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集美录 第260节

徐荣看到林峰,忍不住长叹一声低下了头。

“林大人,此事说来一言难尽,老夫是悔不当初啊。”

原来徐荣因为感念董卓对他的提拔知遇之恩,拒绝了林峰的招揽,独自一人偷偷潜回陇西,接了家眷返回辽东老家,准备从此不问世事,老死于田园。

谁料归乡之后,也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引起了辽东太守公孙度的注意。

公孙度眼下并不好过,公孙瓒仗着兵强马壮强行打跑了刘

虞,自封幽州刺史,全然不顾没有朝廷的任命诏书。

幽州变了天,公孙度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起初公孙瓒为了对付刘虞,不仅与公孙度称兄道弟,还不断奉上钱财粮草,以防与刘虞交战时被公孙度捅了屁股。

公孙度也很享受左右逢源的快感,不仅从公孙瓒手里吃拿卡要,还不断上书向刘虞讨要额外的粮饷并扣押本郡的税收不愿上交。

但是天下间除林峰之外,没人会猜到刘虞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等公孙瓒整合完到手的地盘,公孙度的日子开始艰难起来。

公孙瓒开始不断向辽东边界增兵,并且借助自封的幽州刺史之位,屡次向公孙度讨要这两年辽东郡欠下的税收。

公孙度想要翻脸,但又顾忌公孙瓒兵马众多,麾下缺少拿得出手的统军大将。

正好得知陇西名将徐荣告老还乡,当下死皮赖脸的数次上门延请,希望徐荣出山帮他对抗公孙瓒的咄咄攻势。

徐荣又哪里肯答应,公孙度算个神马玩意?

真想出仕,跟着林峰混比什么不强,那可是打得西凉军团不敢正面交锋的当世猛人。

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公孙度终于翻脸,给徐荣下了最后通牒。

要么乖乖出来帮忙,要么徐氏家族就地除名。

徐荣勃然大怒,率家丁族人拼死一搏,凭借着个人勇武杀出辽东,狼狈不堪地前往平原投奔林峰。

在闯出辽东的时候,徐荣身受重伤,强拖着病体来到平原,也就是命大才没有在路上挂掉,这才被林峰看到他如此凄凉的样子。

林峰早就知道徐荣会自行前来投靠,却不知道这件事里居然还有公孙度的助攻。

听完徐荣的叙述,林峰快步来到徐荣身边:“老将军伤势如何,某这就命人过来治疗。”

徐荣眼圈一红,身上的伤势虽重,还要不了他的老命,只是在突围途中,一个儿子战死,跟随他一起突围的族人也伤亡过半,这才是让他下定决心投奔林峰的主要原因。

有郎中过来给徐荣重新上药包扎完伤口,林峰面色凝重地说道:“老将军伤势不轻,某这就安排您与族人暂且住下,等伤势大好之后,再另觅佳处供老将军隐居养老。”

徐荣怔怔地抬头望向林峰:“林大人不愿接收老夫入仕?”

林峰假意纳闷:“老将军不是说过不愿再次为官,只想躬耕于田间颐养天年吗?”

徐荣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只要大人答应老夫两个条件,徐荣这条老命便卖与大人又如何。”

“老将军可是想要取辽东公孙度的性命以及不愿与西凉军团为敌?”

徐荣眨眨眼

,怪不得林峰名满天下,这反应这心思,远胜董卓公孙度等人远矣。

“大人可愿答应?”

“老将军,某虽不才,但绝不会逼人与旧主对峙疆场。”说到这里,林峰停顿了一下:“至于辽东公孙度嘛......”

徐荣紧张地追问:“大人如何看待此獠?”

没办法,徐荣现在也是没办法,董卓的西凉军团是指望不上了,现在董卓见到徐荣闹不好能活剥他,毕竟洛阳大战之时林峰能逃出洛阳,也只有徐荣才会向林峰吐露藏宝洞的秘密。

至于林峰,徐荣也不好判断,他一个老迈之人,如何能与辽东太守相比。

能够与公孙度结盟,远胜于徐家人的效忠,性价比差得太远。

林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公孙度一介小人,若非是他鼠首两端,伯安公又如何会轻易败给区区公孙伯圭?”

伯安公便是刘虞,公孙伯圭即是公孙瓒。

林峰的意思很明白,没有公孙度在里面捣乱,公孙瓒不一定有机会以下克上。

刘虞在幽州经营数年,愿意效忠的人手不少,只可惜太过信任公孙度,认为有他在公孙瓒背后牵制,北平不会轻起刀兵。

徐荣听到林峰表明的态度,当下不顾身上的伤势,抱拳拱手纳头便拜:“即如此,主公在上,请受徐荣一拜。”

林峰上前扶起徐荣,满面笑容地说道:“老将军万万不可如此,你肯出山帮某,已然是某莫大荣幸,你我之间又何须行此世俗之礼。”

两人交谈片刻,林峰看到徐荣的面色愈发灰白,知道老头儿身体撑不住,急忙命人将徐荣送去休养。

等到厅内只剩他一人之时,林峰嘿嘿地笑了起来。

徐荣,统率 80,武力 76,智力 66,政治 58,魅力 75。

虽然算不得顶级人才,勉强说是中等意思吧。

人才这种东西,肯定是越多越好,咱手里人才多了,最起码别人手里就少了不是?

至于如何安排徐荣,这个林峰还真没想过,老头儿伤势颇重,怎么也要将养几个月,等他身体大好了,再来安排也不迟。

初平二年无声无息的来了。

大汉百姓偶尔有些懵逼。

各地年号有些乱了。

大部分郡县新年公告里使用了初平年号,但也有部分郡县开始推行光熹年号。

初平是汉献帝的年号,光熹是汉少帝的年号,并不是说用初平就拥护汉献帝,也不能说用光熹就看好汉少帝。

比如说,林峰与董卓的治下都在使用初平的年号,但这两家不说是生死仇家,最起码也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典范。

首节 上一节 260/8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