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598节

  行政重组:各郡修会正式成立,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种种措施表明,千河谷正迈入一个新的时代,告别过去的混乱与腐败,向着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前进。

  圣联的信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胜利!

  ——

  1449年2月8日《长堤报》头条报道:《老赫乌论不流血的冬夜》

  【本报讯】

  近期千河谷方向传来简讯,说是霍恩阁下发动政变逼迫了墨莉雅提阁下下台。

  老赫乌不得不说句中肯话,墨莉雅提阁下先输碎石原之战,再输夏绿城之战,的确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市民们有怨气是非常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就必须发动游行甚至导致了抢劫。

  话虽如此,但老赫乌还得啰嗦几句,尽管市民代表们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但毕竟是为了整个圣联的未来。

  圣联的变法需要时间与空间,而贵族们的改变同样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一刀切。

  最后老赫乌呼吁,双方各自冷静下来,让理性的旗帜在情绪的海平面上重新飘扬。

  ——

  1449年2月8日《运河时报》头条报道:《墨莉雅提阁下的专访》

  【本报讯】

  在千河谷政局变动后,在本报主编以及咨政院议长凯瑟琳的争取下,原专制公墨莉雅提首次公开发声。

  在本报的独家专访中,墨莉雅提阁下强调:“我并非因政变而下台,而是基于自身责任的考虑,引咎辞职。”

  她进一步表示,千河谷目前面临的挑战巨大,她相信霍恩阁下能够带领国家走向胜利。

  因此,她决定暂时退出政治舞台,前往学术机构进行深造,以期未来能更好地为千河谷贡献力量。

  同时,她呼吁所有信民团结一致,不要陷入无谓的内斗之中。

  ——

  1449年2月10日《真理报》头条报道:《霍恩冕下的声明:千河谷正式并入圣联》

  【本报讯】

  在霍恩冕下的领导下,千河谷已正式并入圣联,并宣布进入全面战时状态。

  在战时状态下,教皇霍恩·加拉尔将成为所有军队的总司令,并主导一切军事行为。

  霍恩冕下在声明中表示:“此刻,千河谷已无法继续维持原有的政策。

  为了抵抗外敌,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全力迎战。”

第815章 咨政院的权力扩大化与《教皇万票法案》

  “贵族派与平民派争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贵族与平民间的不公平差异……”

  “哗啦啦——”

  “从今日起,无论贵族与平民,都是圣联的信民而非两个不同的团体……”

  “哗啦啦——”

  “例如只允许贵族使用的姓氏、服装都不再仅限于贵族,同时不再允许使用‘大人’或‘老爷’等称谓……”

  “哗啦啦——”

  百花大教堂的宪政厅内,传来了一阵又一阵接连不断的掌声。

  坐在祭坛中央的长桌后,霍恩的两侧则是马德兰和凯瑟琳。

  这两位分管教皇宫与咨政院,前者是圣联的行政机构,后者即将变为圣联的代议机构。

  在没有铁路和电报的时代,想要高效率地获取财政收入,那么代议机构就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几乎每一分钟,霍恩讲完一段话后,马德兰与凯瑟琳都会带头站起鼓掌。

  呈半圆状坐在听讲席上的代表们仿佛做深蹲一般起立鼓掌坐下、起立鼓掌坐下……

  “关于资格性选举,经过大家的讨论,教皇冕下决定通过更符合当下情况的《受教育公民选举法》。”

  再一次,马德兰与凯瑟琳带头,引导着代表们站起身齐齐鼓掌。

  虽然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可贵族代表以及商人代表们都是肉眼可见的失落。

  不管是贵族代表们提出的地产投票制,还是商人们提出的财产投票制都没能通过。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庆幸对方的法案没能通过。

  虽然没能吃到最大的饼,但好在竞争对手也没吃到全部的饼。

  《受教育公民选举法》虽然最有利于市民,但贵族和商人都没被完全排除在咨政院之外。

  这条法律规定,所有受过教育的成年公民都能够拥有选举或被选举的权力。

  所谓的“受过教育的成年公民”其实就是满足以下条件才具有选民资格:

  第一,获得了圣联认可的小学及以上文凭证书,或者通过了圣联每年一次的识字考试。

  第二,年满十六岁的,在户籍册上有登记的公民。

  至于被选举资格,除了以上两项外,还需要当地司铎修会的提名与审批。

  目前虽然进行了百户区化,但由于人手缺乏,霍恩也没有心灵塔。

  高层上是清除了旧贵族势力,但底层百户长与巡游修士中,贵族与贵族代表的旧观念还是一大顽疾。

  不少市民心中都还留有时代的惯性。

  相比于铁匠,他们还是更乐意将选票投给“更靠谱”的银行家、贵族或者学者。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贵族和豪商还是能在咨政院中占据一席之地。

  毕竟打仗什么的,还是要靠他们出钱出力呢。

  所以霍恩在拜圣父会内部会议时就专门提到“变法就像锯木,有时候前进有时候后退,但锯口却是越来越深。”

  “好了,大多数的事情都议定了。”霍恩合上手中的议程册子,“以后咨政院就由凯瑟琳议长来主持,而教皇宫事务则由首席枢机马德兰管理了。”

  马德兰与凯瑟琳适时站起,向在场的代表微微鞠躬致礼。

  这一次代表们则是坐着献出了掌声。

  “不管是马德兰修士还是凯瑟琳女士,都是身兼多职,并不符合现有规则。”霍恩对两人说着话,也是对其他代表说,“但毕竟是战时状态,两位就多操劳一下了。”

  “没有没有。”

  “哪里哪里。”

  两人连连摆手,做出谦恭的姿态。

  “此外,由于凯瑟琳女士不适合同时就任中枢与地方职务,所以急流市市长与郡长也会进入推选与任命程序。

  我希望你们监督这一流程,要公平公正公开,我扩大了你们的权力,希望你们也不要乱用。”

  手中捧着一个白瓷茶杯,霍恩意味深长地看向了在座的这些代表们。

  这些代表们更是恨不得跳起来表忠心。

  “绝不辜负冕下的信任。”

  “绝对公正公开!”

  由于目前还处于战争状态,所以现在的咨政院还是临时咨政院。

  等到战争结束后,局势恢复平稳,解除战时状态后,就会解散咨政院重新选举。

  现在的咨政院和以往可不同了,权力扩大了太多。

  在清除了大多数封建贵族残余后,霍恩正式将咨政院的职能扩大到了监督修士行政与选举最高法院成员。

  简单来说,就是咨政院原先只能提建议,建议霍恩去撤销某修士职务或建议霍恩任命某位最高法官。

  但现在,是他们可以直接撤销或选举,霍恩拥有的是万票否决权。

  别看只是从同意权到否决权,对于咨政院的权力来说是巨大的一步。

  因为这意味着原先他们直接调查或调动资源审查都是不合规的,那是霍恩该做的事情。

  在咨政院权力扩大后,再这么做就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他们拥有了知情权。

  这本质和《受教育公民选举法》是一样的,都是拉着市民阶层压制旧商人与贵族。

  贵族自不必说,在驱逐了贵族势力后,原先作为友军的商人群体同样上了霍恩的清单。

  与新兴的从事工商业的商人不同,这里的“商人”尤指依赖于行会垄断和家庭作坊的商人。

  霍恩拉拢的则是依赖于工场/工厂生产与新技术的企业家。

  不过目前他的态度只是压制,行会商人们在生产环节中仍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权力扩大的代表们投桃报李,通过了《教皇万票法案》。

  该法案规定,在任何需要投票表决的场合,霍恩作为教皇都拥有十万票。

  这也是圣联作为国家的绝对主义体现——统治者权力压倒代议机构。

  坐在高高的座位上,霍恩环视了一圈四周,心中却是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千河谷立国三年,虽然千河谷君主国本身消亡了,但圣联却成功变成了霍恩构想中的那个国家。

  如果说三年的千河谷是初生,那么现在的千河谷大概就是七八岁的小孩。

  当它真正成为大人的那一刻,便是圣联真正屹立的时刻,也是圣联这个国家真正立国的时刻。

  面对莱亚人的战争,就是立国之战。

  当初尼德兰人为了立国,和西班牙人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战争。

  战争是增强民族性格的最佳手段,意思就是战争这种最暴力的行为,能够让人迅速认清现实与敌我。

  起码从现如今千河谷惶惶的舆论来看,这种手段是有效的。

  如果意识不到莱亚人是敌人,那又何必惶惶呢?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会把注意力放到军事上,政务就交给你们了。”霍恩率先站起身,环顾四周,“谁还有问题?”

  代表们纷纷摇头,或是献上谄媚的微笑。

  “那么……”同样站起身,凯瑟琳用小木锤敲了敲桌子,“散会!”

第816章 莱亚军队的突破口

  开完了大会,霍恩按照惯例,在二楼开小会。

  二楼的会议室大门此时半掩着,透出隐隐的烛光。

  房间里的空气中弥漫着蜡烛燃烧后淡淡烟味,夹杂着墨水和陈旧纸张的味道。

首节 上一节 598/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