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422节

“若张蒲州不救呢?”

张居正道:“可找申汝默。”

“若申吴县不救呢?”

张居正沉默片刻道:“可找王太仓。”

“王锡爵?”张敬修诧异道,“他不是爹的政敌吗?”

张居正摇了摇头道:“王太仓自负甚高,不会行落井下石之事,若是王太仓不救,那天下再无敢言敢行之人了,其他人就不用找了。”

听到这里张敬修不由放声大哭。

林延潮走出张府时,天气已暗了,乌云遮了半边天空。

原来侯立在相府门前的官员早就走散了,拴马石旁的车马也是走得赶紧,张府的下人们在加紧打扫。

天气一下子转凉,风正吹在自己身上有些凉,远处喧闹人声随着风声卷入耳底。

林延潮心道,恐怕自己还是说不动张居正啊!

张居正早已想过身后之事,这肯定的,甚至几年前在奏疏里,就为自己身后事有所预料。

似张居正这等有早坚定之志,百折不饶的决心,他叫自己去见他怎么会是听取自己的意见的。他的目的只是要亲自观察判断一下自己这个人,以及政治倾向是不是与他一边的。

不过没关系,自己也没打算一席话就说动对方,否则自己就孔明在世,成为政坛神话了。

路一步步走,台阶要一步步的攀。

今日作得未必是无用功,只要稍稍改变张居正一二观点,在他心底先种下一个种子,他日还有其他机会,事在人为!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帮朋友一把

春去夏来。

林延潮授官已满三个月,至于观政进士三个月的见习期也已是过了,马上就要正式授官了。

话说虽说新科进士是老虎班,属于遇缺即用的官员,科举出身视为清流正途。

但是不过进士授官后,到何等衙门也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授官的事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一天林延潮与林世璧,卢义诚一并在南熏坊的望月楼喝酒,庆贺他们授官之事。

林世璧运气不太好,被发配到云南,授了通海县知县,属于三甲进士里的下下签,至于卢义诚可是授予了行人司行人,可以留京属于三甲进士里的上上签。

林延潮作了东,在望月楼选了一个雅间,与二人把酒。

卢义诚一脸高兴,感激地向林延潮敬酒道:“若非当初在恩荣宴时,宗海你向太宰引荐在下,在下焉有授京官之日,宗海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林延潮连忙道:“卢兄,此言太过了,此非我的功劳,而是卢兄自己的机运啊!”

卢义诚感激道:“宗海太谦让了,今日无论如何都要让小弟为你把壶,,先自饮三杯为敬。”

说完卢义诚也就连饮了三杯。

林延潮见卢义诚如何也是无可奈何。

中书舍人与行人司行人二官,有台所之望,最为清秩,并当时人并称为中行。

中书舍人不用说了,自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后,中书舍人的衙门就设在内府。后属于内阁之下,办公地点就在文渊阁的西房,而轮值翰林则在文渊阁的东房,这待遇简直就与翰林一样了。

行人司,则是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负责传旨、册封,慰问、赈济,赏赐。非王命不行,那十分威风啊,就等于是半个钦差大臣啊!

也难怪卢义诚对林延潮感激不已了。

全程倒是林世璧黑着张脸,卢义诚安慰林世璧道:“天瑞兄。你还不算最惨了,最惨是臧晋叔,晋叔兄。”

二人奇道:‘为何?’

卢义诚笑着道:“我也是刚刚听来的消息,晋叔兄与我们同科,原本礼部试第三十六、廷试差了一些。只有三甲八十八,晋叔兄听说与前首辅徐华亭有久,与首辅也有亲戚关系,故而吏部照顾他为江陵县知县。”

林世璧冷笑道:“坐了江陵县知县,也是攀上了当今首辅,这真是好差事啊!”

卢义诚笑着道:“可是这晋叔兄不愿去啊,与吏部说宁死不给阁老府上当父母官,请调南直隶任学官!结果因此惹怒了张江陵,他出手整治晋叔兄,说你不愿意当知县要当学官。好就让你去荆州府学任教授。”

三人听了一并大笑,这臧懋循,臧晋叔逃得了初一,结果逃不了十五,是免了去江陵县当知县,但还是逃不了去江陵县。

因为荆州府的首县是江陵县,府学自也设在江陵县,到头来还是要与阁老府上面对面。

林世璧道:“张江陵早晚不得人心矣!我虽去云南当官,但也可自比当年被贬云南之阳明公。”

卢义诚对林世璧道:“天瑞兄,你若是要历练。去边远之地,固然是好,但你闲云野鹤惯了,作了正印官却不和你的性子。”

林世璧不屑道:“若是可以。吾也想如你这般为行人司行人啊,整日出使四方,顿顿被人好酒好肉招待的,但是吏部那帮人就是不给你好日子过啊。”

卢义诚道:“在京也有办法,不过三甲进士可授八品,你强留在此却只能为正九品京兆博士了。等于降了两级。”

林延潮笑着道。也有在京却不降品的方法。

二人都是奇道,宗海不要藏拙,速速说来。

林延潮笑了笑道,我也是从翰院同僚闲谈得知,不过此京非彼京。

两人恍然道,是,留都啊。

林延潮道,不错,你向朝廷请至留都仕官,朝廷一般会任你为太常寺博士如此官制,给正八品。只是留都清闲啊!

林世璧朗声哈哈一笑道,不就是印床高阁网尘纱,日听喧蜂两度衙。越清闲越好,吾非有心仕途之人,金陵的风花雪月,文人荟萃,平日诗词唱和,作书中蠹鱼,正合吾意。

林延潮见林世璧如此心道,不由一笑。

明朝当官有很多种当法,有人追求仕途,有人专门敛财,也有人混日子。

不过混日子也要看你什么职位啊,北京六部肯定是没办法的,甚至连翰林院都有一大堆破事等着你。

首节 上一节 422/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