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413节

申时行当初的环境比林延潮现在还恶劣呢,但他是熬过来了。

林延潮也不是第一次踏入仕途,虽上一世混得不得意,但这些职场心态都是经历过了。

林延潮心底虽有吐槽的念头,但是也只是吐槽,同时他也不想表述自己很豁达,以示你比当初的申时行还高明?

林延潮只是道:“翰林院里的同僚。也说修史亦是无益,此不过一抄书匠罢了。那恩师当年是如何熬过来呢?”

申时行捏须道:“也没什么,该发牢骚还是要发牢骚,只是发完牢骚,还是要写啊,不写关在屋里不给饭啊!”

林延潮和布菜的丫鬟都是不由莞尔。

申时行也是笑了笑,语重心长地道:“好好做事。切莫眼高手底,年少学经。翰苑学史,二者兼长,可谓经史贯通了,然后再研磨文章之道,经史文章,有了这三样,你在翰林院就有立足之地。不是有句话讲,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光禄寺荼汤,銮仪卫轿扛,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

听了申时行这么风趣的话,林延潮和丫鬟都不由笑起。

林延潮也必须承认,申时行熬得一手好鸡汤啊!

然后说起文章,林延潮想起陈思育说让自己学《贺雨表》,《代柳公绰谢表》的事。

于是林延潮问道:“光学士让弟子学韩公的《贺雨表》与柳公的《代柳公绰谢表》。其中不知有什么用意?”

申时行点了点头,露出有些意外的神情,捏须看着林延潮道:“看来陈内制对你颇为赏识。”

林延潮听了道:“光学士对弟子一贯要求甚严。”

申时行道:“陈内制虽乍看难以亲近,但却是一个最爱才惜才的人,百官有所耳闻的。”

陈思育是爱才惜才的人?林延潮听了更是好奇,问道:“那光学士叫我学文章的用意何在呢?”

申时行微微笑着道:“这是有典故的。当年太祖出身草莽,登基伊始,最恨在卖弄词藻文采的大臣,故而不许大臣们用四六骈文行文。后太祖又命翰林学士寻天下名儒文章可为法者。于是词臣们进《贺雨表》,《代柳公绰谢表》,太祖大悦,令翰林院。以及天下大臣以《贺雨表》,《代柳公绰谢表》为典范,后馆阁为天子内制诏令,也多以《贺雨表》,《代柳公绰谢表》为范。”

听申时行这么说,林延潮一下子明白原来,陈思育是要自己学如何为天子草拟诏令啊。

林延潮从中一下想出许多。

以林延潮现在的翰林史官而论,除了修史,能入宫的机会,一个就是去内书堂教书,另一个就是去诰敕房,而一步跳为日讲官是不可能的。

内书堂教书的路线比较迂回。

最好的,还是在诰敕房得到内阁大学士赏识。

在明朝,替天子起草除了重要的文章,基本都是由内阁的诰敕房发出。诰敕房里有数名翰林轮制,专门为朝廷起草诰敕的。诰敕房是在内阁下设,所以可以经常出入文渊阁。

隆万之交,正是阁臣权势如日中天之时,连天子也要退避一旁。

文渊阁,文臣的巅峰,这里是天下权力的中心,是商辂,李东阳,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战斗的地方。

三位大学士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自己已经有一票了,若是再有一人支持,进为日讲官就板上钉钉了。要知道成为日讲官,除了皇帝要点头外,也要经内阁的题请。如果没有内阁题请,就算小皇帝下旨让自己入直为日讲官,朝廷上下也是不认的。

重修大明会典,轮值诰敕房,进日讲官,这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所在。

想到这里,林延潮顿时全身斗志满满啊!

在申时行那用过饭后,林延潮当下告辞,满心有些迫不及待地要回家。

而申九将林延潮送出大门,然后回屋内向申时行复命。

申时行边改奏折,边问申九道:“送状元郎出门了吗?”

“回老爷,状元郎已上了马车。”

“你今日与状元郎聊了什么啊?”

“聊了许多,都是闲聊,状元郎说了很多,不过提及一些事的看法,总是含而不露,不着痕迹。相处起来,觉得他没有什么的架子,谈话也是令人如沐春风。”

申时行闻言笑了笑道:“这样啊!老夫明白了,你下去歇息吧!”

“慢着!”

申九走了几步停下来问:“老爷还有什么事?”

“这一次张相归政之事,老夫想让状元郎出一出力,你觉得如何?”

“老爷为何会有此意呢?”

申时行停下笔来笑着道:“我总觉的他有些似年轻时的张相。”

“老爷,你入仕时,张相已为官十几年了!”

申时行笑着道:“虽未见过,但也听过,算了,此事老夫再想一想吧。”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ps:写晚了,抱歉,明天继续两更,真诚求月票

aa2705221手机用户请访问m.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休假了一日,林延潮就又返回翰林院上班。

天还未怎么亮,林延潮就早早从国子监的家里出门。

天边繁星微明,夜间下了一场不小的雨,马车碾过路边不时激起一汤积水。

街道上无人,京师此刻还是一片宁静,因为今天不是朝参日,大臣们难得可以睡个好觉。不过林延潮已是早早上衙,用白居易的话说,就是‘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到了衙门后,黄灿迎了上来道:“大老爷,工部,户部送来的行事参例已是送来,今日的邸报已从通政司抄录,也并是一并放在案头,请大老爷过目。”

林延潮点点头道:“好的,黄灿你去把翰院里所藏的历朝诰敕诏令都拿来。”

黄灿称是一声,于是下去了。

林延潮先在公案上将邸报看了一遍。

首节 上一节 413/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