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第645节

城里没有发生恶战,被斩首的几百建奴、鞑子超过半数是冤死鬼,他们也想着投降来着,可惜被渴望得到斩首功的叛军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干死了。

最先决定倒戈的孙定辽运气太差,忽然听到喊杀声后,他就带着家丁奔出府邸,谁知遭遇叛军袭击,任凭他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搭理,最后横尸街头。

开会决定投降的汉奸将领实在没想到麾下率先暴动,不仅仅有三成人被乱军杀了。

还因为是锦州城里的基层官兵主动起义开门迎接“红旗军”,没死的高级将领注定得不到投诚待遇,只能作为俘虏进行审查。

在为奴期间没有血案的能够留下性命,没收所有的财产,判处劳动改造必不可少,为虎作伥的汉奸将领有可能被凌迟。

发现锦州城门打开之时,孙元化最是急切,他太想见到老战友祖大寿,因为他曾经和祖大寿、袁崇焕一起驻守宁远城,抵御过老奴努尔哈赤的攻击。

孙元化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当上封疆大吏巡抚登莱,完全是袁崇焕无视困在觉华岛的龙武水师全军覆没,岛上两万军民被屠杀一空,炮制出的宁锦大捷。

这个莫须有的功劳使得孙元化平步青云,也其实是把他送上了不归路。

孙元化是个偏才,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他担任炮兵指挥官能够建功立业,当上登莱巡抚会祸国殃民。

然而不会用人的崇祯偏偏做出了错误的任命,约等于葬送了登莱、天津水师,顺带着害了上百万山东军民,成就了满清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

往事如云烟,孙元化庆幸有个好师弟黄汉,他非但没有在京师菜市口挨刀,还成为了“红旗军”炮兵第一主将。

孙元化跟何可纲也是战友,他太想跟祖大寿见面,指着鼻子问问那个混账东西,怎么就下作到杀害何可纲投降建奴?

可惜了,来到祖家豪宅的客厅之时,只见一个人吊在粱下,舌头吐出、哈喇子流了满衣襟,七八个男男女女跪在地上小声哭泣。

唉!做了汉奸的祖大寿没有了脊梁骨,连横刀自尽都下不了手,选择了做个吊死鬼。

憎恨汉奸的孙元化没有一丝同情心,他对着祖大寿冰冷的尸体摇头叹息道:

“里外不是人,还要遗臭万年,你死前应该是把肠子都悔青了吧?”

没多久搜查祖大寿府邸的“红旗军”就发现了祖大弼和祖可法七窍流血的尸体,这俩人应该是选择了喝毒酒自杀。

经过询问仆人得知祖家在锦州的将领再也没有其他人,孙元化吩咐打扫祖府迎接“汉江郡王”下榻。

得知祖大寿宁可选择自杀也不肯向自己投降,黄汉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觉得这个结局应该更好。

如果祖大寿献锦州投降,承诺善待降将既往不咎就必须兑现。

再如同坑耿仲明那般搞死祖大寿恐怕难堵悠悠之口,送交祖大寿给朝廷处置才是正道。

崇祯知道祖大寿跟“红旗军”势同水火,有可能继续任用他领兵,那时岂不是自找麻烦?

“红旗军”中忠诚果敢的知识青年将领层出不穷,黄汉哪里看得上汉奸将领,为了瓦解敌人的军心才不得已千金市骨用了姜新之流。

这一次全须全尾拿下锦州城,被“红旗军”镇抚官认定完全是基层官兵自发倒戈的结果。

纵然被俘获的刘天禄、曹恭诚、韩大勋、裴国珍等等几大十高级将领赌咒发誓,还互相证明他们协商好了献城投降,也得不到承认。

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难守

很明显,“汉江郡王”不准备宽恕汉奸将领,镇抚官心领神会,审讯,发动基层官兵举报这些将领的罪恶正在进行中。

这一次还出现了新情况,三百余建奴、两千出头鞑子被镇抚官认定主动投降,这些人全部得到了优待。

明知道建奴甲兵几乎所有人手上都沾染了汉人的鲜血,黄汉也忍住了进行大屠杀的冲动。

平辽大战逐渐进入高潮,将要面对满蒙骑兵十几二十万,如果这些人都存了必死之志跟“红旗军”拼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无论心里愿不愿意,给满蒙骑兵生路势在必行,这些主动投诚的人当然不能够送去劳动改造,全部留下作为辅兵使用。

怀着忐忑心情的满蒙骑兵投降成为辅兵,没想到真得到了吃三餐的机会,还天天有炊饼,五天内肯定能够吃到四两肉。

他们的积极性高涨,不少人主动找镇抚官宣誓效忠,表达渴望加入“红旗军”的心情。

骑战技能考核还真难不倒两千多鞑子、建奴,他们的骑术确实比绝大多数“红旗军”强。

镇抚官当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全部消化刚刚投诚的满蒙骑兵,他们给一百几十个汉语麻溜的女真人、蒙古人转了正。

其余人以文化不合格为由组织他们学习,并且要求他们主动剃掉小辫子重新留发。

得知汉语学得快的人能够早日得到“红旗军”正兵待遇,两千余人都在认真学习,宣传员、镇抚官趁机给他们进行传销式洗脑。

黄汉率领“红旗军”全取朝鲜得到了大量领土,经营赤峰卫又圈了许多领地,现如今也算得上是地多人口少。

全须全尾拿下锦州,城里的十几万军民用不着全部留下,锦州东、南、北的屯田最起码明年春天暂时放弃耕种。

这里是前线,随时有可能面临满蒙骑兵突袭,屯垦得不偿失,得不到五十亩屯田分配的军民们可以疏散去“汉江省”、赤峰卫做工、耕种。

锦州城里的存粮不多,应该够十几万人消耗两个月左右,但是清理汉奸、建奴、鞑子财物之时收缴到手的金银财宝以白银计超过二百万两。

守卫锦州留下两个乙种营、六个千总卫所军足以,屯民只留三千户不足两万人,明年春天每户屯民可以在锦州东选五十亩好地屯垦。

只要保持十五万亩良田产量达到中下标准,收获的粮食足以养活锦州城里的三万余军民,如果三分之一田亩种植马铃薯,锦州的粮食肯定有结余。

连锦州外围,投降、俘虏的军民超过十五万,将要有十二万人分散到矿区、屯区劳动,现在才是八月底,离天寒地冻还有接近两个月。

为了确保锦州的防御,三万“红旗军”步兵、工兵带领十余万锦州军民,突击修建锦州港到锦州东南架子山一直延伸到锦州北台山的防线。

修缮原明军在小凌河西岸建造的墩堡、候台,恢复锦州北的几座堡垒。

锦州港到锦州北山区足一百里,原本大明的防御体系就是意图以锦州为重点修建堡垒长城截断辽西走廊。

计划虽然不错,可惜明军兵无战心全部龟缩在城池、堡垒内等着被建奴、鞑子一一击破,劳民伤财修建的诸多城堡形同虚设。

“红旗军”在原大明防御体系上进行维修,由于拥有水泥,修缮后的堡垒牢固度毋庸置疑。

堡垒、候台内有了观察员利用千里镜和固定式望远镜监控锦州东一百里防线,再有几千“红旗军”骑兵机动,满蒙骑兵再来触碰锦州防线一定会损兵折将。

新的防线完成后,塔山防线将要成为二线,仅仅留下哨位和少量守军即可,大部分驻防部队进入小凌河西。

锦州城离锦州港只不过五十几里,对于拥有强大水师的“红旗军”来说,沿海一百里内,只要“红旗军”想守住的城池就不可能被敌人攻破。

孤城难守是共识,“红旗军”能够从海上源源不断给被敌军攻击的城池提供兵马、粮食、装备的支援,攻击方最终面临惨败毋庸置疑。

“红旗军”收复锦州当然要大肆宣传,“红旗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头条刊登文章告知天下人,“锦州大捷”俘获满清军民十五万、斩杀清军两三千。

首节 上一节 645/7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