本来在战力上就相对弱势的荆州军,和江东军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万一真让孙策跨过长江,即便打不下荆州,只要打下夏口、江陵,在长江以北立足站稳。

  就会对袁谭乃至整个河北接下来的方略部署,起到巨大的阻碍。

  虽然从个人感性的角度,袁谭对于这位年少有为的小霸王,观感不差。

  但正如荀彧在奏报中所说的那样,对于徐州乃至整个河北来说,死掉的小霸王,或者退一步,困守江东只能打山越出气的小霸王。

  才是真正的好霸王。

  出于这样的考量,荀彧在奏报中给出了第一批出售给江东的铠甲意见。

  徐州铠两千套,按照每套两万四千钱的售价。

  除此之外,之前攻克徐州时,收缴降兵,从战场上回收来的那些常规铠甲,经过将作院修补之后。

  大约有三万八千套,加在一起,合计四万套铠甲。

  作为第一批出售给江东的军备。

第二百九十二章:困惑的周瑜,艳羡的孙策

  “三万八千套常规铠甲……”

  袁谭看着手中的奏报,陷入了沉思。

  这三万八千套铠甲,每套的售价,荀彧定在了一万钱,算是比正常兵甲的价格高出了两千钱。

  但这毕竟是乱世,这种价格浮动倒也不算太夸张。

  更何况,这近两万套铠甲对于袁谭来说,完全就是无本的买卖,卖出一套就赚一套。

  所以这笔买卖做得。

  徐州铠两千套,每套两万四千钱的话,扣掉成本用料,大约每套的利润在两万两千钱左右。

  加上常规铠甲的利润,这一笔买卖应该能够收入四亿钱。

  当然,这笔钱自然不可能真的全部用铜钱交付。

  袁谭之所以将第一次出售兵备的对象选定在了江东,看中的就是江东丰富的粮秣储备。

  四亿钱,就算中原的米价,千钱一石米,也将五十万石米的收入。

  而且袁谭肯定不会真的按照中原的米价,去收购江东的粮草。

  但这些工作,就不是袁谭需要头疼的了,交给诸葛瑾出使时谈判就好。

  相信以诸葛瑾的能力,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

  本来这件事应该交给荀彧去做,但诸葛瑾还有一个好友虞翻,在江东那边。

  所以袁谭思索了一下,还是做出了决定。

  “元直,告诉文若和子瑜两位郎中,以文若为正使,子瑜为副使,出使江东,商议此次出售兵备之事。”

  “喏!”

  徐庶躬身领命而去。

  而袁谭的目光,已经从手中奏报上移开,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随着兵甲出口,江东那边兵粮回收。

  之前自己规划中的很多工作,也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徐州这边的困境,总算是看到了曙光,让袁谭整个人,都是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舒了一口气后,袁谭便径直来到了齐候府后宅中的演武场内,随手拿起霸王破天戟,开始演练起戟法来。

  ……

  比起此刻轻松到甚至还有闲心演练戟法的袁谭。

  此刻的江东,周瑜却只觉得有些头疼。

  诸葛瑾和荀彧组成的使节团,在前日已经到达江东。

  有之前陈登吹风时带过来的消息,对于徐州朝江东出售兵甲一事,周瑜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即便是这样,当周瑜听到荀彧口中,四万套铠甲的数字后,还是被震的失神了一瞬。

  江东富饶,疆域辽阔不说,更兼水系充沛,尤其以扬州最为富庶,坐拥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自从孙策平定江东之后,数年内没有战事,江东世家也都在孙策的威压下,不敢搞事情。

  数年休养生息下来,每年的粟米年收达到了千万石,扣去养军十万和征伐山越的花费。

  目前江东的储粮也有将近两千万石。

  对比天下诸侯,江东目前的富庶,也只有益州、荆州可以相比。

  所以周瑜对徐州向自己这边,出售铠甲的事情,短暂意外后,其实也能够接受。

  但这两万套铠甲,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即便是按照正常的市面价格,四万套铠甲的售价也达到了四亿钱之巨。

  这样一笔大生意,绝对不是他和孙策两个人商议就可以作出决定,必须要汇聚江东群臣一起讨论后才能够定下章程。

  而周瑜头疼的就是这一点。

  平心而论,这四万套铠甲来的可以说是相当及时。

  江东十万兵,这些年征讨山越,损失了不少精锐。

  很多兵力都是后来补充进去的,虽然有山越这个天然的练兵场在。

  但那些损失的铠甲,破损的兵刃等等,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补充的。

  江东多米多粮,但矿产资源,很多都集中在山越聚集的丘陵地带。

  不将山越彻底讨平,根本无法开采。

  而那些大的矿山,都被世家把持着,即便以孙策的威信,也不可能强行去抢。

  除非他真的想要将自己境内的世家们给逼反了。

  所以江东军队现在就面临了一个很无奈的困境。

  那就是有兵无甲。

  为什么最精锐的部队始终游弋在夏口,却不敢进攻?

  为什么江东的兵马明明已经有十万之巨,却不敢对只有三万守兵的江陵发起进攻?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十万兵马,真正披甲的,连一半都不到。

  只有三万名最精锐的部队才配备了战甲,并且那些战甲还都多有磨损。

  但周瑜作为孙策最信任的军师,担任中护军之职,位高权重,和吴候长史张昭不相上下。

  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一面。

  徐州这边大手笔的抛出了四万套铠甲,意味着什么?

  难不成徐州真的缺粮缺到连将士们的铠甲都要卖出去才行吗?

  稍微动动脑子想想,都知道这事儿绝对不可能。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了。

  要么,徐州军现在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百分百披甲率,让袁谭根本看不上这些从降兵手中收缴过来的铠甲。

  要么,就是徐州军已经有了新的制式铠甲武装,这才能够换下来大批制式铠甲。

  拿来收购江东的米粮,度过中原的大旱。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于毗邻徐州的江东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周瑜这边紧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而讨逆将军,吴侯孙策,此刻却是一脸的艳羡,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正在头疼的周瑜冷不丁抬眼看时,才发现自家主公又在神游物外,当即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恨不得拎着孙策的耳朵好好呵斥他让他认真想想当前的情况,不要再走神了。

  结果孙策转过头,眨巴着无辜的大眼说道:

  “公瑾,齐侯开府建牙,划分的官制,我觉得很不错啊!”

  ……

首节 上一节 228/7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