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97节

先是川北、后是渝州,此人每次几乎都没做什么抵抗,光设定好计划之后,便把事务交给属下处理,自己却逃之夭夭,倒是给红军省下了不少力气。

其实若是放在历史上,这位胡师长倒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但只要一想到在这个位面里,少年得意的胡宗难,自从投靠校长之后就步步高升,却又在共军面前屡屡受挫,如此遭遇就算是天才都会被打成蠢货,只能说时也命也吧。

包括现在果军的不少将领也是如此,本来他们就是急就章培训出来的产物,倘若能够在战争中不断培养信心,稍微成长些许,或许还有最终成材的希望。

但放在这时,大部分人的命运或许都是还没开始绽放,便直接凋零了吧,实在让人不得不替这些果军“名将”感到深深的“悲切”啊~

(“哈哈哈哈!!!你们特么也有今天!!!”——某个不愿透露姓命的穿越者主角在暗地里笑道。)

话说回来,红军这次入川居然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实在有点出乎土共方面的意料。

放到最后汇总出来的战报里,也就遭殃军在川北和渝州的抵抗还能算上那么回事,但因为主将早就没了战意,剩下的那些部队也是士气大跌,所以红军收拾起来依旧没有废上多少工夫。

不得不说,这大概算是红军历年以来,打过最轻松的一场战役了吧,但这或许也能够理解,毕竟华北战事刚刚过去不久,而且眼下红军还在太行和日寇交战。

如此生猛的作风,已经足够让国内其他军队感到胆寒,只要对阵共军首先就得丧失一半斗志。

既然连日寇都打不赢共军,更何况他们呢,而且这又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川省的土地和他们这些外来户更没啥关系,何必在这里和共军打生打死呢?——这便是遭殃军不少官兵的想法。

至此,丢掉名义上应该属于自己的川蜀之后,果府的名望和威信无疑再次暴跌,对于这个结果,感到最开心却又最糟心的其实还要数日本人。

本来嘛,按照情报部门那些自诩为中国通的参谋们判断,共军此次入川少说也要耗费二三十万兵力,三个月的时间。

如此一来,帝国便可以趁此机会发动进一步攻势,至少也应该从共军手里占得一城一池才是。

可是谁又能够想到,数十万的川军连六七万的晋军都比不过,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就败了,就连号称遭殃军第一精锐的胡宗难,也被围困于川东岌岌可危,转眼就逃了。

原本尚且被果党视为后方的川蜀,便就此轻松易手,见到这一幕,日本人简直比常凯申还要痛心!——崽卖爷田心不疼啊!

仗打到了这个地步,小鬼子又如何看不出来,同一块地盘放在果党手中,和放在共党手中,那完全就是天差地别,根本比不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日本人宁肯让果军统一全国,也不愿见到共军把地盘打得越来越大,但问题是现在这条路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那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正如果党因为共军打赢了日寇而看不起后者一样,日本人也是愈发地瞧不上金陵政府,如今就连用来牵制共党的价值都越来越低,还留你何用!

当然,就算日本人想要撕破脸,以目前这个情况还是需要稍微多顾虑一下的,所以之前勉强还能维持底线,只是随着他们在华北久久不能打开局面,军队上上下下都开始变得焦灼起来。

甚至可以这么说,正是见到对面的共党在和自己交战的同时,还能背地里在那攻城略地,打下了偌大一块地盘,发自内心感到眼红的日本人才会愈发急切。

经过之前的数次战役,日本人其实已经渐渐认可了共军的实力,军队上下也稍微克制了一下先前的自大情绪,转而恢复了正常的作战水准。

包括大本营那边,也开始意识到对抗共党的战争很可能将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不管大家越不愿意承认,先前引发不少人赞同的速胜论已然破产了!

那么面对这种全面交战的态势,本身就是个穷鬼工业国的日本,自然很快就尝到了战争这个吞金兽的厉害,人力、物力乃至政治影响力,都如流水一般消逝。

关键是这些都只有出账没有入账,光在心里想想就觉得亏得很,再看到共党在那“吃香喝辣”,又如何能够忍得下这口气。

按照日本和果党之间达成的默契,为了便于日军进剿赤匪,双方将以津门、北平至正定为界。

换句话说,就是果府把平津铁路以及平汉铁路冀省段“让”给了日本人,以换取对方不对果党治下的其他地区采取行动。

但现在果党实在是窝囊到了连日本人都看不下去的地步,这么弱的军队,又有什么资格占据如此肥美的土地,老老实实地让给帝国来经营,难道不好么?

果不其然,被现实案例诱惑的日军,很快就有人“效仿”共党,开始“独走”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糟糕,大条了!

看着共军大口吃肉,日本人又岂会甘心喝汤?

和共军打是战略,但大方向正确的战略,却没法在短期内满足这些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胃口。

至于能够满足胃口的选择,其实早就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了。

若说正定南部的冀南豫北一带还有果军大部队驻守防御,那么东面的齐鲁大地,可就是赤裸裸摆在眼前的诱惑。

因为从名义上来说,如今果军和日军其实还能算是“盟友”——哪怕民间对此早有怨言,但在金陵政府的官方文章中,日军此次入关其实是前来“助剿匪患”的。

至于为何这助剿最后变成光日军和共军在那打仗,果军坐在一旁看戏,这也是果党的“光荣传统”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先不提此番行径到底算不算“掩耳盗铃”,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么果军至少还得装点样子出来。

所以常凯申便相当配合地将大量主力调集到了临近陕晋的冀西、豫西地区,以配合日军对赤匪形成压力。

只可惜这种压力根本就没起到半点作用,共军不仅没把果党的十几万大军放在眼里,更是肆无忌惮地顶着华北日军的攻势,空出一支手收拾了川蜀。

这在金陵方面看来无异于一次狠狠的打脸,同时也变相暴露了果军虚弱的现状,这种羸弱不堪的架势已经让不少果统区民众,开始改变对金陵中央的看法,这无疑是在动摇后者的根基。

但越是如此,果党对于赤匪的仇恨就越是深刻,其精力也愈发集中到了对方身上,却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暴露出的虚弱其实也引来了“盟友”的觊觎。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共军实在太过强势,以至于间接掩饰了日军的狼子野心,如今的果军才几乎可以说对后者毫不设防,尤其是在东面的津浦铁路沿线。

甚至在川蜀失守之后,为了对加紧对共党的报复,常凯申还将原本调至泉城防备日军的重炮团给调走了。

要知道,这时的金陵政府不仅失去了对德贸易的机会,财政实力也大幅缩水,仅有的重火力都是这几年从英美法日等国“化缘”而来的,这才把规模勉强追上了历史同期,至于质量……一战老炮就不用提了吧。

可偏偏如此,果党高层此时甚至还设想着日寇能够在燕山、太行和共军打个你死我活,尤其是双方战争烈度不断升级之后,这种鸵鸟想法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没办法,仗都打得这么猛了,无论对上哪一方,果军上下都自知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相较之下还是少惹洋人为妙,若能与其一直维持盟友身份,这自然是最好的。

也不知是该说果党一方太过幼稚,还是日本人太不讲政治,反正到了36年10中旬,共军终于攻下渝州之后,日军悍然从津门南下,随即宣布“接管”沧州。

此举无疑是打破了近几个月来日本和果党之间的默契,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却可笑得不行。

因为和共军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日本人在华北累计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10万,由此产生的轻重伤员至少也要上万。

甚至个别负责进攻险要工事的部队,比如8月的娘子关一战中,好不容易重新恢复编制的第6师团第13联队就几乎损失殆尽,各个中队长、小队长不是死就是伤。

根据日军前线一位参谋在战后的回忆:“这次战斗的牺牲非常惨重,支队的死伤的情况直到现在也无法完全了解清楚……”

而且因为事发突然,这仅靠华北日军自身的医疗系统压根就没法消化掉那么多伤兵。

以至于到了9月下旬,日军的后方医院早已是不堪重负,连带那些被“动员”起来的中国医院,也是病房爆满。

(虽然土共之前进行了多次动员,但总有不愿离开北平的,乃至于后来金陵也派出了不少人员前来“支援”。)

所以最近几次战斗中,如果前线士兵仅仅只是轻伤,反而还可能有卫生兵来治疗敷药,因为他们简单包扎之后,大多可以继续投入战斗。

但那些重伤员如果被送到后方医院的话,不仅恢复起来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而且还要消耗非常多的物资。

所以出于减少消耗的目的,后方的日军医院就算进行诊断,也不会进行积极的治疗,任重伤员自生自灭,反倒是部分中国医院的治愈率居然还要高点。

而且为了避免对满洲和本土的土舆论造成冲击,华北日军根本就不敢将伤员运回去,只通过抽签选出了少数幸运儿,离开之前还特地统一了口径,至于剩下的,那就只能尽量“内部消化”了。

也就现在日本人还没到穷途末路的地步,否则为了减少伤员的堆积,他们甚至敢做出自己动手来处理重症伤员的操作。

像什么在监护室给病人打空气针,甚至直接在战场上强迫重伤员自杀,为了节省子弹,还倡导所谓的“武士道”切腹,或许过不了多久真就能见到了。

至于日军“接管”沧州一事,便是发生在此番背景之下,因为那支占领沧州的日军部队,其实压根就是被派去琴岛医院接受治疗的伤兵队!而且大多还都是躺在担架上的重伤员!

自一战之后,琴岛就基本被掌握在日本人手中,而且也拥有一定的后勤支援能力,所以相比于同僚,这些日军士兵无疑是足够幸运的,如果能够抵达那里,他们至少能够获得比在平津更好的医疗条件。

但奈何这些家伙在路上也不肯安生,乘坐火车经过沧州车站时,大概是站内个别中国士兵的眼神或动作激起了部分日本人的“自尊心”,双方由此爆发了一次小规模冲突。

如果仅仅只是冲突也就罢了,其实此事本身算不得什么大问题,但事后沧州驻军主官的选择却是息事宁人,直接毙了几个冒头的士兵,希望借此平息太君的怒火。

值得一提的是,在29军已经分崩离析的现在,残余的各支部队要么早早投奔了红军参加抗日,要么就名义上归属果党继续当土霸王。

对于后者而言,自然不愿挑起和日本人的矛盾,否则不仅日军会要收拾他们,就连金陵那边同样也要惩治一番,如此骨头又怎么可能硬的起来。

但这种退让并未让日本人满意,或许是担心如通州叛乱那般引来中国军队的报复,车上众人夜里凑在一起商议后决定,干脆先下手为强,把对方都杀个干净再说。

火车的武器和弹药都是现成的,在几名军官的组织之下,日本人选出尚且具有基本行动能力的伤员,再加上半个小队的随车警卫,总计七八十人,赶在天亮发车之前行动,轻而易举地便拿下了车站旁的兵营。

可之后事态的发展却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本来沧州驻军的士气就因为冲突后的处理而大幅跌落,见到小鬼子杀来之后,更是纷纷仓皇逃窜,竟没几人敢于起身反抗。

结果这些连走路都快走不稳的日军伤员,就以如此滑稽的方式取得了胜利,接着从溃兵口中传播出去的消息又很快引发了全城的骚乱。

再等到由本地士绅和政府要员派来的代表找上门来时,马上就要登车离开的日本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似乎已经打下沧州了?

既然都咬到嘴里了,肯定没有松口的道理,上头要怎么跟果党扯皮那是上头的事,反正他们占领城池的功绩是绝对不能被抹杀的。

话说这件事也确实引来了金陵政府的抗议,但也就仅仅只是抗议而已,反倒是坐镇鲁省的韩复渠稍微硬气一点。

毕竟沧州恰好就卡在津门和德州之间,日本人都敢吞下此地,岂不是过不了多久又要进入鲁省了?

更何况,这好心好意让出道来让小鬼子通过,结果却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哪有这种道理,算逑!干脆不让了!

但事情在日本人眼中却根本不是如此,见到鲁省军队竟然敢于切断琴岛与华北之间的通道,这如何能忍!

要知道,本来日据东北就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当年日本人还曾借着一战的由头,借机从战败国德国手中拿下了对方在鲁省的诸多特权,这同时也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虽然此事最终以日军撤出鲁省,琴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也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告终,但日本在此地仍继续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

换句话说,在不少日本人看来,鲁省尤其是胶东半岛地区早已是他们的半殖民地,作为主人的皇军,难道还不能有点特权么?主子什么时候需要看奴才的脸色了?

如果从政治角度上来看待此事,只会觉得持这种想法的日本人未免太过愚蠢,可贪婪本就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更何况这种贪婪看起来是如此的轻易且毫无代价。

于是在上头的默许之下,日军不断在津浦沿线派出重兵,并向德州方向步步紧逼,最终于在10月底和韩复渠部交战。

话说,此前韩复渠虽然也与日本人勾勾搭搭,但那都是建立在由他掌管鲁省的基础之上,目的无非是通过小鬼子之手驱逐遭殃军的势力。

而这回日军跑到他的地盘上了,韩复渠自然是想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只是和遭殃军一样,他也被共军的战斗力给迷惑住了,错误估计了日军的作战水平。

11月初,韩复渠率部在德州阻击日军,损失惨重,前线整整三个师几乎全部拼光。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韩省长不敢做半点停留,直截了当带上了剩余的数万大军撤离鲁省,将泉城以及整条黄河防线让给了日军。

至此,金陵政府方才发现,问题好像真的大条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各自的出路

都被日本人打到鲁省了,难道还要继续忍下去么?

没错!金陵那边还真打算捏着鼻子认了!

毕竟与历史上的抗战不同的是,日本人其实并未将果党当成头号目标,因此也没有从申海登陆。

对于已经逐渐沦为江浙军阀的金陵政府而言,日军的行动还远远不足以激起他们拼命的心思。

反正守在长三角便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千里之外的侵略,又与他们何干,五年前丢下东北是何作为,此时丧失华北也不过是照猫画虎而已。

换句话说,五六年过去了,果党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对一个尚且年轻的政党而言,这已经相当于判下死刑了。

甚至可以想象,此时果党内部的腐朽程度,即便不能与解放时期相提并论,至少也有那时五六成的风采。

再加上有土共这个更加显眼的目标存在,日本人虽知道江浙更易下手,但暂时还没将其当做首要威胁。

就算是打下金陵又能如何,有共党在,中国人还是会继续反抗,此举反而可能帮助共党名正言顺地晋升中国中央,那还不如继续扶持果党以维持平衡。

当然了,大陆平衡操作那是大英帝国的资深政客才能玩出的操作,以东京那群军部马鹿的水平,能够搞成现在这样已经算是超标发挥了。

真要讲手腕,日军就不应该入侵华北,更不应该染指鲁省,前者好歹还能说是满洲事变之后的惯性,或者说迫于土共带来的压力,后者就真的没法解释了。

要知道这共党都在西边啊,太君您往东打这是什么意思?再不济,南下打鄂豫皖的共军都比直接打鲁省好说些吧?

但不管怎么说,虽说果军的自我感觉一直相当良好,可也掩盖不了其存在感越来越低的现实。

所以对于日本高层而言,下面一不小心就打到了鲁省,那便打过去吧,这地盘拿在帝国手中,肯定要比果党那群废物强。

而果党也一如所料地没有辜负废物这个名号,不仅没敢对入侵齐鲁的日寇展开反击,就连报纸上口头谴责几句都要经过好几轮审查,生怕把对方给惹恼了。

不过有一点他们还是做得相当到位的,日军前脚占领泉城,果党后脚就到国联提出了抗议。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在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联就几乎没起到半点效果,甚至一年多后日本还直接退出了国联。

所以即算金陵政府盘算着将夏日冲突国际化,让国联制裁,这操作究竟有多少实效,就连果府内部也不抱乐观,仅仅只是将之视为争取国际同情的机会。

或者说,他们其实是打算比照32年申海一二八事变国际调停的先例,希冀欧美列强会因顾虑在夏利益而避免双方开战,以求继续苟安于南方。

但问题是,欧美列强的想法当然不可能和果党完全同步,甚至换个角度来看,日本人如今不断强调的防赤反赤,反倒更加符合他们的胃口。

首节 上一节 297/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