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117节

这位曾经的长官后勤的军官,如今摇身一变,指挥了相当于一个旅的军队。

其核心部队就是后勤兵改编的步兵团,兵力两千三百人。其次是战斗力不怎样的由白俄罗斯人组成的警察团,四营编制兵力两千人。

他还拥有一支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坦克部队。那是一支临时的坦克营,编制上是一辆四号、三辆三号和十辆t26。

这些装甲载具在此之前,不是在戈梅利修理,就是当做拖拉机。所谓的坦克兵也是临时招募了,后勤兵中那些会开卡车的,如今纷纷成了坦克司机。因为从操作而言,开卡车和开这个时代的坦克,差别并不太大。

所以,德军团长格查尔,他非常希望复刻一番德军引以为傲的闪击战。他有着十多辆坦克,近五千兵力,所属的部队还能申请空中支援。难道被敌人围攻的洛耶夫,不是自己这么奋勇一冲,就能成功增援的吗?

他是如此幻想,现实则是单纯的打脸。

或许是两个月无战事,广大的德剧官兵,绝大多数都吃胖了。在占领区,德国官兵拿着购买力惊人的帝国马克,肆意的将占领区的粮食烤肉和酒精塞入自己的胃,他们邮寄回去大量的熏肉,他们自己也没有少吃。

如果这样的和平日子能长久,谁还会渴望去打仗。所以当进军的命令传达下来,很多官兵是抵触的,也就是像团长格查尔这种战斗狂人,会对这场充满危险的作战心生向往。

坦克车组都是临时搭配的,其默契需要磨合。坦克行动的很快,更不觉得疲惫,对于步兵无疑就是一种灾难。

格查尔坐在德军的吉普上自然不会累,他的士兵则气喘吁吁。从其出发地到阶段目标,列奇察城南的第聂伯河大桥,其距离仅有二十五公里。

德军官兵抵达了这里,每一人疲态尽显。他们和守候此地的警察团会师,两支部队彼此间并不存在什么友谊。

组成警察团的白俄罗斯人成分,一部分是受到过过斯大林的迫害,大部分则是出于德军的强迫,亦或者是解决吃饭问题成为伪军。

在德国占领区,大部分的村庄的苏联时代的基础彻底崩溃,老百姓挣扎求活,其中白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趁机与德国合作,所谓“清算斯大林的罪行”“建立白俄罗斯人自己的国家”等等言论肆意蔓延,为此的确诓骗了很多求活的平民。

一部人不愿意杀害同为白俄罗斯人的南边的游击队,一部分人是为德军马首是瞻。他们无论是怎样的态度,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态度出奇的一致——千万不要被敌63集团军的苏军抓住,能逃跑就赶紧跑。

伪军正是这样一种心态,当大家都知晓自己面临的作战凶多吉少时,就不要傻乎乎的为德军卖命,还是保住自己的命要紧。因为,他们的存在,不就是充当德军的炮灰吗?

伪军太有自知之明,然指挥官格查尔还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这是一个有些精神狂热,甚至更应该去做武装党卫队的军官,和他初次见面的伪军警察团长帕德洛夫就是这样认为的。

警察团奉命完全听命于德军的指挥,确切的说是这位德军上校格查尔的指挥。

德军遂在多纳伊奇渡口安营扎寨,一般士兵搭建自己的野战敞篷,高级军官则住进木屋宿舍。

这个渡口城镇因过河的公路桥而重要,这里是707师的防区,有一个营的官兵驻扎于此。得知友军722师的兄弟们是要南下去打那群俄国人的,他们纷纷为友军的命运赶到担忧,内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群友军的焊雷管锯灯泡的壮举。

总之,707师的真正的畏惧了,如若友军能痛揍一下俄国人,他们会感到欣慰。当然,大家还是对友军的未来持担忧的态度。

终归友军是要去前线了,守军营长打开了食品仓库,不但供应了大量面包,还供应了熏制火腿。

今日的晚餐,甚至是那些警察团的官兵都吃的非常丰盛。

可能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吧!那些将去前线赴汤蹈火的家伙们,大部分是有着自知之明,一个个也都有着心里的小算盘。南下作战是否能收复洛耶夫,德军基层官兵没有那么大的底气。

然而,除了奉命作战还能怎么样呢?

士兵们大多是吃了面包夹火腿切片,几乎人人都吃了一听德国本土运来的牛肉罐头,很多人还有幸喝了一大杯黑啤酒。

他们吃饱喝足迅速就寝,一个个窝在自己的帐篷里,以此起彼伏的鼾声诉说着白天的疲惫,亦是在为新一天的行军养精蓄锐。

6月25日的早晨,朝阳预示着一个新的晴天。或许是月初的持续降雨,将整个六月的雨水一口气下完,长期的晴朗不仅使得这片地区逐渐干燥,气温也迅速升起来。

德军士兵白天行军时,几乎都将胳膊袖子编起来,甚至又有人不顾礼仪的解除军装的几个袖子。白天的最高气温愣是逼近二十五度,在白俄罗斯的这个时节,如此高温非常罕见。

晨号唤醒了这些士兵,他们懒洋洋的爬起来,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内务。帐篷被拆卸,用于支撑帐篷的棍子直接抛弃。他们娴熟的将帐篷和毯子,一起折成卷,缠绕在自己的背包上。

比起杨明志的苏军,德军士兵的负重可要小很多。此战,每个德军士兵没有携带更多弹药,除了数量不多的mg34机枪手是备弹三千发,一般士兵还是弹盒里的那六十发而已。

德军和伪军是相对轻装的,他们吃过了简单的早餐,排好队列继续沿着第聂伯河畔,伴随着十几辆坦克和二十多辆辎重马车,开始南下,奔赴战场……

第1305章 德军南下

6月24日,巴尔岑一度担心德军会在这一天突然出现,为此他不但将防御中心放在洛耶夫的北面,又为防止城内的敌人的突围,也加紧了炮火袭扰之频率。

然而等到了这天的中午,苏军的侦察兵还是没有发现敌人踪迹。他们倒是发现了风吹草动,结果证明那不过是游荡的野鹿罢了。这一带的野生动物还算是多,林间的野兔和松鼠很多,大型动物少。

除此外,德军的迹象的确不存在。尤其是一些士兵像是猴子一样,爬到高大的红松树梢,用绳子将自己和树干捆着以此固定,之后就手握着高倍望远镜,扫视着远方第聂伯河两岸,寻觅着一切异常。

苏军士兵都知晓,德军若来救援洛耶夫,所派部队不可能少。如此,援兵必定兴师动众,他们因而不太可能穿越森林而来,沿着河畔的平原之地前进,还有比这更靠谱的路径?

巴尔岑如此认为,远在几十公里外的杨明志亦是如此认为。

未来战斗最激烈的战场,可能就是洛耶夫城北的森林和河畔泥泽夹着的狭长平原,只要能见度尚可,哨兵很可能早早的发现他们。

时间到了24日的下午,针对洛耶夫的炮击还是按部就班的执行。苏军几乎是每到一个小时的整点开炮一阵,渐渐的,被围困的德军也习惯了。

“苏军的炮火就像是钟表,他们的炮弹真多,弄得我都不敢出这该死的地窖!”德军营长如今只能当个缩头乌龟,他命令通讯兵:“立刻给师部发报,询问援兵到哪里了?”

“营长,他们已经向我们这里进军了!”

“真是太好了!”如坐针毡的营长科里斯特终于提起精神,“这段日子,我都快被这群该死的俄国人给震裂了脑袋。通知弟兄们,准备配合援军!我们是时候离开这个该死的废城了!”

营长所言不假,苏军长期的炮轰给予这座城市极大破坏。毕竟它就是一座小城市,水泥建筑本就不多,如今也被炸的七七八八,城市中找不到一个未被炮火侵蚀的建筑。

城市的街道布满瓦砾,至少死在城里的人类尸体都被收拢安葬,城外的那些倒毙尸体,就孤零零的躺着,甚至已经开始腐烂!

再者,城市内的粮食储备本来很多,更糟糕的厨房被炸,德军连烤面包的地方都找不到了,空有些面粉,烹饪还是非常麻烦,不得已他们也只能熬煮些面粥凑合着果腹。

洛耶夫城内正是这般模样,在仅有一河之隔的德尼普拉泽地,在没有战事的24日,伞兵233旅主力完成了进驻。

伞兵一直在赶制木筏,雷切夫营的官兵在进入白天后纷纷抓紧时间睡觉,陆续又有两个营的官兵抵达这里,继续赶制木筏。雷切夫营制造的木筏成为一个标准,后继者继续制造,一天时间内,愣是有九十个木筏制造完毕。

这是一个零旅长泰普诺夫满意的结果。他不知道其他部队为战斗筹备的怎么样了,伞兵这里,他自诩交付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卷。

只要时间许可,木筏还是要继续做的,所以在雷切夫营全体睡醒,伐木工作继续。

回首一整天的工作,自己的主力在这片泽地中安营扎寨,小伊万斯基的所谓游击队,实际是四百个难民,他们淌过索日河,就乘坐早已等候的马车向南离去。难民全部运走后,马车以及缴获的那三辆半履带摩托,又拉着一些弹药物资而来。

这便是苏军6月24日全天的状况。围绕着洛耶夫,苏军总共部署了四个战斗集群。

阻击战的主力即巴尔岑麾下部队,左翼为霍姆尼奇兵站的那四千余名精锐,右翼为第17游击旅与伞兵旅一个营,两河交汇的泽地是伞兵233旅的三个营。

如此精妙的布置,如此庞大的兵力,还有强大的武备,苏军布置了一个陷阱,就等着德军往这里跳了。

首节 上一节 1117/1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