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161节

  袁绍长子,天下第一诸侯为其靠山,他要是想发力搜寻一样宝物。

  对于他人来说或许艰难,但对于袁谭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事情。

  当即,徐庶拱手说道:

  “既然如此,元直愿意留在将军帐下,聆听将军教诲。”

  听到徐庶终于点头,袁谭脸上也是露出了微笑,指了指那几卷书简:

  “聆听教诲,元直,你这话却是高抬我了,我在兵法一道上并不精通,能给你指点的,只有它而已,我最多可以教教你,如何在战场上不怯阵而已。你既然得了六韬,就拿回去,好好研习吧,我可是很期待,元直你日后的成就呢!”

  说完,袁谭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但徐庶却是被袁谭的话说的愣在原地。

  徐庶原本以为,袁谭只是将这六韬给他看一眼。

  让他心里有底。

  最多也不过是日后,时不时将六韬借给他阅览一二,有不懂的地方,再由袁谭来给自己讲解。

  可袁谭这说法却是……要将六韬赠与自己?

  见到徐庶呆愣在那里不动,袁谭虽然没有从系统那里接收到提示。

  却也猜到了徐庶的想法,当即笑道:

  “元直,你还愣着干什么,常言道宝马赠英雄,这六韬,放在我这里,我也看不懂,不如送给元直你,反而更能发挥它的作用!”

  “这……这如何使得!”

  听到袁谭的话,徐庶连语调都变得颤抖了起来。

  不是徐庶眼界浅,而是六韬太贵重了!

  为何鹿山能够成为天下有志于兵法的士子们心目中的圣地?

  不就是因为庞德公身后的庞家,握着六韬中,关于作战之法的“武韬”全卷吗?

  毫不夸张的说。

  六韬中随便一韬在手,就足以建立起一个学阀了!

  而袁谭现在,竟是要将六韬全卷都赠与自己!

  这是何等的恩德和信任!

  当即,徐庶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感激,直接大礼参拜:

  “元直,多谢主公深恩厚意,若主公不弃,元直愿随主公左右,为主公驱策,虽万死而不辞!”

  “叮!你的赠与震撼徐庶,经验值+7999!”

  ……

第二百零二章:士别三日,三月之赌

  得了六韬的徐庶喜不自胜。

  他真的没有想到,袁谭居然会有六韬,更是对他的能力如此信任,直接将六韬赐给了自己!

  看着已经激动到难以自抑的徐庶,袁谭微微一笑。

  对于徐庶的激动,袁谭很理解。

  严格来说,他赐下的可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是给徐庶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

  只要徐庶能够研习精通六韬,他甚至可以借此,建立起一个不下于当世荀家、司马家这些学阀级世家!

  若用现代的说法,这等同于袁谭送给了徐庶一份清北的录取通知书。

  只要他的后人,根本不必多么杰出,只要有普通人的水准。

  就可以世世代代进入清北读书,还是一路本硕博连读,毕业后直接留校担任教授的那种!

  见徐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研读六韬,想到现在的徐庶,想要给自己出一些主意。

  也是有些难为他。

  袁谭果断给徐庶放了三个月大假,让他在徐州安心研读六韬,待到有所心得之后,再来自己帐下随军出征。

  见到徐庶一脸欣喜的离去,堂下围观了全过程的高览却是终于找到开口的机会了。

  忍不住露出不解之色,道:

  “少将军,这徐庶,就有那么大能耐,值得少将军如此看重?”

  高览虽然不明白,六韬对于士子们的意义。

  但作为当世名将,却也知道,六韬的价值。

  这让高览实在想不通。

  他怎么看,也就觉得徐庶只是卖相好一点,能力放在士卒里稍微好一点而已。

  但也没有出类拔萃到,值得以六韬来拉拢吧。

  听到高览的疑问,袁谭淡淡笑道:

  “高兄若是不信,不如我们打个赌,三个月之后,就先让元直到你帐下做事,届时,你就知道,什么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

  说到这里时,袁谭才想起来,士别三日这个成语。

  现在估计还没有出来呢。

  一想到那个眼下应该还在江东孙策帐下,当一个冲阵将军的吕蒙,袁谭不由得哑然失笑。

  看来,这个成语的命名人,要从孙权手里,被自己截胡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虽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成语,但高览还是听懂了袁谭的意思,却还是摇了摇头。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六韬是袁谭的东西。

  自己只是袁谭帐下大将,袁谭想赏赐什么,那不是他该干涉的。

  既然袁谭主意已定,他也就没有再多说。

  袁谭笑了笑,对于高览的不相信并不在意。

  他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走,我们去看看,那些徐州守军们,眼下的情况如何了!”

  ……

  徐州降军,和袁谭本部兵马,并未混营,而是分为两个大营立定。

  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降兵哗变,本部兵马可以迅速出动,不必甄别敌我,直接进攻便是。

  但坏处也很明显。

  降兵们都聚在一起,自然会免不了议论,若是袁谭吃了败仗。

  那些降兵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串联起来,酿成大祸。

  所以当袁谭提出两营分立的策略时,无论是高览,还是后来投降的车胄,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尤其是车胄。

  他投降袁绍,可以说是彻底将后路给堵死了。

  自然不愿意看到袁谭败绩。

  然而,袁谭却力排众议,强硬下了命令。

  直到袁谭在降兵营中散布传言,又紧跟着大破于禁之后。

  车胄和高览才明白了袁谭的用意。

  “虽然是弄险,但这种魄力和能力……袁将军确为当世无双的猛将啊!”

  车胄跟在袁谭和高览身后,和两人一起朝着降兵营去,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道。

  车胄的话虽未说出口,但他心境的变化,却是通过经验值的方式,被拥有系统的袁谭得知。

  “叮,车胄对你的能力感到钦佩,经验值+999!”

  袁谭淡淡一笑。

  他这么做,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将徐州乃至他自己的本部兵马,都放在了火山口上。

  对于一位独自领兵的大将来说,这等行事作风,不可谓不成熟。

  但行险策的收获也是相当巨大。

  若是降兵和本部兵马混编的话。

  于禁败北的消息虽然同样也会传开。

  但第一,不会传的这么快。

  第二,给降兵们造成的冲击,不会这么大。

  毕竟,本部人马出战,哪怕袁谭打的再好,伤亡总是在所难免。

  当本部回营之后,看到受损的本部兵,降兵们心中的敬佩或多或少,都会打上一个折扣。

  但眼下两边分营,降兵营不知道本部的情况,一传十,十传百之下。

  原本的说法只是“袁将军带本部三千骑兵大破于禁将军近万援军的消息”。

  很可能就会传成“袁将军只带三百骑兵,就破去了于禁将军十万大军”的消息。

  毕竟本部兵马到底出动了多少,出动后的伤亡到底如何,没人知晓。

  加上原本袁谭就散布下的谣言,最终给予降兵营的冲击,比单纯一个大胜,带来的冲击,要强上数倍不止!

  自然,降兵们对于袁谭的信任,也将大幅增加!

  而除此之外,袁谭行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一次行险成功,大部分将士都只会觉得,袁谭是靠着运气胜利。

  但第二次行险成功后,就会有部分将士开始思考,是否袁谭的能力真的强到可以打破常规。

  当第三次、第四次……最终,当袁谭一声令下,率众冲锋之时。

  哪怕前方看起来是万丈悬崖,他的身后,也一样会万众竟从!

  所谓威信,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相较于传统名将,都是靠着一次又一次大胜建立起的威信和名望。

  袁谭的统军之法,要快的多。

  正如眼下,高览或许偶尔还会提出一些建言。

  但蒋奇和他麾下的本部兵马们,对于袁谭的信任,已经近乎于盲从了。

  汉中武乡之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只不过,如此建立起的威信,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袁谭,不能失败!

首节 上一节 161/7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