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184节

向中阀是六大时被选为最高人的,当时共产国际认为土共内部知识分子过多,无产阶级的成分不够,所以强行摊派了一个工人出身的书记上来。

但是向的理论水平、组织能力都远远不够担任党的领导职务,在最初的雄心壮志冷却下来之后,他很快就开始了堕落之路,挪用组织经费花天酒地好不快活,从此逐渐淡出了权力中心。

这几个月来,因为落日行动等缘故,土共在申城的活动环境大受影响,虽然没有再出现顾瞬漳这样的大叛徒,但还是有人不慎被捕并叛变。

结果在申城党组织大规模撤离时,这位最大牌的橡皮图章没有听从伍翔宇的安排,舍不得自己在城里置办下的家业,私自脱离队伍回到老巢,被由叛徒引来的中统直接抓获,随后顺势叛变。

这便是伍翔宇通过多种途径调查到的结果了,只是还有一点连他也没有料到。

叛变后,向中阀原本以为能够就此苟活下去,毕竟他现在对于革命已经没有了多少抱负,能留条命就行。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常凯申竟然暗中下令将他送给了日本人,后者从他口中审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便直接一杀了之。

当然,报纸上对外的宣传肯定没有这般露骨,常公也是个好面子的,他又怎么会承认自己为了反共,居然私底下和日本人勾结在了一起。

这次的淞沪大战给常公的教训可是不小,国军序列中战力不俗的19路军几乎打残,丧失了原本的政治地位,同时也让常凯申更加坚定了日军不可匹敌的想法,并在之后的和谈里做了不少的让步,以求停战。

而土共背地里的那一巴掌,不只是把日本人吓了一跳,更让常凯申惊出了一身冷汗,那群泥腿子居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闹了这么大件事,而他甚至半点察觉都没有,真是细思恐极。

所以无论是为了讨好日本人也好,还是为了围剿赤匪也罢,果、日双方握手言谈之余,立马站到了同一阵线上,倒也不足为奇了。

最高领导叛变,不管是死是活,落入谁手,这对于土共来说都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虽然大家早就知道向中阀的实际地位,可他毕竟占着那个位置,做出这种事来总是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土共政局的变动,收到向叛变的消息后,伍翔宇最大的庆幸就是王冥走得实在太及时,顺利错过了向中阀的落马。

而此时估计还在火车或者轮船上的王冥,大概率还得等段时间才能收到消息,所以不大可能再插手此事。

当然,伍翔宇也清楚,即便王冥仍在国内,那也照样不存在相应的条件,历史上王冥之所以能够当上代理书记,主要是向中阀叛变时米夫仍在申城,而后者直接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强行指定方才成事。

而眼下伍翔宇虽然没有料到向中阀会出事,但也绝对不会给王冥之流丝毫机会,正巧赶上了这次扩大会议,便打算趁机了结此事。

作者的话:四千四 求月票

第三百六十一章 会议的风向

六月一日,在一片哗啦哗啦的掌声当中,甬新县郊外一处临时搭建起来的礼堂内,这场必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会终于召开了。

这次会议可以视为土共的六届五中全会,参会人员在既定的中央委员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扩增,相比于历史上的同名会议提前了大约两年时间。

刚来到苏区不久的薄谷坐在席间不前不后的位置,一个人默默的看着主席台上的身影,在这条已经被程刚干扰得乱七八糟的时间线上,他当然不可能知道,曾经的自己居然有机会通过这次会议直接登顶最高权力。

一名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的三门干部,只用了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由普通干事到最高领导的跨越,对此只能说,只有小说才需要逻辑,而现实不需要。

不过现在的薄谷肯定是没得这个机会了,包括他自己都没有动过这方面的念头,此时他心中所想的,还是听从学长王冥临走前的建议,好好来探探这中央苏区的底细,同时尽可能争取到更多同志的支持。

对于薄谷来说,也不知这到底是不幸还是幸运,一步登天固然充满诱惑,但德不配位的结果,无疑是给当事人以及整个组织带来巨幅的伤害,从这点来看,程刚带来的变化应该还是幸运的。

简单分析后可以知道,薄谷本质上还不算太坏,这与王冥有着明显的区别,否则前者也不会在身后被冠以革命家之名,只是他实在太缺乏世间经验,又早早地被摆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于是最终酿成大错。

所以如今的他没有了历史上的那份压力,反而更容易放平心态,耐心观察身边的人与物,尤其是最近一路走来的见闻,让他心中原本对李润石等人的敌意,也在不经意间冲淡了不少。

当然,薄谷至今依旧坚定地相信,必须要攻打大城市才能实现革命,李润石的做法固然有所成效,但是在太慢了,照着这个速度要获得胜利还不知道得拖到什么时候。

更何况如今局势愈发见好,在党内的同志看来,红军早就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哪里还用得着憋在这山沟沟里,所以不只是薄谷,也不只是留苏派抱有类似的想法,而是主流意见已经如此。

正是在这个环境之下,李润石和伍翔宇才不得不顺势召开了这次扩大会议,同时制定了红军新一轮大规模攻势的计划,现在他们必须转守为攻,争取更大的胜利,才有可能把党内的基础给稳固住。

只能说政治就是如此,即便你最后能够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只要其他人不支持不认同,那么你的地位仍有可能不保,所以有时候必须服从现实,去制定一些从长远来看似乎并不怎么完美的决策。

而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就是真正考验一名优秀政治家的地方了,毫无疑问李润石绝对是其中的翘楚,曾经的他或许还存在些许短板,容易犯些意气用事的毛病,可如今的李主席肯定要比历史同期成熟更多。

薄谷对于这些当然并不了解,他只看到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在李润石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地方上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作为一名立志革命的土共党员,他的心里还是感到了由衷的高兴。

“润石同志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就是观念难免有点陈旧了,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跟他好好提提建议。”看着李润石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并时不时引用一些马列名句,薄谷暗自点了点头。

原本他对于李润石的印象,还只是一个本土出身的农村干部,觉得他匪气多于文气,农民作风多于党员作风,但现在看来,对方居然也能够引经据典,而且讲得条条是道,薄谷倒没有什么被抢了饭碗的感觉,反而对李润石刮目相看。

这其实就是程刚给李润石进行设计的宣传模式,当然具体的文案还是李润石自己写的,他之前只不过是缺乏学习的条件和机会罢了,而在程刚提供了完善后勤支援的情况下,这位玩起理论来,无疑是对其他人的降维打击。

最关键的是,实干出身的李润石在加上理论支持之后,他所讲出的话语本身就附带了极高的可信度,一方面能够让理论派找不出半点漏洞,另一方面又让实干派觉得言之有理,而这恰好是当前的党内最缺乏的。

至于李润石自己的理论,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局面暂时还未成熟,所以只能先搞一把借鸡生蛋的把戏,而这般套路对于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的土共来说,已经足够了。

李润石坐下之后,伍翔宇紧接着发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两位无疑就是接下来党内最关键的核心人物,只是这个先后顺序让一部分同志感到了些许迷惑。

而且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伍翔宇提及的内容虽然和李润石立场一致,但整体层次都要偏低一层,更加侧重于实际事务的安排,这份差别并不大,但若是细心的话还是能听出来的。

近几年里土共高层的变动相当频繁,而伍翔宇却能够一直掌握着最重要的话语权,其能力和威信无疑是党内公认的,甚至完全可以被称为实质上的第一人。

正好前不久最高领导向中阀叛变,由此空出的位置,如果说要通过投票确定的话,那么伍翔宇必然会获得最多的票数,所以在参观这次会议之前,就已经有同志暗中猜测伍部长会不会有所动作了。

但一般来说,会议的发言次序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尤其是这种相当重要的会议,所以李润石被排在伍翔宇之前,而且两人的发言层次还存在明显的差别,就难免让人多想了。

至于接下来的发言倒开始趋于正常,目前还在党内并且到场的政局委员,都或长或短地讲了一点,他们的立场有与李润石类似的,也有带着明显反对意味的,但实际上的影响有多少就得看人了。

比如蔡和申,这位本应在去年就牺牲的干部,在程刚的蝴蝶效应之下逃过了一劫,只是在过去几年里他一直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以至于身患重病累到吐血,去年好不容易转移到苏区后,就在李润石半强迫的规劝下开始休养身体。

这也是最近蔡和申的存在感不算太强的原因,但并不代表他就此隐退了,作为李润石从学生时代就结识的好友,他无疑是后者的最佳搭档,而且在党内的资历还要更胜一筹,若非有他在幕后支持,李润石也很难在过去一年里稳住局面。

当初还在潭州读书时,李润石的岳父兼老师板仓先生就曾称他们两人“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如果说李润石的性格里,浪漫主义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么蔡和申则更为现实主义,而且后者也不缺乏天才的创造力和想法,可以说这两位正好形成了互补。

这次蔡和申的发言也是如此,仿佛是约定好的一般,他提出的观点恰好在无形中补充并强化了李润石的意见,连续两位常务委员默默地站在李润石的身后,已经有一些敏感的同志察觉到风向变动了。

至于隐隐提出反对的项尹,实际造成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他来苏区的时间比蔡和申更早,而且这一年多里也参与了一系列工作,但从结果来看,其他同志对他的感观还是要比李润石差上不少。

虽然在发言完毕后,同样收到了不小的掌声,但项尹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估计是看出了这次会议的情况,心中难免有点不舒服吧。

所有常委发言完毕后,接下来的这位就有点出乎意料了,坐在主席台最边缘的程刚悄悄起身,干脆利落地讲了起来。

在场众人哪怕没有见过程刚的,也至少听过他的名号,所以虽然有点诧异,但细想下来又觉得还是在情理之中,程刚同志对于党内的贡献还是公认的,光是冲着那些援助的物资,就足够给他安排一个位置。

而接下来程刚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一开口就是个惊天的爆炸新闻:

“同志们,这里先给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为了支持我们这次的行动,共计50门75毫米榴弹炮,六门155毫米榴弹炮不日将送达各根据地。”

一时间,会场顿时变成了菜市场,看这架势,短时间内是安静不下来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没人比我更懂

(修改错字中,12点10再看)看着快要乱成一团的会场,程刚静静地站在主席台上,对于这般场面他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大概能够猜得出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为了确保会议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波折,程刚这次可是来了一把大手笔,除了几十门大炮和配套的炮弹外,大到飞机,小到炸弹,他都可以说倾尽了自己的库存。

剩下没有拿出来的,也主要是因为积蓄的能量有限,而且他也需要储备一部分以防万一,毕竟紧急情况下保命消耗的能量可是不小。

不过即便如此也足够了,算上之前陆陆续续送来的二十余门75炮,如今的红军已经可以组建整整两个炮兵团了,这还没算上迫击炮、高射炮等装备。

如此力量放在国际战争上可能还有点虚,但在国内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了,历史上的三年后国军整备炮兵序列,也不过才编成了两团制的炮兵旅4个,独立炮兵团5个,如今显然要更少一些。

只是装备易得,人才难求,不只是专业的炮兵人员,包括全体的红军指战员能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变化,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甚至一部分人还可能因为条件太过优越,而不愿去改变之前在军阀部队中遗留下的陋习。

所以一切都需要辩证地看待,等到会场中稍微安静下来之后,程刚深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同志们,我知道这时候大家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疑问,但现在我必须给各位提一个要求,请大家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告诫自己,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不要说。

这几年关于我还有我负责的援助事宜,很多同志心里非常好奇,应该说这是人之常情,不过我希望大家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一定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上级的指挥,对于其他途径流传出来的小道传闻,必须予以坚决地抵制!

尤其是那些妄图打着所谓的援助旗号,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人士,我已经和翔宇同志打好招呼,以后这种人有一个抓一个,有两个抓一双,绝不放过!

所以也告诫大家不要私底下随便打听消息,更不要随意相信个别人所说的言论,关于援助一事是我们党的最高机密,由中央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全程把控,事关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之大局。

任何恶意也好,好意也罢的行动,只要没有专委会的授权,均为非法,但凡发现,必定严惩不贷!”

话音落下,此时会场的环境与和刚才那会可以说截然不同,甚至安静得有点可怕,也不是没人想要起身反驳一二,比如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薄谷的嘴巴就已经张合了好几遍,但似乎是受到整体气氛的影响,话憋在嗓子眼里,一直没有说出口来。

程刚的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大家老老实实地拿援助,享受这份超乎想象的好处,那么大家可以相处得非常愉快,但若是敢对此多嘴,就别怪他不留情面了。

而且大家也都看出来,程刚同志的底气无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央的背书,现在是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而程刚是继政局委员之后发言的第一人,再考虑他的特殊身份和讲话内容,说他是半个核心人物都毫不为过。

再加上程刚的话说得这么不留情面,而坐在台前的李润石、伍翔宇等人居然没有任何意见,前排的同志刚才倒是看到项尹同志似乎想要起身说点什么,结果刚有动作便被旁边的伍翔宇给按住了,这份意味不言自喻。

另一个也是程刚现在确实把握住了土共的命门,苏联每年几万块的支持就已经让申城中央宝贝得不行了,而程刚的援助比当初国共合作期间的力度还要猛烈,现在不过是提了一个纪律要求而已,在不少人看来根本算不上过分,甚至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狠话放完之后,程刚继续开始读起准备已久的讲稿,这是他起草的一揽子援助和建设计划,囊括军事、工业、农业、教育等多个方面,最远的安排甚至都延伸到了明年。

而在按部就班读稿的同时,他也开始一心二用,一边观察场下众人的反应,一边默默地思考着。

“其实这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没了前者,我哪怕支援再多,大家也不会把我当自己人,更不用说配合我的工作了。

没了后者,光是空口白说的那么几句话,估计大家狠狠批我一顿都算是手下留情的,想要嚣张也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撑才行。”

若要说程刚最为关注的人物,当然要数那几个著名的留苏派,实际上他刚刚说的那些话,至少八成都是专门针对这些人的,主要就是为了防范他们借力打力,趁机拉拢其他不知情的同志。

不过出乎程刚意料的是,像薄谷这几位人物这次居然相当老实,也不知是就此偃旗息鼓了,还是暗中另有打算,但这些他也不用太过操心,反正伍翔宇也来了,直接交由后者负责就行。

另外也必须得承认,程刚的套路虽然有点老了,但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先是一顿胡萝卜加大棒,然后又是一轮远景设想,关键人家确实拿出了真材实料,又有确切的成果作为背书,所以才能把大家唬得不要不要的。

讲完这些,程刚又拿出了先前提出过的理论,如果说李润石更多是从马列理论角度入手,阐述中国的革命路线,那么程刚则侧重于数据分析,详实的细节对比让人根本连反驳都插不进话来。

当然了,和伍翔宇一样,程刚所说的这些其实还是作为李润石的补充,他所表现出来的张狂,其实更多是为了烘托后者,甚至带着点吸引火力的意味。

正如过去几年苏区内的政治环境一般,程刚在前,伍翔宇在后,李润石居中协调,王凯稳住局面,配合得刚刚好,眼下不过是这一模式的翻版而已。

另外,程刚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眼下大部分同志的心理进行了一定侧写分析,可以说,这时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又自大的矛盾心理。

对此程刚在会前也曾私下与李润石交流过,“现在我们的同志,受到国家和民族的大环境制约,视野相对都比较狭隘,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又迫切希望得到认可,所以才容易出现左右摇摆。

对于这点,我这个后辈其实没有什么评点的资格,不过既然已经参与进来了,我觉得还是得做点什么,说些不一样的声音,只是如此一来,在大家眼中或许会有些离经叛道,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合适?”

而在听到这个位之后,李润石爽朗地笑了一下,“既然你已经有了打算就不要瞻前顾后,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从你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趁着这次机会,让大家也能换个角度思考,未尝不可嘛,只管大胆去试好咯。”

于是在李润石的鼓励之下,程刚的发言也到了尾声。

“综上所述,未来一两年里,我们计划在新老根据地内,建设更多的工业化基地,相比于国内现存的工业城市,这些基地的设备更好,效率更高,环境更加安全,也更适合红军的发展。

同志们,我们的眼光必须放得更加长远和广大,如申城、江城这般的小城市,不仅建设水平低下,产能更是落后,短时间内又多少发展潜力,也就能放国内显摆显摆,到了国际上根本算不得什么。

即便花费大力气占领了这些城市,最后我们拿到手的也不过大猫小猫三两只,还要消耗数倍的气力去治理,再把大部分的兵力浪费在毫无价值的消极防御当中,根本得不偿失。

既然要学习苏联,就必须学习到底,切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两国之间的工业实力和工人数量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必须要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到其中的精髓,而不是光学点皮毛了事,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作为一支工人阶级领导的先锋队,我们完全可以用实际成果向其他人证明,我们不仅打仗打得好,工业也能搞得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放下讲稿,环视四周,看着众人惊诧中带着几分敬佩的神情,程刚的心中不由地冒出了这么一句:

“没人比我更懂苏联(大误)。”

第三百六十三章 娘希匹!

六月十日,进行了整整十天的六届五中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不过这次会议的后续影响,估计还得再持续一段时间,再考虑到会中屡次出现的波折,想要彻底稳定住局面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好在结果还是不错的,举办此次会议的目的基本达成,经过多轮选举,李润石被推选为代理书记,只是最终的票数对比相当惊险,勉强超出半数的情况放在以往可是不多见的,说明对这一结果存在意见的同志并不在少数。

若是换了一般人处于这种境地,估计脑子里首先想的就是怎么稳固好自己的位置,尤其对那些明着暗着反对他的人,一定要想办法排挤干净,这样才能感觉到安全感,认为自己的宝座总算坐稳了。

但李润石的水平肯定不会如此低劣,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他根本连看都不愿去看一眼,对于组织当中的那些反对派,只要对方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用行动来消极抵抗,那么他肯定会大方地接纳各种不同的声音。

事实上,本来按照伍翔宇和程刚的意见,是打算直接让李润石担任书记的,但后者拒绝了这一提议,若不是程刚死皮赖脸地劝说,他甚至根本就不想这么早地登上这个位置。

毕竟这时的李润石在党内,还只能算是一个实力强劲的地方派,突然平步青云飞到最高位,先不说其他同志心里有没有意见,就连他自己也会觉得不自在,相较之下,他更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证明自己。

会后李润石的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从他的脸上根本看不到半点志得意满的神色,反倒是有些愁眉苦脸,仿佛在他肩上又压上了数倍的重担。

当然这么说也没错,如今的土共恰似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内外矛盾纷纷扰扰,无论是常凯申正在集结的大军,还是刚才会议上近半的反对票和弃权票,都是令人头疼的麻烦,想要理清其中的头绪,可是相当考验一位领导人本事的。

“安啦安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书记,争取再加把劲,我还等着选你当党主席呢。”

首节 上一节 184/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