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250节

另外,老夫提议迁都-许昌,那里人口众多,地方富庶,宫殿衙署须臾可成,离洛阳也不过两三日的路程,陛下若想祭祖,随时可以成行,何言抛弃祖宗陵寝呢!”

“洛阳虽然残破,只需修复既可,何须迁都他处,动摇龙脉根基!”

“你说的容易,修复城池宫殿,没有亿万钱财,几十万的民夫能做的到吗?钱从那来?人又从那来?”

“老夫就是睡在乱草丛中,也绝不离开洛阳!”

“你不走可以,只要陛下迁都既可!”

朝堂上顿时乱作了一团,大臣们非常坚定的分成了两派,那些从长安跟随来的汉室死忠之臣一律反对迁都,他们说的明白,“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死于洛阳,绝不迁都!”

曹营的一众文武则全力支持迁都,洛阳残破不说,周围无险可守,河北袁绍只要一高兴,随时可以跨过黄河打过来,没人愿意整天提心吊胆的活在别人的刀口下,如果迁都许昌,不但可以多出几百里的缓冲空间,离他们的大本营兖州也更近些,安全上有保障呀!

在迁都这个问题上,小皇帝刘协也是左右为难,就感情上而言,他是不愿意离开洛阳的,这里不但是大汉二百多年的都城,也是他的出生地,是他的家园,故土难离,但凡有一线生机,谁愿意背井离乡做难民呀,皇帝也是如此!

可另一方面,曹操等人说的也有道理,现在洛阳城还有什么?

除了残垣断壁,就是荒草间的累累白骨,大汉王朝的荣耀早已在焚城的烈焰中消失殆尽,迁都许昌,重整汉家河山,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说白了,二百多面前,大汉王朝不也是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来了吗?

天下在变,都城也要变啊!

正在众大臣吵的不可开交时,一名鸿翎信使从外边一路高喊着跑了进来!

“报!征西大都督-八百里快马急报~~”

急报通过侍卫们层层传递,很快就送到了殿上,最后落到了曹操手里,虽然小皇帝就坐在上边,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里谁才是真正的当家人!

“哈哈!”看完急报,曹操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而后递给了身后的郭嘉,郭嘉看完后又递给荀彧,荀攸~~

“诸位,征西大都督-萧逸已经在数日前拿下函谷关天险,并歼灭西凉军三万,如今正统领大军一路西进,兵临长安城下,八百里秦川,指日可下!”

此言一处,朝堂上顿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曹营众人欢欣鼓舞,一些武将兴奋的直接以拳捶胸,而那些刚才反对迁都的大臣则是满脸的震惊,曹军兵威,竟然如此之盛!

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天险’,坚不可摧,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三十万联军迟迟不敢西进,除了畏惧于西凉大军的悍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惮‘函谷关’的险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不是说着玩的!

如今到好,萧逸率领几万人马,只用了区区数天就一举破关而入,杀奔长安,这岂不是说,曹军的战力远在当初的西凉军之上吗,同理,曹操的武功之盛也远超董卓?

想到这些,再想想当年董卓的所作所为,刚才那些还反对迁都的大臣们再也一言不发了,而曹操趁此大胜的余威,终于定下大计---迁都许昌!

深夜,天机楼中,被群臣吵闹了一天的小皇帝刘协早早的睡去,而海燕公主却在自己的寝室里来回踱步,难以入眠,侍女玲玲则在一旁提着灯笼,紧紧跟随着!

白天议政的时候,她就躲在一旁的房间里静听,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让人触目惊心,“曹孟德,你到底是忠?是奸?”

大汉江山几百年,不乏专横一时的权臣,最著名的就是西汉时期的辅政大臣霍光,那可是个连皇帝都敢废立的狠角色,虽然嚣张跋扈,可霍光的治国能力可是有目共睹的,大汉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迅速医治了因为汉武帝连年征战所带来的创伤,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综合实力全面回升,为后来的‘宣帝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海燕公主可以确定,曹操在安邦治国上的能力,比起霍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此人能忠心辅佐天子,那真是社稷之福,天下之福,可就怕此人不是霍光,而是王莽呀!

都是权臣,一个辅佐大汉,一个谋篡了大汉,天差地别!

辗转踱步之间,海燕公主的目光逐渐被墙壁上的字迹所吸引,天机楼原本就是天下才子汇聚的地方,这些人在大醉之后,潇洒得意之间,经常会留下一些表达自己心胸志向的墨宝,以供后人欣赏!

而当初很多的名士、才子,如今都已经坐镇一方,或为谋臣,或为武将,搅动着天下风云!

胸怀谋略三千策,

金刚宁折不为钩!

落款是河北-田丰!

“好豪迈,好硬气!”海燕公主不禁点点头,如今这个田丰辅佐袁绍,在河北一带打下好大的局面,堪称是个王佐之才,不过此人过于刚硬,就怕日后没有好下场呀!

顺着墙壁,再往下看,又一首墨宝!

芊腰一握玉腿盈,

粉面如花隐春情!

落款是--九江-蒋干!

“呵呵!好一个好色之徒,不过色的大胆,色的直白,算是一个不怎么高尚的真小人!”

主仆二人就这样一面墙壁,一面墙壁的看下去,其中颇有一些动人心思的佳句,看着这些诗词,就像看到一个个才华横溢的英才,是如何向这个天下呐喊出胸中的抱负的。

“天下英才如此之多,可惜朝廷昔日皆不能用,如果有一两个英才为皇家出力,国家也不会衰落到这个地步啊!”越往后看,海燕公主越觉得心痛,汉家天下衰败至此,与不懂得选拔人才有莫大的干系啊!

正行走间,一行潦草、霸道的文字出现在眼前,

江山万里本虚无,

谁知萧郎巧踏入,

“萧郎!”海燕公主微微一惊,立刻和身边的玲玲对视了一眼,没想到在天机楼里还能看到萧逸的留诗,字里行间似乎还带着几分醉意,以及无边的落寞

玲玲连忙把灯笼提近些,二人一同把剩下的诗句念完!

他朝若遂凌云志,

敢笑白起不丈夫!

“昔有白起,今有萧郎,都是杀兵百万的屠夫,也都是治国安邦的良将,可惜,未能为我所用,如之奈何呀!”海燕公主用纤细的手指摸着墙壁上的诗词,就像在抚摸那张冰冷的‘蚩尤鬼面’

“玲玲,你说当初我是不是真的错了?”

“殿下没错!”玲玲赶紧摇摇头,主子就是她的天,天又怎么会错呢?

“呵呵!我没错,萧郎也没错,那到底是谁错了?”

“回殿下!是老天爷错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三秦故事

关中古道上,旌旗招展,人喊马嘶,数万大军正在向西都长安步步逼近,一路之上前后连营十余里,军威可谓极盛!

踏着脚下宽阔的古道,萧逸不禁感慨万千,道路完全由黄土夯筑而成,坚硬如铁,比之一般的城墙都毫不逊色,据当地的土人向导介绍,这条古道是战国时期的古秦人修筑的,由函谷关直通咸阳,是当时的军用高速公路,历经几百年风雨的侵蚀,如今还能继续使用,可见当时修筑之高,设计之妙!

老秦人果然是一个坚韧、骁勇、善战的团体,也难怪在他们手里第一次完成了华夏民族的统一!

首节 上一节 250/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