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102节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依旧是在全国不断奔波,各种文献、物资、器材被不断地收入程刚的空间当中。

同时之前收下的黄金、宝石、古董也在少量低频地向外出售,也幸亏现在有了足够发达的市场经济,大量交易摆在明面上犹如大海一般,他的这点东西投进去,连一朵浪花都激不起来。

话虽如此,短短几百字就把这段经历概括了下去,可其中的艰辛实际也只有程刚一人知道。

以他目前的条件,如非必要的话,还是不希望引起官方的注意,所以一方面要避免做得太过暴露而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又得防止做出画蛇添足的行为,要把握好其间的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总之不能像个暴发户一般肆意妄为,也不能有如苦修者那样清淡寡欲,反正就当自己是个四处奔波的小生意人,累是累了点,但心里还是满足的。

转眼现代的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和父母通完最后一个视频,程刚来到了42位面。

这边的改开已经进行了两年时间,整个社会的变化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有些是向好的,有些则是陷入了波折。

但说实话,无论是好是坏程刚都不太关心,他只要知道这边和自己的交易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无论是提供的文献也好,芯片也罢,又或者是大批大批的尖端材料,这些放在国家面前都是硬通货般的存在,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对方会拒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程刚现在和他们进行的交易,其实就是一种走私行为,但国家的事,能算走私么?

另外,话又说回来,先不论本来大陆就一直有这般渠道,专门采购一些难以从正规渠道买到的物资,单就走私一事来说,几年后沿海各地各类乱七八糟的事情还少么。

至少对于这边来说,与其将宝贵的外汇用于走私那些家电、轿车等奢侈消费品,那还不如多搞些更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物资。

而且后者还不用消耗外汇,付出的代价更是低廉得不行,不过一些早已淘汰过时的垃圾而已。

只是有阳光的地方自然就会有黑暗,在程刚这一渠道日益展露头角的同时,也不是不存在一些异样的声音。

有的是觉得既然有了这么个办法可以买到好东西,那么就可以更加放肆地削减乃至挪用外汇款项,反正有程刚可以兜底,更加没了顾忌。

而有的甚至开始垂涎于这一渠道背后的巨量利益,开始考虑往里面插上一手,毕竟财帛动人心,尤其还是如此轻松的交易。

程刚倒是没有太过担心这点,毕竟八十年代才刚刚拉开序幕。

虽然后面的十年里头幺蛾子不断,但起码现在改开才起步不久,各路神仙也正在试水当中,甚至高层都有些摇摆不定,所以给他留下了足够的缓冲空间。

甚至说再过几年他也不会怕,那些人越是嚣张,自身渠道的重要性就越会被强化,与此同时也会自然地聚拢一批真心求发展的同志。

八十年代的建设也不是毫无建树,国家各类项目引进和开发也还是在进行当中,他有信心在其间发挥不小的作用。

至少这样就不用担心有人暗中使坏,危及自身安全,因为有的是人比他还要看重自己的意义。

比如现在不久前刚上任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那位。

扯远了,这些后面才会发生的事情,如今并没有多少讨论的意义,虽然站在上帝视角上看,程刚用价值连城来形容都毫不为过,但放在现在,他还只能说具备潜力可以拉拢。

到底是一个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大国,没了你程屠夫,人家也不会吃带毛猪,即便后面生意做得再大,程刚的身份也不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顶多停留在部一级就差不多了,尤其考虑他无法解释的来历。

而单就现在来说,程刚可能还只是厅级乃至更低的水平,对于高层而言,或许看到了相关报告,但并未太过关注。

总的来说,目前这样的节奏就已经足以让程刚满意了,这么大一个国家,稍微动员一点点力量,就足以让他吃得个饱,也不用奢求去反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只要能维持住现在的平衡就足够了。

不过程刚自觉不求造成影响,可既然来到了这个位面,就肯定会留下痕迹,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程先生,潭州那边传来消息,所有人员的治疗已经初步完成,现在我们正在安排专家组进行复查,相信不会让你希望的。”

海边,夏日的微风吹拂着大地,裹挟着淡淡的腥味,又仿佛带了那么一点清新的气息,完成一天的任务之后,程刚正和老朋友李建国在这里散步。

作为最早接触程刚的那批人之一,李建国算是难得能一直担当重任的同志,随着程刚的位阶不断提升,他的职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对此,李建国深知这一个靠的是自己的红色出身,二个也是运气使然,同时他家传的谨慎作风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虽然位置不断提升,可李建国依然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态度,不管是对组织,还是对程刚,丝毫没有因为直升机式的提拔而恃宠若娇。

如此一来,自然就赢得了双方的信任。

“那就好,科技的进步,归根结底还是落在人的身上,大家没事我就放心了。”听了对方的汇报,程刚不轻不淡地回了这么一句。

本来就只是一步闲棋,初衷是为了改善一下这边科研人员的生活环境,不至于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而且程刚也心知,以这边不要命的科研态度,自己提供了那么好的条件,要是不提醒一下,他真的担心会不会导致更多的牺牲。

所以于情于理还是要做的,至于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程刚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毕竟隔了这么一层,他没法深入插手,否则反倒会引发不必要的怀疑。

不过从这个结果来看,程刚对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就更有底了,大概综合排名不高,但起码他说的话还是有人听的。

而另一边李建国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多久,而是转念说道:

“程先生还是谦虚了,我们多少项目都是托了你的福才维持了下来,而且你对国家科研发展的关心,上级也一直看在眼里,这次过来还让我专程想你表示感谢呢。”

李建国这话说得也没错,至少在科技口这块,程刚的大名还是进了几个老领导的耳朵,尤其是他关心科研人员健康的举动,虽说稍有出格,但到底还是一片好心,因此带来了不少好感。

前三十年里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可不是乱说的,无论是顶级科学家还是基层人员,待遇都足以比肩各级领导干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大大超过,就对科研人员的重视上,现在不少老领导还是做得不错的。

只是国家积弊如此,能匀出来供给发展的资源就那么多,有时不得不紧衣缩食,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不过这回既然是程刚主动提起,组织上也不介意买个人情,算是把事情推动了起来。

而面对李建国的恭维,程刚只是摇头笑道:

“我不过是个生意人罢了,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真要把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发展起来,还是得靠中央政府的力量。

现在这些,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而已。”

“即便如此,也实属难得了。”李建国说,“而且程先生恐怕不是纯粹的生意人吧?这份赤子之心,可不是随便哪个生意人都具备的。

更何况,我们之前的交易也占了你不少便宜呢。”

在程刚听来,李建国的这些话其实别有一番含义,实属意味深长,所以他干脆停下了脚步,转身面朝大海。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句话,稼穑十倍利,经商百倍利,破人之国者千倍万倍利,我大概就是图那个千倍万倍利的吧。”

望着广袤无垠的海疆,程刚如是道。作者的话:后面还有

第202章 新的方案

“哈哈,其实意思就是,投资一个国家所能获取的回报难以计数,而我也相信贵方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朋友,所以也就没必要计较短期的得失了。”

装完逼之后,看着身旁似懂非懂的李建国,程刚接着解释了几句,实际上他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我都不纠结,你们还纠结个什么’。

这时李建国方才点了点头,应该说相比于国际上通行的交易方式,这样的说辞其实要更符合他的认知,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所在的国家就一直奉行如此。

只是对别人不计较,并不意味着对方就会受你的恩情,甚至恩将仇报也并非不可能,现在和南边那个小国间的战争就佐证了这一点。

当然,这里肯定还要考虑到,国际关系相比于一般生意场要更复杂一些,放到普通生意上,像程刚这般不计较的委实少见了些。

这些想法在李建国的脑子里转了几圈,实际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接着程刚的话头,他应和道:

“这是当然,程先生大可以放心,我们是肯定不会让朋友吃亏的。”

这句话不只是李建国的承诺,更是负责程刚这条线的部门整体的态度。

自打程刚出现,也有两年时间了,这期间国家省下的外汇足以媲美任何一家大型国企,而且看对方的态势,似乎还有继续扩展的空间。

所以领导虽然安排了李建国来旁敲侧击,希望能够从只言片语中获得程刚的背景信息,但这么做的目的,更多还是为了继续增加交易规模,而不是卸磨杀驴。

正如前面所说,至少在近两年里,那些邪门歪道还不至于侵入到如今机密的部门,而等规模继续上升,就算想插手也很难了。

程刚其实差不多明白了李建国的目的,所以在听到对方的承诺之后,便转身直视后者,随后诚恳地说道:

“有你们这句话就够了,我知道贵方非常好奇我背后的秘密,但是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是因为知道的人够少。

我就直说了吧,想要了解更深入的情况,至少目前的条件恐怕还不成熟。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合作,不是么?”

“明白了。”沉默片刻后,李建国轻轻笑了笑,说:“肯定不会影响我们的合作,这点同样可以保证。”

“合作愉快!”“合作愉快!”

就在这片海边,两位相识两年的‘老朋友’,握住了对方的双手,同时也意味着双方的关系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

这其实算是他们之间在多次合作之后,逐渐达成的默契。

如果程刚愿意坦诚,那么合作将会迅速升级,当然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将会指数上升。

而程刚现在的反应并没有出乎相关部门的预料,或者说这本就是他们预计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既然如此,那就维持现有节奏即可。

归根结底,这次交谈最重要的并不是程刚背后的秘密,而是双方愿意把这件事摊到明面上来,而且还是程刚主动翻牌。

就连李建国自己也清楚,维持现状就是个大大的胜利,试探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更何况程刚最后不还是松开了一条缝,这已经算是难得的进步了。

要知道,自从程刚出现之后,除去最开始的交涉之外,双方都非常默契地再也没有直言来历问题,就连交易过程也是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这在初期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一件事,可也意味着互相之间的提防与不信任,现在虽然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但起码更进了一步。

重要的不是彻底的坦诚,而是愿意靠近的态度,前者操作不当甚至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怀疑,后者则会逐渐搭建起双方互信的基础。

有了这个态度作为打底,相关部门便乐意继续放开手脚合作,这背后的弯弯道道,程刚当时其实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直到第二天,应李建国的邀请,程刚来到看南边沿海的一处军事基地。

这里不远处有一座海军控制范围内的小岛,岛上新建了一处码头,看到那些崭新的装卸设备之后,程刚方才搞清楚了对方的深意。

“建国,看这情况,我们之后的交易应该就会转移到这里吧?”摘下脸上的墨镜,程刚笑着对身边的李建国说道。

“没错。”李建国说:“你上次不是提到过,随着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宝安湾有些不太方便吗?你看这里怎么样?”

“我确实有这么说过,当时记得你还问过我可以转移到哪些范围内。”程刚都不用回忆,当时的情况就浮现在了他的脑海。

“可是你这码头也建的太大了吧?都不考虑成本问题吗?”

“哈哈!”看着程刚几分好奇又带着些许惊讶的目光,李建国忍不住笑了几声,“这你就放心吧,肯定不会亏本的,具体原因嘛,我们也有秘密哦。”

程刚再次惊讶地看了看李建国,这回他是被对方难得的玩笑语气给惊到了,不过转念一想,背后的门道他多少也猜出了一些。

这里虽然不在保安湾,但距离主要航线并不太远,而且在军事上足够安全,可能相关部门早就确定了将此地开发为隐蔽路线的基地,这次的交易转移不过是顺水推舟。

再看看四周的环境,似乎还经过了严密的设计,整个码头被包围在岛屿的两处突出部之内,若是从外面看来,基本只能看到两侧的山林,确实是个不错的场地。

对方愿意把这个难得的基地让自己使用,这便足以表明诚意。

原先使用的那座码头,随着特区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不便,现在总算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最主要的是,虽然程刚并不了解码头建筑的细节知识,但光从大概规模上就能估计出,这里的吞吐量,至少是之前小码头的十倍以上。

要知道这可不是正经生意,而是暗戳戳的走私行为,几年后的那些民间走私,不少可都是直接冲滩的,哪里能享受到这么好的待遇,即便是官方主办,如此明目张胆的也实属少见。

程刚可以肯定,如果没有他的出现,这里的规模起码要缩小一倍不止,虽然他过来交易的频率不高,但是码头装载能力提升,也意味着他可以减少不少后顾之忧。

打个比方,不管是运过来的东西,还是他带走的玩意,都不是普通的商品,越快完成装船,就越能降低暴露的风险。

在李建国的带领下,程刚把小岛完完整整地逛了一遍,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这处基地打底,他的后续计划可是容易了不少。

“怎么样,程先生,你对这里还满意吧?”李建国看着满脸笑容的程刚,心知这个问题基本相当于没问,答案已经在后者的脸上摆出来了。

“很满意。”程刚毫不犹豫地回道,“贵方的诚意我已经清楚了,我想我们的交易频率应该还可以再加快一些。”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了李建国的关注,“哦?看来程先生现在已经有想法了?”

程刚点了点头,说:“其实这次过来也有商谈此事的目的,昨天我们之间不是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嘛,合作嘛,当然是越大越好咯。”

这次算是轮到李建国惊喜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达成了想要的目的。

所谓带程刚过来参观,其实也有暗示的意味,我都建成这么大一块场地了,你还好意思维持原先那么小的规模么?

当然了,实际的决策肯定没有这么简单,此前程刚透露出的扩张态度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而本质上是双方的交易已经到了这个层次,所以设法满足这般需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接下来的时间里,程刚又和李建国以及后者的上级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详谈。

谈话的内容其实不多,毕竟这种合作肯定不会列出什么纸面合同出来,弄出来了才是真的搞笑,而且从双方的办事规则来看,都不是那种会计较过多细节的,所以结果是出乎意料的爽快。

按照最后达成的口头协议,双方的交易将会由原先的六月一次(程刚离开三个月,待三个月),改为四月一次甚至更短(离开三个月,待不到一个月),同时单次交易规模也会继续扩大。

后面如果还需要调整,那就另行协商。

首节 上一节 102/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