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992节

明知重罪,犹然杀之,此乃君子知而后行,无悔矣!

在场有不少官员眼眶含泪,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得许许多多读书人的影子,高高地立在林延潮的身后。

没错,从古至今,不少的读书人辜负了他们饱读的圣贤之书。

但也有的读书人,怀圣贤之道,终生行之,至死不渝!

这时候一名官员站出身来道:“方才将马玉头砸出血的茶盅是我掷的,若说杀马玉,此事也有我一份。”

又一名官员站出来道:“方才我也踢了一脚,算我一个。”

“不就是乌纱帽吗?这官我也当腻味了,我也打了一拳!”

堂下一个个官员出面认领,慷慨激昂,但也有老成怕事的官员悄悄退了出去。

林延潮皱眉道:“多谢诸位大人,但林某不敢受之。”

“林司马,不必如此……”

“我们也是百姓的父母官……”

众官员一并劝至。

“诸位,不必争了。”这时候杨一魁发话了。

方才众官员围殴马玉时,杨一魁一直是抱着默许的态度,甚至连高淮,萧生光等京里来的官员也是抱着惊诧看着,他们或许想阻止。

但在林延潮一个花瓶给马玉开瓢后,什么阻拦都已是晚了。

谁都一眼看出马玉激起了众怒,但现在马玉死了,如何善后?

杨一魁先是迈步走下,亲自看了马玉一眼,确认马玉身死后道:“先将马公公尸身收拾好!”

数名官兵应了一句,将马玉尸体抬下,至于满地的血迹却是抹不干净了。

杨一魁回到主座上道:“方才之事,本院以为,马玉他虽咎由自取,但林司马也不是蓄意杀之,而是失手而为。”

众官员都是点头,一个蓄意,一个失手相差悬殊。

这是为林延潮开脱之词。

杨一魁向一旁高淮问道:“高公公,以为然否?”

高淮作为马玉副手,一直都不说话,什么事都由马玉顶在前头。

马玉搜刮民财,高淮分文不取,马玉为难官员,高淮却连官员一面都不见。

众官员都心想,若是这一趟出行的正使是高淮,那么这一次河南地面也是可以相安了。高淮虽为人低调,但谁都知道他才是天子身边的亲信,今日堂中之事,马玉之死,如何上禀是高淮的责任。

高淮目光掠过林延潮,对杨一魁道:“杨抚台说的是,咱家并无异议。”

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议

杨一魁为林延潮开脱之意很明显,而在场河南官员纷纷点头,群声附和,他们也都站在了林延潮一边。

太祖开国时,刻意打压文臣,但之后文臣却是越来越强。

大明由始至终,外戚一直被压制。

土木堡之变后,勋戚废掉。当时于谦率领众文臣甚至当殿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逼迫监国。

正德帝落水之后,武将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嘉靖登基后,一直到大明灭亡,就一直是文臣与皇权相互博弈的斗争。

自左顺门案后,嘉靖皇帝尚能以皇权压制文臣。

但到了隆庆时,已是大不如其父,但这时大明朝尚可称得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到了万历时,张居正当国,文官之势彻底压倒皇权,甚至连天子,太后都要仰首辅之鼻息。

张居正故去后,天子虽说亲政,但文官之势依旧强大。

当今天子一直想将皇权恢复到嘉靖朝时,全面压制文官的地位,但这有可能吗?

而杨一魁,龚大器而下,在场五六十名官员更是河南一省的全部高官,代表的更是整个河南的官员势力,甚至河南一省百姓民意。

外面是巡抚衙门标兵,将此重重包围,里面还有一个刚刚杀了马玉的林延潮。

地面那滩鲜红的血迹,犹自刺目。

马玉想拿林延潮来开刀,结果自己反而被杀鸡儆猴。

在这时高淮也只能说了一句,咱家并无异议,这是顺从。

但这时候高淮又道:“马公公好歹宫里的人,堂堂内官监少监被这么当堂给失手杀死了,不说死了一名内监,就算是死了一名老百姓,官府也要有个交代吧。”

萧生光,辜明已,万象春都是松了口气,若是高淮不说这一句,大家都要以为他和杨一魁,林延潮是一伙的了。

高淮朝北面拱手道:“到时咱家回到宫里,太后,皇上问起来了,如何回话还请抚台示下?”

高淮这话说得四平八稳,还将皮球踢给杨一魁。

一旁一直沉默的礼部都给事中万象春,也是道:“不错,马公公乃堂堂内官监少监,我们总不能说自己被花瓶磕到,不小心死了。”

萧生光方才是吓得魂不附体,这时候见了二人发话,也是出声附和道:“正是。”

堂上一片寂静。

杨一魁目视左右道:“马玉至河南后,岂止日行一恶,简直恶贯满盈,残虐百姓,连归德府知府都被他纵兵打伤,若是继续放任下去,河南不知还要死多少百姓。”

“眼下马玉身死,不说林同知,本院也是难脱其责,本院上不能报天子,下不能安黎民,唯有辞官向天子谢罪!”

说完杨一魁将乌纱帽一脱。

然后自杨一魁以下,龚大器,杨一桂等官员二话不说,都是将乌纱帽从脑袋上摘下!

首节 上一节 992/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