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722节

  巴里脸彻底黑了:“我不信。”

  “认赌服输吧。”纳瓦公爵倒是乐呵起来,白拿两盎司咖啡粉。

  “不可能,他要是说15万,16万金镑我都信了,25万不可能,平均每年上涨对应3.7万金镑的税基,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吉吉国王反倒相当淡定,只是淡定中透露出了一丝绝望的平静,“你只是误把中间商肚子里流出来的部分,当做是增长的部分而已。

  况且你别忘了,千河谷是粮食专营,还有与黑蛇湾的糖粮贸易。

  碎石原原先由荆棘园供应粮食,现在也要靠千河谷来供应。

  粮食产量增多,反而堵上了这缺口,导致粮价不会下滑。

  再说了,这26万金镑中,能有一半是货币就不错了,剩下的应该都是实物地租。”

  事实上,虽然吉尼吉斯只是直觉,但他的直觉的确挺准。

  圣联理应征税的田地粮食年产5.6亿磅,而圣械廷实收的金属货币数额只有10.3万金镑。

  地方上留存的15.6万金镑只是账面金镑。

  有些是货币,有些是实物,有些是流通的商品,根本分不清。

  就在吉尼吉斯说出一半的数额时,另一边法兰的拉邦公爵却是停下了计算的笔。

  “差不多95000到110000金镑之间。”拉邦放下羽毛笔,揉着发酸的手腕,“给我都整激动了,一算才这点。”

第962章 消费税

  不得不说,计算这种东西算是撞上了拉邦公爵的老本行了。

  他本来就是法兰王室的包税人世家出身。

  与土地贵族或军功骑士转新贵族不同,他的父亲是靠着前任国王的赏赐才获得了伯爵之位。

  后来在风车地之战中,他担任后勤长官,靠着与其他官僚的人抬人,搞到了一个总军需官的位置。

  战后结算,王室内阁发现拉邦职爵倒挂,给他转正成了荣誉公爵。

  但却因此恶了现任宰相洛伦佐。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拉邦这个所谓的职务爵位倒挂是怎么弄出来的吗?

  查理八世登基,洛伦佐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一封调令就把拉邦送去开拓地当了十年的苦逼总督。

  要不是查理八世想起了他,他这会还在开拓地砍烟草呢。

  “农业是万业之本,却是最不盈利的。”将羽毛笔一抛,拉邦张口就是重商主义,“原料本身没有价值,是手工业才赋予了其价值,所以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富裕,还要看工商业!”

  “您觉得圣联工商业如何?”卡萨尼自然接话询问。

  “就从《诫酒令》来看,这种专买专卖,政府专营已经摸到我们法兰百年前的边了。”

  拉邦沉湎入了一种黄金岁月的回忆中,那段年月,虽然现在被批驳,却是包税人最好生活的年代。

  强逼着人们在专门的集市,以专门的价格贩卖,是最不用动脑子的。

  这些货物再通过海运,卖到莱亚、诺恩、法兰、王庭,甚至通过二道贩子卖到海对面不知名异种手中。

  因此,包税人和王室才积累了海量的财富,才有能力进行后续了一系列集权改革。

  圣父钟情于法兰。

  给了法兰皇帝之位,用以不断收拢领主们对城市的治理权。

  又给了法兰优渥的海港,与出海的勇气,让法兰人拥有了极其繁盛的贸易收入。

  这两点,缺一都无法铸造现如今君主专制的法兰王国。

  风车地之战后,法兰王国给了他们六十年的时间!

  六十年的时间,他们有没有一个超过法兰的?

  回到现实,生意却是比百年前难做了很多。

  拉邦摇摇头,端正了坐姿:“你看吧,圣联的商税叫什么?消费税是吧?

  行,你就看消费税是多少就知道了。”

  拿出纸笔,拉邦再次于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圣联一个圣械廷估计能有3万消费税,带上碎石原七个郡与新五郡以及黑蛇湾的3个郡。

  咱们就打每个郡治所三万人吧,产业呢,千河谷以纺织印染为主,碎石原以羊毛为主,黑蛇湾以白糖香料为主。

  新五郡都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我就算它一半吧,咱们往宽了计算……”

  写了密密麻麻三大张草稿纸,拉邦公爵长出一口气,心满意足地给出了一个数字。

  “15万金镑吧。”

  “不对吧?”拿着这个数字,卡萨尼反问道,“白糖和香料的贸易额都有上百万金镑了,消费税只有15万吗?”

  “废话,消费消费,你有钱才能消费。”拉邦公爵瞪着眼,“带上新征服的土地,圣联城市人口都不到20万户,谁消费?”

  卡萨尼总觉得哪里不对,跟着草稿纸慢慢计算起来。

  这拉邦公爵数学水平的确不俗,轻轻松松就算出了卡萨尼需要计算大半天的数字。

  准确来说,法兰宫廷是比莱亚宫廷更卷的。

  你没有绝活,哪个国王给你发赏赐?

  与莱亚贵族不同,法兰宫廷贵族们全指望着国王的赏赐活着了。

  坐在卡萨尼身边,拉邦老神在在:“他们卖白糖卖香料又如何?供给端没货,有钱没得买啊!

  那圣联没货怎么办?不就只能上我们法兰买?在法兰买了,那又会变成法兰的钱。”

  尽量保持货物出口,而减少货物进口,是法兰重商主义学派的根本。

  拉邦公爵就是重商主义学派的忠实信徒。

  卡萨尼抬起头,经过他自己的验算,的确是15万金镑。

  甚至于这个数字,都是拉邦公爵尽可能地高估圣联了。

  只是他总感觉不对,以圣联那旺盛的贸易与流通,怎么会只有15万金镑的消费税呢?

  “你听,你听。”拉邦拽了拽卡萨尼的衣袖,示意他听台上的发言。

  “在四年间,我们新修乡村分散式工场与市镇集中式工场800座,仅南芒德郡纺纱工场就新增220座……”

  “……几乎每个司铎市镇都会配套相关的锯木场以及恩情市场……”

  “……四年间,药剂师诊所覆盖了82%的司铎市镇,小学覆盖100%的司铎市镇……”

  “……城镇的平均识字率由20%增长了60%……”

  拉邦忍不住笑了:“数学小诡计,听清楚没,增长了不是增长到,其实只涨到了30%左右。

  你看好戏吧,等会儿那些民意代表,肯定要拿这件事来攻讦。”

  开拓地同样有类似的代议机构,那些律师和公证人组成的市民代表,那是分外难缠。

  平时都是拉邦公爵被这群开拓地刁民代表纠缠,这回终于能看到别人受难了。

  此时,报告也进行到了他最关心的部分——消费税。

  “……圣联的三个核心城市,圣械廷、长堤城与天女城消费税80280金镑……”

  “你看看!”拉邦公爵拍拍桌面上的草稿纸,“跟我算的就差了6000金镑。”

  “……二十一个郡治城市,总计消费税83125金镑……”

  用手把实木桌面拍的啪啪响,拉邦公爵都恨不得拿点酒来喝几口。

  望着还在皱着眉看着草稿纸的卡萨尼,拉邦顿感成就感去了一半。

  不在这位卡萨尼面前,不给这位查理八世眼前的小红人留下深刻的有能印象,怎么重返政坛?

  “卡萨尼,别算了,你听听,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总计16万金镑,就差了一万。”

  拉邦公爵只好卑尊屈膝,提醒卡萨尼接话捧他的场。

  “哦哦。”卡萨尼放下草稿纸,刚想说话,却是被茜茜朗诵报告的声音打断了。

  “……103个司铎市镇,总计消费消费税89760金镑……”

  拉邦公爵扭动的动作是如此之大,甚至卡萨尼都能听到一声清脆的“咔!”

  “什么,什么什么?”拉邦又一个大回旋扭头,看向一旁的自带来的抄写员仆人,“多少个市镇,消费税多少?”

  “103个司铎市镇,消费税89760金镑。”

  拉邦公爵继续追问:“每个司铎市镇大概多少人你知道吗?”

  抄写员不知道,可卡萨尼却有印象:“在我记忆里,少的七八百人,多的两三千人,平均下来,一个司铎市镇一千人出头吧。”

  “假的,这个消费税造假。”拉邦公爵一口咬定,“103个司铎市镇,平均一千出头,我就算他28000户吧。

  你28000户能有89760金镑的消费税,相当于每户有3.2金镑的消费税,相当于一年10到32金镑的消费!

  28000户每年10到32金镑的消费,就把富商和转运商算进去,都没有这么离谱的数字!”

  卡萨尼同样觉得这个数字不对,28000户,每户10到32金镑的消费。

  全员富人啊?况且他看到的小镇虽然设施良好,却不至于富裕成这个模样啊……

  “啊!”他猛地一拍脑袋,“我明白了!”

第963章 农夫们消费与金镑轻量化

  “你明白了甚么?”

  拉邦公爵差点就是一个耳光过去,吞吞吐吐半天不说,吊什么胃口呢?

  卡萨尼却是微微一笑:“这个数字放到27000户中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可如果把这个数字变成27万户呢?”

  每户1到3.2金镑的消费税,虽然还是很高,但已经没那么离谱了。

  卡萨尼见拉邦还是不解,继续开口道:“假如这个数字是54万户呢?公爵殿下,您忘了乡民啊。”

  “乡民,你是说农夫?”拉邦公爵先是恍然,随后还是疑惑,“不可能,农夫能消费几个钱?”

  卡萨尼却是笑而不语,他终于反应过来哪里不对了。

  拉邦只算了司铎市镇中居民的人口,却没有算同样会到镇子上消费的乡民的人口!

  与单纯的独立战争不同,千河谷战争看似是一场战争,但内在却是两场同时进行的战争。

  一场是对外驱逐侵略者,一场是对内清除大地主。

  大地主们支持霍恩与墨莉雅提驱逐侵略者,以为能吃到独立的红利,结果自己变成红利本身了。

  他们的庄园被划分,他们的山林猎场被瓜分,他们的资产地产被大量再分配。

  靠着两场战争,霍恩彻底打碎和重构的土地分配,就连永租权都成为了过去式。

首节 上一节 722/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