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786节

成为一方诸侯虽好,却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的,曹操一世奸雄,立志荡平九州,一统天下,岂会容忍他人,割据一方,自立为王,别说是女婿了,就是亲儿子也不行呀!

因此上,萧逸单膝跪地,做出忠心耿耿之状,先是痛骂孔融一顿,而后极力反对分封,说到情动之处,还用袖子抹抹眼睛,流出两行热泪来了!

“贤婿之心,可昭日月,老夫得此忠臣良辅,何愁大业不成呢,分封之事,就此作罢,只罪孔融一人,余者不再追究了!”

一番忠心告白,让曹操颇为高兴,连忙上前搀扶爱婿,二人四目相对,情景感人肺腑,真可谓千古佳话了,当然了,奸雄心性深沉,区区几滴眼泪,还是过不了关滴!

“儒学博大精深,可惜太过柔和了,能够开创盛世,却难平定乱世,暂且不宜用之,道家一脉,源远流长,鬼神之说,深入人心,若以玄妙之术治国,可否成就大业呢?”

一坑刚过,一坑又起,萧逸的道家弟子身份,以及各种神通传说,也是曹操一个忌讳,故而再次试探,看他到底有没有野心?

“道家飘渺,玄而又玄,可以役鬼通神,却难拯救苍生,并非治国之策丞相雄才大略,必然早有谋划了,末将冥思苦想,也算有一些心得,不如同写掌上,互相印证如何?”

萧逸心中清楚,曹操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利用道家,以神权架空皇权,最后夺取江山社稷,因此轻轻一跳,从坑上迈过去了!

“贤婿所提甚妙,老夫亦有此意,咱们书写出来,互相印证一番,也好查遗补缺!”

曹操微微点头,取出了笔墨,开始在掌心书写,萧逸也是如此,笔走龙蛇,书写心得,片刻之后,二人停笔,互相对视之后,同时伸开手掌

曹操手心写的是:以法治世,以儒教人,佛道安心,百家安身!

萧逸手心写的是:阳儒阴法,佛道为正,诸子百家,各用其长!

“哈哈!满朝文武之中,唯有无愁最知老夫之心!”

“呵呵!天下英雄之中,唯有丞相可让末将辅佐!”

互相印证之后,二人同时大笑起来,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位灵魂知己,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

至于两人的见解吗,可以做一个比喻:法家是一柄宝剑,百炼精钢,锋利无比,可以斩获万里江山,不过吗,这柄宝剑太锋利了,也难以驾驭住,不但伤人,也会伤己,必须给它配个箭鞘-儒家,以儒制法,以法克儒,互相制约之下,才能随心所欲,牢牢的掌握住宝剑!

墨家、兵家、医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则是属性宝石,给这柄宝剑加攻、加魔、加敏、加毒、加雷电、加冰霜让宝剑更加光华夺目,威力无穷!

佛家、道家则是剑心,确保这柄无双宝剑,为了国家而战,为了民族而战,为了苍生而战,永为一柄正义之剑,否则的话,宝剑越是锋利,苍生越是受害,那就是一柄魔剑了,大秦之亡,就是教训!

曹操、萧逸两个最有权势的男人,做出了同样的决策,未来百余年时间,诸子百家的地位、作用,也就决定下来了!

心结解开之后,翁婿秉烛夜谈,交换意见,探讨了各种策略,一直商议到三更时分,萧逸这才告辞离开!

离开天字一号之后,萧逸让夜风一吹,顿觉浑身冰冷,这才发现自己的内衣,已经被汗水渗透了,给乱世奸雄做女婿,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刷!吧嗒!

与此同时,一小包药粉滑出,落入了手心中,正是靠着这玩意,萧逸才能眼泪旺旺,表演了一出好戏,当然了,萧逸所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假的,他真的不想做诸侯,那样太没意思了,小道士想要整个天下!

第二十章百家争鸣(五)

“儒生们卖弄口舌,空谈心性,政治上毫无作为,大汉倾颓至此,儒家难辞其咎!”

“腐儒们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不断打压别的学派,手段卑鄙无耻!”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此乃天地至理,儒家尸餐素位,早该退位让贤了!”

经过一夜的修整,百家学者恢复了精神、体力,又开始了激烈辩论,法、墨、兵、道、纵横、阴阳几家达成了共识,他们轮番上阵,口伐笔诛,大肆讨伐儒家学派,攻势极为旺盛!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眼看局势如此,台下的小门派也参战了,跟着摇旗呐喊、制造声势,恨不得打倒儒家,再踏上一万只脚,让腐儒们永不超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成为了主流思想,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不断排挤别的学派,手段上颇为阴损,不少学派断绝传承,或者惨遭吞并,余者也是东躲西藏,苟延残喘,几百年的仇恨、几百年的委屈,这下全爆发出来了

再说了,儒家实力雄厚,渗透各行各业,掌握着官爵、钱财、举荐权、话语权别的门派要想崛起,必须抢夺这些资源,就像荒野中的狼群,要想成为新狼王,必须打败老狼王,尖牙利爪,决一胜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双拳难架四掌,猛虎不敌群狼,面对凶猛的攻势,儒家节节败退,彻底落入了下风,万般无奈之下,孔融一咬牙、一跺脚,终于拿出了杀手锏一个人,一个牙酸口臭的人--祢衡!

祢衡,字‘正平’,青州-平原郡人,门阀士族出身,聪慧好学,才思敏捷,有过目不忘之能,在儒家青年学子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深得大儒-孔融的喜爱,称之为:‘颜回不死,儒家骐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祢衡固然有才,却是恃才傲物,目无余子,尤其一张大嘴巴,平时不说话则已,开口必然得罪人,因此上,不到万不得已,孔融不愿放他出来,就是怕树敌太多,引来杀身之祸!

“哈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诸位皆言儒家之过,可曾反省自身,又是何等模样?

法家残暴不仁,专以严刑峻法,残害黎民百姓,昔日商鞅连夜奔逃,投宿客栈而不容纳,以自立之法害自身,是否悔不当初呀?

墨家兼爱,推崇‘非攻’,喜欢行侠仗义,墨子为了救援宋国,孤身入楚,陈述利害,退了百万强兵,回程途中遇到大雨,反被宋人拒之门外,不知心中酸楚如何呀?

纵横家行走天下,游说诸侯,最杰出莫过苏秦,身为合纵长,携带五国相印,杀的秦人不敢出关可惜呀,却与燕易王之母私通,游说到人家床上去了,如此艳福无边,真是嘿!嘿!

佛家四大皆空,医家悬壶济世,农家耕耘田亩,汝等本是世外高人,与天下兴亡无关,如今也登上争鸣台,莫非要砸毁佛像,扔了医书,撅断农具,换个一官半职的,享受荣华富贵吗?”

祢衡身材修长,眉目清秀,配上一袭青色儒衫,说不出的风流倜傥,不过吗,一张嘴又酸又臭,调侃诸子百家,一点余地也不留,就连与世无争的佛、医、农三家,也惨遭毒口呀!

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弥衡的确有才化,言辞犀利,口舌如刀,对于诸子百家的底细,也是了如指掌,不愧是天下第一喷子!

“阿弥陀佛!贫僧身为出家人,理应四大皆空,如今登上争鸣台,即是触犯了贪念,这就回寺面壁思过,清洗罪孽之身!”

“呵呵!老夫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本与功名利禄无关,既然小先生说话了,老夫也趁早离去吧!”

“富贵如浮云,融化似粪土农家也告辞了!”

诸子百家,门风不同,有人热衷于功名,也有人喜欢清静,听了弥衡的讽刺,一休大和尚、华佗先生,以及一位农家老者,起身行礼之后,相继走下台去天下兴亡,与我何干?

三家学者走下台,却没有离开会场,而是在台下倾听,对于这座争鸣学府,他们很是喜欢的,有心长久居住,教授子弟,也好光大门派学说!

另外吗,世外高人,也有怒火,三家学者没有反驳,却也不甘受辱,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祢衡的表演呢,这个无耻的喷子,绝对会有报应的!

一番言语之下,逼走了三家学派,余者也是瑟瑟发抖,弥衡‘毒舌’之名,真是名不虚传呀!

不过吗,佛、医、农三家学派,与世无争,口碑良好,他们全都被逼走了,人们畏惧的同时,对于儒家、对于弥衡的怨恨,也在无限扩大中,这是犯了众怒呀!

“人才!难得的人才,军中若有此人在,何愁强敌不灭,城池不破呀?”

百家论战之时,萧逸一直冷眼旁观,看到弥衡的出现,让他心花怒放,激动的浑身颤抖,这样的毒舌之士,堪称一件攻城神器呀!

玄甲铁骑千里驰骋,野战无敌,杀的诸侯闻风丧胆,可惜对于攻坚战,往往是束手无策,一旦遇到坚固的城池,只能是奇兵偷袭,或者绕路而行了!

奇兵偷袭,危险极大,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绕路而行,耗费时间,而且山河阻隔,也未必有路可行,万般无奈之时,大军只能强行攻城了!

萧逸爱惜士兵,不愿意白白牺牲,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挑衅骂阵、诱敌出城,在野外设下埋伏,一举全歼敌人,不过吗,敌人也不是傻子,宁可躲在城内做乌龟,也不跟‘鬼面萧郎’决战,常常让人又气又无奈!

首节 上一节 786/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